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通辽市高三420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2小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是人类早期耕战必备之物,中国古人很早就对马崇奉与祭祀。周代官方就规定了祭祀马 神的制度: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隋时仍沿此习,唐辽宋于四时必祭马神。 古人爱马,也把这种爱马之情渗入文学创作中。 先秦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揣写马的篇章。《诗经》中的“载驰”四牡”白驹”等篇写的是自然 状态下的马,描写了马本体的威仪与气派,表现了马在军事、狩猎、迎亲嫁娶、祭祀、杂役等事务 中的作用,展示了周代马文化的特点和周文化的精神。诸子散文以马为栽体多表现出深厚的 想内蕴和文化意蕴。《庄子》中的马承载着庄子的哲学精神。庄子崇尚自然,崇尚“真”,他认为 最完美的状态就是自然状态。《马蹄》一文中就表达了“对事物进行加工改造就意味着破坏事物 的完美状态”的观点。 奚仲发明车后,人们在生活中使用车马,战争中更离不开车马。《战国策》记载了一些战争 的场面,战争的实践证明了马对战争的重要作用。人们对马的认识不断深入,对马的品评也更 加明晰,由此相马也就应运而生,伯乐就是当时著名的相马师。战国时代,由于当时的社会环 境,千里马成了人才的代称,伯乐被喻为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的人 在诗歌极不发达的西汉,武帝的天马诗极具代表性。武帝爱马,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癖好 还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在西汉时期,国家军事的发展离不开马匹数量和质量的保证,以帝王 的身份追求和珍视良马,以文学的语言歌咏和颂赞良马,其意义不言而喻。“天马徕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诗中的天马是征伐大宛所得,战事的胜利 以及宝马的获得为武帝提供了炫糴的资本,因而以诗纪事,骋怀扬志。这匹马在武帝眼里不仅 是宝马,更象征着强盛有加、有德有威的大汉帝国对外族的征服。 唐朝产生了很多写马的作品。《全唐诗》中仅咏马诗就有120余首,分散在其他诗篇中的骏 【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14-02-126C
马意象更加繁多。盛唐时期,盛世的繁荣使诗人们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乐观浪漫的精神,政治 的清明又激发了他们建立功业的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热情。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诗人笔下的骏 马意象充淌了浪漫色彩,它们在形象上雄姿英发、气度不凡,在气质上乐观向上、慷慨豪迈。李 白的《天马歌》、岑参的《卫节度赤驃马歌》、杜甫的《天育驃骑歌》都对骏马英武的外形极力渲染, 借以表达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而到中晚唐,在诗人笔下,病马、瘦马、疲马、老马的意象 较常见,这与中晚唐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安史之乱爆发,唐帝国由盛转衰,诗人们在动荡不安 的现实中深感忧患,他们对国家和自身的前途感到渺茫悲观,又缺乏力挽狂澜的雄心和意志,因 此他们的创作表现出低沉抑郁的格调。杜甫的《瘦马行》、《病马》等诗借咏马反映了诗人的自身 遭际,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索 (选自刘萍《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马意象及其文化的传承》,有删改) 1.下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中马意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一些篇章所写的马威仪、气派,它们在军事、狩猎、祭祀、杂役等事务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B.庄子以马为载体寄托自己的晢学精神。《马蹄》一文就体现了他崇尚自然、崇尚“真”的 哲学思想 C.汉武帝征讨大宛,获得了一匹宝马,他写天马诗赞叹宝马的威猛雄壮,并抒发了征服外 族的豪情壮志。 D.李白的《天马歌》、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作于盛唐时期,诗歌中骏马外形英武,诗人 情怀浪漫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爱马,很早就有祭祀马的习俗。周代制定了四时祭马神的制度,隋朝沿用这 制度 B.阅读古人写马的诗篇,读者可以了解马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了解时代精神和作者的思想 C.战国时期,马在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阅读《战国策》记载的一些战争场面可以明 确这一点 D.古人把爱马之情渗入文学作品,唐朝就产生了很多写马的诗篇,《全唐诗》中骏马意象达 120多个。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乐原本是战国时期一位善于识别千里马的相马师。在当时社会,伯乐也泛指善于发 现和使用人才的人。 B.汉武帝充分认识到马对国家军事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形成爱马的癖好,追求、珍视良马, 还创作了天马诗。 C.盛唐时国家繁荣,政治清明使人们充满朝气,积极进取,他们笔下的骏马意象也雄姿英 发,慷慨豪迈。 D.《天育骠骑歌》与《瘦马行》这两首诗中马意象的特点迥异,这与唐朝由盛转衰和杜甫的 【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14-02-126C
遭际不无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开济,字来学,洛阳人。元末为察罕帖木儿掌书记。洪武初,以明经举。授河南府训导,入 为国子助教。以疾罢归。十五年七月,御史大夫安然荐济有吏治才,召试刑部尚书,逾年实授。 济以综核为己任,请夭下诸司设文薄,日书所行事,课得失,又各部勘合文移,立程限,定功 罪。又言,军民以细故犯罪者,宜即决遣。数月间,滞牍一清。帝大以为能。会都御史赵仁言 曩者以“贤良方正”、“孝弟力曰”诸科所取士列置郡县,多不举职,宜核其去留。济条议,以“经明 行修”为一科,“工习文词”为一科,“通晓书义”为一科,“人品俊秀”为一科,“绯达治理”为一科 “言有条理”为一科,六科备者为上,三科以上为中,不及三科者为下。从之。 济敏慧有才辩,凡国家经制、田赋、狱讼、工役、河事,众莫能裁定,济一算画,即有条理品 式,可为世守。以故帝甚信任,数备顾问,兼预他部事。人以是忌之,谤议滋起。然济亦深刻,好 以法中伤人。尝奉命定诈伪律。济议法巧密。帝曰:“张密网以罗民,可乎?”又设籍曰“寅戍之 书”,以程僚属出入。帝切責曰:“古人以卯酉为常,今使趋事者朝寅暮戍,奉父母,会妻子,几何 时耶?”又为榜戒其僚属,请揭文华殿。帝曰:“告诫僚属之言,欲张殿廷,岂人臣礼?”济惭谢。 寻令郎中仇衍脱囚死,为狱官所发。济与侍郎王希哲、主事王叔微执狱官毙之。其年十二 月,御史陶垕仲等发其事,且言“济奏事时,置奏答札怀中,或隐而不言,觇伺上意,奸狡莫测。役 甥女为婢。妹早寡,济逐其姑而略其家财。”帝怒,下济狱,并希哲、衍等皆弃市。 (选自《明史·开济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有条理品式,可为世守 守:遵守 B.然济亦深刻,好以法中伤人 刻:刻薄 C.又为榜戒其僚属,请揭文华殿 揭:揭发 D.济逐其姑而略其家财 略:掠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开济有“吏治才”的一组是(3分) ①授河南府训导,入为国子助教②又各部勘合文移,立程限,定功罪③军民以细故犯 罪者,宜即决遣。数月间,滞牍一清④多不举职,宜核其去留⑤六科备者为上,三科以上 为中,不及三科者为下⑥又设籍曰“寅戍之书”,以程僚属出入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济善于考核官员。他通过各部门记事的文书考核官员,还提出以六科考核官员的 方法。 B.开济十分聪敏,才能卓越。众官员对一些事情不能裁定,开济妥善处理,并形成条理 标准。 C.开济好用法令中伤人。他制定的处理诈伪罪的律令巧妙缜密,皇帝指出这些法律过于 【语文试卷第3页(共10页)】 14-02-1260
严苛。 D.开济深得皇帝信任,难免遺人诽谤。陶垕仲等人诬陷他役使外甥女,对妹妹家行不义 之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人以卯酉为常,今使趋事者朝寅暮戍,奉父母,会妻子,几何时耶?(5分) (2)济奏事时,置奏答札怀中,或隐而不言,觇伺上意,奸狡莫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理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金兵攻占汴京后,作者辗转逃亡到当时南宋朝廷临时所在地浙江绍兴。一个夜晚,他 登上小阁楼,有感而发,填写了这首词 8.上阕后面三句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景?表达效果如何?请简要赏析。(5分) 9.词作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日:“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面》) (2)结庐在人境,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3) 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医生。 那时都是泥路,遇上雨天,农村人一般不穿雨鞋,光着脚走路,乡村医生也不例外,于是农村 人称他们为赤脚医生。 因路道不好,农村人生病一般都找赤脚医生,小到感冒、发烧、拉肚子,大到毒疮、扭伤、婆 娘、生孩子 苏小妹就是这样一位赤脚医生。 她十三岁就辍学了,也不是笨,就是没心思读书。 姑姑说,不读书你千啥? 【语文试卷第4页(共10页)】 14-02-1260
她说,我跟你学医,当赤脚医生。就跟姑姑学起了医。 姑姑给人看病,她忽闪着大眼睛在边上看。 天,姑姑出诊去了,留下她照看诊所。 一位母亲拉扯着一个脏不拉叽的孩子进来,孩子哭叫着死拗着劲,不肯进屋。 苏小妹赶紧迎岀去,原来孩子脑袋上长了一个毒疮,鸡蛋大,鼓鼓的,里面已化脓,必须马上 开刀。孩子怕疼死活不肯找医生。 她笑着对孩子说,不一定要开刀的,你过来,我帮你看看,我只要用手一摸,你的毒疮就 好了 孩子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医生,将信将疑就走进去了。 我用酒精帮你消消毒,一点都不疼,凉凉的很舒服。 说着就拿一团酒精棉在毒疮上擦噗,一股浓水就泚了出来,孩子还没感觉什么,她已将伤 上好药包扎好了 孩子的母亲傻眼了,背着孩子问她,你怎么弄的? 她调皮地一笑,翻过掌心,原来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片锋利的刀片。 后来小孩子长毒疮都指名道姓要苏小妹给治。 姑姑笑着说,想不到你这丫头还真是行医的料。 次,姑姑带她去给一个农妇接生 产妇躺在床上疼得汗珠子噼里啪啦地掉,孩子就是生不下来。 好不容易有动静了,一看,不得了,孩子脐带先出来了。 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室息死亡。最好的办法是剖腹产,可是剖腹手术要大医院才能 做,现在送大医院已来不及了,姑姑也急得汗珠子噼里啪啦掉。 苏小妹说,让我试试吧。你?虽然姞姑满腹狐疑,但事不宜迟,死马当活马医吧。于是点了 点头。 洗手消毒。她将右手小心地伸进产妇产道,使劲往上一推,咯吱,进去了。 孩子终于降生了,但是脸色苍白,有窒息症状 她又赶紧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不久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无不向苏小妹翘起了大拇指。 那年她十五岁,十五岁就成了颇有名气的赤脚医生,特别是接生。 凡年下来,经她接生的孩子不计其数 这次,她又成功接生了一名胖乎乎的男婴。男婴的奶奶抱着孙子直乐,突然看着身材凹凸 有致的苏小妹问:闰女你多大了? 二十了。 不小了,你别光顾着替别人接生孩子,自己的事情也该考虑一下了。 她脸一红,还早哩! 其实她心里有一个人——一关在牛棚里的李大头 李大头参加过抗日战争,立功无数,却放掉过一个日本兵。在那个敏感时代,这问题的严重 【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 14-02-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