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31407课程名称:食品工程原理总学时数:72实验或上机学时: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后修课: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学位课程,《食品工程原理》是阐述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基本理论、有关单元操作及设备的基本原理,它是为专业工艺课的传授打基础的一门课程。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2、教学目标及意义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其基本理论、各单元操作的基本规律;熟悉其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运转注意事项等,并能把这些知识用于食品加工的研究、设计和生产中,使生产能得到不断的改进。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讲授的内容可归纳为流体动力过程、质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和热力过程等。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解析和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学生选读三部分,其中课堂讲授部分由教师在教学计划学时内进行课堂教学,作为基本要求内容;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31407 课程名称:食品工程原理 总学时数:72 实验或上机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 后修课: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一、 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学位课程,《食品工程原理》是阐述食品加工过程 中的基本理论、有关单元操作及设备的基本原理,它是为专业工艺课 的传授打基础的一门课程。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 2、教学目标及意义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其基本理论、各单元操作的基本规 律;熟悉其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运转注意事项等,并能把这些知 识用于食品加工的研究、设计和生产中,使生产能得到不断的改进。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讲授的内容可归纳为流体动力过程、质量 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和热力过程等。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解析和 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 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学生选读三部分,其中课堂讲授 部分由教师在教学计划学时内进行课堂教学,作为基本要求内容;学
生自学部分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作为一般要求内容;学生选读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课外选读,不作要求。教学要求:《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它应通过各有关过程的研究回答工业应用上提出的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1)如何根据各单元操作在技术上和经济亡的特点,进行“过程和设备”的选样,以适应指定物系的特性,经济而有效地满足工艺的要求;2)如何进行过程的计算和设备的没计,即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实验以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3)如何进行操作和调节以适应生产的不问要求,在操作发生故障时如何寻找故障的缘由;4)由于食品加工的原料的结构和成分的复杂性和加工要求的特殊性,使化工单元操作与食品加工相结合时,又会产生课题研究方向的不同,从而其实践经验积累也不相同。要求学生掌握如何针对食品原料热敏性、易氧化变质和易腐蚀性等的特性,在食品加工中,采用一些适应食品加工要求的新型的加工工艺进行食品生产和加工。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阻力损失及计算,流量的测量,泵的性能参数;导热、对流传热的基本计算,对流
生自学部分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作为一 般要求内容;学生选读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课外 选读,不作要求。 教学要求: 《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它应通过各有关过程 的研究回答工业应用上提出的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 够掌握: 1)如何根据各单元操作在技术上和经济亡的特点,进行 “过程和 设备 ”的选样,以适应指定物系的特性,经济而有效地满足工艺的 要求; 2)如何进行过程的计算和设备的没计,即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 如何组织实验以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 3)如何进行操作和调节以适应生产的不问要求,在操作发生故障 时如何寻找故障的缘由; 4)由于食品加工的原料的结构和成分的复杂性和加工要求的特殊 性,使化工单元操作与食品加工相结合时,又会产生课题研究方向的 不同,从而其实践经验积累也不相同。要求学生掌握如何针对食品原 料热敏性、易氧化变质和易腐蚀性等的特性,在食品加工中,采用一 些适应食品加工要求的新型的加工工艺进行食品生产和加工。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阻力损失及计 算,流量的测量,泵的性能参数;导热、对流传热的基本计算,对流
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稳定传热过程的计算与应用;费克定律,双膜理论,传质基本方程,吸收原理;湿空气及湿物料的性质,空气量的确定,热量衡算、热能耗量的确定,干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难点: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阻力损失计算;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稳定传热过程的计算与应用;双膜理论,吸收操作的相平衡,操作线方程;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一液相平衡,连续精馏计算;湿图、干燥机理。5、教学方法与手段1)加强启发式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开展多媒体教学。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并加强学生通过直接对照实物绘制工程图形的教学环节。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食品工程原理》.姜绍通周汉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0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参考书:1.《食品工程原理》李云飞、葛克山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2.《化工原理》(上下册),蒋维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稳定传热过程的计算与应用;费 克定律,双膜理论,传质基本方程,吸收原理;湿空气及湿物料的性 质,空气量的确定,热量衡算、热能耗量的确定,干燥设备的结构、 工作原理。 难点: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阻力损失计算;对流传热系数关联 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稳定传热过程的计算与应用;双膜理论,吸收 操作的相平衡,操作线方程;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连续 精馏计算;湿焓图、干燥机理。 5、教学方法与手段 1)加强启发式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开展 多媒体教学。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并加强学生通过 直接对照实物绘制工程图形的教学环节。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食品工程原理》.姜绍通 周汉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0 十二五规划教材 主要参考书: 1. 《食品工程原理》李云飞、葛克山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 2. 《 化工原理》 ( 上下册 ), 蒋维均,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 1992
3、黄少烈、邹华生,化工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4、李云飞等,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5、谭天恩,麦本溪,化原工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6、张金利、张健伟等,化工原理实验,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7。二、正文部分绪论一、教学要求理解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特点、内容及任务,现代食品工业的特点,掌握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单位换算二、教学内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现代食品工业的特点,食品工程与化学工程的关系,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特点、内容及任务。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一章流体流动一、教学要求1、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2、掌握稳定流动、流速与流量、连续性方程,3、掌握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守恒一柏努利方程式,柏努利方程的应用,实际流体稳定流动的能量守恒
3、黄少烈、邹华生,化工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 4、李云飞等,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 5、谭天恩,麦本溪,化原工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6、张金利、张健伟等,化工原理实验,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7。 二、正文部分 绪论 一、教学要求 理解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特 点、内容及任务,现代食品工业的特点, 掌握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单位换算 二、教学内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现代食品工业的特点,食品工 程与化学工程的关系,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特点、内容及任务。 三、本章学时数 2 学时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掌握流体静 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 2、掌握稳定流动、流速与流量、连续性方程, 3、掌握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守恒—柏努利方程式,柏努利 方程的应用,实际流体稳定流动的能量守恒
4、管内流动及管路计算掌握流动类型及其判别,掌握流体在圆直管内流动的沿程阻力及计算,计算圆直管沿程阻力的通式,滞留、瑞流的流速分布及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掌握管路局部阻力及其计算。5、流速及流量的测量掌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及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能正确使用二、教学内容知识要点:流体的物理性质及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管内流动及管路计算,流速及流量的测量三、本章学时数 12 学时第二章流体输送一、教学要求掌握的内容有:1.理解泵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离心泵基本方程、主要性能参数、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气蚀现象与允许安装高度、泵的工作点,泵的选型2.理解离心通风机和鼓风机、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分类,理解往复式压缩机的选型二、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液体输送设备,气体压缩和输送设备三、本章学时数4第三章非均相物系分离
4、管内流动及管路计算 掌握流动类型及其判别,掌握流体在圆直管内流动的沿程阻力及 计算,计算圆直管沿程阻力的通式,滞留、湍流的流速分布及摩擦阻 力系数的确定,掌握管路局部阻力及其计算。 5、流速及流量的测量 掌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及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结构及 工作原理,并能正确使用。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流体的物理性质及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静力学基 本方程式及其应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管内流动及管路计算,流 速及流量的测量 三、本章学时数 12 学时 第二章 流体输送 一、教学要求 掌握的内容有:1. 理解泵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掌 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离心泵基本方程、主要性能参数、离心 泵的特性曲线、气蚀现象与允许安装高度、泵的工作点,泵的选型。 2.理解离心通风机和鼓风机、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分类, 理解往复式压缩机的选型。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液体输送设备,气体压缩和输送设备 三、本章学时数 4 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