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油脂 酰胺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中属于油脂的是( ) CH2 OOCCis Hs CH2 OOCC H3s CH2 ONO CHOOCCIs Ha CH: CHONO2 ①CH2 OOCCis Ha ②CH2OOCC,Hs ③CH,ONO2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答案:C 解析:由油脂的定义及前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知①属于油脂而②、③不属于,常用 的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物质,石蜡的主要成分也是烃,花生油属于油脂类物 质。 2.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这是因为发生了()。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这是因为油脂被氧化而产生过氧化物和醛等 物质的缘故。 3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的下列性质和用途中,与其含有不饱和 的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 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加氢)可以变为脂肪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答案:C 解析:油脂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与不饱和的 碳碳双键无关,A项错误。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 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 应来制取肥皂,利用的是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基有关,与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无关,B 项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是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甘油酯的统称
第 2 课时 油脂 酰胺 课后·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中属于油脂的是( )。 ① ② ③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答案:C 解析:由油脂的定义及前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知①属于油脂而②、③不属于,常用 的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物质,石蜡的主要成分也是烃,花生油属于油脂类物 质。 2.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这是因为发生了( )。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这是因为油脂被氧化而产生过氧化物和醛等 物质的缘故。 3.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的下列性质和用途中,与其含有不饱和 的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 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加氢)可以变为脂肪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答案:C 解析:油脂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与不饱和的 碳碳双键无关,A 项错误。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 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 应来制取肥皂,利用的是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基有关,与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无关,B 项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是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甘油酯的统称
通常烃基中含有较多不饱和键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呈液态,称为油,含饱和键多的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呈固态,称为脂肪,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 反应,变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碳碳双键有关,C项正确。基本营养物质有 糖类、油脂、蛋白质等,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放出的热量为 39kJ,大约是糖或蛋白质的2倍,单位质量的油脂产生的能量最高,与碳碳双键无 关,D项错误。 4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油脂,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通过适当的方法,可将地沟油用于生产燃料 B.地沟油有毒,不能回收利用,只能排入下水道 C,地沟油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D地沟油可用作化工原料,如生产肥皂等产品 答案B 解析:地沟油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可以作为燃料使用,A 项正确:地沟油中含有多种酯,可以被回收利用,不可随意排入下水道,B项错误;地 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C项正确:地 沟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制取肥皂,D项正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一-NH2和CH3CONH都属于酰胺 B -NH:和CH:CONH2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6-NH与NaOH溶液共热能生成氨气 D -NH和H-C-N(CH):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答案:A 解析:CH3一NH2属于胺,不是酰胺,A项错误 N(CH)2和 CH3CONH2属于酰胺,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酰胺在与NaOH溶液共热时水解 生成的酸转化成盐的同时能生成氨气。 6.古代一位厨师不小心把刚熬好的羊油碰翻在灶坑旁,羊油与草木灰混在一起。 当他将羊油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用手捧出去后,洗手时发现洗得特别干净。下列解 释正确的是(
通常烃基中含有较多不饱和键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呈液态,称为油,含饱和键多的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呈固态,称为脂肪,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 反应,变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碳碳双键有关,C 项正确。基本营养物质有 糖类、油脂、蛋白质等,1 g 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 CO2 和 H2O 时,放出的热量为 39 kJ,大约是糖或蛋白质的 2 倍,单位质量的油脂产生的能量最高,与碳碳双键无 关,D 项错误。 4.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油脂,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通过适当的方法,可将地沟油用于生产燃料 B.地沟油有毒,不能回收利用,只能排入下水道 C.地沟油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D.地沟油可用作化工原料,如生产肥皂等产品 答案:B 解析:地沟油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可以作为燃料使用,A 项正确;地沟油中含有多种酯,可以被回收利用,不可随意排入下水道,B 项错误;地 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C 项正确;地 沟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制取肥皂,D 项正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3—NH2和 CH3CONH2都属于酰胺 B. 和 CH3CONH2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C. 与 NaOH 溶液共热能生成氨气 D. 和 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答案:A 解析:CH3—NH2 属于胺,不是酰胺,A 项错误; 、 和 CH3CONH2属于酰胺,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酰胺在与 NaOH 溶液共热时水解 生成的酸转化成盐的同时能生成氨气。 6.古代一位厨师不小心把刚熬好的羊油碰翻在灶坑旁,羊油与草木灰混在一起。 当他将羊油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用手捧出去后,洗手时发现洗得特别干净。下列解 释正确的是( )
A.羊油是一种有机溶剂,溶解了厨师手上的油污 B.草木灰呈碱性,与羊油发生了中和反应 C.羊油与草木灰中的物质发生了加成反应 D.羊油在碱性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的作用下发生了皂化反应 答案D 解析:羊油是一种有机溶剂,溶解了厨师手上的油污,但羊油难溶于水,用水洗不干 净,故A项错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羊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 酯,不能发生中和反应,故B项错误;羊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含碳 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项错误;草木灰(K2CO3)溶液呈碱性,高温的羊油 在草木灰(K2CO3)作用下发生了皂化反应,生成了高级脂肪酸钾,具有较强的去油 污能力,故D项正确。 7.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酰苯胺的说法正 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9NO B.乙酰苯胺是一种芳香烃 C.1mol乙酰苯胺最多能与含2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A 解析:根据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8HNO,故A项正确:该有机 化合物含有碳、氢、氧、氨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B项错误;断裂1ol 85 键,消耗1 mol NaOH,故C项错误;甲烷的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因该分 子含有甲基,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故D项错误。 8.食用油与石蜡油虽然都称为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食用油属于有机化合物,石蜡属于无机物 B.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属于混合物 C.食用油属于油脂,石蜡属于烃 D.食用油属于有机高分子,石蜡属于有机小分子 答案C
A.羊油是一种有机溶剂,溶解了厨师手上的油污 B.草木灰呈碱性,与羊油发生了中和反应 C.羊油与草木灰中的物质发生了加成反应 D.羊油在碱性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K2CO3)的作用下发生了皂化反应 答案:D 解析:羊油是一种有机溶剂,溶解了厨师手上的油污,但羊油难溶于水,用水洗不干 净,故 A 项错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K2CO3,羊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 酯,不能发生中和反应,故 B 项错误;羊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含碳 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C 项错误;草木灰(K2CO3)溶液呈碱性,高温的羊油 在草木灰(K2CO3)作用下发生了皂化反应,生成了高级脂肪酸钾,具有较强的去油 污能力,故 D 项正确。 7.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酰苯胺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C8H9NO B.乙酰苯胺是一种芳香烃 C.1 mol 乙酰苯胺最多能与含 2 mol NaOH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A 解析:根据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 C8H9NO,故 A 项正确;该有机 化合物含有碳、氢、氧、氮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 B 项错误;断裂 1 mol 键,消耗 1 mol NaOH,故 C 项错误;甲烷的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因该分 子含有甲基,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故 D 项错误。 8.食用油与石蜡油虽然都称为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属于有机化合物,石蜡属于无机物 B.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属于混合物 C.食用油属于油脂,石蜡属于烃 D.食用油属于有机高分子,石蜡属于有机小分子 答案:C
解析:食用油和石蜡油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项错误;天然油脂和石蜡是混合物, 故B项错误;食用油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石蜡油属于烃类,故C项正确; 食用油的成分是油脂,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故D项错误。 9.参考下列(a)(c)项的叙述并回答有关问题。 (a)皂化值是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质量(单位为mg)。 (b)碘值是100g油脂加成碘的质量(单位为g)。 (c)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亚麻 硬化大 油脂 花生油 牛油 黄油 大豆油 仁油 豆油 皂化值 190 180 195 226 193 193 mg 碘值 182 38 38 26 [假设下述油脂皆为形如(RCOO)3C3H5的单甘油酯] (1)主要成分皆为(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为884)形成的油,其皂化值 是 (2)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 (3)使碘值为180的鱼油100g硬化所需要吸收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至少 是 L。 答案:(1)190mg (2)其不饱和度较小 (3)15.9 解析(1)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皂化时,1mol油脂消耗3 mol KOH。 油脂~3KOH 884 3×56 1g m(KOH) mK0H28x3x568mor-0.19g=190mg,即皂化值为190。 884 g mol (2)硬化大豆油和花生油相比,皂化值相近,但碘值要大近两倍,说明硬化大豆油所 含的碳碳双键少,即不饱和度小。 (3)碘值是100g油脂加成碘的质量,不饱和烃基加成碘或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 有 I2~H2 25422.4L
解析:食用油和石蜡油属于有机化合物,故 A 项错误; 天然油脂和石蜡是混合物, 故 B 项错误;食用油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石蜡油属于烃类,故 C 项正确; 食用油的成分是油脂,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故 D 项错误。 9.参考下列(a)~(c)项的叙述并回答有关问题。 (a)皂化值是使 1 g 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质量(单位为 mg)。 (b)碘值是 100 g 油脂加成碘的质量(单位为 g)。 (c)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油脂 花生油 亚麻 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 豆油 大豆油 皂化值 mg 190 180 195 226 193 193 碘值 g 90 182 38 38 5 126 [假设下述油脂皆为形如(RCOO)3C3H5的单甘油酯] (1)主要成分皆为(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为 884)形成的油,其皂化值 是 。 (2)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 。 (3)使碘值为 180 的鱼油 100 g 硬化所需要吸收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至少 是 L。 答案:(1)190 mg (2)其不饱和度较小 (3)15.9 解析:(1)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皂化时,1 mol 油脂消耗 3 mol KOH。 油脂~3KOH 884 3×56 1 g m(KOH) m(KOH)=1 g×3×56 g·mol -1 884 g·mol -1 =0.19 g=190 mg,即皂化值为 190。 (2)硬化大豆油和花生油相比,皂化值相近,但碘值要大近两倍,说明硬化大豆油所 含的碳碳双键少,即不饱和度小。 (3)碘值是 100 g 油脂加成碘的质量,不饱和烃基加成碘或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 有: I2 ~ H2 254 22.4 L
180gV y-180gx224Lmor-15.9L。 254 gmo1 10地沟油泛指生活中产生的、不宜继续食用的油脂。地沟油经脱胶、洗涤、脱 色等预处理,可用来制备脂肪酸钠 (RCOONa),在消除危害的同时,还可用于处理含Cu2+的废水。 己知:2RCOO+Cu2一(RCOO)2Cu (1)可利用活性炭对地沟油进行脱色处理,这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取30L三油酸甘油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试剂 温度 时间 水解率 20 mL 3 mol-L-1 95℃ 3小时 52.1% H2SO4 20 mL 1.5 6 mol-L-1 70℃ 97.7% 小时 NaOH ①实验a中,三油酸甘油酯水解的产物是 (填物质名称)。 ②对比实验a、b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写出2条)。 (3)将预处理后的地沟油水解,用水解所得液体去除Cu+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水解所硫酸NaCl过滤 RCOONa和RCOOH 得液体调pH 的固体混合物 CuSO,溶液 (RCOO)2Cu沉淀+ 加热、搅拌 ①RCOONa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②实验表明,硫酸酸化后液体的pH会影响Cu2+的去除率。实验测得,pH=5时 Cu2+的去除率低于pH=7时的,其原因为 答案(1)吸附 (2)①油酸、甘油②实验条件下,碱性环境中水解速率大,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 响小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①离子化合物②与pH=7相比,pH=5时,H浓度增大,使平衡RCOO+H一 RCOOH正向移动,RCOO浓度降低,不利于反应2RCOO+Cu2一(RCOO)Cu正 向进行 解析(1)由于活性炭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够吸附色素及有气味的物质,所以对地 沟油进行脱色处理时使用活性炭,就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2)①三油酸甘油 酯属于油脂,油脂属于酯,三油酸甘油酯在酸作催化剂时,水解生成油酸和甘油:② 根据表中数据,碱性条件下水解温度低、时间短、水解率大,这是因为三油酸甘油
180 g V V= 180 g ×22.4 L·mol -1 254 g·mol -1 =15.9 L。 10.地沟油泛指生活中产生的、不宜继续食用的油脂。地沟油经脱胶、洗涤、脱 色等预处理,可用来制备脂肪酸钠 (RCOONa),在消除危害的同时,还可用于处理含 Cu2+的废水。 已知:2RCOO-+Cu2+ (RCOO)2Cu (1)可利用活性炭对地沟油进行脱色处理,这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取 30 mL 三油酸甘油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试剂 温度 时间 水解率 a 20 mL 3 mol·L -1 H2SO4 95 ℃ 3 小时 52.1% b 20 mL 6 mol·L -1 NaOH 70 ℃ 1.5 小时 97.7% ①实验 a 中,三油酸甘油酯水解的产物是 (填物质名称)。 ②对比实验 a、b 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写出 2 条)。 (3)将预处理后的地沟油水解,用水解所得液体去除 Cu2+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RCOONa 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②实验表明,硫酸酸化后液体的 pH 会影响 Cu2+的去除率。实验测得,pH=5 时 Cu2+的去除率低于 pH=7 时的,其原因为 。 答案:(1)吸附 (2)①油酸、甘油 ②实验条件下,碱性环境中水解速率大,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 响小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①离子化合物 ②与 pH=7 相比,pH=5 时,H+浓度增大,使平衡 RCOO-+H+ RCOOH 正向移动,RCOO-浓度降低,不利于反应 2RCOO-+Cu2+ (RCOO)2Cu 正 向进行 解析:(1)由于活性炭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够吸附色素及有气味的物质,所以对地 沟油进行脱色处理时使用活性炭,就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2)①三油酸甘油 酯属于油脂,油脂属于酯,三油酸甘油酯在酸作催化剂时,水解生成油酸和甘油;② 根据表中数据,碱性条件下水解温度低、时间短、水解率大,这是因为三油酸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