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红旗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 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桎梏(ku)嘎(j)然而止角(jue)逐题纲挈领(qe B.粗犷( guang)煞(sh)费苦心哺育(bu) 断壁残垣(yudn) C.弄(nong)堂瓜熟蒂(ti)落 狩(shou)猎虚与委蛇(y1) D.瞻(shn)养怙恶不悛(qun)造诣(yi) 叱咤风云(cha)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上所谓“西藏问题”的形成,是由西方势力恶意促成的,而英国恰恰是始作俑者之一。 B.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 尽心思,无所不为。 C.声名显赫的索马里海盗21日一天在亚丁湾海域先后劫持了3艘外国船只,创下近年来一天之内船 只遭劫的最高记录 D.今年春晩给观众的一个最大惊喜,就是推出了两位新人小沈阳和刘谦。他们表演的节目都获得了 等奖,两位新人也一夜成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是依法确认、收集、提供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具有身份证明、人口统计和社会控制 的管理功能 B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价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引起了房地产 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
- 1 - 内蒙古赤峰市红旗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 页,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 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试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桎梏(kù) 嘎(jiá)然而止 角(jué)逐 题纲挈领(qiè) B.粗犷(guǎng) 煞(shà)费苦心 哺育(bǔ) 断壁残垣(yuán) C.弄(nòng)堂 瓜熟蒂(tì)落 狩(shǒu)猎 虚与委蛇(yí) D.瞻(shàn)养 怙恶不悛(qūn) 造诣(yì) 叱咤风云(chà)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所谓“西藏问题”的形成,是由西方势力恶意促成的,而英国恰恰是始作俑者 ....之一。 B.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 尽心思,无所不为 ....。 C.声名显赫 ....的索马里海盗 21 日一天在亚丁湾海域先后劫持了 3 艘外国船只,创下近年来一天之内船 只遭劫的最高记录。 D.今年春晚给观众的一个最大惊喜,就是推出了两位新人小沈阳和刘谦。他们表演的节目都获得了 一等奖,两位新人也一夜成名,成为了炙手可热 ....的明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户籍制度是依法确认、收集、提供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具有身份证明、人口统计和社会控制 的管理功能。 B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价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引起了房地产 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 展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 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 ·这些节日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 亲和,其中蕴涵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 ①人们登高远望 ②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③清明节正值万物复苏时期④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 ⑤重阳节适逢秋高气爽时节⑥人们可到户外踏青 A.③⑥④⑤①②B.⑤①④③⑥② C.③⑥②⑤①④D.⑤⑥④③①②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哀牢古国 距今约2400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哀牢夷”。 它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 的“哀牢文化”。哀牢国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历时四百多年,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 的传人”九隆。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经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内附”,随即永昌郡设立, 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哀牢文化”逐渐稀释直至湮灭 哀牢国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许多民族。据 考,哀牢国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汉化以后,又有中原汉族迁入哀牢境内,与哀牢 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 史国度。宜人的气候为哀牢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活条件。据《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这里“宜 五谷蚕桑”,“岀铜、铁、铅、锡”,尤多珍奇宝货,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桐华布和兰干细布,这两种布 产于哀牢,商贾通过西南丝绸古道转手贩运,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被人称为“东方一绝”。张 骞在西域看到此布,误称为“蜀布”。 由于历史久远,哀牢古国的地上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和后人根据传说 修建的景点,隐约透出些许远古岁月的信息。传说红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哀牢国的濮人贵族后裔。哀 牢归汉后,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抵抗着强大的汉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传统与习俗, 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小乘佛教始终未能进入红河谷花腰傣中。“哀牢归汉″“绥哀 牢,开永昌”为中国历史上一大盛事,柳貌顺应历史,功在干秋,但在花腰傣地区,有与我们的历史书籍
- 2 -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 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 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 , , ; , , ;……这些节日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 亲和,其中蕴涵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 ①人们登高远望 ②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③清明节正值万物复苏时期 ④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 ⑤重阳节适逢秋高气爽时节 ⑥人们可到户外踏青 A.③⑥④⑤①② B.⑤①④③⑥② C.③⑥②⑤①④ D.⑤⑥④③①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哀牢古国 距今约 2400 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哀牢夷”。 它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 的“哀牢文化”。哀牢国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历时四百多年,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 的传人”九隆。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经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内附”,随即永昌郡设立, 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哀牢文化”逐渐稀释直至湮灭。 哀牢国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许多民族。据 考,哀牢国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汉化以后,又有中原汉族迁入哀牢境内,与哀牢 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 史国度。宜人的气候为哀牢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活条件。据《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这里“宜 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尤多珍奇宝货,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桐华布和兰干细布,这两种布 产于哀牢,商贾通过西南丝绸古道转手贩运,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被人称为“东方一绝”。张 骞在西域看到此布,误称为“蜀布”。 由于历史久远,哀牢古国的地上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和后人根据传说 修建的景点,隐约透出些许远古岁月的信息。传说红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哀牢国的濮人贵族后裔。哀 牢归汉后,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抵抗着强大的汉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传统与习俗, 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小乘佛教始终未能进入红河谷花腰傣中。“哀牢归汉”“绥哀 牢,开永昌”为中国历史上一大盛事,柳貌顺应历史,功在千秋,但在花腰傣地区,有与我们的历史书籍
截然不同的“柳貌丧国”之说 无论是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姻丧葬文化和音乐舞蹈等民族 民间文化,哀牢国都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但古籍记载少之又少,仅《华阳国忐》和《后汉书》略有记述。 目前,裒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专著专论相继问世,哀牢文化已透过岁月的沉沙露出远古的 辉煌 (选自《百科知识》第373期,有删改) 5.下列对“哀牢古国”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的传人”九隆,所以哀牢文化也 是中原文化的一支。 B.两汉时期,柳貌率众进入内地,归附汉朝,随即永昌郡设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事,功在 千秋 C.国内杂居了包括濮系民族、氐羌等许多民族,族群支系庞杂,汉化前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 D.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以及民族民间文化丰富而具有特色,至今仍有一些传统和习俗保留下来 6.下列表述不能反映“花腰傣坚守自己传统”的一项是 A.小乘佛教在傣族的很多居住地区盛行,但不为红河谷花腰傣族人信奉 B.哀牢国灭亡已久,但一些地名、山水、后人修建的景点,仍与之相关, C.花腰傣族人信奉原始宗教,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很多习俗 D.“哀牢归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大盛事,花腰傣民间却一直认为是“柳貌丧国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哀牢归汉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强大的中原文化的注入使“哀牢文化”逐渐衰落,直至湮灭于 历史长河中 B.“哀牢夷”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以后又融合了濮系民族、氐羌、百越,成为古代“西南 夷”的重要组成部分 C.哀牢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许多工艺特产,其中桐华布和兰干细布,与著名的蜀布一起在秦 际就已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远销到了西域 D.对于哀牢古国的各种文化,《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作了记载,但其它古籍记载很少,这不 免令人遗憾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8-10题 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貲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 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日
- 3 - 截然不同的“柳貌丧国”之说。 无论是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姻丧葬文化和音乐舞蹈等民族 民间文化,哀牢国都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但古籍记载少之又少,仅《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略有记述。 目前,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专著专论相继问世,哀牢文化已透过岁月的沉沙露出远古的 辉煌。 (选自《百科知识》第 373 期,有删改) 5.下列对“哀牢古国”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的传人”九隆,所以哀牢文化也 是中原文化的一支。 B.两汉时期,柳貌率众进入内地,归附汉朝,随即永昌郡设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事,功在 千秋。 C.国内杂居了包括濮系民族、氐羌等许多民族,族群支系庞杂,汉化前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 为辅。 D.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以及民族民间文化丰富而具有特色,至今仍有一些传统和习俗保留下来。 6.下列表述不能反映“花腰傣坚守自己传统”的一项是( ) A.小乘佛教在傣族的很多居住地区盛行,但不为红河谷花腰傣族人信奉。 B.哀牢国灭亡已久,但一些地名、山水、后人修建的景点,仍与之相关。 C.花腰傣族人信奉原始宗教,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很多习俗。 D.“哀牢归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大盛事,花腰傣民间却一直认为是“柳貌丧国”。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哀牢归汉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强大的中原文化的注入使“哀牢文化”逐渐衰落,直至湮灭于 历史长河中。 B.“哀牢夷”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以后又融合了濮系民族、氐羌、百越,成为古代“西南 夷”的重要组成部分。 C.哀牢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许多工艺特产,其中桐华布和兰干细布,与著名的蜀布一起在秦 汉之际就已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远销到了西域。 D.对于哀牢古国的各种文化,《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作了记载,但其它古籍记载很少,这不 免令人遗憾。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8-10 题。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 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
“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 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密至,谋日:“今天子远在辽左,若鼓而入蓟,直扼其喉, 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 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留,直保长安,据函、崤,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 全,中计也。若因近趣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玄感曰:“公之下计,乃 吾上策。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计不行。玄感至东都 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密 揣其贰,谓玄感曰:“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不从。 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日:“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 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 先,杨氏不足亡也。”让由是加礼,遺说诸贼,至辄下。因为让计曰:“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 其亡无时。不如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阳诸县, 皆下。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去。密曰:“须陀健而无谋,且 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让不得已,阵而待。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干兵蒴间。须陀素轻让 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与游军乘之,遂杀须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 适:恰好 B.顿兵坚城下 顿:驻扎 C.此实刘、项挺兴之会 会:时机,机会 D.项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 少却:稍稍休息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密“趣解雄远、多策略”的一组是() ①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②公之下计,乃吾上策。 ③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 ④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 ⑤待土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
- 4 - “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 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密至,谋曰:“今天子远在辽左,若鼓而入蓟,直扼其喉, 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 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留,直保长安,据函、崤,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 全,中计也。若因近趣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玄感曰:“公之下计,乃 吾上策。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计不行。玄感至东都, 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密 揣其贰,谓玄感曰:“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不从。 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曰:“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 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 先,杨氏不足亡也。”让由是加礼,遣说诸贼,至辄下。因为让计曰:“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 其亡无时。不如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阳诸县, 皆下。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去。密曰:“须陀健而无谋,且 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让不得已,阵而待。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须陀素轻让, 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与游军乘之,遂杀须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 适:恰好 B.顿.兵坚城下 顿:驻扎 C.此实刘、项挺兴之会. 会:时机,机会 D.项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 少却:稍稍休息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密“趣解雄远、多策略”的一组是( ) ①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②公之下计,乃吾上策。 ③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 ④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 ⑤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
⑥密率骤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骑着黄牛,一边走一一边读书的李密,赞叹他勤奋好学:与他交谈后,认为 他见识过人,谋略出众。 B.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李密为他提出三条计策,但玄感认为李密所说的下计才是最佳策略。 C.翟让接受李密的建议,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 D.李密不仅谋略过人,而且勇气可嘉,亲自带兵采用伏击的方式杀死河南讨捕大使张须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5分) 译 (2)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5分) 译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 来的感受?(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大江东去 千古风流人物。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惊涛拍岸,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 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 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采桑子·重 阳》)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 5 - ⑥密率骤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骑着黄牛,一边走一一边读书的李密,赞叹他勤奋好学;与他交谈后,认为 他见识过人,谋略出众。 B.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李密为他提出三条计策,但玄感认为李密所说的下计才是最佳策略。 C.翟让接受李密的建议,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 D.李密不仅谋略过人,而且勇气可嘉,亲自带兵采用伏击的方式杀死河南讨捕大使张须 陀。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 11 小题,共 120 分,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⑴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5 分) 译: 。 ⑵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5 分) 译: 。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 来的感受?(4 分) 答: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 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⑴大江东去, ,千古风流人物。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惊涛拍岸, 。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⑵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 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 “ ,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 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 (《采桑子·重 阳》)。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