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 项目统一编号:2017-37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工业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铝国际工程股 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 公司贵阳分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二O一七年八月
— 522 — 附件3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 项目统一编号:2017-37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有色金属工业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铝国际工程股 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 公司贵阳分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次 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12工作过程. 525 2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概况 21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量现状 527 22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控制现状 528 3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538 3.1环境形势的变化对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538 3.2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4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 540 4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情况的研究. 540 42国内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情况 5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547 51标准制订的原则 547 52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547 6标准主要研究技术内容 6.1标准框架 548 62本标准适用范围的确定 549 63规范性引用文件 551 64术语和定义 552 65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66排污许可量许可因子的筛选 589 67排污单位排放口划分 590 68许可排放限值核定方法 69相关标准比对 6.10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 645 61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 652
— 523 — 目 次 1 项目背景................................................................................................................525 1.1 任务来源.....................................................................................................525 1.2 工作过程.....................................................................................................525 2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概况........................................................................................527 2.1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量现状.............................................................527 2.2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控制现状.............................................................528 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538 3.1 环境形势的变化对标准提出新的要求.....................................................538 3.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539 4 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540 4.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情况的研究.................................540 4.2 国内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情况.........................................................543 5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547 5.1 标准制订的原则.........................................................................................547 5.2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547 6 标准主要研究技术内容........................................................................................548 6.1 标准框架.....................................................................................................548 6.2 本标准适用范围的确定.............................................................................549 6.3 规范性引用文件.........................................................................................551 6.4 术语和定义.................................................................................................552 6.5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553 6.6 排污许可量许可因子的筛选......................................................................589 6.7 排污单位排放口划分..................................................................................590 6.8 许可排放限值核定方法.............................................................................593 6.9 相关标准比对.............................................................................................641 6.10 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645 6.11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652
6.2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654 613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及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656 6.14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658 65合规判定方法 7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对比和分析 71国外相关标准 667 72国内相关标准 679 标准实施措施及建议 524
— 524 — 6.12 自行监测管理要求...................................................................................654 6.13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及执行报告编制要求................................................656 6.14 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658 6.15 合规判定方法...........................................................................................659 7 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对比和分析............................................................667 7.1 国外相关标准.............................................................................................667 7.2 国内相关标准.............................................................................................679 8 标准实施措施及建议............................................................................................682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 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思路,环境保护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 行规定》和《关于开展火电、造纸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城市髙架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 通知》,启动了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的相关工作。按照总体部署,有 色行业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的重点行业,应于2017年完成排污许可 证的核发。但目前为止,国家和地方层面尚无配套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指导文件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的重点行业,尚无排污许 可证申请与核发的具体指导文件,其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拟于2017年6月前 完成。 为加快落实排污许可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发布了《关于征集2017年度国家 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6)1103号),将《排污许 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以下简称本标准)(序号37)列入《201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指南》,完成时限为2017年,分管业务司为大气司。 2016年7月,经过公开征集、答辩、遴选,最终确定由中国环境科学院承担。2017 年,环境保护部将项目名称确定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 》,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大气司》的子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环境科学硏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硏究中心承担,中国有色金属工 业协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中铝 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保 护对外合作中心,共同成立标准编制组 12工作过程 2017年该项目立项后,根据工作需要,编制组多次组织内部专题研讨,拟定了工作 计划,组织开展了国内外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调研工作,排查行业,摸清底数, 分析了当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立了制订原 则,确立了实施方法,制订了技术路线,梳理了研究内容、技术关键及技术难点,提出 了标准制订设想,并专题硏究了许可限值核定、达标可行技术、达标判定、环境管理台 账、执行报告和有色金属冶炼许可证简化管理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排污
— 525 —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 号), 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思路,环境保护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 行规定》和《关于开展火电、造纸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城市高架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 通知》,启动了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的相关工作。按照总体部署,有 色行业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的重点行业,应于 2017 年完成排污许可 证的核发。但目前为止,国家和地方层面尚无配套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指导文件。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的重点行业,尚无排污许 可证申请与核发的具体指导文件,其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拟于 2017 年 6 月前 完成。 为加快落实排污许可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发布了《关于征集 2017 年度国家 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6﹞1103 号),将《排污许 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以下简称本标准)(序号 37)列入《201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指南》,完成时限为 2017 年,分管业务司为大气司。 2016 年 7 月,经过公开征集、答辩、遴选,最终确定由中国环境科学院承担。2017 年,环境保护部将项目名称确定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 范》,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大气司》的子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承担,中国有色金属工 业协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中铝 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保 护对外合作中心,共同成立标准编制组。 1.2 工作过程 2017 年该项目立项后,根据工作需要,编制组多次组织内部专题研讨,拟定了工作 计划,组织开展了国内外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调研工作,排查行业,摸清底数, 分析了当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立了制订原 则,确立了实施方法,制订了技术路线,梳理了研究内容、技术关键及技术难点,提出 了标准制订设想,并专题研究了许可限值核定、达标可行技术、达标判定、环境管理台 账、执行报告和有色金属冶炼许可证简化管理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排污
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开题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院于2017年即编制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 范的初稿,并已通过项目讨论会、专家咨询会和现场调研等方式征求地方相关环保部门、 行业协会及行业企业、有色行业相关研究机构等单位意见,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适用范 围、排污许可污染特征因子、启停豁免时段的界定等方面。 2017年3月10日,在排污许可专项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下,大气司委托标准研究 所在京组织召开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开题论证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详细介绍了开题论证报告以及技术规范初稿内 容,经论证委员会各位专家及管理部门代表的讨论、质询,通过了标准的开题论证,并 形成如下工作建议:(1)进一步明细适用范围;(2)进一步明确无组织排放的管理和监 控措施 会后,大气司立即组织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开题论证意见建议修改并完善技术规范, 尽快组织专家论证会,重点研究排放许可限值确定方法、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豁免规 定等内容。同时采纳专家组建议,本标准涵盖铜、铝、铅、锌、锡、锑、汞、镁、铝、 钛11个子行业,各子行业技术规范单独成册 2017年3月28日和29日在北京4个会场平行组织召开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 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初稿)》专家咨询和硏讨会。本次咨询和研讨会广泛邀 请了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来自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铝业集团等45家单位80余位代表参与硏讨。项目承担单位就技术规范适用范围、 技术路线以及排放限值核定等初稿技术内容重点和难点展开汇报。编制单位介绍了开题 论证会专家所提意见的修改情况,参会代表和专家逐条讨论了技术规范,对许可限值核 定方法、启停豁免时段、无组织排放控制、实际排放量核算、合规判定等内容提出了修 改意见与建议,并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和建议:(1)建议标准名称修改为《排污许可证 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2)进一步完善许可排放量的相关内容; (3)结合下一步征求意见和企业试填报,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4月17日,项目承担单位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有色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 规范专家咨询会”,参加论证会的有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 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环保部环境标准所 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20人。咨询专家委员会认真听取了标准主编单位关于标准编制过 526
— 526 — 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开题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院于 2017 年即编制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 范的初稿,并已通过项目讨论会、专家咨询会和现场调研等方式征求地方相关环保部门、 行业协会及行业企业、有色行业相关研究机构等单位意见,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适用范 围、排污许可污染特征因子、启停豁免时段的界定等方面。 2017 年 3 月 10 日,在排污许可专项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下,大气司委托标准研究 所在京组织召开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开题论证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详细介绍了开题论证报告以及技术规范初稿内 容,经论证委员会各位专家及管理部门代表的讨论、质询,通过了标准的开题论证,并 形成如下工作建议:(1)进一步明细适用范围;(2)进一步明确无组织排放的管理和监 控措施。 会后,大气司立即组织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开题论证意见建议修改并完善技术规范, 尽快组织专家论证会,重点研究排放许可限值确定方法、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豁免规 定等内容。同时采纳专家组建议,本标准涵盖铜、铝、铅、锌、锡、锑、汞、镁、铝、 钛 11 个子行业,各子行业技术规范单独成册。 2017 年 3 月 28 日和 29 日在北京 4 个会场平行组织召开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 技术规范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初稿)》专家咨询和研讨会。本次咨询和研讨会广泛邀 请了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来自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铝业集团等 45 家单位 80 余位代表参与研讨。项目承担单位就技术规范适用范围、 技术路线以及排放限值核定等初稿技术内容重点和难点展开汇报。编制单位介绍了开题 论证会专家所提意见的修改情况,参会代表和专家逐条讨论了技术规范,对许可限值核 定方法、启停豁免时段、无组织排放控制、实际排放量核算、合规判定等内容提出了修 改意见与建议,并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和建议:(1)建议标准名称修改为《排污许可证 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2)进一步完善许可排放量的相关内容; (3)结合下一步征求意见和企业试填报,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4 月 17 日,项目承担单位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有色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 规范专家咨询会”,参加论证会的有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 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环保部环境标准所 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 20 人。咨询专家委员会认真听取了标准主编单位关于标准编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