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中文课程名称: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英文课程名称:CellandMolecularPathiphysiology1.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总学时数为36学时(均为理论讲授),学分为2个。2.教学目的: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理论课程。近年来医学基础理论的新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已深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是在《基础病理生理学》、《高级病理生理学》相关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理论和进展,从细胞与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和病理过程,掌握其细胞、分子机制及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疾病奠定一定的基础,使学生有能力从机体、器官、细胞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重要病理生理学问题,为从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等专业的学生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3.课程内容:第一章细胞与疾病(4学时)第一节正常的细胞和细胞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膜与疾病第三节细胞器与疾病第四节细胞核与疾病第五节生物膜的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细胞受体与疾病(4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受体的调节第三节受体异常的原因、机制及与疾病的关系
细 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中文课程名称:细 胞 与 分 子 病 理 生 理 学 英 文 课程名称:Cell and Molecular Pathiphysiology 1.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总学时数为 36 学时(均为理论讲授),学分为 2 个。 2.教学目的: 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理论课程。近年来医学基础理论的 新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已深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 是在《基础病理生理学》、《高级病理生理学》相关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课程的基 础上,引入新的理论和进展,从细胞与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和病理过程,掌握其 细胞、分子机制及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疾病奠定一定的基础,使学生有能 力从机体、器官、细胞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重要病 理生理学问题,为从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等专业的学生打下必要的理论基 础。 3.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细胞与疾病 (4 学时) 第一节 正常的细胞和细胞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细胞膜与疾病 第三节 细胞器与疾病 第四节 细胞核与疾病 第五节 生物膜的病理生理学 第二章 细胞受体与疾病(4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受体的调节 第三节 受体异常的原因、机制及与疾病的关系
第四节受体病第五节受体研究方法简介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4学时)概述第一节第二节细胞外信号转导通路对靶蛋白的调节第三节细胞信号的抑制和终止第四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病理学第四章细胞周期调控(4学时)概述第一节第二节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异常第三节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外部信号第四节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第五章细胞粘附分子与疾病(4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几类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细胞粘附分子的病理生理第六章钙转运异常与疾病(4学时)第一节钙的正常代谢第二节钙转运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第七章细胞因子与疾病(4学时)概述第一节第二节细胞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第三节细胞因子与呼吸系统疾病第四节细胞因子与肾脏疾病第五节细胞因子与肿瘤第八章细胞增生和分化障碍与诱导分化(4学时)第一节细胞增生与调控第二节细胞分化与调控第三节细胞生长障碍
第四节 受体病 第五节 受体研究方法简介 第三章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4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外信号转导通路对靶蛋白的调节 第三节 细胞信号的抑制和终止 第四节 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病理学 第四章 细胞周期调控(4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异常 第三节 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外部信号 第四节 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 第五章 细胞粘附分子与疾病(4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几类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细胞粘附分子的病理生理 第六章 钙转运异常与疾病(4 学时) 第一节 钙的正常代谢 第二节 钙转运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第七章 细胞因子与疾病(4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因子与心血管疾病 第三节 细胞因子与呼吸系统疾病 第四节 细胞因子与肾脏疾病 第五节 细胞因子与肿瘤 第八章 细胞增生和分化障碍与诱导分化(4 学时) 第一节 细胞增生与调控 第二节 细胞分化与调控 第三节 细胞生长障碍
第四节细胞分化障碍第五节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第九章细胞癌变机制和癌变过程(4学时)第一节癌细胞的特征第二节病毒癌基因及其产物第三节细胞癌基因及其产物第四节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机制第五节抑癌基因及其产物第六节细胞癌变是多基因改变的多阶段过程4.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查阅文献为辅,还安排有课堂讨论等方式。5.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文献汇报,综合评价。6.适用专业、范围: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7.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金惠铭,卢建,殷莲华主编.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2.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3.吴立玲,主编.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4.金惠铭,主编.临床病理生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5.吴其夏,余应年,卢建主编.新编病理生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杨惠玲,潘景轩,吴伟康主编.高级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1998年编写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编写者姓名:张万江职称:副教授学位点审核者姓名:何芳职称:教授主管研究生工作院领导签字:
第四节 细胞分化障碍 第五节 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 第九章 细胞癌变机制和癌变过程(4 学时) 第一节 癌细胞的特征 第二节 病毒癌基因及其产物 第三节 细胞癌基因及其产物 第四节 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机制 第五节 抑癌基因及其产物 第六节 细胞癌变是多基因改变的多阶段过程 4.授课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查阅文献为辅,还安排有课堂讨论等方式。 5.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文献汇报,综合评价。 6.适用专业、范围: 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博士 研究生。 7.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金惠铭,卢建,殷莲华主编.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 3.吴立玲,主编.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4.金惠铭,主编.临床病理生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吴其夏,余应年, 卢建主编.新编病理生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6.杨惠玲,潘景轩,吴伟康主编.高级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1998 年 编写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编写者姓名:张万江 职称:副教授 学位点审核者姓名:何 芳 职称:教 授 主管研究生工作院领导签字:
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课程内容简介课程编码:中文课程名称: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英文课程名称:CellandMolecularPathiphysiology开课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学分:2个学分总学时:36学时(理论:36学时)课程性质:硕士研究生选修课适用专业: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本书以细胞为起点,围绕疾病,从细胞分子水平上讨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阐述这些变化与疾病时细胞功能、代谢变化间的联系以及它对临床疾病防治的意义,为较深层次上认识疾病提供资料。全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九章。总论内容包括各种生物大分子与疾病的联系、细胞增值的调控障碍、细胞恶变机制、细胞调亡与疾病、基因治疗和细胞保护等当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的重点和热点课题。各论部分涉及多个重要病理过程和某些重要疾病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子机制。本书主要供研究生、高年资临床医师、病理生理学教师以及医学研究人员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金惠铭,卢建,殷莲华主编.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2.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3.吴立玲,主编.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4.金惠铭,主编.临床病理生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5.吴其夏,余应年,卢建主编.新编病理生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杨惠玲,潘景轩,吴伟康主编.高级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1998年
细 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码: 中文课程名称:细 胞 与 分 子 病 理 生 理 学 英 文 课程名称:Cell and Molecular Pathiphysiology 开课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学分:2 个学分 总学时:36 学时(理论:36 学时) 课程性质:硕士研究生选修课 适用专业: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 生,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课程内容简介: 本书以细胞为起点,围绕疾病,从细胞分子水平上讨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 制,阐述这些变化与疾病时细胞功能、代谢变化间的联系以及它对临床疾病防治 的意义,为较深层次上认识疾病提供资料。全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 九章。总论内容包括各种生物大分子与疾病的联系、细胞增值的调控障碍、细胞 恶变机制、细胞凋亡与疾病、基因治疗和细胞保护等当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 的重点和热点课题。各论部分涉及多个重要病理过程和某些重要疾病发生、发展 的细胞分子机制。本书主要供研究生、高年资临床医师、病理生理学教师以及医 学研究人员使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金惠铭,卢建,殷莲华主编.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 3.吴立玲,主编.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4.金惠铭,主编.临床病理生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吴其夏,余应年, 卢建主编.新编病理生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6.杨惠玲,潘景轩,吴伟康主编.高级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199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