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4具体目标的描述应是明确而且可测量的 ()目标要能明确的指向产出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或手段。 (2)目标可以测量。 5.目标的设定应是实际可行的。目标的设定要考虑案主完成目标的能力以及 环境中可能对目标完成的不利因素 6目标宜用正面的语言表述并强调成长。这样能增强动机并减轻对改变的反 抗 三、设定目标的过程 1决定案主是否准备好开始协商目标 2.向案主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为了让案主了解下一步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5 3.从案主那里引导出目标,建议可能的目标,然后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案例分享 4.和非自愿案主商讨包括强制委管的目标 5,明确的定义目标,并说明案主想要改变的程度 5 6决定关键目标的可行性,并和案主讨论潜在的利益(可增强案主实现目标的欲望和 5 信心)与危险 5 7,帮助案主择他们要认同的特定目标。 5 8共同决定目标的优先顺序,并将任何法律命令委管的目标列为优先 5 第二节构建行动计划 5 一、选择有效的策略 1、头脑风暴法 2资源与需要相匹配 (1)案主在其发挥功能的领域中所表现出的哪种长处和能力,将可能有助于对付这 种挑战? 10 (2)环境中所呈现的哪些资源将有助于满足案主特定的需要? (3)案主有什么需要是社工直接能够提供的? (4)什么样的资源有待扩展? 3.衡量成本与效果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4.具体目标的描述应是明确而且可测量的 (1)目标要能明确的指向产出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或手段。 (2)目标可以测量。 5.目标的设定应是实际可行的。目标的设定要考虑案主完成目标的能力以及 环境中可能对目标完成的不利因素 6.目标宜用正面的语言表述并强调成长。这样能增强动机并减轻对改变的反 抗 三、设定目标的过程 1.决定案主是否准备好开始协商目标 2.向案主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为了让案主了解下一步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3.从案主那里引导出目标,建议可能的目标,然后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案例分享 4.和非自愿案主商讨包括强制委管的目标 5.明确的定义目标,并说明案主想要改变的程度 6.决定关键目标的可行性,并和案主讨论潜在的利益(可增强案主实现目标的欲望和 信心)与危险 7.帮助案主择他们要认同的特定目标。 8.共同决定目标的优先顺序,并将任何法律命令委管的目标列为优先。 第二节 构建行动计划 一 、 选 择 有 效 的策 略 1、头脑风暴法 2.资源与需要相匹配 (1)案主在其发挥功能的领域中所表现出的哪种长处和能力,将可能有助于对付这 种挑战? (2)环境中所呈现的哪些资源将有助于满足案主特定的需要? (3)案主有什么需要是社工直接能够提供的? (4)什么样的资源有待扩展? 3.衡量成本与效果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 5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二、发展可能的工作途径 10 集思广益 例:张女士前来求助,因为她进来刚买了新房,和婆婆一家分开过了。但问题是 向不用烧饭的她开始为烹饪技术而烦恼,她的丈夫和孩子常常怪她烧的不好吃,由 此引发更多的争吵。社工小王接待了张女士,为了帮助张女士实现她烧出可口饭 的目标,小王性急的设计了一份行动计划,还给张女士提供了一本菜谱。但实际」 没引起张女士的兴趣。后来,在督导的帮助下,小王又重新制订了如下这份行动计 划 三、确定任务与责任 15 明确社工、案主或其他相关人员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完成什么任务 案例 第三节签订服务协议 一、服务协议的含义 10 (1)是社工和案主共同协商的结果 (2)是社工对案主服务品质的一种承诺 (3)形成服务协议的过程也是一种认知过程,它从思考、推理到最后作出 的决定,所有这一切都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4)服务协议并非一成不变,在整个助人过程中,随着情况的变化可以不 断的修改和完善 (5)签订服务协议的过程是提升案主能力的过程 二、服务协议的形式 10 (一)正式书面协议 例:西街社会服务中心介入计划的服务协议 某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协议 (二)口头协议 (三)默认协议 本次课内容小结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二 、 发 展 可 能 的工 作途径 集思广益 例:张女士前来求助,因为她进来刚买了新房,和婆婆一家分开过了。但问题是一 向不用烧饭的她开始为烹饪技术而烦恼,她的丈夫和孩子常常怪她烧的不好吃,由 此引发更多的争吵。社工小王接待了张女士,为了帮助张女士实现她烧出可口饭 的目标,小王性急的设计了一份行动计划,还给张女士提供了一本菜谱。但实际上 没引起张女士的兴趣。后来,在督导的帮助下,小王又重新制订了如下这份行动计 划 三、确定任务与责任 明确社工、案主或其他相关人员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完成什么任务 案例 第三节 签订服务协议 一、服务协议的含义 (1)是社工和案主共同协商的结果 (2)是社工对案主服务品质的一种承诺 (3)形成服务协议的过程也是一种认知过程,它从思考、推理到最后作出 的决定,所有这一切都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4)服务协议并非一成不变,在整个助人过程中,随着情况的变化可以不 断的修改和完善 (5)签订服务协议的过程是提升案主能力的过程 二、服务协议的形式 (一)正式书面协议 例:西街社会服务中心介入计划的服务协议 某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协议 (二)口头协议 (三)默认协议 本次课内容小结 10 15 10 10
教案 姓名悠向杰 201~2012学年第1学期 时间201.1021节次52 课程名称 社会工作实务授课专业及层次2009级社会工作本科 授课内容 第六章介入期 学时数 3 掌握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技巧,理解鼓励与安慰的注意事项,掌握学习解决 教学目的 问题的技巧,提高处理压力的能力,了解如何修正环境和拓展资源 重点 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技巧,提高处理压力的能力 难点 行为预演技巧,掌握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 自学内容 如何倾听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沟通理论,社会支持理论 教学法 启发式引导,练习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上次课内容回顾 5 第六章介入期 第一节行动计划的实施 一、推进计划的实施 (一)提供信息和建议 1提供信息时: (1)信息应该是案主容易明白的,经过很好组织加工过的,并要慢慢的让案主接受 5 不能随意的、无序的给案主一些信息,要给案主时间考虑和理解,不能假设案主背 定能明白社工所说的一切 (2)向案主提供信息时,只是给案主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不应带有任何想影 5 响案主做决定企图 (3)可以通过要求案主重复社工说过的重点内容来看案主是否真的明白信息 (4)如果是特别复杂的信息,还可以把它写下来。但最好是亲自告诉,否则会给人 以敷衍了事的感觉
教 案 课程名称 社会工作实务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09 级社会工作本科 授课内容 第六章 介入期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掌握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技巧,理解鼓励与安慰的注意事项,掌握学习解决 问题的技巧,提高处理压力的能力,了解如何修正环境和拓展资源 重 点 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技巧,提高处理压力的能力 难 点 行为预演技巧,掌握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 自学内容 如何倾听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沟通理论,社会支持理论 教 学 法 启发式引导,练习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上次课内容回顾 第六章 介入期 第一节 行 动 计 划 的 实施 一 、 推 进 计 划 的实 施 ( 一 ) 提 供 信 息和 建议 1.提供信息时: (1)信息应该是案主容易明白的,经过很好组织加工过的,并要慢慢的让案主接受。 不能随意的、无序的给案主一些信息,要给案主时间考虑和理解,不能假设案主肯 定能明白社工所说的一切 (2)向案主提供信息时,只是给案主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不应带有任何想影 响案主做决定企图 (3)可以通过要求案主重复社工说过的重点内容来看案主是否真的明白信息 (4)如果是特别复杂的信息,还可以把它写下来。但最好是亲自告诉,否则会给人 以敷衍了事的感觉 5 5 5 5 5 姓名 佟向杰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时间 2011-10-21 节次 5-7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2.提供建议方面 (1)除非案主主动想要听社工的劝告和建议,否则不要动辄以专家自居而 给人以劝告 (2)当社工遇到自己都没有经验和把握的东西时,最好转介案主咨询其他 专家。而且,在提出劝告和建议时,最好这样说“这是XX曾经做过的… “要是我,也许会这样做,…” (3)当遇到复杂问题时,尤其是牵涉到法律时,最好不要给予劝告。如, 案主问社工是不是应该离婚或辞去现在的工作 5 (4)太多的劝告或者会把案主吓跑,或者会造成案主的依赖 5 (5)但有的情况要用明确和坚定的话语进行劝告。如对家庭暴力 5 (二)鼓励与安慰 1、鼓励 2、安慰 (三)行为预演 15 1.角色扮演 2.启发想象 练习 10 二、普用一般介入技巧 (一)改善自我对话 (二)空椅子 (三)再构 (四)集中焦点 第二节增强案主的力量 一、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 20 (一)让案主自身有学习的愿望 (二)向案主说明会谈时应遵守的规范 (三)向案主介绍解决问题的步骤 练习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2.提供建议方面 (1)除非案主主动想要听社工的劝告和建议,否则不要动辄以专家自居而 给人以劝告 (2)当社工遇到自己都没有经验和把握的东西时,最好转介案主咨询其他 专家。而且,在提出劝告和建议时,最好这样说“这是 XX 曾经做过的……” “要是我,也许会这样做,……” (3)当遇到复杂问题时,尤其是牵涉到法律时,最好不要给予劝告。如, 案主问社工是不是应该离婚或辞去现在的工作 (4)太多的劝告或者会把案主吓跑,或者会造成案主的依赖 (5)但有的情况要用明确和坚定的话语进行劝告。如对家庭暴力 (二)鼓励与安慰 1、鼓励 2、安慰 (三)行为预演 1.角色扮演 2.启发想象 练习 二、善用一般介入技巧 (一)改善自我对话 (二)空椅子 (三)再构 (四)集中焦点 第二节 增 强 案 主 的 力量 一 、 学 习 解 决 问题 的技巧 (一)让案主自身有学习的愿望 (二)向案主说明会谈时应遵守的规范 (三)向案主介绍解决问题的步骤 练习 5 5 5 5 5 5 15 10 20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二、提高处理压力的能力 (一)提高正向压力应对的认知 5 5 (二)应对愤怒的思考和自我对话训练 (三)几种应对压力训练的方式 三、改普认知与行为 第一,让案主了解他们的自我对话、假设和信念对他们的生活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10 即认知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第二,协助案主辨识影响其问题和不良功能的信念和思考模式。 第三,帮助案主用良好的自我对话代替自我挫败的认知 第四,协助案主为取得的进步而自我表扬 第三节修正环境与拓展资源 一、强化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 5 (一)自然支持系统 (二)自助团体 二、整合社会资源 5 (一)整合社会资源,意味着为了有效的回应案主的需求,各种机构和专业 人士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互动 (二)志愿者服务也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倡导与社会行动 15 (一)倡导分为两种: 1.个案倡导:为案主个人及其家庭所做的倡导 2群体倡导:代表一个群体的利益而进行的倡导,可以促使影响这一群体的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改变 (二)在倡导时,社工首先要全面的了解情况,对这些机构的组织、政策及 功能有深入的研究,然后,才能决定倡导什么,以哪种方法进行 (三)几种主要的倡导技巧: 1与机构进行协商。对于那些遭到歧视或机构原有政策限制无法得到服务的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二 、 提 高 处 理 压力 的能力 (一)提高正向压力应对的认知 (二)应对愤怒的思考和自我对话训练 (三)几种应对压力训练的方式 三 、 改 善 认 知 与行 为 第一,让案主了解他们的自我对话、假设和信念对他们的生活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即认知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第二,协助案主辨识影响其问题和不良功能的信念和思考模式。 第三,帮助案主用良好的自我对话代替自我挫败的认知 第四,协助案主为取得的进步而自我表扬 第三节 修正环境与拓展资源 一、强化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自然支持系统 (二)自助团体 二、整合社会资源 (一)整合社会资源,意味着为了有效的回应案主的需求,各种机构和专业 人士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互动 (二)志愿者服务也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倡导与社会行动 (一)倡导分为两种: 1.个案倡导:为案主个人及其家庭所做的倡导 2.群体倡导:代表一个群体的利益而进行的倡导,可以促使影响这一群体的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改变 (二)在倡导时,社工首先要全面的了解情况,对这些机构的组织、政策及 功能有深入的研究,然后,才能决定倡导什么,以哪种方法进行 (三)几种主要的倡导技巧: 1.与机构进行协商。对于那些遭到歧视或机构原有政策限制无法得到服务的 5 5 5 10 5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