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烯烃 炔烃 第1课时 烯烃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1.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这是由于乙烯在石油化 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制备氯乙烷 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 C.乙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制备一溴乙烷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制备1,2-二氯乙烷 答案B 解析:工业用乙烯与氯化氢制备氯乙烷,氯气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 烷,故A项错误;乙烯中含有双键,可以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项正确: 乙烯中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中的B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项错 误;乙烯中含有双键,可以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氯乙烷,不会得到1,2-二氯 乙烷,故D项错误。 2.将乙烯分别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浓 浓 硫 溴的四氯 硫 酸性高锰 酸 化碳溶液 酸 酸钾溶液 A.两者都褪色且原理相同 B.两者都能证明乙烯中有碳碳双键 C.两者都可用于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两者都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 答案D 解析: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通入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中,会被高锰酸钾氧化为CO2,高锰酸钾被还原为无色的M+,因此 褪色原理不相同,A项错误;不饱和的烯烃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都可以使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项 错误;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被高锰酸钾氧化为CO2,使乙烷气体中混 入了新的杂质,不能达到净化除杂的目的,C项错误;乙烷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第 1 课时 烯烃 课后· 基础巩固 1.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这是由于乙烯在石油化 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制备氯乙烷 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 C.乙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制备一溴乙烷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制备 1,2-二氯乙烷 答案:B 解析:工业用乙烯与氯化氢制备氯乙烷,氯气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氯乙 烷,故 A 项错误;乙烯中含有双键,可以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 B 项正确; 乙烯中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中的 Br2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故 C 项错 误;乙烯中含有双键,可以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氯乙烷,不会得到 1,2-二氯 乙烷,故 D 项错误。 2.将乙烯分别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褪色且原理相同 B.两者都能证明乙烯中有碳碳双键 C.两者都可用于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两者都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 答案:D 解析: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通入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中,会被高锰酸钾氧化为 CO2,高锰酸钾被还原为无色的 Mn2+ ,因此 褪色原理不相同,A 项错误;不饱和的烯烃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都可以使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 项 错误;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被高锰酸钾氧化为 CO2,使乙烷气体中混 入了新的杂质,不能达到净化除杂的目的,C 项错误;乙烷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不能发生反应,而乙烯可以使两种溶液都褪色,现象不同,可 以鉴别,D项正确。 3.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对比中正确的是( 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 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mH2m+2,而烯烃的通式一定是CmH2m D烷烃与烯烃相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 答案D 解析:烯烃中也可能含有碳氢饱和键、碳碳饱和键,A项错误;烯烃中烃基上的氢 原子可以被取代,发生取代反应,B项错误;链状烷烃的通式是CH2m+2,只有单烯链 烃的通式才是CmH2m,C项错误。 4.下列有机化合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是( A.丙烯 B.2-丁烯 C.1-丁烯 D.2-甲基丙烯 答案B 解析:2-丁烯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所连的两个基团均不同,故B符合。 5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 烷的方法是( A.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B.通过足量的溴水 C.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 D.通过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B 6.下列变化中,气体被氧化的是()。 A.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B.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C.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D.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有黑色硫化铜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与谈黄色的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该反应中N2O2既是氧 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项错误;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反 应中C1元素化合价降低,氯气被还原,故B项错误;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紫色褪去,反应中高锰酸钾是氧化剂,乙烯被氧化,故C项正确:硫化氢通入硫 酸铜溶液,有黑色硫化铜沉淀生成,是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D项 错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不能发生反应,而乙烯可以使两种溶液都褪色,现象不同,可 以鉴别,D 项正确。 3.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对比中正确的是( )。 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 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 CnH2n+2,而烯烃的通式一定是 CnH2n D.烷烃与烯烃相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 答案:D 解析:烯烃中也可能含有碳氢饱和键、碳碳饱和键,A 项错误;烯烃中烃基上的氢 原子可以被取代,发生取代反应,B 项错误;链状烷烃的通式是 CnH2n+2,只有单烯链 烃的通式才是 CnH2n,C 项错误。 4.下列有机化合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是( )。 A.丙烯 B.2-丁烯 C.1-丁烯 D.2-甲基丙烯 答案:B 解析:2-丁烯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所连的两个基团均不同,故 B 符合。 5.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 烷的方法是( )。 A.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 B.通过足量的溴水 C.在 Ni 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 H2 D.通过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B 6.下列变化中,气体被氧化的是( )。 A.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B.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C.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D.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有黑色硫化铜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与淡黄色的 Na2O2 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该反应中 Na2O2既是氧 化剂又是还原剂,故 A 项错误;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反 应中 Cl 元素化合价降低,氯气被还原,故 B 项错误;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紫色褪去,反应中高锰酸钾是氧化剂,乙烯被氧化,故 C 项正确;硫化氢通入硫 酸铜溶液,有黑色硫化铜沉淀生成,是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 D 项 错误
CH3-CH-CH-C(CH3) 7.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为 CH,CH, 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 式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C 解析:将相邻的两个含有氢原子的碳原子之间的单键变双键即可,如 CH,①-CH@CH-C(CH): ③ ④ CH,CH 在①②③④处均可使碳碳单键变为碳碳双键,但①③ 处位置是等效的,所以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3种,C符合题意。 8.下列关于乙烯、聚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B.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是乙烯分子互相加成的反应,1kg乙烯完全反应可生成 1kg聚乙烯 C.聚乙烯可使溴水褪色 D.聚乙烯没有固定的熔点 答案:C 解析: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所以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燃烧生成的 CO2的物质的量相同,A项正确: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是乙烯分子互相加成的反 应,1kg乙烯完全反应可生成1kg聚乙烯,符合质量守恒,B项正确:聚乙烯中没有 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因而不能使溴水褪色,C项错误;由于高分子的 聚合度不同,所以聚乙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D项正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将甲烷、乙烯区别开,又可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可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C.烷烃分子中只有单键 D.乙烷、乙烯均是气体,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与甲烷反应,但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溶 液紫色褪去,故可以区分甲烷、乙烯,但在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时又产生了新的杂质 气体(CO2),故A项错误;苯和正己烷均不与溴水反应,且密度均小于1,现象相同, 无法鉴别,故B项错误;烷烃是碳碳之间以单键相连的直链烃,故C项正确:乙烯中 含碳量高于乙烷,在空气中燃烧时,乙烯的火焰明亮且有黑烟,乙烷没有,故D项错 误
7.某单烯烃与 H2 加成后的产物为 ,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 式有(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答案:C 解析:将相邻的两个含有氢原子的碳原子之间的单键变双键即可,如 ,在①②③④处均可使碳碳单键变为碳碳双键,但①③ 处位置是等效的,所以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3 种,C 符合题意。 8.下列关于乙烯、聚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 CO2 的物质的量相等 B.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是乙烯分子互相加成的反应,1 kg 乙烯完全反应可生成 1 kg 聚乙烯 C.聚乙烯可使溴水褪色 D.聚乙烯没有固定的熔点 答案:C 解析: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均为 CH2,所以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燃烧生成的 CO2 的物质的量相同,A 项正确;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是乙烯分子互相加成的反 应,1 kg 乙烯完全反应可生成 1 kg 聚乙烯,符合质量守恒,B 项正确;聚乙烯中没有 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因而不能使溴水褪色,C 项错误;由于高分子的 聚合度不同,所以聚乙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D 项正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将甲烷、乙烯区别开,又可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可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C.烷烃分子中只有单键 D.乙烷、乙烯均是气体,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与甲烷反应,但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溶 液紫色褪去,故可以区分甲烷、乙烯,但在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时又产生了新的杂质 气体(CO2),故 A 项错误;苯和正己烷均不与溴水反应,且密度均小于 1,现象相同, 无法鉴别,故 B 项错误;烷烃是碳碳之间以单键相连的直链烃,故 C 项正确;乙烯中 含碳量高于乙烷,在空气中燃烧时,乙烯的火焰明亮且有黑烟,乙烷没有,故 D 项错 误
10.有机化合物V一又是制备某种镇痛剂的中间体。下列关于该有机化合物的 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和酒精 B.所有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C.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D.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C 解析:该有机化合物属于烃类,难溶于水,故A项错误;该分子中含有甲基,不可能所 有原子共面,故B项错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故C项正 确:由结构对称性可知,含4种H,一氯代物有4种,故D项错误。 11.I.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 D 一定条件 B CH2=CH2 HBr 催化剂 一定条件 E H,催化剂△ A (1)乙烯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E的分子式是 (3)乙烯转化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 是 Ⅱ.乙烯在化工生产领域应用广泛。 以原油为起始原料合成聚乙烯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高温 △、加长 原油反应TC4H1c反应ⅡCH一CH反应Ⅲ聚乙烯 (1)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 是 (2)写出分子式符合C4H1o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 答案:I.(1)碳碳双键(2)C2HsBr 催化剂 (3)CH2=CH2+H:△CH3CH3加成反应 催化剂 IⅡ.(1)nCH2CH2加热、加压CH2一CH园加聚反应(2)CH3 CH2CH2CH3、 CH3CH(CH3)
10.有机化合物 是制备某种镇痛剂的中间体。 下列关于该有机化合物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和酒精 B.所有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C.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D.一氯代物有 5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C 解析:该有机化合物属于烃类,难溶于水,故 A 项错误;该分子中含有甲基,不可能所 有原子共面,故 B 项错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故 C 项正 确;由结构对称性可知,含 4 种 H,一氯代物有 4 种,故 D 项错误。 11.Ⅰ.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 (1)乙烯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E 的分子式是 。 (3)乙烯转化成 A 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 是 。 Ⅱ.乙烯在化工生产领域应用广泛。 以原油为起始原料合成聚乙烯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原油 C4H10 CH2 CH2 聚乙烯 (1)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 是 。 (2)写出分子式符合 C4H10 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 。 答案:Ⅰ.(1)碳碳双键 (2)C2H5Br (3)CH2 CH2+H2 CH3CH3 加成反应 Ⅱ.(1)nCH2 CH2 CH2—CH2 加聚反应 (2) CH3CH2CH2CH3、 CH3CH(CH3)2
解析:【.乙烯属于不饱和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官能团,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的B是CH3CH2OH,与氢气加成的生成物A是CH3CH,与溴化氢加成的生成 物E是C2HBr。乙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 烯。(1)乙烯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2)E是溴乙烷,分子式为C2H5Br:(3)乙烯与 催化剂 氢气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一CH2+H:△ CH3CH3。Ⅱ.(1)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一CH2 催化剂 加热、加压回CH2一CH2回:(2)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两种,分别是正丁烷和异丁烷,结 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CH3、CH3CH(CH2。 拓展提高 1.下列关于烷烃和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但通式不同 B.烷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烯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 一平面内 C.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2,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1 D.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A选项,它们所含元素为碳元素和氢元素,因此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烷 烃通式为CnH2+2,烯烃为CnH2n,两者通式不同,正确。B选项,烷烃分子中所有碳 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比如乙烷两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烯烃分子中所有碳原 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也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比如1丁烯中碳原子可能不在同一 平面内,错误。C选项,最简单的烯烃为乙烯,即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2, 最简单的烷烃分子为甲烷,即烷烃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1,正确。D选项,含碳原子 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分子式不相同,因此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 2.分子式为CH10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包括顺反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D 解析:分子式为CsH1o的直链烯烃有 CH2CHCH2CH2CH3、 CH3CH一CH-CH2-CH3,其中 CH3一CH一CHCH2CH3有2种顺反异构,即有3种异构:含有支链的烯烃 有:CH2一C(CH3)CH2CH3
解析:Ⅰ.乙烯属于不饱和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官能团,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的 B 是 CH3CH2OH,与氢气加成的生成物 A 是 CH3—CH3,与溴化氢加成的生成 物 E 是 C2H5Br。乙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 烯。(1)乙烯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2)E 是溴乙烷,分子式为 C2H5Br;(3)乙烯与 氢气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化学方程式为 CH2 CH2+H2 CH3CH3。Ⅱ.(1)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CH2 CH2 CH2—CH2;(2)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两种,分别是正丁烷和异丁烷,结 构简式分别为 CH3CH2CH2CH3、CH3CH(CH3)2。 拓展提高 1.下列关于烷烃和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但通式不同 B.烷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烯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 一平面内 C.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 2,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 1 D.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A 选项,它们所含元素为碳元素和氢元素,因此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烷 烃通式为 CnH2n+2,烯烃为 CnH2n,两者通式不同,正确。B 选项,烷烃分子中所有碳 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比如乙烷两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烯烃分子中所有碳原 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也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比如 1-丁烯中碳原子可能不在同一 平面内,错误。C 选项,最简单的烯烃为乙烯,即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 2, 最简单的烷烃分子为甲烷,即烷烃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 1,正确。D 选项,含碳原子 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分子式不相同,因此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 2.分子式为 C5H10 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包括顺反异构)( )。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答案:D 解析:分子式为 C5H10 的直链烯烃有 CH2 CH—CH2—CH2—CH3、 CH3—CH CH—CH2—CH3,其中 CH3—CH CH—CH2—CH3有 2 种顺反异构,即有 3 种异构;含有支链的烯烃 有:CH2 C(CH3)CH2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