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 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不管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 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 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 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 各民族的理解、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 都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 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 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作家, 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 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 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 家身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 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 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要有自 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 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 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 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 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 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 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 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不管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 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 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 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 各民族的理解、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 都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 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 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作家, 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 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 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 家身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 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 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要有自 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 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 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 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 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 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 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
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 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 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 这样的结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少数民族文学 常常被看作是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 为没有认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 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 文学,必然成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因此少数民族 文学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 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 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 品 B.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题材,而在于通过文学的形式传递民族心声,促进民族交 C.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 D.即使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文化价值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 展开论述 B.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 族文化立场 C.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重在论述如何处理好平衡 D.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 流的考量标准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 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 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 这样的结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少数民族文学 常常被看作是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 为没有认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 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 文学,必然成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因此少数民族 文学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 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 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 (摘编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 品。 B. 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题材,而在于通过文学的形式传递民族心声,促进民族交 流。 C.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 D. 即使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文化价值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 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 族文化立场。 C. 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重在论述如何处理好平衡 点。 D. 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 流的考量标准。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 分)
A.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 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 B.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在 民族存亡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C.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的部队作家和地方的其他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 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味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 D.藏族作家阿来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但直到1997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才慧眼识珠,出版了这部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与微软小冰智能对话、看AI(人工智能)合成主播播报新闻、用智能医生“沃森”治疗 肿瘤癌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为人类 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变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 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是自2017年 “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这无疑预示着,人工智能 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的 关注。人们惊奇地发现,人工智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其学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远超人们 的想象。近年来,人工智能不再局限于科技领域与商业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落地 开花,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便利。 (摘编自人民网2019年3月《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新技术正改变未来》)材料二
A. 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 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 B. 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在 民族存亡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C.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的部队作家和地方的其他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 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味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 D. 藏族作家阿来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但直到1997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才慧眼识珠,出版了这部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与微软小冰智能对话、看 AI(人工智能)合成主播播报新闻、用智能医生“沃森”治疗 肿瘤癌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为人类 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变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 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是自 2017 年 “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这无疑预示着,人工智能 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2016 年 3 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的 关注。人们惊奇地发现,人工智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其学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远超人们 的想象。近年来,人工智能不再局限于科技领域与商业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落地 开花,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便利。 (摘编自人民网 2019 年 3 月《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 新技术正改变未来》)材料二:
20122018年中四人工被投费金镇及频率(单位:亿元,次) 1400 角云 川2011年2014年2015年1012017201年 中国人工钻和的夫金(亿死)一中国人工智融完师军(求) 材料三: 2013年以来,美、德、法、英、日、中等国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各国人 工智能战略各有侧重:美国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科技领先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欧盟国 家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方面的伦理风险:日本希望人工智能推进其超智 能社会的建设: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 国战略。各国政策在研发重点和重点应用领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2009年至今,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核心主题词也在不断变 化,体现了各阶段发展重点的不同。国家层面政策早期关注物联网、信息安全、数据库等基 础科研,中期关注大数据和基础设施,而2017年后人工智能成为最核心的主题,知识产权保 护也成为重要主题。综合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中国制造、创新 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其中《中国制造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 用网络的核心,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通过政策发布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活跃的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 (摘编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 材料四: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安全防护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但与众多强大的工具一样,人工 智能平台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更可能受到网络不法分子的利用。由于人工智能推动设备智 能向场景智能演进,主动调动各种场景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服务,这就让安全问题变得非常复 杂,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机器人黑客”来发动精确的漏洞攻击 同时,由于物联网的发展,联网设备大量增加,在家里和办公室,所有智能设
材料三: 2013 年以来,美、德、法、英、日、中等国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各国人 工智能战略各有侧重:美国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科技领先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欧盟国 家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方面的伦理风险;日本希望人工智能推进其超智 能社会的建设;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 国战略。各国政策在研发重点和重点应用领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 2009 年至今,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核心主题词也在不断变 化,体现了各阶段发展重点的不同。国家层面政策早期关注物联网、信息安全、数据库等基 础科研,中期关注大数据和基础设施,而 2017 年后人工智能成为最核心的主题,知识产权保 护也成为重要主题。综合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中国制造、创新 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其中《中国制造 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 用网络的核心,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通过政策发布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活跃的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 (摘编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8》) 材料四: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安全防护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但与众多强大的工具一样,人工 智能平台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更可能受到网络不法分子的利用。由于人工智能推动设备智 能向场景智能演进,主动调动各种场景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服务,这就让安全问题变得非常复 杂,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机器人黑客”来发动精确的漏洞攻击。 同时,由于物联网的发展,联网设备大量增加,在家里和办公室,所有智能设
备间实现互连的情况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漏洞,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形势,单一设备、单 领域和单一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哪怕再强,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构建以人工 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构建安全防 护墙至关重要。 (摘编自科技世界网2019年3月《用人工智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连续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预示着它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 B.2012-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持续高速增长,说明相关行业已经看准了人工智 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C.2012-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出现快速增长趋势,频次已从27次增长至352次。 D.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六个方面,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活 跃的发展区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多了些安全方面的忧虑。 B.不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差异较大,而同一国家不同阶段也会因国情的变化调整策略。 C.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壮大中国经济,使我国早日成为制造强国有着重要的作用 D.使用人工智能让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会让“机器人黑客”的漏洞攻击更加精确。 6.今后应该如何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害羞 陈忠实 (1)小学校大门口的四方水泥门柱内侧,并排支着两只长凳,白色的冰棍儿箱子架在长 凳上,王老师习惯了在讲台上的一边讲课一边自信而又优雅踱步。可是现在他不是面对男女 学生的眼睛,而是面对一只装满冰棍儿的木箱,踱步的姿势怎么也优雅不起来自信不起来。 (2)入夏之前,学校买回来一套冰棍儿生产机器,这是春节后开始新学期一直吵吵嚷嚷 的结果。教师们共同强烈的感觉是在本校教书最可怜了。张老师说他弟弟所在的工厂除了发
备间实现互连的情况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漏洞,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形势,单一设备、单 一领域和单一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哪怕再强,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构建以人工 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构建安全防 护墙至关重要。 (摘编自科技世界网 2019 年 3 月《用人工智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连续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预示着它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 用。 B. 2012-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持续高速增长,说明相关行业已经看准了人工智 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C.2012-2017 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出现快速增长趋势,频次已从 27 次增长至 352 次。 D.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六个方面,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活 跃的发展区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多了些安全方面的忧虑。 B.不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差异较大,而同一国家不同阶段也会因国情的变化调整策略。 C.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壮大中国经济,使我国早日成为制造强国有着重要的作用。 D.使用人工智能让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会让“机器人黑客”的漏洞攻击更加精确。 6.今后应该如何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害 羞 陈忠实 (1)小学校大门口的四方水泥门柱内侧,并排支着两只长凳,白色的冰棍儿箱子架在长 凳上,王老师习惯了在讲台上的一边讲课一边自信而又优雅踱步。可是现在他不是面对男女 学生的眼睛,而是面对一只装满冰棍儿的木箱,踱步的姿势怎么也优雅不起来自信不起来。 (2)入夏之前,学校买回来一套冰棍儿生产机器,这是春节后开始新学期一直吵吵嚷嚷 的结果。教师们共同强烈的感觉是在本校教书最可怜了。张老师说他弟弟所在的工厂除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