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按照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诠释,“儒,柔也"。一个“柔”字,味道全出,可谓搔到了 问题的痒处。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曾提到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柔”的 本义出发,加以阐释,十分贴切地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儒 含“需”字,参之以《易经》“需”卦的卦象,可知“需”有“等待”之义。据《易传》记 载,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 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 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度过自己 的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看此“柔”字不要过于直观,误以为 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 的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曰:"“上善若 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乃指水的柔弱所表征岀来的规定。因为“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 器中就采取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凝固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 形状。这正足“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 统性格。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 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从古典技术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按照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诠释,“儒,柔也”。一个“柔”字,味道全出,可谓搔到了 问题的痒处。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曾提到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柔”的 本义出发,加以阐释,十分贴切地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儒” 含“需”字,参之以《易经》“需”卦的卦象,可知“需”有“等待”之义。据《易传》记 载,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 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 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度过自己 的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看此“柔”字不要过于直观,误以为 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 的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曰:“上善若 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乃指水的柔弱所表征出来的规定。因为“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 器中就采取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凝固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 形状。这正足“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 统性格。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 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从古典技术
同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我们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取向塑造岀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和平与宽容的民族。老子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 得已而用之。”由此不难窥见中国人对于兵器乃至战争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此相关联,在历 史上,我们对于诉讼也是持保留态度的。儒家主张,亲亲为仁。诉讼总是缘于利益的纷争 它只能是道德失效的结果。在中国人看来,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退- 步,海阔天空"。争执双方倘若采取这种妥协的姿态,那么就会使诉讼变得多余。所以,孔 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认为,“无讼”才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 中国文化的儒雅性格,虽然没有咄咄逼人的凌厉之势,却又决不因此而失其庄严。相反,这 才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力量 (何中华《由“儒”字说开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儒”诠释为“柔”,可以说是抓住了问 题的实质,指出了“儒”字真正的本义 B.宋词专家叶嘉莹由“儒”的本义,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 彰显了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 C.《易经》把“儒”字释义为“需”,《易传》中孔子把“需”字释义为“等待的姿态 D.“儒者柔也”,中国固有的柔性,使得中国避免了外界危机的影响,也度过了自己的 次次动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过“水”的意象,我们能体味到“儒”之“柔”,“柔”也体现着水的最为突出的 特征,以水喻道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 B.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柔弱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这种特性,正体现了道的品格 C.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D.中国人认为诉讼是不道德而多余的,没有诉讼才是理想的状态,因为中国 文化的儒雅性格才是真正的内在力量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柔”和“等待”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儒”的含义的理解,通过对“儒”文化的认识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 B.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形状随容器而定,这正是“道”的品格。“道”的品格隐喻了中 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C.古典技术对自然界不具有征服性,可以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
同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我们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和平与宽容的民族。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 得已而用之。”由此不难窥见中国人对于兵器乃至战争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此相关联,在历 史上,我们对于诉讼也是持保留态度的。儒家主张,亲亲为仁。诉讼总是缘于利益的纷争, 它只能是道德失效的结果。在中国人看来,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退一 步,海阔天空”。争执双方倘若采取这种妥协的姿态,那么就会使诉讼变得多余。所以,孔 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认为,“无讼”才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 中国文化的儒雅性格,虽然没有咄咄逼人的凌厉之势,却又决不因此而失其庄严。相反,这 才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力量。 (何中华《由“儒”字说开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儒”诠释为“柔”,可以说是抓住了问 题的实质,指出了“儒”字真正的本义。 B.宋词专家叶嘉莹由“儒”的本义,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 彰显了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 C.《易经》把“儒”字释义为“需”,《易传》中孔子把“需”字释义为“等待的姿态”。 D.“儒者柔也”,中国固有的柔性,使得中国避免了外界危机的影响,也度过了自己的 一次次动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过“水”的意象,我们能体味到“儒”之“柔”,“柔”也体现着水的最为突出的 特征,以水喻道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 B.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柔弱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这种特性,正体现了道的品格。 C.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D.中国人认为诉讼是不道德而多余的,没有诉讼才是理想的状态,因为中国 文化的儒雅性格才是真正的内在力量。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柔”和“等待”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儒”的含义的理解,通过对“儒”文化的认识,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B.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形状随容器而定,这正是“道”的品格。“道”的品格隐喻了中 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C.古典技术对自然界不具有征服性,可以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 征
D.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也是古代有德行的人所慎用的器物,从中国古人对兵器的价值取 向中,体现出中华民族奉守的和平与宽容。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 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 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 弼怒,收系之。会使者互,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日:“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 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 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高秀岩、牛廷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 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 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搂,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 光弼遣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遺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 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互期,以甲士守陴,遺裨 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干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岀乘之,俘斩万计。思明 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 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 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 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 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 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 (节选自引《旧唐书李光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学优高考网 A.众素狂易 易:轻视 B.乃斩众以徇 徇:示众 C.乃彻民屋为摞石车彻:修补 D.彼惩嘉山之败 惩:忌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②光弼遣穴地颓之 ③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④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⑤不如起军逼之 ⑥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A.①③⑤ ②③⑤ C.①④⑥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年幼即能读史书,具有良好的品行与节操,年轻从军,擅长骑马射箭。 B.他率兵入太原,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兵权,李光弼将其捉拿 关押,并顶住压力将其斩首
D.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也是古代有德行的人所慎用的器物,从中国古人对兵器的价值取 向中,体现出中华民族奉守的和平与宽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 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 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 弼怒,收系之。会使者互,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 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 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高秀岩、牛廷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 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 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搂,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 光弼遣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 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互期,以甲士守陴,遣裨 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 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 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 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 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 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 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 (节选自引《旧唐书·李光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优高考网 A.众素狂易. 易:轻视 B.乃斩众以徇. 徇:示众 C.乃彻.民屋为摞石车 彻:修补 D.彼惩.嘉山之败 惩:忌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 ②光弼遣穴地颓之 ③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 ④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⑤不如起军逼之 ⑥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年幼即能读史书,具有良好的品行与节操,年轻从军,擅长骑马射箭。 B.他率兵入太原,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兵权,李光弼将其捉拿 关押,并顶住压力将其斩首
C.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他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 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D.围攻安庆绪一战,众将不听从李光弼的建议,即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光弼尚能 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皇帝降罪于众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5分) (2)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江城子[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 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⑩,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 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 ②馘(gu):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学优高考网 ③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 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都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蜀道难》)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他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 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D.围攻安庆绪一战,众将不听从李光弼的建议,即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光弼尚能 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皇帝降罪于众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5 分) (2)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8—9 题。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 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 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 ②馘(guó):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学优高考网 ③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 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都选只按前 3 题计分。共 6 分) (1)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 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 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 其中—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 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 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 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 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 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 分)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 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 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 6 个人, 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 “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 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 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 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 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