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31409课程名称:食品化学实验实验学时:16一、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本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学生了解食品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食品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稳定性的影响。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打下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主要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三、实验类型与要求序号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学时数实验内容验证性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21必开验证性食品中灰分测定22必开综合性3必开4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的变化研究创新性食品中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4必开4综合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45必开四、分组与实验学时数试验安排5-6人一组,试验总课时为16学时。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成绩按照五级制,分别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实验课的考核主要分为实验预习、实验过程测验、实验报告三大部分。要求每位学生进行实验前,需按照要求对实验原理、方法进行预习,并给出预习报告,否则不允进入实验室。实验结束之后,将实验结果交给相应授课老师进行签字,经签字打扫好卫生后,才允许离开教室。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定,给予一定的实验成绩。本实验课的最终成绩,将由每门实验课的单独成绩累计起来,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给出
《食品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1409 课程名称:食品化学实验 实验学时:16 一、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本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学生了解食品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食品组分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 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稳定性的影响。 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一个必要的基 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打下一 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主要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化学等。 三、实验类型与要求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学时数 1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验证性 必开 2 2 食品中灰分测定 验证性 必开 2 3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 C 的变化研究 综合性 必开 4 4 食品中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创新性 必开 4 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综合性 必开 4 四、分组与实验学时数 试验安排 5-6 人一组,试验总课时为 16 学时。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实验成绩按照五级制,分别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实验课的考核主要 分为实验预习、实验过程测验、实验报告三大部分。要求每位学生进行实验前,需按照要求 对实验原理、方法进行预习,并给出预习报告,否则不允进入实验室。实验结束之后,将实 验结果交给相应授课老师进行签字,经签字打扫好卫生后,才允许离开教室。学生处理实验 数据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定,给予一定的实验成绩。 本实验课的最终成绩,将由每门实验课的单独成绩累计起来,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给出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教师自编教材实验指导书:[1]徐玮,汪东风。《食品化学实验和习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赵国华《食品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七、实验报告要求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实验课前的任务:实验预习,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得进入实验室。第二步:实验过程中的任务:对实验中的现象及结果进行记录。第三步:实验课后的任务:对实验结果作处理和讨论,给出结论,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推理,分析:填做相关思考题。八、其它实验进度安排(1)顺序性:与理论课进度相配合;(2)相关性:强调实验内容与理论内容之间的联系:(3)连续性:上次与下次实验连在一起的连续性大实验;(4)交叉性:短时间实验与长时间实验结合在一起:(5)加时性:本次实验内容包括上次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分析的部分。教研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执笔人:王储炎系主任审核签名: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教师自编教材 实验指导书: [1]徐玮,汪东风.《食品化学实验和习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赵国华.《食品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七、实验报告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实验课前的任务:实验预习,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得进入实验室。 第二步:实验过程中的任务:对实验中的现象及结果进行记录。 第三步:实验课后的任务:对实验结果作处理和讨论,给出结论,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 题加以推理,分析;填做相关思考题。 八、其它 实验进度安排 (1)顺序性:与理论课进度相配合; (2)相关性:强调实验内容与理论内容之间的联系; (3)连续性:上次与下次实验连在一起的连续性大实验; (4)交叉性:短时间实验与长时间实验结合在一起; (5)加时性:本次实验内容包括上次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分析的部分。 教研室:食品科学与工程 执笔人:王储炎 系主任审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