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 附表1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表 附表2江西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成果表 附表3江西省各行政单元综合防治规模表 附图 附图1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图 附图2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 附图3江西省水土保持监测点规划图
ii 附表: 附表1 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表 附表2 江西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成果表 附表3 江西省各行政单元综合防治规模表 附图: 附图 1 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图 附图 2 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 附图 3 江西省水土保持监测点规划图
、现状与形势 一)现状 江西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66296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95% 其中水力侵蚀面积2649687km2,风力侵蚀面积13281km2。按侵蚀强 度分,轻度侵蚀1492887km2,中度侵蚀760047km2,强烈侵蚀3207.11 km2,极强烈侵蚀780.41km2、剧烈侵蚀112.82km2。总体来看,随着 全省大规模水土流失防治的开展,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 的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趋于好转(见下图)。 但全省仍有中度以上侵蚀面积1.17万km2,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 43.94%。 3.35 3525150 1975 1981 1989 1996 2011 年代 全省水土流失趋势图 从全省11个设区市的水土流失现状来看,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 面积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赣州市19.86%、上饶市16.35%、吉安市 1625%、九江市16.17%、景德镇市16.16%、抚州市15.56%、新余市 14.36%鹰潭市14.19%、萍乡市12.57%、宜春市11.65%、南昌市714%6
1 一、现状与形势 (一)现状 江西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6629.68km2 ,占土地总面积的15.95%, 其中水力侵蚀面积26496.87km2 ,风力侵蚀面积132.81km2 。按侵蚀强 度分,轻度侵蚀14928.87 km2 ,中度侵蚀7600.47 km2 ,强烈侵蚀3207.11 km2 ,极强烈侵蚀780.41 km2 、剧烈侵蚀112.82 km2 。总体来看,随着 全省大规模水土流失防治的开展,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 的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趋于好转(见下图)。 但全省仍有中度以上侵蚀面积1.17万km2 ,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 43.94%。 1.1 1.8 2.4 3.4 4.62 3.52 3.35 2.66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1955 1965 1975 1981 1989 1996 2000 2011 年代 水土流失面积(万km2 ) 全省水土流失趋势图 从全省11个设区市的水土流失现状来看,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 面积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赣州市19.86%、上饶市16.35%、吉安市 16.25%、九江市16.17%、景德镇市16.16%、抚州市15.56%、新余市 14.36%、鹰潭市14.19%、萍乡市12.57%、宜春市11.65%、南昌市7.14%
(二)水土保持成效 长期以来,江西水土保持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富裕、和 谐、秀美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 青山”的发展理念,到“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从“以 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技 术路线,到紧紧围绕“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水保产业相结合”,逐步 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具体实践,涌现出生态建设型、经济 开发型、生态清洁型等成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1998年以来,水土保持工作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全省先后实施 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坡耕地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相关部门还实施了林业 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造地増粮富民工程等一 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项目。仅“十二五”期间,全省完成的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就达到10000km2。其中,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116km2,总投资2493亿元。 通过综合防治,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地区的治理成效显著,生态 保护和修复初见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逐年下降。全省水土流失 面积由2000年的3.35万km降至2011年的266万km2,下降了21%;强 烈以上侵蚀面积由2000年的108万km降至2011年的04万km2,下降了 63%。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省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 80年代末的36.9%提高到2011年的63.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 66990元提高到2011年的6891.63元
2 (二)水土保持成效 长期以来,江西水土保持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富裕、和 谐、秀美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 青山”的发展理念,到“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从“以 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技 术路线,到紧紧围绕“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水保产业相结合”,逐步 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具体实践,涌现出生态建设型、经济 开发型、生态清洁型等成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1998年以来,水土保持工作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全省先后实施 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坡耕地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相关部门还实施了林业 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等一 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项目。仅“十二五”期间,全省完成的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就达到10000km2 。其中,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116km2 ,总投资24.93亿元。 通过综合防治,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地区的治理成效显著,生态 保护和修复初见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逐年下降。全省水土流失 面积由2000年的3.35万km2 降至2011年的2.66万km2 ,下降了21%;强 烈以上侵蚀面积由2000年的1.08万km2 降至2011年的0.4万km2 ,下降了 63%。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省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 80年代末的36.9%提高到2011年的63.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 669.90元提高到2011年的6891.63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 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以及迫切需 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任务依然繁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有 266万km2,而且中度及其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占近一半;鄱阳湖周边 区域仍有大面积风蚀沙地和坡耕地侵蚀存在;崩岗侵蚀严重,全省现 有崩岗48万多处,侵蚀面积2.1万hm2,崩岗侵蚀区沟壑纵横、支离破 碎、侵蚀剧烈、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林下水土流失、坡耕地、红 砂岩侵蚀分布广泛,治理难度大。 二是人为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全省人为水土流失现象虽然得 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有的地方、部门和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国策 意识和法制观念仍然淡薄,水土保持工作未列入议事日程,重开发建 设、轻生态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大面积的农林开发由于缺乏水土保 持措施也不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三是治理任务繁重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尖锐。当前,国家水土 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重点防治工程 的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总量不足,同时,每平方公里治理面积各级财政 补助资金仅为40万元,随着治理难度的加大、群众治理要求的提高 人工工资及主要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补助性投资体 制和资金投入标准很难满足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要求。 四是社会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尚需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
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 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以及迫切需 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任务依然繁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有 2.66万km2 ,而且中度及其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占近一半;鄱阳湖周边 区域仍有大面积风蚀沙地和坡耕地侵蚀存在;崩岗侵蚀严重,全省现 有崩岗4.8万多处,侵蚀面积2.1万hm2 ,崩岗侵蚀区沟壑纵横、支离破 碎、侵蚀剧烈、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林下水土流失、坡耕地、红 砂岩侵蚀分布广泛,治理难度大。 二是人为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全省人为水土流失现象虽然得 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有的地方、部门和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国策 意识和法制观念仍然淡薄,水土保持工作未列入议事日程,重开发建 设、轻生态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大面积的农林开发由于缺乏水土保 持措施也不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三是治理任务繁重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尖锐。当前,国家水土 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重点防治工程 的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总量不足,同时,每平方公里治理面积各级财政 补助资金仅为40万元,随着治理难度的加大、群众治理要求的提高、 人工工资及主要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补助性投资体 制和资金投入标准很难满足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要求。 四是社会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尚需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
水土保持意识不强,对水土保持常识不甚了解,导致生产生活过程中 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和科普工 作亟待加强。 (四)水土保持总体形势 今后一段时期既是江西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 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全省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 地水土流失防治要求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水 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2010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法》、2012年修订后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 法》相继颁布实施,2014年11月,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上 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经国务 院批准,赣州成为全国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全省应抓住历史机遇,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顺势而上,改革创新, 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综合防治 努力构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为实现江西“生态立省、绿 色崛起”的目标提供坚实支撑与保障
4 水土保持意识不强,对水土保持常识不甚了解,导致生产生活过程中 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和科普工 作亟待加强。 (四)水土保持总体形势 今后一段时期既是江西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 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全省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 地水土流失防治要求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水 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2010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法》、2012年修订后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 法》相继颁布实施,2014年11月,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上 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经国务 院批准,赣州成为全国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全省应抓住历史机遇,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顺势而上,改革创新, 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综合防治, 努力构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为实现江西“生态立省、绿 色崛起”的目标提供坚实支撑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