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t理论背景非均衡理论 以“新古典综合派”为代表的凯恩斯学派 的经济学家,习惯于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 法来阐述凯恩斯经济学。抛开了凯恩斯理 社 论中的非均衡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完全回背景 归到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框架中去。 产生背景 一些经济学家力图依据凯恩斯本人的经济 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的理论纳入到传统 理论来批判那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 理论的新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框架之中,对 背景投资利率和货市政策作用等问题的曲解 从而把凯恩斯的非均衡理论变成了一般均 衡理论,曲解了凯恩斯经济思想
C K5 @P K5 • NB*2!= BG>!#+AXL MB94 <8YS*2G>![/'*2@ PBV M),%*2@P" (HB3G>!B M;:[ • XG>!#0*27 BG> @P8-T*2!=BG>![ • 3I=%*2B@PFH B3G>!B M9;:$ .RZ?Q&1EADUWB6O J [
aCct理论背景非均衡理论 凯恩斯理论本质上是动态非均衡理论 观点 凯恩斯主要研究经济持续低于充分就业非均衡状态,虽 然其采取的是比较静态的方法,但他考察的这种非均衡 状态乃是一种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动态过程 克劳尔 非均衡货币理论 从分析个别交易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入手分析,实际上 绝大多数交易和经济活动是在非均衡价格上进行的 克劳尔提出了计划超额需求与实际超额需求的概念:是 框架 只依赖价格而与实际交易无关的超额需求;实际上,在 非均衡中,市场需求之和至多等于零,即一般总是小于 零。因此,凯恩斯理论是非均衡理论
38I[=\<! 38 ZKMOF5Q .g'YH1W Gb!J<B_f1J9DR+J`Lg'Y H1j<iL! >;S%/&JX 4>*c P)(7;#OFE<%g'Y?aXJ -6 J@0< "]?T*c;:J^heC*c% g'Y/&eC#U(N d iV2<, dk$A38I[<g'YI[ "
结构梳理
结构 第一部分导论 第二部分计量方法 回顾以往的研究和讨论 估计市场失衡 从而提出新的理论 协整和纠错 第四部分结论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 两个问题、两个结论 确定变量 协整和纠错建模 固定序列检验 协整方程 错误校正建模
3 1 2 4 -! '( $( & % "+ * "+ / +) ,.0#(
第一部分—导论 回顾:宏观经济理论的市场失衡和非市场岀清的宏观经济模型 提出新的理论设想 货币作为缓冲 库存或减震器 金融创新 金融放松管制 货币需求的变化货币存量增长与货币需求随着利率 大部分是由于货 其趋势的持续偏实际收入和价格水 币供应量的变化差导致货币市场平的变化而适应新 (货币政策转变)不平衡 的政策制度
• Y"IC:=J?' HX';?"IC:7 • /3?=JK, L& E )!-W L&V9? P4>L &*Q? L&2AN RZ3 L&!QS M?.D %$GL&' (H RZ15B L&V9U@< #T0 68 (?FO*3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