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三)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和现场概貌照相的联系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拍摄的目的和要求各不相同。四、现场细目照相(一)现场细目照相的概念现场细目照相,是指记录现场上所发现的与犯罪有关的细小局部状况和各种痕迹、物品,以反映其形状、大小、特征等的专门照相。(二)现场细目照相的要求1.准确反映痕迹、物品在现场上的位置及其特征,为研究痕迹形成的条件和变化,提供分析的客观依据。2.保证被拍痕迹、物品清晰、完整、不变形。3.遵守比例摄影的原则,拍摄时,应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置于被拍摄痕迹、物品的同一平面上,将比例尺和被拍痕迹、物品一同摄入画面。4.检材和样本的配光要一致,便于痕迹、物品的技术检验、鉴定,避免造成差错。5.拍摄要及时,避免现场上有些痕迹、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人为或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6.坚持先拍摄后提取的原则,防止在提取的过程中遭到人为的破坏。7.注意拍摄进程。(三)现场细目照相和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的区别1.拍摄对象不同2.拍摄任务不同3.拍摄方法不同第三节现场照相的步骤和原则一、现场照相的步骤(一)了解案情拍摄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与其他勘验人员一同了解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现场原始状况、变动情况及保护措施,出入现场的人员及原因。(二)巡视并固定现场在初步了解案情后,与其他现场勘查人员一同实地巡视现场,要对现场的外围环境、犯罪行为涉及的范围、现场内部状况、出入口以及痕迹、物品的分布状况及位置等进行静态观察,在巡视现场的同时或详细勘查开始之前,应迅速准确地对现场方位和概貌状况进行拍摄固定。(三)现场构思,拟订拍摄计划现场照相人员在了解案情、巡视现场的基础上,根据光照条件和现场状况,确定现场拍摄的具体内容、重点,构思安排多个画面及其组合结构和对整个现场的表述方法,并拟订拍摄计划。(四)确定拍摄顺序(1)按照现场勘查的顺序由现场外围向现场中心逐步深入进行拍摄。(2)在夜间现场勘查时,可先拍现场概貌,然后拍现场重点部位,再拍现场细目,最后拍现场方位。(3)遇到天气不好或者为了保全痕迹、物品的需要,可先拍现场细目,再拍现场其他内容。(4)在现场范围较大而且比较复杂或者在同一个案件中有多个现场的情况下,可先拍摄主体94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94 (三)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和现场概貌照相的联系 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拍摄的目的和要求各不相同。 四、现场细目照相 (一)现场细目照相的概念 现场细目照相,是指记录现场上所发现的与犯罪有关的细小局部状况和各种痕迹、物品,以反 映其形状、大小、特征等的专门照相。 (二)现场细目照相的要求 1.准确反映痕迹、物品在现场上的位置及其特征,为研究痕迹形成的条件和变化,提供分析 的客观依据。 2.保证被拍痕迹、物品清晰、完整、不变形。 3.遵守比例摄影的原则,拍摄时,应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置于被拍摄痕迹、物品的同一平面上, 将比例尺和被拍痕迹、物品一同摄入画面。 4.检材和样本的配光要一致,便于痕迹、物品的技术检验、鉴定,避免造成差错。 5.拍摄要及时,避免现场上有些痕迹、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人为或自然条件的影响而 发生变化。 6.坚持先拍摄后提取的原则,防止在提取的过程中遭到人为的破坏。 7.注意拍摄进程。 (三)现场细目照相和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的区别 1.拍摄对象不同 2.拍摄任务不同 3.拍摄方法不同 第三节 现场照相的步骤和原则 一、现场照相的步骤 (一)了解案情 拍摄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与其他勘验人员一同了解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现场 原始状况、变动情况及保护措施,出入现场的人员及原因。 (二)巡视并固定现场 在初步了解案情后,与其他现场勘查人员一同实地巡视现场,要对现场的外围环境、犯罪行为 涉及的范围、现场内部状况、出入口以及痕迹、物品的分布状况及位置等进行静态观察,在巡视现 场的同时或详细勘查开始之前,应迅速准确地对现场方位和概貌状况进行拍摄固定。 (三)现场构思,拟订拍摄计划 现场照相人员在了解案情、巡视现场的基础上,根据光照条件和现场状况,确定现场拍摄的具 体内容、重点,构思安排多个画面及其组合结构和对整个现场的表述方法,并拟订拍摄计划。 (四)确定拍摄顺序 (1)按照现场勘查的顺序由现场外围向现场中心逐步深入进行拍摄。 (2)在夜间现场勘查时,可先拍现场概貌,然后拍现场重点部位,再拍现场细目,最后拍现 场方位。 (3)遇到天气不好或者为了保全痕迹、物品的需要,可先拍现场细目,再拍现场其他内容。 (4)在现场范围较大而且比较复杂或者在同一个案件中有多个现场的情况下,可先拍摄主体
司法摄影现场,后拍摄各个关联现场。(五)查漏补缺整个现场拍摄完毕后,应检查有无漏拍、错拍以及技术失误。如需对现场全部或部分保留时,应及时向现场指挥员提出。二、现场照相的原则(一)先拍概貌,后拍重点部位和细目(二)先拍原始,后拍移动(三)先拍易破坏消失的,后拍不易破坏消失的(四)先拍地面,后拍上部(五)先拍急,后拍缓(六)先拍易,后拍难(七)现场方位的拍摄,应根据情况灵活安排第四节现场照相的方法一、单向拍摄法(一)单向拍摄法的概念单向拍摄法,是指从一个方向对着现场某一被拍物或现场某一侧面进行拍摄的一种拍摄方法。单向拍摄法多用手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和现场细自照相,也可以用手一些场面小、环境不太复杂、拍摄内容较少的现场方位照相和现场概貌照相。(二)单向拍摄法的步骤方法1:正确选择拍摄点,合理取景构图,充分突出主体。2.准确调焦。3.正确曝光。(三)单向拍摄法的要点1.运用单向拍摄法拍摄现场概貌和现场重点部位时,应将照相机镜头处于水平位置,尽量不用仰拍或俯拍手法。在拍摄现场细目时,应将照相机镜头垂直于被拍物平面,以避免影像变形。2.单向拍摄时一般以纵深范围的前1/3处为调焦点,多用小光圈、较低快门速度,以获得较大的景深,保证整个画面中的影像清晰。3、配光时尽量使用顺光或前侧光。4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拍摄距离,以获得充实而富于表现力的拍摄效果。二、相向拍摄法(一)相向拍摄法的概念相向拍摄法,是指以相对的两个方向、相等的距离对现场上某一中心部位或某一目标物进行拍摄的一种拍摄方法。相向拍摄法的特点是能反映现场相对的两个方向和侧面的情况,充分反映现场中心部位状况及其与前景和后景的相互关系。相向拍摄法非常适用于从两侧或从两端方向拍摄的对象。(二)相向拍摄法的步骤方法1.根据拍摄对象的要求,确定是否需要用相向拍摄法。2根据拍摄范围、内容和光照条件,选择恰当的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角度,确定两个95
司法摄影 95 现场,后拍摄各个关联现场。 (五)查漏补缺 整个现场拍摄完毕后,应检查有无漏拍、错拍以及技术失误。如需对现场全部或部分保留时, 应及时向现场指挥员提出。 二、现场照相的原则 (一)先拍概貌,后拍重点部位和细目 (二)先拍原始,后拍移动 (三)先拍易破坏消失的,后拍不易破坏消失的 (四)先拍地面,后拍上部 (五)先拍急,后拍缓 (六)先拍易,后拍难 (七)现场方位的拍摄,应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第四节 现场照相的方法 一、单向拍摄法 (一)单向拍摄法的概念 单向拍摄法,是指从一个方向对着现场某一被拍物或现场某一侧面进行拍摄的一种拍摄方法。 单向拍摄法多用于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和现场细目照相,也可以用于一些场面小、环境不太复杂、 拍摄内容较少的现场方位照相和现场概貌照相。 (二)单向拍摄法的步骤方法 1.正确选择拍摄点,合理取景构图,充分突出主体。 2.准确调焦。 3.正确曝光。 (三)单向拍摄法的要点 1.运用单向拍摄法拍摄现场概貌和现场重点部位时,应将照相机镜头处于水平位置,尽量不 用仰拍或俯拍手法。在拍摄现场细目时,应将照相机镜头垂直于被拍物平面,以避免影像变形。 2.单向拍摄时一般以纵深范围的前 1/3 处为调焦点,多用小光圈、较低快门速度,以获得较 大的景深,保证整个画面中的影像清晰。 3、配光时尽量使用顺光或前侧光。 4.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拍摄距离,以获得充实而富于表现力的拍摄效果。 二、相向拍摄法 (一)相向拍摄法的概念 相向拍摄法,是指以相对的两个方向、相等的距离对现场上某一中心部位或某一目标物进行拍 摄的一种拍摄方法。 相向拍摄法的特点是能反映现场相对的两个方向和侧面的情况,充分反映现场中心部位状况及 其与前景和后景的相互关系。相向拍摄法非常适用于从两侧或从两端方向拍摄的对象。 (二)相向拍摄法的步骤方法 1.根据拍摄对象的要求,确定是否需要用相向拍摄法。 2.根据拍摄范围、内容和光照条件,选择恰当的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角度,确定两个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相对的拍摄点。3.合理取景,准确调焦,正确曝光。(三)相向拍摄法的要点1.两个拍摄点应选在能准确反映被拍对象及其周围物品,并且不变形、无逆光、无反光现象的两个相对位置。但相对的两个拍摄点和被拍物中心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以能够表现背景和中心物体周围的有关痕迹、物品为原则。2.尽可能使两个拍摄点到中心部位或自标的距离和高度相等,以保证两张照片的影像大小比例关系基本一致,以便互相印证。3.相向拍摄法的两次拍摄的曝光量、冲洗工艺要相同,两张照片的放大倍率、反差、影调、色调以及照片的尺寸等要一致。4.制作现场照片案卷时,应将相向拍摄的两张照片以上下或左右相对应的形式进行编排和粘贴。5.拍摄较狭长的物体时,应从其两侧拍摄,避免从两端纵向拍摄造成影像变形。三、多向拍摄法(一)多向拍摄法的概念多向拍摄法,是指从几个不同的方向,以相等的距离对现场上某一被拍物进行拍摄的一种拍摄方法。其特点是能充分反映被拍物不同侧面的状况,反映周围景物及所遗留痕迹、物品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多向拍摄法时,根据现场环境状况,以及被拍物的特点和拍摄要求,可进行三向交叉或十字交叉等多向拍摄。多向拍摄法能更充分、更全面地反映被拍物的不同侧面的状况及其与周围有关物体之间的联系,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和现场重点部位照相。(二)多向拍摄法的步骤方法1.首先根据拍摄对象和现场环境特点,确定从几个方向拍摄,并且要对每个拍摄点的拍摄方向加以记录。2.根据所确定的拍摄方向、拍摄范围和被拍物,选择每一个镜头的拍摄点,每一个拍摄点到被拍物的距离应相等。3合理取景,准确调焦,正确曝光。(三)多向拍摄法的要点取景构图时,要处理好重点和全面的关系。各拍摄点与被拍物中心的距离和高度尽可能相等,以保证每张照片的影像大小比例关系一致。应尽量避免逆光拍摄,必要时可进行补光。每张照片拍摄的曝光量、冲洗工艺、影像的放大倍率、反差、影调、色调以及照片尺寸等要一致。照片编排时必须将所拍摄的照片按其前后、左右的实际位置组合起来,做到互相印证,充分反映被拍物的全面状况。四、回转连续拍摄法(一)回转连续拍摄法的概念回转连续拍摄法,是指固定拍摄机位,水平或垂直方向转动镜头,将被拍客体分段连续拍摄成若干画面的拍摄方法。最后将这些照片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张完整的现场照片。这种拍摄法可以完整地反映现场及现场周围的景物,适合于现场范围较大、拍摄点无法后移的现场,一般用于现场方位照相和现场概貌照相。但回转连续拍摄法容易产生影像变形,因此,不能96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96 相对的拍摄点。 3.合理取景,准确调焦,正确曝光。 (三)相向拍摄法的要点 1.两个拍摄点应选在能准确反映被拍对象及其周围物品,并且不变形、无逆光、无反光现象 的两个相对位置。但相对的两个拍摄点和被拍物中心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以能够表现背景和中心 物体周围的有关痕迹、物品为原则。 2.尽可能使两个拍摄点到中心部位或目标的距离和高度相等,以保证两张照片的影像大小比 例关系基本一致,以便互相印证。 3.相向拍摄法的两次拍摄的曝光量、冲洗工艺要相同,两张照片的放大倍率、反差、影调、 色调以及照片的尺寸等要一致。 4.制作现场照片案卷时,应将相向拍摄的两张照片以上下或左右相对应的形式进行编排和粘 贴。 5.拍摄较狭长的物体时,应从其两侧拍摄,避免从两端纵向拍摄造成影像变形。 三、多向拍摄法 (一)多向拍摄法的概念 多向拍摄法,是指从几个不同的方向,以相等的距离对现场上某一被拍物进行拍摄的一种拍摄 方法。其特点是能充分反映被拍物不同侧面的状况,反映周围景物及所遗留痕迹、物品的分布状况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运用多向拍摄法时,根据现场环境状况,以及被拍物的特点和拍摄要求,可进行三向交叉或十 字交叉等多向拍摄。多向拍摄法能更充分、更全面地反映被拍物的不同侧面的状况及其与周围有关 物体之间的联系,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和现场重点部位照相。 (二)多向拍摄法的步骤方法 1.首先根据拍摄对象和现场环境特点,确定从几个方向拍摄,并且要对每个拍摄点的拍摄方 向加以记录。 2.根据所确定的拍摄方向、拍摄范围和被拍物,选择每一个镜头的拍摄点,每一个拍摄点到 被拍物的距离应相等。 3.合理取景,准确调焦,正确曝光。 (三)多向拍摄法的要点 取景构图时,要处理好重点和全面的关系。 各拍摄点与被拍物中心的距离和高度尽可能相等,以保证每张照片的影像大小比例关系一致。 应尽量避免逆光拍摄,必要时可进行补光。 每张照片拍摄的曝光量、冲洗工艺、影像的放大倍率、反差、影调、色调以及照片尺寸等要一 致。 照片编排时必须将所拍摄的照片按其前后、左右的实际位置组合起来,做到互相印证,充分反 映被拍物的全面状况。 四、回转连续拍摄法 (一)回转连续拍摄法的概念 回转连续拍摄法,是指固定拍摄机位,水平或垂直方向转动镜头,将被拍客体分段连续拍摄成 若干画面的拍摄方法。最后将这些照片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张完整的现场照片。 这种拍摄法可以完整地反映现场及现场周围的景物,适合于现场范围较大、拍摄点无法后移的 现场,一般用于现场方位照相和现场概貌照相。但回转连续拍摄法容易产生影像变形,因此,不能
司法摄影用于拍摄比对检验的对象。(二)回转连续拍摄法的步骤方法1.根据拍摄范围确定拍摄点,并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或环摄云台上。2.水平或垂直转动照相机,同时从取景器中观察分段情确定拍摄张数,并选好每个画面的连接点,选出最佳分段方案。3.根据曝光量和景深要求,选好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并根据选定的调焦点准确对焦。4.从拍摄范围的一端向另一端分段连续拍摄。(三)回转连续拍摄法的要点1.拍摄点应选在较高、较远的位置,并正对被拍摄对象的中心;被拍摄的主要物体应安排在画面中显著位置,并避免被其他物体遮挡。2.转动照相机改变拍摄方向时,要使相机保持水平,要避免转动轴移位,以减少影像的变形3.两个相邻画面的连接点应选在有明显标志的、直线条物体上,不可选在与案件有关的主要物体上。4.两个相邻画面要有适当重叠的部分,重叠部分约占整个画面的1/5~1/4为宜。5.回转连续拍摄的所有画面应作一次性调焦和收缩光圈,否则影响照片连接的质量。6.布光要均匀,曝光组合要一致。7.照片的放大倍率、反差、影调、色调等要一致。8.选用标准镜头或长焦镜头进行回转连续拍摄,五、直线连续拍摄法(一)概念直线连续拍摄法,是指照相机焦平面和被拍物平面平行、等距,沿着被拍物直线移动并将其分段连续拍摄成若干个画面的一种拍摄方法。最后将这些照片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张完整的现场照片。直线连续拍摄法在现场照相中适用于狭长现场及狭长痕迹的拍摄,这种拍摄法在拍摄平面痕边时,不会产生变形,但在拍摄表面立体形态较强的客体时,若拍摄距离太近,则会使影像变形。(二)直线连续拍摄法的步骤方法1.将照相机镜头的光轴垂直于被拍物的平面,等距离地移动照相机,从取景器内观察,确定物距,确定每个画面的拍摄点和拍摄张数,选好相邻画面的连接点。2根据曝光量和景深的要求,选好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以及调焦距离,并加以固定。3.从拍摄物的一端向另一端,等距离地沿一条直线垂直分段连续进行拍摄。(三)直线连续拍摄法的要点1:每幅画面都要保持在等距离、垂直情况下拍摄,以防止影像变形。2恰当选择连接点,要避开重点物品或痕迹;两相邻画面要有重叠部分,以便于连接3.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的每幅画面要一次性调焦和收缩光圈。4.每一幅画面的曝光组合、配光角度要一致。5每张照片的放大倍数、反差、影调、色调等要一致。6.对有证据意义的痕迹、物品,要在被拍物的同一水平面放置比例尺,以显示被拍物的实际大小。7.不可将无关的物品摄入画面,从而影响画面效果。97
司法摄影 97 用于拍摄比对检验的对象。 (二)回转连续拍摄法的步骤方法 1.根据拍摄范围确定拍摄点,并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或环摄云台上。 2.水平或垂直转动照相机,同时从取景器中观察分段情确定拍摄张数,并选好每个画面的连 接点,选出最佳分段方案。 3.根据曝光量和景深要求,选好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并根据选定的调焦点准确对焦。 4.从拍摄范围的一端向另一端分段连续拍摄。 (三)回转连续拍摄法的要点 1.拍摄点应选在较高、较远的位置,并正对被拍摄对象的中心;被拍摄的主要物体应安排在 画面中显著位置,并避免被其他物体遮挡。 2.转动照相机改变拍摄方向时,要使相机保持水平,要避免转动轴移位,以减少影像的变形。 3.两个相邻画面的连接点应选在有明显标志的、直线条物体上,不可选在与案件有关的主要 物体上。 4.两个相邻画面要有适当重叠的部分,重叠部分约占整个画面的 1/5~1/4 为宜。 5.回转连续拍摄的所有画面应作一次性调焦和收缩光圈,否则影响照片连接的质量。 6.布光要均匀,曝光组合要一致。 7.照片的放大倍率、反差、影调、色调等要一致。 8.选用标准镜头或长焦镜头进行回转连续拍摄。 五、直线连续拍摄法 (一)概念 直线连续拍摄法,是指照相机焦平面和被拍物平面平行、等距,沿着被拍物直线移动并将其分 段连续拍摄成若干个画面的一种拍摄方法。最后将这些照片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张完整的现场照片。 直线连续拍摄法在现场照相中适用于狭长现场及狭长痕迹的拍摄,这种拍摄法在拍摄平面痕迹 时,不会产生变形,但在拍摄表面立体形态较强的客体时,若拍摄距离太近,则会使影像变形。 (二)直线连续拍摄法的步骤方法 1.将照相机镜头的光轴垂直于被拍物的平面,等距离地移动照相机,从取景器内观察,确定 物距,确定每个画面的拍摄点和拍摄张数,选好相邻画面的连接点。 2.根据曝光量和景深的要求,选好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以及调焦距离,并加以固定。 3.从拍摄物的一端向另一端,等距离地沿一条直线垂直分段连续进行拍摄。 (三)直线连续拍摄法的要点 1.每幅画面都要保持在等距离、垂直情况下拍摄,以防止影像变形。 2.恰当选择连接点,要避开重点物品或痕迹;两相邻画面要有重叠部分,以便于连接。 3.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的每幅画面要一次性调焦和收缩光圈。 4.每一幅画面的曝光组合、配光角度要一致。 5.每张照片的放大倍数、反差、影调、色调等要一致。 6.对有证据意义的痕迹、物品,要在被拍物的同一水平面放置比例尺,以显示被拍物的实际 大小。 7.不可将无关的物品摄入画面,从而影响画面效果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六、测量拍摄法测量拍摄法,是指将带有标准刻度的比例尺和被拍物一同摄入画面,根据比例尺可以测量出原物及其特征大小的拍摄方法。测量拍摄法拍摄的具体方法有厘米比例尺拍摄法、深度比例尺拍摄法、测量带拍摄法、方形比例尺拍摄法、坐标测量系统拍摄法等。第五节现场照相的配光一、自然光在现场照相中的配光白天室外现场和较明亮的室内现场主要以自然光作为摄影光源。室外现场使用自然光拍摄时,应根据光照角度合理运用光线,一般尽量以顺光和前侧光进行配光,避免使用逆光。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现场光线较暗时,或由于光照角度无法调整,造成景物有阴影时,可用闪光灯或其他人造光源进行辅助配光。室内现场使用自然光拍摄时,要注意离门、窗较远的物体照度较弱,需用闪光灯、新闻灯等人造光源进行补光。二、闪光灯在现场照相中的使用(一)连体单灯闪光法连体单灯闪光法,是指将闪光灯直接固定在照相机上的一种闪光方法,其优点是方便、快速、光照亮度强且易于掌握:缺点是影像平淡、立体感和质感较差,前后景物光照不均匀。(二)分体单灯闪光法分体单灯闪内光法,是指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分离,从相机的侧后方并略高于相机的位置进行配光具有前侧光的配光特点。优点是影像的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缺点是影像投影较浓重,需用较长的闪光同步线且需有专人打光。(三)间接闪光法间接闪光法,是指将闪光灯上仰或两侧偏转一定角度,不直接照射被拍物,利用反光板、墙壁、天花板等洁净的浅色物面的反射光,间接照射被拍物的配光方法。优点是照射范围大,光照均匀,影调柔和,缺点是光线损失较大。适用于小房间现场或一些痕迹、物品的拍摄。(四)多灯多向闪光法多灯多向闪光法,是指使用两只以上闪光灯,通过闪光同步感应器相连接,从不同的光位分别照射被拍物的配光方法。多灯多向闪光法常用于拍摄场面较大的夜间现场方位。(五)单灯分段闪光法单灯分段闪光法,是指先将照相机固定好并开启快门,选择不同的打光位置,用一只闪光灯分段闪光的配光方法。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分段闪光时间过长,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常用于夜间或室内长廊、宽散车间、较大商场等现场的配光。第六节现场照片的制作一、现场照片的制作程序和方法(一)冲洗胶卷和检选底片98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98 六、测量拍摄法 测量拍摄法,是指将带有标准刻度的比例尺和被拍物一同摄入画面,根据比例尺可以测量出原 物及其特征大小的拍摄方法。 测量拍摄法拍摄的具体方法有厘米比例尺拍摄法、深度比例尺拍摄法、测量带拍摄法、方形比 例尺拍摄法、坐标测量系统拍摄法等。 第五节 现场照相的配光 一、自然光在现场照相中的配光 白天室外现场和较明亮的室内现场主要以自然光作为摄影光源。 室外现场使用自然光拍摄时,应根据光照角度合理运用光线,一般尽量以顺光和前侧光进行配 光,避免使用逆光。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现场光线较暗时,或由于光照角度无法调整,造成景物有阴 影时,可用闪光灯或其他人造光源进行辅助配光。 室内现场使用自然光拍摄时,要注意离门、窗较远的物体照度较弱,需用闪光灯、新闻灯等人 造光源进行补光。 二、闪光灯在现场照相中的使用 (一)连体单灯闪光法 连体单灯闪光法,是指将闪光灯直接固定在照相机上的一种闪光方法,其优点是方便、快速、 光照亮度强且易于掌握;缺点是影像平淡、立体感和质感较差,前后景物光照不均匀。 (二)分体单灯闪光法 分体单灯闪光法,是指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分离,从相机的侧后方并略高于相机的位置进行配光, 具有前侧光的配光特点。优点是影像的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缺点是影像投影较浓重,需用较长的 闪光同步线且需有专人打光。 (三)间接闪光法 间接闪光法,是指将闪光灯上仰或两侧偏转一定角度,不直接照射被拍物,利用反光板、墙壁、 天花板等洁净的浅色物面的反射光,间接照射被拍物的配光方法。优点是照射范围大,光照均匀, 影调柔和,缺点是光线损失较大。适用于小房间现场或一些痕迹、物品的拍摄。 (四)多灯多向闪光法 多灯多向闪光法,是指使用两只以上闪光灯,通过闪光同步感应器相连接,从不同的光位分别 照射被拍物的配光方法。多灯多向闪光法常用于拍摄场面较大的夜间现场方位。 (五)单灯分段闪光法 单灯分段闪光法,是指先将照相机固定好并开启快门,选择不同的打光位置,用一只闪光灯分 段闪光的配光方法。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分段闪光时间过长,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常用于夜间 或室内长廊、宽敞车间、较大商场等现场的配光。 第六节 现场照片的制作 一、现场照片的制作程序和方法 (一)冲洗胶卷和检选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