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风蚀等较为严重,以及相对应易造成的山洪、 面源污染、水环境问题等。 该区以保护农田、维护水质为重点,开展滨湖地区沙地植被建设 平原农田林网建设以及湿地恢复,减轻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影响, 加强节水灌溉、小型水利水保设施配套以及河湖植被缓冲带建设,维 护水质、减轻农田面源污染等,保护水源地和群众饮水安全,合理安 排坡耕地治理,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3)幕阜山九岭山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 位于江西西北部的山地丘陵,行政区划范围涉及2个设区市的7 个县(市)级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15937.lkX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62mm。土壤类型以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 壤为主,是崩岗主要发生区域。该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 有崩岗分布,侵蚀面积244646km2。侵蚀程度总体虽然以轻度为主, 但面积分布依然广泛,常见于坡耕地、崩岗、陡坡风化花岗岩区、林 区三近(近路、近村、近水)过伐区以及工矿、修路等开发建设区域。 修水县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仍然较为严重。 该区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保护农田和河 道、稳固山地丘陵区生态系统为重点,积极搞好崩岗治理,合理安排 坡耕地治理,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4)赣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 位于江西中部,地势以丘陵为主。行政区划范围涉及5个设区市 的30个县(市、区)级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506806km2。属亚热
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风蚀等较为严重,以及相对应易造成的山洪、 面源污染、水环境问题等。 该区以保护农田、维护水质为重点,开展滨湖地区沙地植被建设、 平原农田林网建设以及湿地恢复,减轻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影响, 加强节水灌溉、小型水利水保设施配套以及河湖植被缓冲带建设,维 护水质、减轻农田面源污染等,保护水源地和群众饮水安全,合理安 排坡耕地治理,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3)幕阜山九岭山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 位于江西西北部的山地丘陵,行政区划范围涉及 2 个设区市的 7 个县(市)级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 15937.1km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662mm。土壤类型以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 壤为主,是崩岗主要发生区域。该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 有崩岗分布,侵蚀面积 2446.46km2 。侵蚀程度总体虽然以轻度为主, 但面积分布依然广泛,常见于坡耕地、崩岗、陡坡风化花岗岩区、林 区三近(近路、近村、近水)过伐区以及工矿、修路等开发建设区域。 修水县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仍然较为严重。 该区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保护农田和河 道、稳固山地丘陵区生态系统为重点,积极搞好崩岗治理,合理安排 坡耕地治理,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4)赣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 位于江西中部,地势以丘陵为主。行政区划范围涉及 5 个设区市 的 30 个县(市、区)级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 50680.6km2 。属亚热
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58mm,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其 中由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红壤,广泛分布于低丘岗地,是严重 的水土流失区;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于山地和 高丘,是崩岗主要发生区域。该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有 崩岗分布,侵蚀面积7072.13km2,侵蚀程度虽然以轻度为主,但面积 分布依然广泛。常见于坡耕地,崩岗,农林开发,林下水土流失,公 路、采矿、城建、农林开发等开发建设区域。 该区以提高林下植被,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为重点,积 极搞好经济林果开发治理、坡耕地与崩岗治理、重要水源区面源污染 防治等,进一步推进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型小流域建设,增加农民收 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赣南山地土壤保持区 位于江西南部,属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行政区划范围涉及3 个设区市的12个县(市、区)级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287074km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710mm,土壤以由花岗岩风化 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为主,是崩岗主要发生区域。该区水土流失以水力 侵蚀为主,侵蚀面积为623260km2,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赣江上游的贡水和章水流域,林下水土流失普遍,崩岗侵蚀严重,果 业开发、矿山开采等人为水土流失时有发生等 该区营建生态林网涵养水源,治理崩岗侵蚀,发展特色林果业和 雨洪资源利用配套建设,以坡地经济生态开发和水生态治理为重点搞 好生态开发与治理
11 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658mm,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其 中由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红壤,广泛分布于低丘岗地,是严重 的水土流失区;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于山地和 高丘,是崩岗主要发生区域。该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有 崩岗分布,侵蚀面积 7072.13km2 ,侵蚀程度虽然以轻度为主,但面积 分布依然广泛。常见于坡耕地,崩岗,农林开发,林下水土流失,公 路、采矿、城建、农林开发等开发建设区域。 该区以提高林下植被,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为重点,积 极搞好经济林果开发治理、坡耕地与崩岗治理、重要水源区面源污染 防治等,进一步推进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型小流域建设,增加农民收 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赣南山地土壤保持区 位于江西南部,属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行政区划范围涉及3 个设区市的12个县(市、区)级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28707.4km2 。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710mm, 土壤以由花岗岩风化 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为主,是崩岗主要发生区域。该区水土流失以水力 侵蚀为主,侵蚀面积为6232.60km2 ,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赣江上游的贡水和章水流域,林下水土流失普遍,崩岗侵蚀严重,果 业开发、矿山开采等人为水土流失时有发生等。 该区营建生态林网涵养水源,治理崩岗侵蚀,发展特色林果业和 雨洪资源利用配套建设,以坡地经济生态开发和水生态治理为重点搞 好生态开发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