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 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 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 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徳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 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 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 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②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 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 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 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 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 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美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 “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 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 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③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 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 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 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 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
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 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 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 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 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 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 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②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 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 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 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 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 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 “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 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 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③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 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 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 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 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
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④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 文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 力。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 为前提和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 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想 发扬所得。 ⑤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 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年5月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 【答案】1.C2.D3.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査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④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 文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 力。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 为前提和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 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想 发扬所得。 ⑤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 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 年 5 月 7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 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 “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 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 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 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 “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 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 “诗”。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偷换 概念,根据文本“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 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可知“诗教”观是指孔子对《诗经》评论中所包含的 文艺观,而非评论本身。B项错把论据当论点,根据文本第二段,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是 “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兴观群怨”只是说明这个特色的例证。D项言过 其实,并非“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 较,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根据文本论述“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 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 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 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 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 已知病原细菌等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拥有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中国科学 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型重配HN9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并迅速成功硏发岀病毒快速检测试 剂,下发到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临床机构。2017年,中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成功研 制,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柬了中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提供 的历史。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单一抗体通过5种不同的抗病毒机制发挥作用,为研制治疗 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药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28日) 材料二 2008年,侯云德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主导建立了举国体 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
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 A 项偷换 概念,根据文本“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 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可知“诗教”观是指孔子对《诗经》评论中所包含的 文艺观,而非评论本身。B 项错把论据当论点,根据文本第二段,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是 “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兴观群怨”只是说明这个特色的例证。D 项言过 其实,并非“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 较,得出答案。本题中 D 项,根据文本论述“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 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 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本题中 D 项,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 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 3 月 27 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 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 72 小时内筛查鉴定 152 种已知病毒和 147 种 已知病原细菌等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拥有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中国科学 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型重配 H7N9 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并迅速成功研发出病毒快速检测试 剂,下发到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临床机构。2017 年,中国首个 H7N9 病毒疫苗种子株成功研 制,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束了中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提供 的历史。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单一抗体通过 5 种不同的抗病毒机制发挥作用,为研制治疗 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药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 年 3 月 28 日) 材料二: 2008 年,侯云德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主导建立了举国体 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侯云德作为专家组组长,针对防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用87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批 准甲流疫苗上市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注射两剂,但侯云德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 新疫苗的抗体反应曲线和我国当时的疫苗生产能力和注射能力,坚定地提出了一次接种的免 疫策略。最终,这一方案大获成功 侯云德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重点布置了病原体快速 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 控能力,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摘编自冯华《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侯云德:60年织就防病健康网》) 材料三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新出现或者过去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区域 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如SARS(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以及过去基本消灭或已 被人类控制但由于抗药性或公共卫生措施的消弱而重新岀现的传染病如登革热、结核病、流 感等等。其特点如下:第一,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中有3/4是人兽共患病,动物在新发传 染病的发生发展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传播范围广。如西尼罗河出血热原发于非洲, 鸟类是其储存宿主,鸟类的大规模迁徙将该病毒带至世界各地。笫三,传播速度快。各地以 及国际间的密切往来是新发传染病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第四,预防诊治困难。由于缺乏基 线资料,对新发传染病进一步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測。 (摘编自易彬樘等《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四 2019年初,WH0(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十大健康威胁,其中与传染密切相关 的疾病和行为占六个,与十多年前相比,目前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了。传染病与地球村 的每个生命息息相关,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与另一个地方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只有一个机舱门 相隔的距离 2018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死灰复燃,全球多个地区暴发霍乱,登革热病例数居高不 下,尼帕病毒病在印度闪现等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传染病工作者的心。8月,非洲猪瘟突然在 中国多个地方出现,再次牵动全球特别是动物防疫部门的神经,传染病工作者永远在路上。 回首2018年,传染病领域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以及多 种药物的临床使用都取得较妤的效果;登革热疫苗大范围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首 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技术如罘用到了正确的领域,则会造
2009 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侯云德作为专家组组长,针对防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用 87 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批 准甲流疫苗上市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注射两剂,但侯云德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 新疫苗的抗体反应曲线和我国当时的疫苗生产能力和注射能力,坚定地提出了一次接种的免 疫策略。最终,这一方案大获成功。 侯云德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重点布置了病原体快速 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 控能力,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摘编自冯华《201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侯云德:60 年织就防病健康网》) 材料三: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新出现或者过去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区域 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如 SARS(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以及过去基本消灭或已 被人类控制但由于抗药性或公共卫生措施的消弱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如登革热、结核病、流 感等等。其特点如下:第一,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中有 3/4 是人兽共患病,动物在新发传 染病的发生发展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传播范围广。如西尼罗河出血热原发于非洲, 鸟类是其储存宿主,鸟类的大规模迁徙将该病毒带至世界各地。第三,传播速度快。各地以 及国际间的密切往来是新发传染病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第四,预防诊治困难。由于缺乏基 线资料,对新发传染病进一步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测。 (摘编自易彬樘等《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四: 2019 年初,WHO(世界卫生组织) 发布 2019 年十大健康威胁,其中与传染密切相关 的疾病和行为占六个,与十多年前相比,目前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了。传染病与地球村 的每个生命息息相关,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与另一个地方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只有一个机舱门 相隔的距离。 2018 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死灰复燃,全球多个地区暴发霍乱,登革热病例数居高不 下,尼帕病毒病在印度闪现等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传染病工作者的心。8 月,非洲猪瘟突然在 中国多个地方出现,再次牵动全球特别是动物防疫部门的神经,传染病工作者永远在路上。 回首 2018 年,传染病领域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以及多 种药物的临床使用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登革热疫苗大范围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首 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技术如果用到了正确的领域,则会造
福全球。由于中国药物审批提速,2018年中国国内上市药物种类和质量都有所提升,部分 药物对于低收入患者甚至可以免费。 (摘编自李硕等《2018年国内外传染病领域重要事件回顾》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也处 于一流水平,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防控技术 B.我国能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源于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 防控能力的提升,侯云德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C.新发传染病具有人兽共患、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预防诊治困难等多个特点,因而 它们不大容易为人类所控制,危险程度很高。 D.与十多年前相比,如今传染病对我们影响更大,2018年国内外传染病重要事件既包括 过去的病毒死灰复燃,也包括一些新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防控H7N9禽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表现出领先国际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传染 病防控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不再需要依赖外国。 B.一次接种的免疫策略,源于侯云德长期积累的经验及其科学研究与发现,结合新疫苗的 反应特征及我国疫苗运用的基本国情,它最终大获成功 C.过去被基本消灭的或者被控制的传染病有可能重新出现在人群中,成为新发传染病,针 对它们造成的危害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以及关注抗药性。 D.最新生物科技如基因编辑技术等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大有可为,能够造福全球,但运用不 当,也会引发争议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6.以上四则材料是如何体现文本的客观性的?请分别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C5.A 6.(1)材料一来源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以事实说话,列举数字,准确具体。(2)材料二 记叙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和具体真实事件。(3)材料三通过下定义、分类别、 举例子、作诠释等方式,来突出材料的科学性真实性。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 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福全球。由于中国药物审批提速,2018 年中国国内上市药物种类和质量都有所提升,部分 药物对于低收入患者甚至可以免费。 (摘编自李硕等《2018 年国内外传染病领域重要事件回顾》)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中国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也处 于一流水平,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防控技术。 B. 我国能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源于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 防控能力的提升,侯云德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C. 新发传染病具有人兽共患、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预防诊治困难等多个特点,因而 它们不大容易为人类所控制,危险程度很高。 D. 与十多年前相比,如今传染病对我们 的 影响更大,2018 年国内外传染病重要事件既包括 过去的病毒死灰复燃,也包括一些新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防控 H7N9 禽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表现出领先国际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传染 病防控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不再需要依赖外国。 B. 一次接种的免疫策略,源于侯云德长期积累的经验及其科学研究与发现,结合新疫苗的 反应特征及我国疫苗运用的基本国情,它最终大获成功。 C. 过去被基本消灭的或者被控制的传染病有可能重新出现在人群中,成为新发传染病,针 对它们造成的危害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以及关注抗药性。 D. 最新生物科技如基因编辑技术等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大有可为,能够造福全球,但运用不 当,也会引发争议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6. 以上四则材料是如何体现文本的客观性的?请分别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 C 5. A 6. (1)材料一来源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以事实说话,列举数字,准确具体。(2)材料二 记叙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和具体真实事件。(3)材料三通过下定义、分类别、 举例子、作诠释等方式,来突出材料的科学性真实性。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 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