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2013.0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 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 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 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 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 “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 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 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 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 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 民间性一一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 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 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 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莫言的小 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100年的操练,在叙 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 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 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 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 述,既不是哭诉,也不是记账式的恐吓,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 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形式,就这样 既凸现了生活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同时又消解了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 息,或者它的片面的“严肃性”,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 精神。这就是莫言的特殊意义 此外,“莫言的获奖”也很有意义。它证明了只有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才 能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 我希望“莫言的获奖”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序幕 选自《新京报》2012年10月12日) 1.下列关于“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内蒙古赤峰市 2013 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3.0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8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 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 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 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 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 “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 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 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 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 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 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 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 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 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莫言的小 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 100 年的操练,在叙 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 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 “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 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 述,既不是哭诉,也不是记账式的恐吓,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 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形式,就这样 既凸现了生活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同时又消解了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 息,或者它的片面的“严肃性”,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 精神。这就是莫言的特殊意义。 此外,“莫言的获奖”也很有意义。它证明了只有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才 能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 我希望“莫言的获奖”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序幕。 ( 选自《新京报》2012 年 10 月 12 日) 1.下列关于“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充满着带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智慧,莫言的文学是植根于 民间的文学。 B.莫言小说的写作内容来源于中国民间底层的伤痛经验,其叙事风格充满了想 象力 C.莫言小说的叙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 有泥土腐味的语言 D.莫言小说的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中国白话汉语文学多年操练 的产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对残酷现实采取的不是“伤痕文学”的叙事形式,而是“欢乐文学” 的叙事形式。 B.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具有给人“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 量的文学作用 C.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消解了生活的残酷性,体现出了一种民 间的欢乐精神。 D.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尽管凸显出了生活的荒诞性,但符合文 学创作的规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莫言小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和“狂欢化”,而是一种植根于中国民间的 文学土壤的“欢乐文学” B.莫言讲述的是残酷的伤痛记忆,但因采用了“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让人 读之有时却忍俊不禁 C.莫言抓住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所以讲述的悲苦生活不 会给人的心灵投下阴影。 D.“莫言小说获奖”拉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序幕,当代中国文学将有更多 的作家、作品走向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 郎 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 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 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 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 徇,威震三军 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髙秀岩、牛廷蚧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 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 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 车,障以木幔,筑十山临城,光弻遣人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 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 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至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
A.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充满着带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智慧,莫言的文学是植根于 民间的文学。 B.莫言小说的写作内容来源于中国民间底层的伤痛经验,其叙事风格充满了想 象力。 C.莫言小说的叙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 有泥土腐味的语言。 D.莫言小说的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中国白话汉语文学多年操练 的产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 ) A.莫言小说对残酷现实采取的不是“伤痕文学”的叙事形式,而是“欢乐文学” 的叙事形式。 B.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具有给人“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 量的文学作用。 C.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消解了生活的残酷性,体现出了一种民 间的欢乐精神。 D.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尽管凸显出了生活的荒诞性,但符合文 学创作的规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莫言小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和“狂欢化”,而是一种植根于中国民间的 文学土壤的“欢乐文学”。 B.莫言讲述的是残酷的伤痛记忆,但因采用了“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让人 读之有时却忍俊不禁。 C.莫言抓住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所以讲述的悲苦生活不 会给人的心灵投下阴影。 D.“莫言小说获奖”拉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序幕,当代中国文学将有更多 的作家、作品走向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 郎。 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 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 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 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 徇,威震三军。 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高秀岩、牛廷蚧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 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 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 车,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 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 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至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
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 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 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 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 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 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 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 (节选自引《旧唐书·李光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内诏不敢出 内:收起 B.乃彻民屋为摞石车 彻:拆毁 C.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 乘:趁着 D.希德委资粮遁走 委:放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少从戎,严毅有大略 ②贼至治之,徒疲吾人 ③遣裨校出,若送款者 ④光弼出敢死士搏贼 ⑤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⑥光弼拒贼,战尤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光弼刚正不阿,敢作敢为。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 兵权,李光弼将其捉拿关押,并顶住压力让朝廷使者将其斩首,从而威震三军。 B.李光弼有勇有谋,临危不乱。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李光 弼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C.李光弼一心为公,率先垂范。当初,史思明叛军刚到,李光弼设公幄城隅以 止息,经府门不顾。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 D.李光弼治军有方,处变不惊。围攻安庆绪一战,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 光弼尚能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幸好皇帝宽恕了诸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明为飞楼车,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穴地颓之。(5分) (2)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 庆绪可禽。(5分)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 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 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 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 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 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 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 (节选自引《旧唐书•李光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内诏不敢出 内:收起 B.乃彻民屋为摞石车 彻:拆毁 C.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 乘:趁着 D.希德委资粮遁走 委:放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少从戎,严毅有大略 ②贼至治之,徒疲吾人 ③遣裨校出,若送款者 ④光弼出敢死士搏贼 ⑤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⑥光弼拒贼,战尤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光弼刚正不阿,敢作敢为。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 兵权,李光弼将其捉拿关押,并顶住压力让朝廷使者将其斩首,从而威震三军。 B.李光弼有勇有谋,临危不乱。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李光 弼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C.李光弼一心为公,率先垂范。当初,史思明叛军刚到,李光弼设公幄城隅以 止息,经府门不顾。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 D.李光弼治军有方,处变不惊。围攻安庆绪一战,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 光弼尚能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幸好皇帝宽恕了诸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思明为飞楼车,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穴地颓之。(5 分) (2) 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 庆绪可禽。(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商 歌 ①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① 商歌,古代乐府旧题。“商”是五音之一,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 商歌属秋 8.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9.作者创作本诗有何用意?(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 (柳永《雨霖铃》)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 (荀子《劝学》)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水波卖牛 朱雪 水波的情绪变得不稳定起来。就在几月前他还把种地致富、当村干部作为自己的 奋斗目标,几月后,他觉得呆在我们山里没什么前途。似乎我们的生命都是天给 的,人的命怎么可以掌握在天的手中昵。他年轻的心是奔腾着的,渴望大世界, 而村子是狭隘的,呆板的。他要挣脱。他想离开。 因此,第二年,水波不再把种彩色苞谷放在心上了。水波又捡起了“读书 梦”。我爹说如果他实在想回学校继续读书,就把家里的耕牛卖了。在没有办法 的情况下,水波真的赶牛去卖 我记得那个初秋,一大早,水波就把牛从家里赶走了。 水波赶着牛路过里湾,路过石嘴。他望着苞谷地、望着稻田,望着路边的树· 苞谷地一片浓浓的绿,稼秆上的苞谷穗,还是青青的壳。田里的早稻已熟了
① 商歌,古代乐府旧题。“商”是五音之一,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 商歌属秋。 8.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 分) 9.作者创作本诗有何用意?(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悬。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 , 。(柳永《雨霖铃》)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 , 。(荀子《劝学》)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水波卖牛 朱雪 水波的情绪变得不稳定起来。就在几月前他还把种地致富、当村干部作为自己的 奋斗目标,几月后,他觉得呆在我们山里没什么前途。似乎我们的生命都是天给 的,人的命怎么可以掌握在天的手中呢。他年轻的心是奔腾着的,渴望大世界, 而村子是狭隘的,呆板的。他要挣脱。他想离开。 因此,第二年,水波不再把种彩色苞谷放在心上了。水波又捡起了“读书 梦”。我爹说如果他实在想回学校继续读书,就把家里的耕牛卖了。在没有办法 的情况下,水波真的赶牛去卖。 我记得那个初秋,一大早,水波就把牛从家里赶走了。 水波赶着牛路过里湾,路过石嘴。他望着苞谷地、望着稻田,望着路边的树…… 苞谷地一片浓浓的绿,稼秆上的苞谷穗,还是青青的壳子。田里的早稻已熟了
黄亮亮儿的一片。油棡树和橡树、柿树上都缀着果实。油棡叶就像人的手掌似的 伸了几个尖尖儿出来。有的油棡叶是心形,托着又小又圆的青棡籽。橡子比棡籽 还小,长圆形的,外壳扎乎平的。最招人喜爱的是柿子。挂在树上红红的,黄黄 可以让人馋得流口水 水波拉了一下牛绳,看见牛也在看苞谷地。牛还回头朝池塘的方向看去。它像是 在看它喝过水的池塘,又像是在看池塘边黄了的稻田 牛突然对着田,对着苞谷地,长哞了几声。样子似乎在跟它的朋友打招呼。它欢 快地走了一会儿,又回头看着水波,好像不懂主人要把它朝哪里赶。因为平常它 是在河滩上和山坡上吃草,那是它熟悉的,不从这条路经过 走完了村里的庄稼地,水波仍然牵着牛顺着大路走。牛站着不动了。它回头, 像在问水波到底要去哪里。 走!水波不看它,用棍子抽了一下牛 牛挣脱着绳子,步子跨向了路边,仰着头。水波拽着牛绳,又抽了它几棍子。 牛一个转身,气汹汹地冲水波瞪眼。水波一愣,蹲下来,把头埋下来。有些懊恼。 牛把脖子伸过来了,用牛脸磨擦着他的胳膊,眼神温和。水波摸了摸牛脖子,站 起来,牵着它,继续朝前走。 牛又是一声长哞 走出梅花塘。走过三道弯,再过三道梁。一路上,望见庄稼,望见绿水,望 见行人。只有踢蹬踢蹬的脚步声。水波和牛都沉默着。 快到秀水街时,水波让牛在路边吃了一会儿草,又找了个干净的水坑,让它 喝饱,才朝街上牵去。 在大街道一侧的岔口深处,水波找到了一个小型屠宰市场。水波拉着牛,在 屠宰场站了一下,一个一脸黑肉的生意人朝他靠近了。水波捡了个干净的位置站 定,跟生意人谈价。在他的旁边,地面是红色的。血迹染红的,飘着腥味。牛把 头扎在地上,嗅着血,又对着不远处一泡同类的粪便,一声长哞。那叫声很悲凉 谈定了,一千二百块。够水波的学费了。 牛大滴的眼泪掉落着,眼巴巴地看着主人。水波不看它 在生意人要牵牛绳时,水波紧握着牛绳不放。牛卖了,家里的地用什么耕种! 它是家里的一个好帮手啊!没它不行啊!水波犹豫起来。生意人抱怨水波不该做 事婆婆妈妈的,说再给他加一百块。水波想卖。他蒙着头,想了半个小时,觉得 不能卖,就决定不卖了。水波拍拍牛头,说,回家啦。 回来的时候,牛很高兴。它从屠刀下重生了一次,就连叫声也是快活的。走 在街上,它挣开绳子,仰起脖子叫了一声,禁不住引来了他人的目光 水波把牛绳攥在了手里,出了秀水街,牛撒欢跑着,水波紧紧地跟着它。跑一阵, 歇一阵。太阳洒在水波的背上,也洒向牛;秋风抚着水波赤着的胳膊,也抚摸着 牛的身子。快晌午了,水波已赶着牛回到了梅花塘 水波赶牛又经过石嘴大柿树的时候,他把牛绳解了。牛在树下跑来跑去,寻着可 吃的草。 水波站在树下。如果真的不可以再去上学,他打算出去打工。他不信命,他的 颗渴望驰骋的心是什么也拴不住的。他向往一片广阔的天地。仼任凭自己只是一只 丑陋的山鼠,什么能够阻止他对山外生活的想象?没有 (节选自作者长篇小说《梅花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黄亮亮儿的一片。油桐树和橡树、柿树上都缀着果实。油桐叶就像人的手掌似的, 伸了几个尖尖儿出来。有的油桐叶是心形,托着又小又圆的青桐籽。橡子比桐籽 还小,长圆形的,外壳扎乎乎的。最招人喜爱的是柿子。挂在树上红红的,黄黄 的柿子,可以让人馋得流口水。 水波拉了一下牛绳,看见牛也在看苞谷地。牛还回头朝池塘的方向看去。它像是 在看它喝过水的池塘,又像是在看池塘边黄了的稻田。 牛突然对着田,对着苞谷地,长哞了几声。样子似乎在跟它的朋友打招呼。它欢 快地走了一会儿,又回头看着水波,好像不懂主人要把它朝哪里赶。因为平常它 是在河滩上和山坡上吃草,那是它熟悉的,不从这条路经过。 走完了村里的庄稼地,水波仍然牵着牛顺着大路走。牛站着不动了。它回头, 像在问水波到底要去哪里。 走!水波不看它,用棍子抽了一下牛。 牛挣脱着绳子,步子跨向了路边,仰着头。水波拽着牛绳,又抽了它几棍子。 牛一个转身,气汹汹地冲水波瞪眼。水波一愣,蹲下来,把头埋下来。有些懊恼。 牛把脖子伸过来了,用牛脸磨擦着他的胳膊,眼神温和。水波摸了摸牛脖子,站 起来,牵着它,继续朝前走。 牛又是一声长哞。 走出梅花塘。走过三道弯,再过三道梁。一路上,望见庄稼,望见绿水,望 见行人。只有踢蹬踢蹬的脚步声。水波和牛都沉默着。 快到秀水街时,水波让牛在路边吃了一会儿草,又找了个干净的水坑,让它 喝饱,才朝街上牵去。 在大街道一侧的岔口深处,水波找到了一个小型屠宰市场。水波拉着牛,在 屠宰场站了一下,一个一脸黑肉的生意人朝他靠近了。水波捡了个干净的位置站 定,跟生意人谈价。在他的旁边,地面是红色的。血迹染红的,飘着腥味。牛把 头扎在地上,嗅着血,又对着不远处一泡同类的粪便,一声长哞。那叫声很悲凉。 谈定了,一千二百块。够水波的学费了。 牛大滴的眼泪掉落着,眼巴巴地看着主人。水波不看它。 在生意人要牵牛绳时,水波紧握着牛绳不放。牛卖了,家里的地用什么耕种! 它是家里的一个好帮手啊!没它不行啊!水波犹豫起来。生意人抱怨水波不该做 事婆婆妈妈的,说再给他加一百块。水波想卖。他蒙着头,想了半个小时,觉得 不能卖,就决定不卖了。水波拍拍牛头,说,回家啦。 回来的时候,牛很高兴。它从屠刀下重生了一次,就连叫声也是快活的。走 在街上,它挣开绳子,仰起脖子叫了一声,禁不住引来了他人的目光。 水波把牛绳攥在了手里,出了秀水街,牛撒欢跑着,水波紧紧地跟着它。跑一阵, 歇一阵。太阳洒在水波的背上,也洒向牛;秋风抚着水波赤着的胳膊,也抚摸着 牛的身子。快晌午了,水波已赶着牛回到了梅花塘。 水波赶牛又经过石嘴大柿树的时候,他把牛绳解了。牛在树下跑来跑去,寻着可 吃的草。 水波站在树下。如果真的不可以再去上学,他打算出去打工。他不信命,他的一 颗渴望驰骋的心是什么也拴不住的。他向往一片广阔的天地。任凭自己只是一只 丑陋的山鼠,什么能够阻止他对山外生活的想象?没有。 (节选自作者长篇小说《梅花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