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i 酚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1.苯酚有毒,如不慎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 A.先用小苏打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 B.先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 C.用冷水冲洗 D.先用酒精冲洗,再用水冲洗 答案D 解析:小苏打溶液与苯酚不互溶也不反应,A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 化性,B项错误。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C项错误。苯酚易溶于酒精,如不慎 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措施是先用酒精冲洗D项正确。 2.依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苯酚晶体 NaOH溶液 蒸馏水浑浊变澄清 实验1 乙酸溶液 苯酚溶液 浓度相同 等浓度等体积的 NaHCO,溶液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现象 实验2 A.苯酚具有酸性 B.苯酚酸性比乙酸弱 C.碳酸酸性比苯酚强 D.实验1用NaHCO3替代NaOH,现象相同 答案D 解析:苯酚具有酸性,可以与NOH反应,A项正确: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 性比苯酚强,B、C项正确: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苯酚中加入碳酸氢钠不反应,则 现象不同,D项不正确。 3.下列有关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苯酚能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醇
第 2 课时 酚 课后· 基础巩固 1.苯酚有毒,如不慎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 A.先用小苏打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 B.先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 C.用冷水冲洗 D.先用酒精冲洗,再用水冲洗 答案:D 解析:小苏打溶液与苯酚不互溶也不反应,A 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 化性,B 项错误。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C 项错误。苯酚易溶于酒精,如不慎 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措施是先用酒精冲洗,D 项正确。 2.依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1 实验 2 A.苯酚具有酸性 B.苯酚酸性比乙酸弱 C.碳酸酸性比苯酚强 D.实验 1 用 NaHCO3 替代 NaOH,现象相同 答案:D 解析:苯酚具有酸性,可以与 NaOH 反应,A 项正确;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 性比苯酚强,B、C 项正确;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苯酚中加入碳酸氢钠不反应,则 现象不同,D 项不正确。 3.下列有关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苯酚能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醇
B.苯酚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C.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 答案D 解析:苯酚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醇,与侧链无关,苯环也能与氢气加成,A项不符合 题意;,苯酚与N2CO3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说明酚羟基具有酸性,是苯环对酚羟基 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是由于苯酚的含碳量高,与 侧链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苯酚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而 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需要液溴而且需溴化铁作催化剂,是侧链对苯环的影响使得 苯环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D项符合题意。 4.在实验室里从苯酚中分离出苯,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答案:C 解析:苯和苯酚互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苯酚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可用分液的 方法分离。 5.苯酚( 一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加成得到环己醇( )。下面 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C.苯酚是比碳酸更强的酸,环己醇则显中性 D.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环己醇加入FCl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答案C 解析:苯酚能发生取代反应,环己醇也能发生取代反应,故A项正确:醇羟基和酚羟 基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故B项正确: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故C项错误, 苯酚与氯化铁作用溶液显紫色,环己醇与氯化铁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故D项正 确。 6.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一定的 抗癌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能够与1ol该化合物发生反应的Br2和H2的最 大用量分别是(
B.苯酚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 C.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 2,4,6-三溴苯酚 答案:D 解析:苯酚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醇,与侧链无关,苯环也能与氢气加成,A 项不符合 题意;苯酚与 Na2CO3 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说明酚羟基具有酸性,是苯环对酚羟基 的影响,B 项不符合题意;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是由于苯酚的含碳量高,与 侧链无关,C 项不符合题意;苯酚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2,4,6-三溴苯酚,而 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需要液溴而且需溴化铁作催化剂,是侧链对苯环的影响使得 苯环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D 项符合题意。 4.在实验室里从苯酚中分离出苯,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 答案:C 解析:苯和苯酚互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苯酚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可用分液的 方法分离。 5.苯酚(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加成得到环己醇( )。下面 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C.苯酚是比碳酸更强的酸,环己醇则显中性 D.苯酚与 FeCl3 溶液作用显紫色,环己醇加入 FeCl3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答案:C 解析:苯酚能发生取代反应,环己醇也能发生取代反应,故 A 项正确;醇羟基和酚羟 基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故 B 项正确;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故 C 项错误; 苯酚与氯化铁作用溶液显紫色,环己醇与氯化铁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故 D 项正 确。 6.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一定的 抗癌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能够与 1 mol 该化合物发生反应的 Br2 和 H2 的最 大用量分别是( )
OH HO〈CH-CH〈 OH A.1mol、1mol B.3.5mol、7mol C.3.5mol、6mol D.6mol、7mol 答案D 解析:1个分子中共含有3个酚羟基,1mol该化合物可与5mol溴发生取代反应, 取代在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含有1个碳碳双键,则1mol该化合物可与1ol溴 发生加成反应,共消耗6mol溴;1个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则1mol 该化合物可与7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7.下列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们均含有多个官能团。下列有关 说法中,正确的是()。 OH CH2 OH OCH COOH ① ② CHy HO -OH CHCHO COOH OH ③ A.①属于酚,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B.②属于酚,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C.1mol③最多能与3 mol Br2发生反应 D.④属于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D 解析:酚羟基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①属于酚,但酚羟基不能与NaHCO3溶 液反应产生CO2,A项错误:②中OH与侧链烃基相连,属于醇,不含酚羟基,所以 不能使FC3溶液显紫色,B项错误:酚羟基的邻、对位苯环氢能与溴发生取代反 应,所以1mol③最多能与2molB2发生反应,C项错误;④的分子中不含苯环,含 OH,属于醇,且与OH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含H,能发生消去反应,D 项正确。 8.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从它的结构简式可推测它不可能有的化学性质 是()
A.1 mol、1 mol B.3.5 mol、7 mol C.3.5 mol、6 mol D.6 mol、7 mol 答案:D 解析:1 个分子中共含有 3 个酚羟基,1 mol 该化合物可与 5 mol 溴发生取代反应, 取代在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含有 1 个碳碳双键,则 1 mol 该化合物可与 1 mol 溴 发生加成反应,共消耗 6 mol 溴;1 个分子中含有 2 个苯环,1 个碳碳双键,则 1 mol 该化合物可与 7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 项正确。 7.下列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们均含有多个官能团。下列有关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属于酚,可与 NaHCO3 溶液反应产生 CO2 B.②属于酚,能使 FeCl3 溶液显紫色 C.1 mol③最多能与 3 mol Br2 发生反应 D.④属于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D 解析:酚羟基不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则①属于酚,但酚羟基不能与 NaHCO3溶 液反应产生 CO2,A 项错误;②中—OH 与侧链烃基相连,属于醇,不含酚羟基,所以 不能使 FeCl3 溶液显紫色,B 项错误;酚羟基的邻、对位苯环氢能与溴发生取代反 应,所以 1 mol ③最多能与 2 mol Br2 发生反应,C 项错误;④的分子中不含苯环,含 —OH,属于醇,且与—OH 相连的 C 原子的邻位 C 原子上含 H,能发生消去反应,D 项正确。 8.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从它的结构简式可推测它不可能有的化学性质 是( )
HO CH2CH—CH2 OCH, A.既可燃烧,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既可与B2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丁香油酚中只含C、H、O三种元素,故丁香油酚能燃烧,丁香油酚的分子中 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均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A不符合题意;有机 化合物中能与NaHCO3反应的官能团是一COOH,丁香油酚分子中不含羧基,酚羟 基的酸性太弱,不与NHCO3反应,故B符合题意:丁香油酚中含有酚羟基,能与 FCl3发生显色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丁香油酚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 成反应,由于酚羟基的存在,使苯环上的邻位、对位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容易与 B2发生取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9.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OH HO CH HO HaC CH2 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Cl3溶液呈紫色 B.该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1ol该物质分别与饱和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 为10mol和7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答案D 解析:苯酚同系物中只含1个苯环和1个酚羟基,该物质含2个苯环和3个酚羟 基,不属于苯酚同系物,但含酚羟基,遇FCl3溶液呈紫色,A项错误;碳碳双键、酚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甲基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滴入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振荡,紫色褪去,不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B项错误;酚羟基的邻对位 苯环氢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ol该物质与饱 和溴水反应,最多消耗溴为4ol;苯环与碳碳双键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物质与氢气反应时,最多消耗氢气为7mol,C项错误;苯环、碳碳双键均为 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旅转,则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项正确。 10.A、B的结构简式如下:
A.既可燃烧,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与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 CO2气体 C.可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既可与 Br2 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丁香油酚中只含 C、H、O 三种元素,故丁香油酚能燃烧,丁香油酚的分子中 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均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 A 不符合题意;有机 化合物中能与 NaHCO3 反应的官能团是—COOH,丁香油酚分子中不含羧基,酚羟 基的酸性太弱,不与 NaHCO3 反应,故 B 符合题意;丁香油酚中含有酚羟基,能与 FeCl3 发生显色反应,故 C 不符合题意;丁香油酚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 Br2 发生加 成反应,由于酚羟基的存在,使苯环上的邻位、对位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容易与 Br2 发生取代反应,故 D 不符合题意。 9.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 FeCl3 溶液呈紫色 B.该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1 mol 该物质分别与饱和溴水和 H2 反应时最多消耗 Br2 和 H2 的物质的量分别 为 10 mol 和 7 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答案:D 解析:苯酚同系物中只含 1 个苯环和 1 个酚羟基,该物质含 2 个苯环和 3 个酚羟 基,不属于苯酚同系物,但含酚羟基,遇 FeCl3 溶液呈紫色,A 项错误;碳碳双键、酚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甲基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滴入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振荡,紫色褪去,不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B 项错误;酚羟基的邻对位 苯环氢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 1 mol 该物质与饱 和溴水反应,最多消耗溴为 4 mol;苯环与碳碳双键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 1 mol 该物质与氢气反应时,最多消耗氢气为 7 mol,C 项错误;苯环、碳碳双键均为 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则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 项正确。 10.A、B 的结构简式如下:
CH, HO OH H HO CH A (I)A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2)A、B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A (填“能”或“不能”),B (填 “能”或不能)。 (3)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其反应类型是 (4)向各含A、B1ol的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溴水,完全反应后消耗单质溴的物 质的量分别是 mol、 mol. 答案(1)羟基、碳碳双键 (2)不能能 (3)消去反应 (4)12 解析:(2)卤代烃、酚、羧酸、酯都能与NOH溶液反应,A中不含卤原子、酚羟 基、羧基、酯基,所以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B中含有的酚羟基能与NaOH反 应:(3)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可以得到B,故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4)A中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中苯环上酚羟基邻位上的氢原子与 溴发生取代反应,所以A能与1mol溴发生加成反应,B能与2mol溴发生取代反 应。 11.某化学小组以下列4种物质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物质的羟基中氢原 子的活泼性: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 I.甲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分别取4种溶液,滴 溶液变红的是① 略 加紫色石蕊溶液 ③溶液 将CO2通入 方程式: C6 HIsONa溶液中 配制等物质的量浓度 的CH3 COONa溶 NaHCO3溶液的 略 液、NaHCO3溶液,并pH大 比较其pH 向含酚酞的NaOH ④中无明显现象 滴加②时的方程式: 溶液中,各滴加等量 ②中红色明显变 的②④两种溶液 浅
(1)A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A、B 能否与 NaOH 溶液反应:A (填“能”或“不能”),B (填 “能”或“不能”)。 (3)A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 B,其反应类型是 。 (4)向各含 A、B 1 mol 的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溴水,完全反应后消耗单质溴的物 质的量分别是 mol、 mol。 答案:(1)羟基、碳碳双键 (2)不能 能 (3)消去反应 (4)1 2 解析:(2)卤代烃、酚、羧酸、酯都能与 NaOH 溶液反应,A 中不含卤原子、酚羟 基、羧基、酯基,所以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B 中含有的酚羟基能与 NaOH 反 应;(3)A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可以得到 B,故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4)A 中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 中苯环上酚羟基邻位上的氢原子与 溴发生取代反应,所以 A 能与 1 mol 溴发生加成反应,B 能与 2 mol 溴发生取代反 应。 11.某化学小组以下列 4 种物质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物质的羟基中氢原 子的活泼性:①乙酸 ②苯酚 ③碳酸 ④乙醇 Ⅰ.甲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1 分别取 4 种溶液,滴 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的是① ③溶液 略 2 将 CO2 通入 C6H5ONa 溶液中 方程式: 3 配制等物质的量浓度 的 CH3COONa 溶 液、NaHCO3 溶液,并 比较其 pH NaHCO3 溶液的 pH 大 略 4 向含酚酞的 NaOH 溶液中,各滴加等量 的②④两种溶液 ④中无明显现象; ②中红色明显变 浅 滴加②时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