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0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口囗口-20口口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定 技术指南 echnical guideline on calculating method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i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征求意见稿) 20□囗-口囗-口囗发布 20□囗-囗囗-口口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定 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on calculating method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i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 生 态 环 境 部 发 布 附件 10
目次 刖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补偿标准核算技术流程. 5数据准备与资料收集 6纵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223 7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数据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态补偿基准值计算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纵向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
i 目 次 前 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补偿标准核算技术流程.....................................................................................................................2 5 数据准备与资料收集.........................................................................................................................2 6 纵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3 7 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数据表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生态补偿基准值计算方法 .............................................................................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纵向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 .......................................................................10
前言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决策部署,推动生态保护红线严守工作,依据《环境保护 法》等法律法规和《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定技术指南的技术方法,包括技术流程、数据收集、计算 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附录A~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本底调査技术指南》《生态保护红线监测技术规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 评价技术指南》《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技术指南》《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库技术规范》《生态保护 红线监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指南》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系列标准规 氾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硏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硏究 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口口年口口月口口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口口年口口月口口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前 言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决策部署,推动生态保护红线严守工作,依据《环境保护 法》等法律法规和《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定技术指南的技术方法,包括技术流程、数据收集、计算 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附录 A~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本底调查技术指南》《生态保护红线监测技术规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 评价技术指南》《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技术指南》《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库技术规范》《生态保护 红线监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指南》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系列标准规 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 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定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定技术指南的技术方法,包括技术流程、数据收集、计算 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补偿标准核定,区域范围内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 补偿标准核定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暂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生态保护红线 eco logical conservat ion redl ine 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 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 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生态功能 eco logical funct ion 指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为人类提供的惠益,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类型 3 生态补偿 ecological compensat ion 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 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生态补偿对象 eco logical compensat ion ob ject 指因承担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任务和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经济发展受到约束的有关政府、单位、组 织和个人。 生态补偿内容 eco logical compensat ion content 指对被补偿地区为维持生态保护红线的面积、功能和土地性质而付出的直接和机会成本进行补偿。 3.6
1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定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定技术指南的技术方法,包括技术流程、数据收集、计算 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补偿标准核定,区域范围内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 补偿标准核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暂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生态保护红线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 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 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3.2 生态功能 ecological function 指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为人类提供的惠益,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类型。 3.3 生态补偿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 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3.4 生态补偿对象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bject 指因承担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任务和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经济发展受到约束的有关政府、单位、组 织和个人。 3.5 生态补偿内容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ontent 指对被补偿地区为维持生态保护红线的面积、功能和土地性质而付出的直接和机会成本进行补偿。 3.6
生态补偿标准 eco logical compensat ion standard 指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对贡献者补偿支付金额的确定,即解决“补多少”的问题,是实施资金补偿的 基本依据 4补偿标准核算技术流程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资金包括纵向生态补偿和横向生态补偿。其中,纵向生态补偿标准主要影响因 素为各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主导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程度、县级政府的经济和人口情况、生态保 护红线保护效果等:横向生态补偿主要影响因素为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与区域平均水平的相对差 异、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应被补偿的外溢调整比例,计算得出各县应获得的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及总资金规 模。根据各县GDP和人口数量的相对比例计算横向生态补偿分担系数,并据此核算各县应支付的横向生态 补偿资金。具体流程见图1 直接成本 机会成本 生态保护投入 纵向生态补偿标准 横向生态补偿标准 基础性补偿 激励性补偿 获得补偿主体的补 承担补偿主体的补 面积系数 绩效考核结果 外溢调整比例 分担系数 主导生态功能重要 生系数 综合生态功能 改善程度 居民生活水平指数 图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技术路线图 5数据准备与资料收集 5.1按照县域、区域及国家层级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数据表(参见附录A)。其中:县域数据包括行 政区划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低收入人口、常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税收收入、生态保护红 线综合生态功能评价指数值、历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支出情况等:区域数据包括 各省或某一区域的行政区划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低收入人口、常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地
2 生态补偿标准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指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对贡献者补偿支付金额的确定,即解决“补多少”的问题,是实施资金补偿的 基本依据。 4 补偿标准核算技术流程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资金包括纵向生态补偿和横向生态补偿。其中,纵向生态补偿标准主要影响因 素为各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主导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程度、县级政府的经济和人口情况、生态保 护红线保护效果等;横向生态补偿主要影响因素为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与区域平均水平的相对差 异、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应被补偿的外溢调整比例,计算得出各县应获得的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及总资金规 模。根据各县GDP和人口数量的相对比例计算横向生态补偿分担系数,并据此核算各县应支付的横向生态 补偿资金。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技术路线图 5 数据准备与资料收集 5.1 按照县域、区域及国家层级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数据表(参见附录A)。其中:县域数据包括行 政区划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低收入人口、常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税收收入、生态保护红 线综合生态功能评价指数值、历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支出情况等;区域数据包括 各省或某一区域的行政区划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低收入人口、常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