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品经济以货币为价值尺度和流通媒介。帝制国家控制商业的手段,除了超经济 强制性的法规一一如果定商人社会地位、户籍及垄断个别生产与交换部门等之 外,最重要的手段是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中国帝制时代大多数时期, 政府控制货币的制作、发行、各币种比价。政府对货币的一般控制,包括统一货 币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这是帝制体系与商业长期共 生的基础之一。但货币既被政府权力牵系,更由经济本身左右。即使集权专制的 政府,也不能完全控制货币运行 般说来,商品经济愈发达,货币运行控制的复杂性愈高;市场开放性愈强,政 府对货币的控制力愈弱。明代以前,铜钱、纸币、白银皆已经作为货币使用,但 相关的理论皆不甚透彻,很大程度上处于经验的水平。明前期参酌前代经验和政 府需求,试图以完全由政府发行的纸钞作为主币,以铜钱为辅币运行,通过货币 较大程度地控制社会财富。此种企图,盘剥社会的幅度过大,遭遇市场和社会抵 抗。各种诉求博弈的结果,出现白银为主币、铜钱为辅币,伴随政府强行保持的 少量纸钞有限法偿的局面。政府在货币流通领域地位的弱化,实际上部分消解了 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强控制,扩大了市场本身的自由度。稍后,大量域外白银进入 中国,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贵金属货币一般比铜币能够支撑更活跃的商品经济。但是明代的白银货币不是政 府发行的,而是以银块的形态作为流通货币进入市场,所以,白银在发挥价值尺 度和流通媒介的同时,通过摆脱政府铸造与发行过程,严重瓦解了帝制国家对商 品市场的控制力。这其实是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长足发展但明朝统治并没有从中汲 取到巨大效益的主要原因。明朝政府难以通过货币发行调控货币供给、物价,更 难以运用通货膨胀手段实现借贷或者隐性收取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主 要是增税,或者通过赤裸裸的掠夺,于是明朝迅速彻底失去社会支持。4明朝后 期的财政危机,乃至明朝的崩溃,与此关系甚大。5中国帝制国家体系通过各种 中央集权机制实现社会控制,然而在明中期市场经济大幅度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的当口,政府失去了调控市场的最重要手段,因而也就失去了操控社会财富的 个重要手段。所以以明朝的瓦解,是雪崩式的。当时试图挽救明朝统治的士大夫 绞尽脑汁,不惜牺牲生命,但既没有看到问题的症结,实际上也没有从根本上解 决问题的手段。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税收政策、货币政策、金融体制和超经济强制性的法规是帝制国家控制商业最 重要的手段。 B.帝制体系与商业之所以能够长期共生是因为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对于维系市场 秩序关系甚巨。 C.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货币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但货币的运行却完全是由 经济本身决定。 D.界定商人社会地位、户籍及垄断个别生产与交换部门等法规超越经济却可以影 响到商业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辽宁省凌源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商品经济以货币为价值尺度和流通媒介。帝制国家控制商业的手段,除了超经济 强制性的法规——如果定商人社会地位、户籍及垄断个别生产与交换部门等之 外,最重要的手段是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中国帝制时代大多数时期, 政府控制货币的制作、发行、各币种比价。政府对货币的一般控制,包括统一货 币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这是帝制体系与商业长期共 生的基础之一。但货币既被政府权力牵系,更由经济本身左右。即使集权专制的 政府,也不能完全控制货币运行。。 一般说来,商品经济愈发达,货币运行控制的复杂性愈高;市场开放性愈强,政 府对货币的控制力愈弱。明代以前,铜钱、纸币、白银皆已经作为货币使用,但 相关的理论皆不甚透彻,很大程度上处于经验的水平。明前期参酌前代经验和政 府需求,试图以完全由政府发行的纸钞作为主币,以铜钱为辅币运行,通过货币 较大程度地控制社会财富。此种企图,盘剥社会的幅度过大,遭遇市场和社会抵 抗。各种诉求博弈的结果,出现白银为主币、铜钱为辅币,伴随政府强行保持的 少量纸钞有限法偿的局面。政府在货币流通领域地位的弱化,实际上部分消解了 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强控制,扩大了市场本身的自由度。稍后,大量域外白银进入 中国,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贵金属货币一般比铜币能够支撑更活跃的商品经济。但是明代的白银货币不是政 府发行的,而是以银块的形态作为流通货币进入市场,所以,白银在发挥价值尺 度和流通媒介的同时,通过摆脱政府铸造与发行过程,严重瓦解了帝制国家对商 品市场的控制力。这其实是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长足发展但明朝统治并没有从中汲 取到巨大效益的主要原因。明朝政府难以通过货币发行调控货币供给、物价,更 难以运用通货膨胀手段实现借贷或者隐性收取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主 要是增税,或者通过赤裸裸的掠夺,于是明朝迅速彻底失去社会支持。4 明朝后 期的财政危机,乃至明朝的崩溃,与此关系甚大。5 中国帝制国家体系通过各种 中央集权机制实现社会控制,然而在明中期市场经济大幅度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的当口,政府失去了调控市场的最重要手段,因而也就失去了操控社会财富的一 个重要手段。所以以明朝的瓦解,是雪崩式的。当时试图挽救明朝统治的士大夫 绞尽脑汁,不惜牺牲生命,但既没有看到问题的症结,实际上也没有从根本上解 决问题的手段。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税收政策、货币政策、金融体制和超经济强制性的法规是帝制国家控制商业最 重要的手段。 B.帝制体系与商业之所以能够长期共生是因为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对于维系市场 秩序关系甚巨。 C.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货币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但货币的运行却完全是由 经济本身决定。 D.界定商人社会地位、户籍及垄断个别生产与交换部门等法规超越经济却可以影 响到商业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先指出商品经济中货币的作用,再讲到帝制国家控制商业的手段、 影响及其局限性。 B.文章后两段主要论述了明代国家控制货币的手段以及最后财政危机,揭示其崩 溃的症结所在 C.文章列举明前期政府想要控制社会财富遭抵抗的事例说明集权专制的政府不 能完全控制货币运行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政府失去了调控市场的手段无法操控社会财富直接导致了 明朝的灭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完全由政府发行的纸钞作为主币,实际就是为了通过控制货币达到较大程度控 制社会财富,盘剥社会财富的目的 B.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长足发展但明朝统治并没有从中汲取到巨大效益的主要原 因是白银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货币。 C.明朝政府难以运用通货膨胀手段实现借贷或者隐性收取社会财富,说明明代国 家不完全具备金融运行的能力。 D.既掌握不了货币的发行权和流通控制,但又受货币、市场经济的重大影响,这 些问题当时无法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的手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秋天的怀念 林中洋 ①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 流过,河滩上,天空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 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 该离她更近一些。 ②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好像很复杂其实却 又很简单,因为母亲,是每个人曾经的全部天空,在这个天空里,有绚丽的彩霞, 也有密布的乌云;有雷鸣电闪,也有雨后的长虹,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③母亲很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年之后的 她,仍旧有着白皙细腻的皮肤,头发烫得一丝不苟。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 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 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④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 计或是家务操心,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每年初秋,母 亲都会把我们去年已经穿小了的毛衣拆掉,混上新的毛线重新织就。她曾经用我 的旧牛仔裤给我的吉他做了一个套子,记得当年所有见过这个套子的人都顽固地 认为这么精致的东西只可能是买的。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 南方人的口味,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 黑芝麻和猪油,用一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 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酥糯,满口留香。这个 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⑤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 父母的房间去,要求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 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随着我渐渐长大,只要半夜站在父母床前,父
A.文章第一段先指出商品经济中货币的作用,再讲到帝制国家控制商业的手段、 影响及其局限性。 B.文章后两段主要论述了明代国家控制货币的手段以及最后财政危机,揭示其崩 溃的症结所在。 C.文章列举明前期政府想要控制社会财富遭抵抗的事例说明集权专制的政府不 能完全控制货币运行。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政府失去了调控市场的手段无法操控社会财富直接导致了 明朝的灭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完全由政府发行的纸钞作为主币,实际就是为了通过控制货币达到较大程度控 制社会财富,盘剥社会财富的目的。 B.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长足发展但明朝统治并没有从中汲取到巨大效益的主要原 因是白银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货币。 C.明朝政府难以运用通货膨胀手段实现借贷或者隐性收取社会财富,说明明代国 家不完全具备金融运行的能力。 D.既掌握不了货币的发行权和流通控制,但又受货币、市场经济的重大影响,这 些问题当时无法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的手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秋天的怀念 林中洋 ①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 流过,河滩上,天空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 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 该离她更近一些。 ②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好像很复杂其实却 又很简单,因为母亲,是每个人曾经的全部天空,在这个天空里,有绚丽的彩霞, 也有密布的乌云;有雷鸣电闪,也有雨后的长虹,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③母亲很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年之后的 她,仍旧有着白皙细腻的皮肤,头发烫得一丝不苟。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 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 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④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 计或是家务操心,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每年初秋,母 亲都会把我们去年已经穿小了的毛衣拆掉,混上新的毛线重新织就。她曾经用我 的旧牛仔裤给我的吉他做了一个套子,记得当年所有见过这个套子的人都顽固地 认为这么精致的东西只可能是买的。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 南方人的口味,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 黑芝麻和猪油,用一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 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酥糯,满口留香。这个 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⑤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 父母的房间去,要求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 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随着我渐渐长大,只要半夜站在父母床前,父
亲就会叹口气然后抱起枕头睡到我的小床上去。我那时还经常生病,有次问母亲 我会不会就要死了,她哈哈大笑,说你放心,要是你得了什么治不了的病,我肯 定比你先死!我听了就平静下来,好像只要有母亲防着,我连死都不必怕了。 ⑥母亲是物理老师,她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早出晚归,晚上还经常要批改作 业或考卷。那时候只有周日是休息日,这一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洗衣服和打扫卫 生的时间,所以退休之前,母亲的脾气有时会很暴躁。到了我的青春叛逆期,我 和母亲之间会时不常地硝烟弥漫,激烈的时候,我宁愿物理考不及格也不去找母 亲答疑,最后干脆进了文科班,彻底不用再学物理。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不 理解我,不在乎我,后来想想,我自己那时也真够混账的。 ⑦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 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 我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妈妈!只是我说不出来!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 远也听不见的时候。 ⑧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 头顶掠过,我都会想,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 来,要到哪里去?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 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 暖的角落。 (选自《散文》2017年第1期)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起笔写自己清晨上班路上堵车,从而有时间看天空中大雁的起起落落, 并由此想起已经去世的母亲,意在突出自己工作很忙 B.作者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不能动笔的主要原因是母亲 在他的生命中曾经是“全部天空”,不知道从何说起 C.文章虽然没有写到母亲具体详细的生活片段,但全文通过全景式概括性的叙 述,交代了母亲艰辛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美。 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地刻画了母亲这一形象, 在平易朴实的语言之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思念。 8.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 9.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星空”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的“星声”直播平台,围绕学生,服务学生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建议征集各期主题。“直播平台主播是从各学院挑选出的10 名辅导员,邀请学校知名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进行话题讨论,现场解答学生们的疑 惑,拉近师生距离,加强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星空”网 络文化工作室负责人说道。 “有幸参与了辅导员网络直播这种全新的方式,尝试着一种全新的手段与同学们 交流和互动。高校辅导员要心怀真爱、付出真心,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网 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工作,思政教育才能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口味!,”参与直播 的辅导员程抗说道 辅导员通过直播我们答疑解惑,形式新颖,很有吸引力,接地气,拉近我们和辅 导员之间的距离。”来自物信院的刘琪玮说
亲就会叹口气然后抱起枕头睡到我的小床上去。我那时还经常生病,有次问母亲 我会不会就要死了,她哈哈大笑,说你放心,要是你得了什么治不了的病,我肯 定比你先死!我听了就平静下来,好像只要有母亲防着,我连死都不必怕了。 ⑥母亲是物理老师,她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早出晚归,晚上还经常要批改作 业或考卷。那时候只有周日是休息日,这一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洗衣服和打扫卫 生的时间,所以退休之前,母亲的脾气有时会很暴躁。到了我的青春叛逆期,我 和母亲之间会时不常地硝烟弥漫,激烈的时候,我宁愿物理考不及格也不去找母 亲答疑,最后干脆进了文科班,彻底不用再学物理。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不 理解我,不在乎我,后来想想,我自己那时也真够混账的。 ⑦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 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 我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妈妈!只是我说不出来!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 远也听不见的时候。 ⑧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 头顶掠过,我都会想,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 来,要到哪里去?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 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 暖的角落。 (选自《散文》2017 年第 1 期) 7.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起笔写自己清晨上班路上堵车,从而有时间看天空中大雁的起起落落, 并由此想起已经去世的母亲,意在突出自己工作很忙。 B. 作者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不能动笔的主要原因是母亲 在他的生命中曾经是“全部天空”,不知道从何说起。 C. 文章虽然没有写到母亲具体详细的生活片段,但全文通过全景式概括性的叙 述,交代了母亲艰辛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美。 D. 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地刻画了母亲这一形象, 在平易朴实的语言之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思念。 8. 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 9. 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星空”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的“星声”直播平台,围绕学生,服务学生,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建议征集各期主题。“直播平台主播是从各学院挑选出的 10 名辅导员,邀请学校知名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进行话题讨论,现场解答学生们的疑 惑,拉近师生距离,加强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星空”网 络文化工作室负责人说道。 “有幸参与了辅导员网络直播这种全新的方式,尝试着一种全新的手段与同学们 交流和互动。高校辅导员要心怀真爱、付出真心,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网 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工作,思政教育才能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口味!,”参与直播 的辅导员程抗说道。 辅导员通过直播我们答疑解惑,形式新颖,很有吸引力,接地气,拉近我们和辅 导员之间的距离。”来自物信院的刘琪玮说
(摘编自陈丽蓉《辅导员网络直播搭建师生成长桥梁》 材料二: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注:Q3即第三季度) 材料三 目前,网络直播呈现出一种值得警惕的不良趋势:内容越奇葩,关注度就越髙 由此刺激各路主播冥思苦想、损招尽出。有的网络主播为了吸引粉丝费尽心思, 甚至不择手段。还有少数平台为了快速发展,传播低俗信息,屡屡挑战道德与法 律的底线。有媒体报道,15岁的小王为了吸引更多的粉丝和礼物,相约小伙伴 同直播翻越铁路护网。此种行为触犯了法律,不仅将自身置于危险之地,更对 行车安全和旅客安全造成隐患。 针对网络直播乱象,自2016年12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实施《互联网直播服务 管理规定》,对于直播资质、内容管理、信用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给规范互 联网直播服务划定了底线。 (摘编自王成成《清除网络直播“恶趣味”》 材料四 继闪亮登场“一带一路”文艺晚会之后,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刷院邵天帅, 梅派传人、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白金在5月16日开了一场网络直播。接近两个 小时的直播中,邵天帅和白金两位年轻艺术家分别表演了《牡丹亭》《长生殿》 《贵妃醉酒》等经典昆曲、京剧曲目,也为网友普及了关于戏曲妆容、服饰等基 础知识,展示了“唱念做打”戏曲基本功。略显小众的国粹艺术,遇上热门的网 络直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一位观看了这场直播的网友说:“网络直播看《牡 丹亭》,感觉杜丽娘突然从CD、从电视上走出来了,面对面跟我聊天,我发的 弹幕她也能看到,非常奇特的感受。”而作为参与网络直播的艺术家邵天师则表 示:“有网友刚才在直播中说:第一次听到昆曲,原来如此惊艳。这让我很欣慰 网络能让完全没有接触过昆曲的人了解并喜欢上昆曲。” (摘编自周慧虹《以清新之风荡涤网络直播浊流》)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调查,用户观看在线直播的频率虽然还不是很高,但网民已经开始非常关 注在线直播。 B.根据调查,用户主要看重在线直播的娱乐性质,认为放松身心是观看在线直播 的主要原因 C.根据调查,在观看在线直播时,用户都有打赏付费的意愿,不过付费用户小额 打赏的较多。 D.根据调查,咨询公司应该注重对用户观看频率、观看原因以及付费用户付费金 额等要素的分析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星声”直播平台以“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 学生解决问题,真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B.只要是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就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从材料中看,网络直 播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要等其成熟后加以应用。 C.材料三中小王的事例并非个例,正是屡屡出现这类触犯了法律的行为,国家才 下定决心对这些网络直播加以规范。 B.面对清除网络直播中的“恶趣味”,邵天帅和白金两位年轻艺术家进行了直播 表演,目的是以清新之风荡涤网络直播浊流
(摘编自陈丽蓉《辅导员网络直播搭建师生成长桥梁》) 材料二: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注:Q3 即第三季度) 材料三 目前,网络直播呈现出一种值得警惕的不良趋势:内容越奇葩,关注度就越高, 由此刺激各路主播冥思苦想、损招尽出。有的网络主播为了吸引粉丝费尽心思, 甚至不择手段。还有少数平台为了快速发展,传播低俗信息,屡屡挑战道德与法 律的底线。有媒体报道,15 岁的小王为了吸引更多的粉丝和礼物,相约小伙伴 一同直播翻越铁路护网。此种行为触犯了法律,不仅将自身置于危险之地,更对 行车安全和旅客安全造成隐患。 针对网络直播乱象,自 2016 年 12 月 1 日起,国家网信办实施《互联网直播服务 管理规定》,对于直播资质、内容管理、信用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给规范互 联网直播服务划定了底线。 (摘编自王成成《清除网络直播“恶趣味”》) 材料四: 继闪亮登场“一带一路”文艺晚会之后,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刷院邵天帅, 梅派传人、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白金在 5 月 16 日开了一场网络直播。接近两个 小时的直播中,邵天帅和白金两位年轻艺术家分别表演了《牡丹亭》《长生殿》 《贵妃醉酒》等经典昆曲、京剧曲目,也为网友普及了关于戏曲妆容、服饰等基 础知识,展示了“唱念做打”戏曲基本功。略显小众的国粹艺术,遇上热门的网 络直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一位观看了这场直播的网友说:“网络直播看《牡 丹亭》,感觉杜丽娘突然从 CD、从电视上走出来了,面对面跟我聊天,我发的 弹幕她也能看到,非常奇特的感受。”而作为参与网络直播的艺术家邵天师则表 示:“有网友刚才在直播中说:第一次听到昆曲,原来如此惊艳。这让我很欣慰, 网络能让完全没有接触过昆曲的人了解并喜欢上昆曲。” (摘编自周慧虹《以清新之风荡涤网络直播浊流》)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调查,用户观看在线直播的频率虽然还不是很高,但网民已经开始非常关 注在线直播。 B.根据调查,用户主要看重在线直播的娱乐性质,认为放松身心是观看在线直播 的主要原因。 C.根据调查,在观看在线直播时,用户都有打赏付费的意愿,不过付费用户小额 打赏的较多。 D.根据调查,咨询公司应该注重对用户观看频率、观看原因以及付费用户付费金 额等要素的分析。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星声”直播平台以“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 学生解决问题,真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B.只要是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就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从材料中看,网络直 播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要等其成熟后加以应用。 C.材料三中小王的事例并非个例,正是屡屡出现这类触犯了法律的行为,国家才 下定决心对这些网络直播加以规范。 B.面对清除网络直播中的“恶趣味”,邵天帅和白金两位年轻艺术家进行了直播 表演,目的是以清新之风荡涤网络直播浊流
E.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的艺术家能够把经典的戏曲节目和网络直播结合 起来定能让逐步衰落的戏曲文化起死回生。 9.对于网络直播平台上内容良莠不齐的情况,你认为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以解 决。(4分) 、文言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问其师曰:“读 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 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 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 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 诵,身体而力践之。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 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 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 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 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 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 之。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阿合马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 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帝久欲开太学,会 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 俾教之。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予,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 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商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 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B.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 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C.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 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D.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 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即表字,古代男子成人后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字,用以日常称呼 B.《易》是五经之一,五经是儒家典籍《周易Ⅹ尚书Ⅹ诗经翼礼记》《春秋》的 合称。 C.“甲寅”“中统”都是皇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 D.“太学”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有的朝代称国子监,最高长官为祭 酒
E.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的艺术家能够把经典的戏曲节目和网络直播结合 起来定能让逐步衰落的戏曲文化起死回生。 9.对于网络直播平台上内容良莠不齐的情况,你认为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以解 决。(4 分) 二、文言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问其师曰:“读 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 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 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 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 诵,身体而力践之。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 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 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 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 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 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 之。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阿合马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 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帝久欲开太学,会 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 俾教之。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予,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 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节选自《元史· 列传第四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商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 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B.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 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C.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 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D.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 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字”即表字,古代男子成人后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字,用以日常称呼。 B.《易》是五经之一,五经是儒家典籍《周易 X 尚书 X 诗经翼礼记》《春秋》的 合称。 C.“甲寅”“中统”都是皇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 号。 D.“太学”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有的朝代称国子监,最高长官为祭 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