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摄影二、不同光位的光线造型效果1.顺光:照度均匀、明亮一致,反差小。2前测光:表现反差鲜明,立体感和空间感强。3.侧光:光线和照相机光轴呈90度,利于表现圆柱形物体。4.逆侧光:景物边缘对比清晰强烈。5.逆光:利于景物之间距离感、空间感的表达。三、曝光(一)光照常识1.光通量:单位时间的光辐射能量。2.发光强度:光能量在观察方向上的强弱程度。3照度:照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光线的强弱程度。4.亮度:人眼感受到的方向的明暗程度,单位是“尼特”。(二)正确曝光的意义正确曝光可以获得影调正常、层次丰富而清晰的影像。曝光不足或过度均无法准确表达景物的原始信息,尤其对于刑事照像工作的要求而言。(三)照相机控制曝光的基本因素1.倒易率和倒易率失效倒易率是实际运用曝光规律的基础,但较为极端的情况下会导致倒易律失效。2.选定光圈系数、快门时间应该考虑的因素:(1)物体的运动速度;(2)物体的运动方向:(3)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4)摄影镜头的焦距。3.曝光参数方程式EV=AV+TV=BV+SV(四)曝光的方式和方法1:光电测光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人眼目测估计曝光的方法。(五)影响曝光的因素1.照片的感光度;2.滤色镜的因数;3.照面画面气氛和影调的需要;4.被拍景物的亮度。复习与思考题1.拍摄的操作过程应该如何把握?2什么是景深?都有哪些因素怎样影响景深?3.详细了解取景构图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综合应用。4.常见摄影用光的种类、特点以及不同光线所产生的造型效果是怎样的?5.正确曝光的意义以及如何控制曝光。89
司法摄影 89 二、不同光位的光线造型效果 1.顺光:照度均匀、明亮一致,反差小。 2.前测光:表现反差鲜明,立体感和空间感强。 3.侧光:光线和照相机光轴呈 90 度,利于表现圆柱形物体。 4.逆侧光:景物边缘对比清晰强烈。 5.逆光:利于景物之间距离感、空间感的表达。 三、曝光 (一)光照常识 1.光通量:单位时间的光辐射能量。 2.发光强度:光能量在观察方向上的强弱程度。 3.照度:照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光线的强弱程度。 4.亮度:人眼感受到的方向的明暗程度,单位是“尼特”。 (二)正确曝光的意义 正确曝光可以获得影调正常、层次丰富而清晰的影像。曝光不足或过度均无法准确表达景物的 原始信息,尤其对于刑事照像工作的要求而言。 (三)照相机控制曝光的基本因素 1.倒易率和倒易率失效 倒易率是实际运用曝光规律的基础,但较为极端的情况下会导致倒易律失效。 2.选定光圈系数、快门时间应该考虑的因素: (1)物体的运动速度; (2)物体的运动方向; (3)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 (4)摄影镜头的焦距。 3.曝光参数方程式 EV=AV+TV=BV+SV (四)曝光的方式和方法 1.光电测光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2.人眼目测估计曝光的方法。 (五)影响曝光的因素 1.照片的感光度; 2.滤色镜的因数; 3.照面画面气氛和影调的需要; 4.被拍景物的亮度。 复习与思考题 1.拍摄的操作过程应该如何把握? 2.什么是景深?都有哪些因素怎样影响景深? 3.详细了解取景构图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综合应用。 4.常见摄影用光的种类、特点以及不同光线所产生的造型效果是怎样的? 5.正确曝光的意义以及如何控制曝光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拓展阅读书目1.黄群、程宏斌主编:《刑事图像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杨玉柱主编:《刑事图像技术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马文元主编:《刑事照相与录像教程》,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4.潘国光编著:《刑事摄影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刑事照相与录像教程》,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6.徐希景编著:《实用摄影学》,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7.颜志刚编著:《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邵大浪编著:《专业摄影技术》,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90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90 拓展阅读书目 1.黄群、程宏斌主编:《刑事图像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杨玉柱主编:《刑事图像技术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马文元主编:《刑事照相与录像教程》,群众出版社 2000 年版。 4.潘国光编著:《刑事摄影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刑事照相与录像教程》,群众出版社 2000 年版。 6.徐希景编著:《实用摄影学》,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2 年版。 7.颜志刚编著:《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8.邵大浪编著:《专业摄影技术》,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3 年版
司法摄影第四章现场照相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明确刑事案件现场照相的意义和特点,掌握现场照相的内容、要求、步骤和方法,掌握案卷制作的基本技术。学时分配:10学时第一节现场照相的概念与要求一、现场照相的概念(一)现场刑事照相中所指的现场,通常为刑事案件现场,是指发生刑事案件以及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二)现场照相现场照相是用摄影的方法,以图片的形式来记录和再现现场,所以它具有摄影的一般特点,即拍摄的迅速性、记录的客观性、形式的形象性,但现场照相有别手其他摄影,有它自身的特点。1.拍摄的迅速性2.记录的客观性3.形式的形象性4.程序的合法性5.手段的专门性6.技术的科学性二、现场照相的要求(一)迅速、及时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现场变动而无法拍摄到原始现场,另一方面是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固定现场,以便整个现场勘查的顺利进行,乃至侦查工作的开展。(二)真实、准确对案件现场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进行拍摄时,应当严格按照其原来的位置、原始状态和所处的条件进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准确反映被拍对象,具体表现为图像要清晰、不变形,准确再现被拍客体的形态、颜色、质地以及所处位置。(三)全面、系统,突出重点在勘查现场时,对一切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场所、人、事、物都应当全面拍摄。在全面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系统性。拍摄前,要对现场有一个整体印象,对现场进行有条理的、有层次的拍摄,从而使现场照片案卷能够体现案件特点,体现照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现场重点部位,拍摄时要运用一定的拍摄技巧予以突出。(四)合法、规范、统一现场照相要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依法办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117-1995《现场照相、录像要求规则》、GA/T118-1995《刑事照相制卷质量标准》、GA/T119一1995《刑事照相负正片后期制作质量标准》的规定,进行现场的拍摄和现场照片的制卷。91
司法摄影 91 第四章 现场照相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明确刑事案件现场照相的意义和特点,掌握现场照相的内容、要求、步骤和方法,掌握案卷制 作的基本技术。 学时分配:10 学时 第一节 现场照相的概念与要求 一、现场照相的概念 (一)现场 刑事照相中所指的现场,通常为刑事案件现场,是指发生刑事案件以及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 物品的一切场所。 (二)现场照相 现场照相是用摄影的方法,以图片的形式来记录和再现现场,所以它具有摄影的一般特点,即 拍摄的迅速性、记录的客观性、形式的形象性,但现场照相又有别于其他摄影,有它自身的特点。 1.拍摄的迅速性 2.记录的客观性 3.形式的形象性 4.程序的合法性 5.手段的专门性 6.技术的科学性 二、现场照相的要求 (一)迅速、及时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现场变动而无法拍摄到原始现场,另一方面是为了在 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固定现场,以便整个现场勘查的顺利进行,乃至侦查工作的开展。 (二)真实、准确 对案件现场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进行拍摄时,应当严格按照其原来的位置、原始状态和所处 的条件进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准确反映被拍对象,具体表现为图像要清晰、不变形,准确 再现被拍客体的形态、颜色、质地以及所处位置。 (三)全面、系统,突出重点 在勘查现场时,对一切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场所、人、事、物都应当全面拍摄。在全面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系统性。拍摄前,要对现场有一个整体印象,对现场进行有条理的、有层次的拍摄,从而 使现场照片案卷能够体现案件特点,体现照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现 场重点部位,拍摄时要运用一定的拍摄技巧予以突出。 (四)合法、规范、统一 现场照相要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细则》 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依法办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 /T117-1995《现场照相、录像要求规则》、GA/T118-1995《刑事照相制卷质量标准》、GA /T119-1995《刑事照相负正片后期制作质量标准》的规定,进行现场的拍摄和现场照片的制卷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三、现场照相的器材(一)照相机照相机是现场照相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拍摄时,应选用质量可靠,适应性强,具有多种用途,可更换镜头,可装配其他照相附件,便于携带的照相机。近年来,数码照相机以其拍摄时即时再现、即时重拍、照片制作快捷方便、图像可远距离传输等优点,越来越被广泛用于现场照相。(二)感光材料现场摄影应备有全色片、盲色片、彩色负片等感光材料。有条件时,还应备有红外、紫外片等专用感光材料。现场照相必须使用质量好的感光材料,以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三)近摄装置近摄装置是用于近距离拍摄的附件。现场照相在拍摄细小的痕迹、物品时,必须配备近摄装置这些近摄装置能够非常方便地按照需要将现场上的手印、足迹、伤痕等痕迹和细小物品拍摄成不同倍率的影像。(四)三脚架和快门线三脚架是现场照相不可缺少的照相机固定装置,应当配备升降方便、转动灵活、牢固稳定、携带方便的三脚架。快门线是在长时间曝光防止手指按动快门使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模糊时使用。快门线一般和三脚架一起使用。(五)滤光镜滤光镜是现场照相的附件之一。现场摄影应备有密度不同的红、黄、兰、绿系列滤光镜。(六)照明灯具照明灯具是指用于摄影的人造光源。由于案件现场所处的环境不同,现场勘查中案件现场的具体光线条件也不相同,有时甚至很差,摄影光源则是保证现场拍摄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现场照相必须具备良好的照明灯具。(七)比例尺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多用于比对检验或作为诉讼证据,拍摄时必须在被拍物的同一平面放置比例尺,以标示原物体或痕迹的大小。现场摄影应备有黑底白刻度、白底黑刻度比例尺、彩色比例尺和透明比例尺。(八)附属设备现场照相情况较复杂,除上述照相器材外,还应配备遮光罩、反光镜、反光伞、反光板、暗袋、各色衬底、测光表、闪光同步感应器等器材。第二节现场照相的内容一、现场方位照相(一)现场方位照相的概念现场方位照相,指以整个现场和现场周围环境为拍摄对象,反映刑事案件现场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事物关系的专门照相。现场方位照相在说明现场位置、环境的同时,还应反映出发案现场的季节、气候、气氛等。现场方位照相的范围包括犯罪现场和与案件有关的现场周围景物、道路、环境、气候、气氛以及用于确定现场具体地点、方向、位置的标志物等。(二)现场方位照相的要求1.拍摄点一般要选择远距离、高角度,以能全面反映现场及现场周围环境为准,这样可使拍92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92 三、现场照相的器材 (一)照相机 照相机是现场照相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拍摄时,应选用质量可靠,适应性强,具有多种用 途,可更换镜头,可装配其他照相附件,便于携带的照相机。 近年来,数码照相机以其拍摄时即 时再现、即时重拍、照片制作快捷方便、图像可远距离传输等优点,越来越被广泛用于现场照相。 (二)感光材料 现场摄影应备有全色片、盲色片、彩色负片等感光材料。有条件时,还应备有红外、紫外片等 专用感光材料。现场照相必须使用质量好的感光材料,以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近摄装置 近摄装置是用于近距离拍摄的附件。现场照相在拍摄细小的痕迹、物品时,必须配备近摄装置, 这些近摄装置能够非常方便地按照需要将现场上的手印、足迹、伤痕等痕迹和细小物品拍摄成不同 倍率的影像。 (四)三脚架和快门线 三脚架是现场照相不可缺少的照相机固定装置,应当配备升降方便、转动灵活、牢固稳定、携 带方便的三脚架。快门线是在长时间曝光防止手指按动快门使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模糊时使用。快 门线一般和三脚架一起使用。 (五)滤光镜 滤光镜是现场照相的附件之一。现场摄影应备有密度不同的红、黄、兰、绿系列滤光镜。 (六)照明灯具 照明灯具是指用于摄影的人造光源。由于案件现场所处的环境不同,现场勘查中案件现场的具 体光线条件也不相同,有时甚至很差,摄影光源则是保证现场拍摄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 此,现场照相必须具备良好的照明灯具。 (七)比例尺 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多用于比对检验或作为诉讼证据,拍摄时必须在被拍物的同一平面放置 比例尺,以标示原物体或痕迹的大小。现场摄影应备有黑底白刻度、白底黑刻度比例尺、彩色比例 尺和透明比例尺。 (八)附属设备 现场照相情况较复杂,除上述照相器材外,还应配备遮光罩、反光镜、反光伞、反光板、暗袋、 各色衬底、测光表、闪光同步感应器等器材。 第二节 现场照相的内容 一、现场方位照相 (一)现场方位照相的概念 现场方位照相,指以整个现场和现场周围环境为拍摄对象,反映刑事案件现场所处的位置及其 与周围事物关系的专门照相。 现场方位照相在说明现场位置、环境的同时,还应反映出发案现场的季节、气候、气氛等。现 场方位照相的范围包括犯罪现场和与案件有关的现场周围景物、道路、环境、气候、气氛以及用于 确定现场具体地点、方向、位置的标志物等。 (二)现场方位照相的要求 1.拍摄点一般要选择远距离、高角度,以能全面反映现场及现场周围环境为准,这样可使拍
司法摄影摄覆盖面尽可能大,有利于表现现场方位和环境特点。2.尽可能地将现场周围环境中的明显重要标志物摄入镜头,充分利用永久性标志物来直观地显示案件现场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取景构图时要注意突出主体,把对认定案件事实有重要意义的景物、显示现场方位的永久性标志物安排在前景或醒目位置。4.由于现场方位照相多在室外,场面较大,立体景物多,所以要尽可能使用顺光或前侧光,这样可使光照均匀,防止产生过大的阴影。5.要反映现场气候条件、环境气氛。二、现场概貌照相(一)现场概貌照相的概念现场概貌照相,指以整个现场或现场中心地段为拍摄对象,反映现场的全貌以及现场内各部分关系的专门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的特点是全面反映整个刑事案件现场,重点反映现场上物与物、物与犯罪活动以及犯罪痕迹间的联系。因此,现场概貌照相的照片内容应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出现场范围、整体状况和特点。(二)现场概貌照相的要求1.明确拍摄范围,按序分组拍摄。2.拍摄点的选择以能够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现场概貌状况为准,取景时应把现场中心或重要物品放在画面的显要位置。3.要遵循“宁多勿少”的原则,把现场的整个范围及其全貌状况、特点以及各事物之间的联系等全部如实记录下来,以免造成遗漏。4合理利用景深和超焦距,使得前后景物都能够得到清晰反映。5.概貌照相的用光要均匀,使影像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整个画面的光照均匀,无阴影、无反光、无逆光现象。6.拍摄时间要安排在现场动态勘查之前进行,这样才能反映现场的原始面貌。7.当现场拍摄范围较大,内容较多时,对手一些位置隐蔽的、体积较小的或无法通过概貌照相直接表现的重要客体,可灵活运用特写镜头加以体现。三、现场重点部位照相(一)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的概念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又称为现场中心照相,是指记录现场上重要部位或地段的状况、特点以及与犯罪有关痕迹、物品与所在部位的专门照相。现场重点部位和在勘验中发现的痕迹、物品的位置状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都应全面拍摄。不同的案件现场拍摄重点各不相同,要因案而异,根据案件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现场的拍摄重点。结合实际,需要重点掌握命案现场、盗窃案现场、抢劫案现场、纵火案现场、爆炸案现场、投放危险物质案现场、强好案现场等的拍摄重点。(二三)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的要求1.要反映重点部位的状况和特点。2.要反映重点部位与邻近物的关系。3.影像要清晰、不变形。4.要多角度反映重点部位。5.拍摄进程要根据现场勘查的深入灵活掌握。93
司法摄影 93 摄覆盖面尽可能大,有利于表现现场方位和环境特点。 2.尽可能地将现场周围环境中的明显重要标志物摄入镜头,充分利用永久性标志物来直观地 显示案件现场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取景构图时要注意突出主体,把对认定案件事实有重要意义的景物、显示现场方位的永久 性标志物安排在前景或醒目位置。 4.由于现场方位照相多在室外,场面较大,立体景物多,所以要尽可能使用顺光或前侧光, 这样可使光照均匀,防止产生过大的阴影。 5.要反映现场气候条件、环境气氛。 二、现场概貌照相 (一)现场概貌照相的概念 现场概貌照相,指以整个现场或现场中心地段为拍摄对象,反映现场的全貌以及现场内各部分 关系的专门照相。 现场概貌照相的特点是全面反映整个刑事案件现场,重点反映现场上物与物、物与犯罪活动以 及犯罪痕迹间的联系。因此,现场概貌照相的照片内容应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出现场范围、整体状 况和特点。 (二)现场概貌照相的要求 1.明确拍摄范围,按序分组拍摄。 2.拍摄点的选择以能够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现场概貌状况为准,取景时应把现场中心或 重要物品放在画面的显要位置。 3.要遵循“宁多勿少”的原则,把现场的整个范围及其全貌状况、特点以及各事物之间的联 系等全部如实记录下来,以免造成遗漏。 4.合理利用景深和超焦距,使得前后景物都能够得到清晰反映。 5.概貌照相的用光要均匀,使影像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整个画面的光照均匀,无阴影、无 反光、无逆光现象。 6.拍摄时间要安排在现场动态勘查之前进行,这样才能反映现场的原始面貌。 7.当现场拍摄范围较大,内容较多时,对于一些位置隐蔽的、体积较小的或无法通过概貌照 相直接表现的重要客体,可灵活运用特写镜头加以体现。 三、现场重点部位照相 (一)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的概念 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又称为现场中心照相,是指记录现场上重要部位或地段的状况、特点以及 与犯罪有关痕迹、物品与所在部位的专门照相。 现场重点部位和在勘验中发现的痕迹、物品的位置状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都应全面拍摄。不同 的案件现场拍摄重点各不相同,要因案而异,根据案件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现场的拍摄重点。 结合实际,需要重点掌握命案现场、盗窃案现场、抢劫案现场、纵火案现场、爆炸案现场、投放危 险物质案现场、强奸案现场等的拍摄重点。 (二)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的要求 1.要反映重点部位的状况和特点。 2.要反映重点部位与邻近物的关系。 3.影像要清晰、不变形。 4.要多角度反映重点部位。 5.拍摄进程要根据现场勘查的深入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