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为:“以个人或集体 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 与技能,运用观察、想像、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 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 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 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 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 化。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又用四段文字,分别从“美 术创作”、 “美术鉴赏”、“跨越美术学科的学习” “美术教学评价”四个角度出发,对《高中美术课程 标准》的课程目标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为: “以个人或集体 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 与技能,运用观察、想像、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 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 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 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 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 化。”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又用四段文字,分别从“美 术创作” 、 “美术鉴赏” 、 “跨越美术学科的学习” 、 “美术教学评价”四个角度出发,对《高中美术课程 标准》的课程目标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
1.1.3义务教育与高中美术课程总目标的比较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 标准》同样采用以学生为主语、融三个维度为一体的 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但在目标设定方面,高中美术 课程面向已接受过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的学生,因 此无论是在美术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美术创作与鉴赏 的知识和技能、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方面,还 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比义务教育 阶段美术课程更高的要求
1.1.3 义务教育与高中美术课程总目标的比较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 标准》同样采用以学生为主语、融三个维度为一体的 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但在目标设定方面,高中美术 课程面向已接受过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的学生,因 此无论是在美术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美术创作与鉴赏 的知识和技能、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方面,还 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比义务教育 阶段美术课程更高的要求
1.2.1美术课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 美术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教学论 中,美术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一种 “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也不再是孤立于美术课 程之外的,而是作为美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 美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1.2.2开展有效教学 第一,引起学生美术学习的意向。 第二,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美术学习目标和为达到 这一目标所需学习的内容。 第三,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美术教学方式。 1.2.3引发学习的内在动机 这是指以有趣的学习课题组织学习活动,引发 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产生内在的兴趣和动机
1.2 美术教学的基本观念 1.2.1 美术课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 美术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教学论 中,美术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一种 “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也不再是孤立于美术课 程之外的,而是作为美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 美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1.2.2 开展有效教学 第一,引起学生美术学习的意向。 第二,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美术学习目标和为达到 这一目标所需学习的内容。 第三,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美术教学方式。 1.2.3 引发学习的内在动机 这是指以有趣的学习课题组织学习活动,引发 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产生内在的兴趣和动机
1.3美术教学目标 1.3.1美术教学目标的依据 中国教育部所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 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 每一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班级的实际情况。 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具体而言,教师在设定目标之际,至少要从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 思考。 1.3.2美术教学目标的要素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1.3 美术教学目标 1.3.1 美术教学目标的依据 ·中国教育部所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 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每一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班级的实际情况。 ·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具体而言,教师在设定目标之际,至少要从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 思考。 1.3.2 美术教学目标的要素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1.33美术教学目标的类型 日本京都大学加藤明认为要达到使学生学会学 习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就不能仅仅侧重于知识、 技能的学习,还需注重于关心、兴趣、态度等情感 方面以及观察力、思考力等价值观与判断能力方面 的教学目标。即重视“在难以看见之处进行培养” 获得“看不见的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意基础、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内心世界。他提出三种类型的教 学目标:第一,侧重于情感和价值观取向的向上目 标;第二, 侧重于知识、技能的达成目标;第三, 侧重于体验的体验目标
1.3.3 美术教学目标的类型 日本京都大学加藤明认为要达到使学生学会学 习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就不能仅仅侧重于知识、 技能的学习,还需注重于关心、兴趣、态度等情感 方面以及观察力、思考力等价值观与判断能力方面 的教学目标。即重视“在难以看见之处进行培养” , 获得“看不见的能力” ,重视学生的情意基础、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内心世界。他提出三种类型的教 学目标:第一,侧重于情感和价值观取向的向上目 标;第二,侧重于知识、技能的达成目标;第三, 侧重于体验的体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