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初步 面,它又赋予人心之中,人心所具有的思维能力也是天赋予 的,仁义礼智等作为人的向善的价值取向也是天然形成的。 个人只要尽自己的心就可以知道他的本性,知道他的本性从 而向善就是知道天了。如果说天依其必然之道使万物流行化 育是诚的话,那么对诚的思考就是人之道了。孟子认为,这 就是人必须努力学习与工作的根据。孟子据此对人的努力与 天命的关系作了很好的解释。他说,人有人的活动范围,但 由于有天命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夸大人的作用。天有其必然 的命运,但由于有人的活动存在,我们也不能只求诸于天命。 比方说,我们不能因为说什么都是天命决定的就故意站在危 墙之下,这就不是正确的态度。他认为,对于人来说,最重 要的事情是去做。他告诫滕文公说,只要努力去做是会有好 结果的,这个好结果当然是天赋予的。即使暂时没有好结果。 我们仍然要去努力。孟子的这一观念后来成了儒家的传统观 念。诸葛亮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这个意思 C二)道家上面我们说过,周时天的意义有两种:一是 自然之天;二是周人所赋予的意义之天。孔子是按后者的思 路对天加以改造的。但老子却是按前者的思路建立其天人理 论的。他先把天还原成自然的天,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形 而上的天—天道。由此,取消了殷周以来的人格神的天之 至上权威,建设了一个超绝时空的形上学的本体 老子在许多场合都认为天是自然的天,并将天与地并称
面 , 它 又 赋 予 人 心 之 中 , 人 心 所 具 有 的 思 维 能 力 也 是 天 赋 予 的 , 仁 义 礼 智 等 作 为 人 的 向 善 的 价 值 取 向 也 是 天 然 形 成 的 。 一 个 人 只 要 尽 自 己 的 心 就 可 以 知 道 他 的 本 性 , 知 道 他 的 本 性 从 而 向 善 就 是 知 道 天 了 。 如 果 说 天 依 其 必 然 之 道 使 万 物 流 行 化 育 是 诚 的 话 , 那 么 对 诚 的 思 考 就 是 人 之 道 了 。 孟 子 认 为 , 这 就 是 人 必 须 努 力 学 习 与 工 作 的 根 据 。 孟 子 据 此 对 人 的 努 力 与 天 命 的 关 系 作 了 很 好 的 解 释 。 他 说 , 人 有 人 的 活 动 范 围 , 但 由 于 有 天 命 存 在 , 所 以 我 们 不 能 夸 大 人 的 作 用 。 天 有 其 必 然 的 命 运 , 但 由 于 有 人 的 活 动 存 在 , 我 们 也 不 能 只 求 诸 于 天 命 。 比 方 说 , 我 们 不 能 因 为 说 什 么 都 是 天 命 决 定 的 就 故 意 站 在 危 墙 之 下 , 这 就 不 是 正 确 的 态 度 。 他 认 为 , 对 于 人 来 说 , 最 重 要 的 事 情 是 去 做 。 他 告 诫 滕 文 公 说 , 只 要 努 力 去 做 是 会 有 好 结 果 的 , 这 个 好 结 果 当 然 是 天 赋 予 的 。 即 使 暂 时 没 有 好 结 果 。 我 们 仍 然 要 去 努 力 。 孟 子 的 这 一 观 念 后 来 成 了 儒 家 的 传 统 观 念 。 诸 葛 亮 说 “ 谋 事 在 人 , 成 事 在 天 ” , 也 是 这 个 意 思 。 ( 二 ) 道 家 上 面 我 们 说 过 , 周 时 天 的 意 义 有 两 种 : 一 是 自 然 之 天 ; 二 是 周 人 所 赋 予 的 意 义 之 天 。 孔 子 是 按 后 者 的 思 路 对 天 加 以 改 造 的 。 但 老 子 却 是 按 前 者 的 思 路 建 立 其 天 人 理 论 的 。 他 先 把 天 还 原 成 自 然 的 天 , 然 后 在 此 基 础 上 抽 象 出 形 而 上 的 天 — — 天 道 。 由 此 , 取 消 了 殷 周 以 来 的 人 格 神 的 天 之 至 上 权 威 , 建 设 了 一 个 超 绝 时 空 的 形 上 学 的 本 体 。 老 子 在 许 多 场 合 都 认 为 天 是 自 然 的 天 , 并 将 天 与 地 并 称 。 2 0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中国哲学初步 如说:“无名,天地之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等 等。但老子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进一步探究 天地所以如此之道,从而形成其天道观。老子认为,天道是 无为的,天道与人事不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③。就 是说,天地并没有什么仁或不仁的品性,它把万物都看作废 弃的东西。天道仅是一种绝对的必然性,人必须效法它。既 然天道是无为的,那么人也应该无为,什么都不要想,什么 都不要做。只有这样,人才可以成为圣人。老子的这种观点 显然是否定人的主观努力的 庄子基本接受了老子的思想,他的天人理论的基本纲领 是:“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就是说,不要以人的努力 去破坏天道,不要因偶然的变故而忽视命运。所谓天,是天 然而来的,如牛马有四条腿可以自由行走一样,那是自然而 然的事。所谓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如络马头、穿牛 鼻,是经过人工努力强加而成的。庄子反对这样做。他强调 天对人根本没有特殊的感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 私贫我哉”。这是强调天的自然,是客观性。庄子又认为,人 的行动也丝毫不能改变天。他说,万物和人其实都被安置在 天钧这个大转盘上飞速旋转。从生到死,从成到毁,循环不 人们在行动着,争论着,似乎很有主见,很了不起,到 头来都无济于事。他嘲笑儒家兢兢业业的努力,好像人的努 ①②③《老子》1章、39章、5章 ④《庄子·秋水》 《庄子·大宗师》
如 说 : “ 无 名 , 天 地 之 始 ” ① ,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一 以 宁 ” ② , 等 等 。 但 老 子 的 思 想 并 没 有 停 留 在 这 个 层 面 , 而 是 进 一 步 探 究 天 地 所 以 如 此 之 道 , 从 而 形 成 其 天 道 观 。 老 子 认 为 , 天 道 是 无 为 的 , 天 道 与 人 事 不 同 , “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③ 。 就 是 说 , 天 地 并 没 有 什 么 仁 或 不 仁 的 品 性 , 它 把 万 物 都 看 作 废 弃 的 东 西 。 天 道 仅 是 一 种 绝 对 的 必 然 性 , 人 必 须 效 法 它 。 既 然 天 道 是 无 为 的 , 那 么 人 也 应 该 无 为 , 什 么 都 不 要 想 , 什 么 都 不 要 做 。 只 有 这 样 , 人 才 可 以 成 为 圣 人 。 老 子 的 这 种 观 点 显 然 是 否 定 人 的 主 观 努 力 的 。 庄 子 基 本 接 受 了 老 子 的 思 想 , 他 的 天 人 理 论 的 基 本 纲 领 是 : “ 无 以 人 灭 天 , 无 以 故 灭 命 ” ④ 。 就 是 说 , 不 要 以 人 的 努 力 去 破 坏 天 道 , 不 要 因 偶 然 的 变 故 而 忽 视 命 运 。 所 谓 天 , 是 天 然 而 来 的 , 如 牛 马 有 四 条 腿 可 以 自 由 行 走 一 样 , 那 是 自 然 而 然 的 事 。 所 谓 人 , 是 指 人 的 有 意 识 的 活 动 , 如 络 马 头 、 穿 牛 鼻 , 是 经 过 人 工 努 力 强 加 而 成 的 。 庄 子 反 对 这 样 做 。 他 强 调 天 对 人 根 本 没 有 特 殊 的 感 情 : “ 天 无 私 覆 , 地 无 私 载 , 天 地 岂 私 贫 我 哉 ” ⑤ 。 这 是 强 调 天 的 自 然 , 是 客 观 性 。 庄 子 又 认 为 , 人 的 行 动 也 丝 毫 不 能 改 变 天 。 他 说 , 万 物 和 人 其 实 都 被 安 置 在 天 钧 这 个 大 转 盘 上 飞 速 旋 转 。 从 生 到 死 , 从 成 到 毁 , 循 环 不 已 。 人 们 在 行 动 着 , 争 论 着 , 似 乎 很 有 主 见 , 很 了 不 起 , 到 头 来 都 无 济 于 事 。 他 嘲 笑 儒 家 兢 兢 业 业 的 努 力 , 好 像 人 的 努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2 1 ① ④ ⑤ 《 庄 子 · 大 宗 师 》 《 庄 子 · 秋 水 》 ② ③ 《 老 子 》 1 章 、 3 9 章 、 5 章
中国哲学初步 力有补于天似的。其实那是最愚蠢的。最明智的办法莫若顺 其自然,安于命运。庄子借命运的观念对贫富生死确立了 种很达观的态度,据说他的妻子死了,他敲着瓦盆唱歌,称 那是回归大自然中去了,有什么可悲戚的呢? ∈三)墨家墨子的天人理论是很奇怪的。一方面它承继 了古老的观念—一承认有意志的天。郭沫若先生就曾据此把 他骂了一场。另方面却又有着很近代化的原则一以平等、和 平、博爱和尊重民意为时尚。梁启超、胡适等人据此又大大 称赞了他。墨子是很讨厌周公的,但他的思想很多又是从周 公那里来的。因此,对墨子的评价是个很困难的事情,让我 们先来看看他的理论 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能赏善罚恶。墨子把天写 得活灵活现的,说人特别是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处于天的严密 监视之下。假如天子做了好事,天就奖赏他:天子做了坏事, 天就处罚他。比如降下各种灾祸,使天气寒热不时,五谷不 熟,等等。墨子认为,得罪了天,是无处可逃的 为什么说天是有意志的呢?墨子证明道,三代圣王莫不 准备了厚礼去祭祀天,祈福于天,但从没听说过天倒过来要 祈福于天子的。人顺从天意兼相爱则必有赏,反天志者相互 区别与相互憎恶必得罚,这不就说明天有意志吗?但墨子的 这个证明是没有一点说服力的。 单从墨子上述观点看来,我们实在看不出他的观点与殷 周的天帝观念有什么差别。墨子的真正贡献在于,他把其社 会理想—“兼相爱、交相利”注入天的意志中,使天成为
力 有 补 于 天 似 的 。 其 实 那 是 最 愚 蠢 的 。 最 明 智 的 办 法 莫 若 顺 其 自 然 , 安 于 命 运 。 庄 子 借 命 运 的 观 念 对 贫 富 生 死 确 立 了 一 种 很 达 观 的 态 度 , 据 说 他 的 妻 子 死 了 , 他 敲 着 瓦 盆 唱 歌 , 称 那 是 回 归 大 自 然 中 去 了 , 有 什 么 可 悲 戚 的 呢 ? ( 三 ) 墨 家 墨 子 的 天 人 理 论 是 很 奇 怪 的 。 一 方 面 它 承 继 了 古 老 的 观 念 — — 承 认 有 意 志 的 天 。 郭 沫 若 先 生 就 曾 据 此 把 他 骂 了 一 场 。 另 方 面 却 又 有 着 很 近 代 化 的 原 则 — — 以 平 等 、 和 平 、 博 爱 和 尊 重 民 意 为 时 尚 。 梁 启 超 、 胡 适 等 人 据 此 又 大 大 称 赞 了 他 。 墨 子 是 很 讨 厌 周 公 的 , 但 他 的 思 想 很 多 又 是 从 周 公 那 里 来 的 。 因 此 , 对 墨 子 的 评 价 是 个 很 困 难 的 事 情 , 让 我 们 先 来 看 看 他 的 理 论 。 墨 子 认 为 , 天 是 有 意 志 的 , 它 能 赏 善 罚 恶 。 墨 子 把 天 写 得 活 灵 活 现 的 , 说 人 特 别 是 天 子 的 一 举 一 动 都 处 于 天 的 严 密 监 视 之 下 。 假 如 天 子 做 了 好 事 , 天 就 奖 赏 他 ; 天 子 做 了 坏 事 , 天 就 处 罚 他 。 比 如 降 下 各 种 灾 祸 , 使 天 气 寒 热 不 时 , 五 谷 不 熟 , 等 等 。 墨 子 认 为 , 得 罪 了 天 , 是 无 处 可 逃 的 。 为 什 么 说 天 是 有 意 志 的 呢 ? 墨 子 证 明 道 , 三 代 圣 王 莫 不 准 备 了 厚 礼 去 祭 祀 天 , 祈 福 于 天 , 但 从 没 听 说 过 天 倒 过 来 要 祈 福 于 天 子 的 。 人 顺 从 天 意 兼 相 爱 则 必 有 赏 , 反 天 志 者 相 互 区 别 与 相 互 憎 恶 必 得 罚 , 这 不 就 说 明 天 有 意 志 吗 ? 但 墨 子 的 这 个 证 明 是 没 有 一 点 说 服 力 的 。 单 从 墨 子 上 述 观 点 看 来 , 我 们 实 在 看 不 出 他 的 观 点 与 殷 周 的 天 帝 观 念 有 什 么 差 别 。 墨 子 的 真 正 贡 献 在 于 , 他 把 其 社 会 理 想 — — “ 兼 相 爱 、 交 相 利 ” 注 入 天 的 意 志 中 , 使 天 成 为 2 2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中国哲学初步 理想社会的动力和化身。墨子的天不像孔子的客观绝对精神, 也不是老子的形上学的自然的天,而是墨子所代表的阶级的 社会历史观外化的产物。 在天的旗帜下,墨子提出了许多近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平 等和博爱。他说,天意要求人们不要放大国去进攻小国,大 家去扰乱小家,强大的欺负弱小的,富贵的瞧不起贫贱的。天 要求人们的是,如果你有力气,就赶快去帮助人,有财产就 拿去分给穷人,知道了道理就快告诉别人。墨子认为,天是 很爱护老百姓的,因为百姓常常带着礼物去敬天,天有这样 忠实的追随者又何乐不为呢?大家都说,杀一无辜者是不祥 的,杀人的当然是人,可谁说他是不祥的呢?当然是天。由 此可见天之爱护人。三代圣王都是因为爱人利人而得到天的 奖赏,从而贵为天子。而桀纣等暴君就是因为憎人贱人,违 反了天意,才遭到天罚。 墨子认为,天就是按照以上的标准对人进行赏罚的,所 以人必须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一个人如果做了天所喜欢的事, 天也会让他喜欢;如果他做了天不乐意的事,天也会使他不 愉快。墨子坚决反对天命的说法,认为如果相信有命运的话, 大家都等待命运的到来而无所事事,就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 利益。他要求每个人都积极行动,以求得到天的奖赏。 据说墨子的理论一度传播得很快,但也很快消失了,这 是丝毫不足为怪的。墨子离时代太远了,一方面他使人回忆 起遥远的往事;另方面却又在讲述着另一个未来的世界。甚 至墨子本人也不能理解其理想原则中所包含的意义,又何况
理 想 社 会 的 动 力 和 化 身 。 墨 子 的 天 不 像 孔 子 的 客 观 绝 对 精 神 , 也 不 是 老 子 的 形 上 学 的 自 然 的 天 , 而 是 墨 子 所 代 表 的 阶 级 的 社 会 历 史 观 外 化 的 产 物 。 在 天 的 旗 帜 下 , 墨 子 提 出 了 许 多 近 代 社 会 的 基 本 原 则 : 平 等 和 博 爱 。 他 说 , 天 意 要 求 人 们 不 要 放 大 国 去 进 攻 小 国 , 大 家 去 扰 乱 小 家 , 强 大 的 欺 负 弱 小 的 , 富 贵 的 瞧 不 起 贫 贱 的 。 天 要 求 人 们 的 是 , 如 果 你 有 力 气 , 就 赶 快 去 帮 助 人 , 有 财 产 就 拿 去 分 给 穷 人 , 知 道 了 道 理 就 快 告 诉 别 人 。 墨 子 认 为 , 天 是 很 爱 护 老 百 姓 的 , 因 为 百 姓 常 常 带 着 礼 物 去 敬 天 , 天 有 这 样 忠 实 的 追 随 者 又 何 乐 不 为 呢 ? 大 家 都 说 , 杀 一 无 辜 者 是 不 祥 的 , 杀 人 的 当 然 是 人 , 可 谁 说 他 是 不 祥 的 呢 ? 当 然 是 天 。 由 此 可 见 天 之 爱 护 人 。 三 代 圣 王 都 是 因 为 爱 人 利 人 而 得 到 天 的 奖 赏 , 从 而 贵 为 天 子 。 而 桀 纣 等 暴 君 就 是 因 为 憎 人 贱 人 , 违 反 了 天 意 , 才 遭 到 天 罚 。 墨 子 认 为 , 天 就 是 按 照 以 上 的 标 准 对 人 进 行 赏 罚 的 , 所 以 人 必 须 对 自 己 的 行 动 负 责 。 一 个 人 如 果 做 了 天 所 喜 欢 的 事 , 天 也 会 让 他 喜 欢 ; 如 果 他 做 了 天 不 乐 意 的 事 , 天 也 会 使 他 不 愉 快 。 墨 子 坚 决 反 对 天 命 的 说 法 , 认 为 如 果 相 信 有 命 运 的 话 , 大 家 都 等 待 命 运 的 到 来 而 无 所 事 事 , 就 会 损 害 国 家 和 人 民 的 利 益 。 他 要 求 每 个 人 都 积 极 行 动 , 以 求 得 到 天 的 奖 赏 。 据 说 墨 子 的 理 论 一 度 传 播 得 很 快 , 但 也 很 快 消 失 了 , 这 是 丝 毫 不 足 为 怪 的 。 墨 子 离 时 代 太 远 了 , 一 方 面 他 使 人 回 忆 起 遥 远 的 往 事 ; 另 方 面 却 又 在 讲 述 着 另 一 个 未 来 的 世 界 。 甚 至 墨 子 本 人 也 不 能 理 解 其 理 想 原 则 中 所 包 含 的 意 义 , 又 何 况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2 3
24 中国哲学初步 同时代的其他人呢? 四)荀子与法家荀子本倾向于儒家。但他的天人理论 是在总结诸子论战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的理论代表了先秦天 人关系理论发展的高峰,所以无论从时间或逻辑的角度来考 察,都应将其自成一家来加以讨论。 荀子认为,诸子的天人理论有很多不足之处,道家把 切都归于天(道),人只能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是蔽于天 而不知人。儒家重视人事,却自我膨胀称万物皆备于我,那 是蔽于人而不知天。墨子的主动精神荀子是赞同的,但对其 浅陋的天志观念却很反感。荀子认为,诸子的根本错误在于 没有划清天与人之间的界限。因些,他致力于寻找这个界限, 使人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 在荀子看来,天不是指具体的自然物,如一棵树,或天 上的星星,而是指产生这些事物的功能、机制和运动。人们 看不到它是怎样形成的,只看到它的结果,这就是天。天有 自身运动的规则,并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特点与天相反,他是有作为的,他靠自 己的主观努力,经过有意识的奋斗取得成功。像“强本节 用”,“养备动时”,这些就是人的努力。由于天和人是不同的, 二者的职能也不相同,天的主要职能是生物,人的主要职能 是顺天理物,人千万不要企图参与生物,天也不会干预人和 社会的治理。 因此,可以说天道与人事没有直接的联系,像自然界的 星坠木鸣这些怪现象,对人类社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人类社
同 时 代 的 其 他 人 呢 ? ( 四 ) 荀 子 与 法 家 荀 子 本 倾 向 于 儒 家 。 但 他 的 天 人 理 论 是 在 总 结 诸 子 论 战 基 础 上 提 出 来 的 , 他 的 理 论 代 表 了 先 秦 天 人 关 系 理 论 发 展 的 高 峰 , 所 以 无 论 从 时 间 或 逻 辑 的 角 度 来 考 察 , 都 应 将 其 自 成 一 家 来 加 以 讨 论 。 荀 子 认 为 , 诸 子 的 天 人 理 论 有 很 多 不 足 之 处 , 道 家 把 一 切 都 归 于 天 ( 道 ) , 人 只 能 无 可 奈 何 而 安 之 若 命 , 这 是 蔽 于 天 而 不 知 人 。 儒 家 重 视 人 事 , 却 自 我 膨 胀 称 万 物 皆 备 于 我 , 那 是 蔽 于 人 而 不 知 天 。 墨 子 的 主 动 精 神 荀 子 是 赞 同 的 , 但 对 其 浅 陋 的 天 志 观 念 却 很 反 感 。 荀 子 认 为 , 诸 子 的 根 本 错 误 在 于 没 有 划 清 天 与 人 之 间 的 界 限 。 因 些 , 他 致 力 于 寻 找 这 个 界 限 , 使 人 知 道 自 己 该 做 些 什 么 , 不 该 做 些 什 么 。 在 荀 子 看 来 , 天 不 是 指 具 体 的 自 然 物 , 如 一 棵 树 , 或 天 上 的 星 星 , 而 是 指 产 生 这 些 事 物 的 功 能 、 机 制 和 运 动 。 人 们 看 不 到 它 是 怎 样 形 成 的 , 只 看 到 它 的 结 果 , 这 就 是 天 。 天 有 自 身 运 动 的 规 则 , 并 不 受 人 的 意 志 的 影 响 。 荀 子 认 为 , 人 的 特 点 与 天 相 反 , 他 是 有 作 为 的 , 他 靠 自 己 的 主 观 努 力 , 经 过 有 意 识 的 奋 斗 取 得 成 功 。 像 “ 强 本 节 用 ” , “ 养 备 动 时 ” , 这 些 就 是 人 的 努 力 。 由 于 天 和 人 是 不 同 的 , 二 者 的 职 能 也 不 相 同 , 天 的 主 要 职 能 是 生 物 , 人 的 主 要 职 能 是 顺 天 理 物 , 人 千 万 不 要 企 图 参 与 生 物 , 天 也 不 会 干 预 人 和 社 会 的 治 理 。 因 此 , 可 以 说 天 道 与 人 事 没 有 直 接 的 联 系 , 像 自 然 界 的 星 坠 木 鸣 这 些 怪 现 象 , 对 人 类 社 会 不 会 有 什 么 影 响 。 人 类 社 2 4 中 国 哲 学 初 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