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必修课课程代码1040013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国际公法学课程英文名称The public internationallaw习题、讨总学时数54讲课实验上机5000论课学4学时学时学时学分3时开课单位国际法学院适用专业所有法学专业先修课程宪法、法理、民法、刑法《国际公法学》,王虎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选用教材联合出版1,《国际法》,王铁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主要教学2,《当代国际法论》,慕亚平等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参考书3,《国际法新论》,赵建文等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国际公法学是法学14门主干课程之一。国际公法学还是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更符合时代的需要,随着我国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国际公法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国际公法学的教学既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又教授具体的国际法规则。通过对具体规则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国际法上合法与非法、是与非的界限,并本课程在运用规则来判断和分析国际事件及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总的来说,通过国专业课程际公法的学习,我们力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学生维护国家主体系中的权、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际正义的意识。因此,国际公法学在专业课程地位和作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很重要
1 《国际公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040013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名称 国际公法学 课程英文名称 The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总学时数 54 讲课 学时 50 实验 学时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讨 论课学 时 4 学 分 3 开课单位 国际法学院 适用专业 所有法学专业 先修课程 宪法、法理、民法、刑法 选用教材 《国际公法学》,王虎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联合出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1,《国际法》,王铁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2,《当代国际法论》,慕亚平等著,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3,《国际法新论》,赵建文等著,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本课程在 专业课程 体系中的 地位和作用 国际公法学是法学 14 门主干课程之一。国际公法学还是国际私法和国 际经济法的基础。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更符合时代的需要,随着我国更 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国际公法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 国际公法学的教学既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又教授具体的国际法规则。通过 对具体规则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国际法上合法与非法、是与非的界限,并 运用规则来判断和分析国际事件及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总的来说,通过国 际公法的学习,我们力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学生维护国家主 权、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际正义的意识。因此,国际公法学在专业课程 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很重要
二、教学安排及方式4学时。总学时54_学时,讲课50学时,习题、讨论课学时分配表:教学环节讲实习讨上小参观题论或看教学时数课验机计课课录像课程内容国际法导论4国际法基本原则44国际法主体4国际法上的居民4国际法律责任领土法4224国际海洋法2国际航空法1外层空间法1国际环境法2外交关系法1领事关系法国际条约法4国际组织法42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12国际争端法战争法2总计542
2 二、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54 学时,讲课 50 学时,习题、讨论课 4 学时。 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实 验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上 机 参观 或看 录像 小 计 国际法导论 4 国际法基本原则 4 国际法主体 4 国际法上的居民 4 国际法律责任 4 领土法 4 2 国际海洋法 4 2 国际航空法 2 外层空间法 1 国际环境法 1 外交关系法 2 领事关系法 1 国际条约法 4 国际组织法 4 国际人权法 2 国际刑法 1 国际争端法 2 战争法 2 总 计 54
第一章国际法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同学们熟练地掌握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国际法的渊源与《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关系、国际法的编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现代国际法的产生与趋向以及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本章重点和难点:国际法渊源、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教学方法与手段:PPT文件,国际实事和案例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1.1.1国际法的名称1.1.2国际法的概念1.1.3国际法的特征1.1.4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和规范体系1.1.5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1.2.1国际法渊源的含义1.2.2国际条约1.2.3国际习惯1.2.4一般法律原则1.2.5确定法律原则的补助资料第三节国际法的编纂1.3.1国际法编集的形式1.3.2外交会议的国际法编集1.3.3国际法委员会的国际法编纂第四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1.4.1西方学者的理论学说1.4.2中国学者的理论学说1.4.3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1.4.4中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国家实践第五节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1.5.1古代国际法1.5.2近代国际法1.5.3现代国际法第六节中国与国际法1.6.1中国与古代国际法3
3 第一章 国际法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同学们熟练地掌握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国际 法的渊源与《国际法院规约》第 38 条的关系、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现代国际法的 产生与趋向以及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本章重点和难点:国际法渊源、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教学方法与手段:PPT 文件,国际实事和案例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 1.1.1 国际法的名称 1.1.2 国际法的概念 1.1.3 国际法的特征 1.1.4 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和规范体系 1.1.5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 1.2.1 国际法渊源的含义 1.2.2 国际条约 1.2.3 国际习惯 1.2.4 一般法律原则 1.2.5 确定法律原则的补助资料 第三节 国际法的编纂 1.3.1 国际法编纂的形式 1.3.2 外交会议的国际法编纂 1.3.3 国际法委员会的国际法编纂 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4.1 西方学者的理论学说 1.4.2 中国学者的理论学说 1.4.3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 1.4.4 中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国家实践 第五节 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 1.5.1 古代国际法 1.5.2 近代国际法 1.5.3 现代国际法 第六节 中国与国际法 1.6.1 中国与古代国际法
1.6.2中国与近代国际法1.6.3新中国与国际法复习和作业要求:(1)简述国际法的学科定义。(2)为什么说国际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体系。(3)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什么。(4)试述国际习惯的形成要件。(5)论我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考核要点:国际条约与国际习惯、国际法的效力根据辅助教学活动:一些重大的蕴涵国际法基本理论的国际事件,国际法与国内法的比较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的同学门熟练掌握《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现代国际法其他基本原则。本章重点和难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学方法与手段:PPT文件,案例第一节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述2.1.1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2.1.2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强行法2.1.3国际法基本原则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第二节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2.2.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2.2.2互不侵犯原则2.2.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2.2.4平等互利原则2.2.5和平共处原则第三节现代国际法其他基本原则2.3.1国际合作原则2.3.2民族自决原则2.3.3真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2.3.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第四节中国与国际法基本原则2.4.1中国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4.2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法基本原则2.4.3中国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实践复习和作业要求:(1)试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点。(2)试述国际强行法及其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3)试述《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4)试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考核要点:《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辅助教学活动:国际法案例4
4 1.6.2 中国与近代国际法 1.6.3 新中国与国际法 复习和作业要求:(1)简述国际法的学科定义。(2)为什么说国际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体系。(3)国际 法的效力根据是什么。(4)试述国际习惯的形成要件。(5)论我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考核要点:国际条约与国际习惯、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辅助教学活动:一些重大的蕴涵国际法基本理论的国际事件,国际法与国内法的比较 第二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的同学门熟练掌握《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和现代国际法其他基本原则。 本章重点和难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PPT 文件,案例 第一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述 2.1.1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2.1.2 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强行法 2.1.3 国际法基本原则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2.1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2.2.2 互不侵犯原则 2.2.3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2.2.4 平等互利原则 2.2.5 和平共处原则 第三节 现代国际法其他基本原则 2.3.1 国际合作原则 2.3.2 民族自决原则 2.3.3 真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2.3.4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2.4.1 中国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4.2 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2.4.3 中国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实践 复习和作业要求:(1)试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点。(2)试述国际强行法及其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的关系。(3)试述《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4)试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考核要点:《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辅助教学活动:国际法案例
第三章国际法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的同学们掌握国际法主体的范围、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及其特点、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继承以及中国在国际法主体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本章重点和难点: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继承教学方法与手段:PPT文件和国际法案例第一节国际法主体概述3.1.1国际法主体的概念3.1.2国际法主体的范围3.1.3个人和法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争论第二节国际法的基本主体一一国家3.2.1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3.2.2国家的概念和要素3.2.3国家的类型3.2.4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节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3.3.1国际组织3.3.2争取独立的民族第四节国际法上的承认3.4.1承认的概念和性质3.4.2国家的承认3.4.3政府的承认3.4.4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的承认3.4.5承认的方式和效果第五节国际法上的继承3.5.1继承的概念3.5.2国家继承3.5.3政府继承3.5.4国际组织的继承第六节中国在国际法主体方面的理论与实践3.6.1中国的国家类型与香港特别行政区3.6.2中国对国家司法豁免的理论与实践3.6.3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承认3.6.4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继承5
5 第三章 国际法主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的同学们掌握国际法主体的范围、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际 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及其特点、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继承以及中国在国际 法主体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本章重点和难点: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继承 教学方法与手段:PPT 文件和国际法案例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概述 3.1.1 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3.1.2 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3.1.3 个人和法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争论 第二节 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 3.2.1 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3.2.2 国家的概念和要素 3.2.3 国家的类型 3.2.4 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3.3.1 国际组织 3.3.2 争取独立的民族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3.4.1 承认的概念和性质 3.4.2 国家的承认 3.4.3 政府的承认 3.4.4 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的承认 3.4.5 承认的方式和效果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3.5.1 继承的概念 3.5.2 国家继承 3.5.3 政府继承 3.5.4 国际组织的继承 第六节 中国在国际法主体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3.6.1 中国的国家类型与香港特别行政区 3.6.2 中国对国家司法豁免的理论与实践 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承认 3.6.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