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姓名佟向杰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时间201199节次5-2 课程名称 社会工作实务授课专业及层次 2009社会工作本科 授课内容 第一章:导论 学时数 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学科地位,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掌握的技能,社会 工作实务的类型,理解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 重点 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掌握的技能 难点 社会工作实务类型 自学内容 社会工作能力要求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社会工作 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讲授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介绍 社会工作实务的学科地位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一、提高人们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实现者) 5 ·二、把人和为人们提供资源、服务和机会的系统联系起来(经纪人) ·三、促进系统高效、人道的为人们提供服务(呼吁者、项目设计者、督导) ·四、制订和修订社会政策(计划者、政策制订者、呼吁者、行动者】 5 ·五、赋予危难中的人们以应得的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赋权》 ·六、发展和试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二节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 一、基本知识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规定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教 案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课程名称 社会工作实务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09 社会工作本科 授课内容 第一章:导论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学科地位,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掌握的技能,社会 工作实务的类型,理解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 重 点 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掌握的技能 难 点 社会工作实务类型 自学内容 社会工作能力要求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社会工作 教 学 法 讨论式教学、讲授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介绍 社会工作实务的学科地位 第 一章 导 论 第 一节 社 会 工 作 实 务 的目 标 • 一、提高人们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实现者) • 二、把人和为人们提供资源、服务和机会的系统联系起来(经纪人) • 三、促进系统高效、人道的为人们提供服务(呼吁者、项目设计者、督导) • 四、制订和修订社会政策(计划者、政策制订者、呼吁者、行动者) • 五、赋予危难中的人们以应得的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赋权) • 六、发展和试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 二节 社 会 工 作 实 务 所必 须的基 本知 识、 技能 一、基本知识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规定 5 5 5 5 5 5 5 15 姓名 佟向杰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时间 2011-9-9 节次 5-7
1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 10 置、社会救助、学校、社区、医务等 2.生态系统的观点:借鉴了生态学(专门研究生物如何组合在一起,如何相互 10 适应)与系统理论(任何事物都由一系列元素有序且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整 体)中关于有机体和其环境之间相互适应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案例分析 二、必须掌握的技能 1界定问题 2.收集和分析信息 5 3.制订计划和签订合同 4确定可供选择的介入策略 5.监控介入程序,评估介入的结果 6.应用新知识与新技能 7结束 第三节社会工作实务的类型 10 1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work) 10 2.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 3.小组工作(group work) 4.小组治疗(group therapy) 5.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6.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 7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 8.管理(administratio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1.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 置、社会救助、学校、社区、医务等 2.生态系统的观点:借鉴了生态学(专门研究生物如何组合在一起,如何相互 适应)与系统理论(任何事物都由一系列元素有序且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整 体)中关于有机体和其环境之间相互适应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案例分析 二 、 必 须 掌 握 的技 能 1.界定问题 2.收集和分析信息 3.制订计划和签订合同 4.确定可供选择的介入策略 5.监控介入程序,评估介入的结果 6.应用新知识与新技能 7.结束 第三节 社 会 工 作 实 务的 类型 1.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work) 2.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 3.小组工作(group work) 4.小组治疗(group therapy) 5.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6.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 7.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 8.管理(administration) 10 10 5 5 5 5 5 5 5 10 10 5 5 5 5 5 5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案例共享: 吴先生是一所高中的社会工作者。四位少年由于在学校喝酒被勒令退学 步骤<一>:找出所有潜在案主,使案主进入恰当的工作关系中 (潜在案主包括:四名青少年及其家长,学校,其他学生) 步骤<二>:界定问题、需求、资源和财富 步骤<三>深度收集、研究相关资料 步骤<四>制定工作计划并签订契约 步骤<五>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实施适当的策略 步骤<六>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监督与评估介入的成效 步骤<七>: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适当的研究成果与最新技术 步骤<八>:结束 举 案 姓名佟向杰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时间2011.9-16节次5-☑
案例共享: 吴先生是一所高中的社会工作者。四位少年由于在学校喝酒被勒令退学 步骤<一>:找出所有潜在案主,使案主进入恰当的工作关系中 (潜在案主包括:四名青少年及其家长,学校,其他学生) 步骤<二>:界定问题、需求、资源和财富 步骤<三>深度收集、研究相关资料 步骤<四> 制定工作计划并签订契约 步骤<五> 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实施适当的策略 步骤<六>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监督与评估介入的成效 步骤<七>: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适当的研究成果与最新技术 步骤<八>:结束 15 教 案 姓名 佟向杰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时间 2011-9-16 节次 5-7
课程名称 社会工作实务授课专业及层次2009社会工作本科 授课内容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学时数 3 理解各种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了解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掌握通才模式的 教学目的 流程,重点把握心理社会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 重点 任务中心模式,通才模式流程 难点 心理社会模式 自学内容 社会工作流程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个案工作 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讲授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上次课内容回顾 5 §2.1心理社会模式 是社会工作实务上采用最普遍的服务模式 一、历史进程 公 二、理论观点 1关注的重点在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生活情境 2.主张对人和他的行为的了解必须从“人在情境中”着手,强调个人的行为是同时 由其内在心理和外在社会因素所形成,并以此提出社会工作不同于心理治疗的问题 处理目标、方法和技巧 3.强调人类的个人内在心理与社会生活并重,而不偏向一方 4.在临床应用上,必须探讨与了解案主在生物的、物质的、身体的、个人的、人际 与文化的互动因素 三、目标 5 四、问愿处理策略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课程名称 社会工作实务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09 社会工作本科 授课内容 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理解各种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了解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掌握通才模式的 流程,重点把握心理社会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 重 点 任务中心模式,通才模式流程 难 点 心理社会模式 自学内容 社会工作流程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个案工作 教 学 法 讨论式教学、讲授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上次课内容回顾 § 2.1 心理社会模式 是社会工作实务上采用最普遍的服务模式 一、历史进程 二、理论观点 1.关注的重点在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生活情境 2.主张对人和他的行为的了解必须从“人在情境中”着手,强调个人的行为是同时 由其内在心理和外在社会因素所形成,并以此提出社会工作不同于心理治疗的问题 处理目标、方法和技巧 3.强调人类的个人内在心理与社会生活并重,而不偏向一方 4.在临床应用上,必须探讨与了解案主在生物的、物质的、身体的、个人的、人际 与文化的互动因素 三、目标 四、问题处理策略 5 10 15 5 5
案例分析 10 §32功能模式 一、工作的目标在于发展、执行社会服务方案,以满足一些个人通过努力无 法满足的需求,增进个人的成长与福利。社会工作机构是使个人与社会利益 相互结合的地方,也是社会政策加以实施的场所。 二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着各异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整个社 10 会正常运转与各个个体良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三强调社会工作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在于案主进行专门交往的过程中借助 5 专业知识与技能,协助案主发现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本质,以发挥其潜 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3.3问题解决模式 0 1通过对人的问题、人在情境中各因素的确认,以人的问题为中心,寻求解 决问题的方法 2.此模式强调人的生活是一连串问题解决的过程 3.现实生活中,个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源于无法适当的处理生活中的 各种困难,社工的任务就是协助案主解决这些问题 §3.4任务中心模式 1.此模式的基本前提为针对案主的心理社会问题,探究可能的阻碍和可以催化改变的 10 部分,并协助案主界定当前的想要和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何,并解决问题,而非探究 问题的历史根源,或是改变案主人格特质、态度与行为 2重要的目的是有系统的、有明确时限的和短期处理,试图以有计划的短期处理取代 10 传统长期治疗,解决人在生活上所碰见的问题,排斥经由顿悟及支持性治疗中工作 者与案主的长期投入,而是把力量集中在处理外显问题而非内在肇因 3主要知识体系在于认识问题的意义,确认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之转化为案主可以了 10 解和采取行动的任务 案例分析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案例分析 §3.2 功能模式 一、工作的目标在于发展、执行社会服务方案,以满足一些个人通过努力无 法满足的需求,增进个人的成长与福利。社会工作机构是使个人与社会利益 相互结合的地方,也是社会政策加以实施的场所。 二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着各异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整个社 会正常运转与各个个体良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三强调社会工作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在于案主进行专门交往的过程中借助 专业知识与技能,协助案主发现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本质,以发挥其潜 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3.3 问题解决模式 1.通过对人的问题、人在情境中各因素的确认,以人的问题为中心,寻求解 决问题的方法 2.此模式强调人的生活是一连串问题解决的过程 3.现实生活中,个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源于无法适当的处理生活中的 各种困难,社工的任务就是协助案主解决这些问题 § 3.4 任务中心模式 1.此模式的基本前提为针对案主的心理社会问题,探究可能的阻碍和可以催化改变的 部分,并协助案主界定当前的想要和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何,并解决问题,而非探究 问题的历史根源,或是改变案主人格特质、态度与行为 2.重要的目的是有系统的、有明确时限的和短期处理,试图以有计划的短期处理取代 传统长期治疗,解决人在生活上所碰见的问题,排斥经由顿悟及支持性治疗中工作 者与案主的长期投入,而是把力量集中在处理外显问题而非内在肇因 3.主要知识体系在于认识问题的意义,确认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之转化为案主可以了 解和采取行动的任务 案例分析 10 5 10 5 10 10 10 10 10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