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④段两个加点字“空敞地”的意思不同,请依次解释。(2分) (1)方便而实用的公共场所(百姓自己的公共空间)。 (2)(没有建筑物的)(等待建筑楼盘)的被荒废的窄地。 3.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2分) A.作为公共空间,老北京的市场与寺庙功能相似,差异在于是否露天 B.如今的大公园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更多的是锦上添花,为点缀而用。 C.破旧衰败的老地方渐渐换位在图书、展会老照片和人们的记忆之中。 D.作为老地方的红房子西餐厅不仅有经济价值,更有历史和情感价值 4通读全文,概括导致我国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的原因。(3分) 追逐经济利益、讲究唯新是举、讲求政治意义等 5.分析第⑨⑩两段的作用。(3分) 篇末点题;用反复的句式,照应前文有关“空敞地”和“老地方”的论述,使文 章结构更加紧凑:用比喻的方法,牛动形象地揭示“窄敞地”和“老地方”对城 市的价值,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建设现状的不满。 6.除文中提及,请另举上海一处“老地方”,阐述你对第8段中荆其敏先生所谓 “情事结点”的认识。(3分) “情事结点”“是城市中具备怀旧价值,包含着历史的痕迹、城市的记忆、人们 的感情的老地方。如外白渡桥、外滩、徐家汇天主堂、美术馆、动物园等,它们 原本只是一个地点或者一个建筑,却在时间的推移里自然留下了痕迹、记忆,岧 托了人们的感情,产生了怀旧价值,逐步成为更多人尊重并追随的传统 (例子1分,内涵2分,包括“情事”和“结点”两个方面。) 【闸北】(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5分) 人生逆境罗兰 ①每个人都可能有环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时候。说得严重一点,几乎 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负起经历各种困难 折磨的命运。 ②但这并不是说,因此就该认定人间没有乐趣,或生命没有价值。我们()被 注定了要靠劳力、靠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被注定了有七情六欲来品尝 人间各种各样的离合悲欢;()在另一方面,我们却有机会欣赏这鸟语花香的 世界,我们还有智慧可以体味人间苦乐的真谛,我们也还有心情来领略人间的爱 心、善良和同情是何等的珍贵。总而言之,和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比起来,我们的 收获是值得的 ③我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所不能不花的旅费。而在这 一趟旅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五色缤纷的经验。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可以
2. 第④段两个加点字“空敞地”的意思不同,请依次解释。(2 分) (1)方便而实用的公共场所(百姓自己的公共空间)。 (2)(没有建筑物的)(等待建筑楼盘)的被荒废的空地。 3.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2 分) A.作为公共空间,老北京的市场与寺庙功能相似,差异在于是否露天。 B.如今的大公园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更多的是锦上添花,为点缀而用。 C.破旧衰败的老地方渐渐换位在图书、展会老照片和人们的记忆之中。 D.作为老地方的红房子西餐厅不仅有经济价值,更有历史和情感价值。 4.通读全文,概括导致我国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的原因。(3 分) 追逐经济利益、讲究唯新是举、讲求政治意义等 5.分析第⑨⑩两段的作用。(3 分) 篇末点题;用反复的句式,照应前文有关“空敞地”和“老地方”的论述,使文 章结构更加紧凑:用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地揭示“空敞地”和“老地方”对城 市的价值,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建设现状的不满。 6.除文中提及,请另举上海一处“老地方”,阐述你对第 8 段中荆其敏先生所谓 “情事结点”的认识。(3 分) “情事结点”“是城市中具备怀旧价值,包含着历史的痕迹、城市的记忆、人们 的感情的老地方。如外白渡桥、外滩、徐家汇天主堂、美术馆、动物园等,它们 原本只是一个地点或者一个建筑,却在时间的推移里自然留下了痕迹、记忆,寄 托了人们的感情,产生了怀旧价值,逐步成为更多人尊重并追随的传统。 (例子 1 分,内涵 2 分,包括“情事”和“结点”两个方面。) 【闸北】(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5 分) 人生逆境 罗兰 ①每个人都可能有环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时候。说得严重一点,几乎 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负起经历各种困难 折磨的命运。 ②但这并不是说,因此就该认定人间没有乐趣,或生命没有价值。我们( )被 注定了要靠劳力、靠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被注定了有七情六欲来品尝 人间各种各样的离合悲欢;( )在另一方面,我们却有机会欣赏这鸟语花香的 世界,我们还有智慧可以体味人间苦乐的真谛,我们也还有心情来领略人间的爱 心、善良和同情是何等的珍贵。总而言之,和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比起来,我们的 收获是值得的。 ③我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所不能不花的旅费。而在这 一趟旅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五色缤纷的经验。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可以
当做那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狭路、过险桥。而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那 是我们到达了风光明媚的处所,卸下了行装,洗去了风尘,在欣赏留连。也正如 旅行一样,不在某一处风景区永远停留,而只能在驻足一阵之后,就又该背起行 囊去寻觅另一处佳境。 ④因此,人间的苦苦乐乐,我们都该把它看做理所当然。做生意顺利的时候,财 源滚滚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是顺境。一旦遇上风险,逆境来临,就又 要过一过节衣缩食的苦日子,不够坚强的人当逆境来临时,就难免会匆匆结束这 次旅行,到那渺茫不可知的地方去;而假如我们够坚强,就该明白,我们就是为 经历这些风险而来。 ⑤作为一个像样的旅行家需要勇气,也唯有有勇气承担旅途风险的人才可以到达 人生的胜境,才可以领略到一般人所领略不到的“化险为夷”,“夜尽天明”, “腊尽春回”等等的乐趣。因此,逢到逆境时,我们要忍一忍、熬一熬、再多拿 出一份勇气和信心;不要只看旅途的艰苦,而要把希望的灯光点亮,去照见那你 所想要去的地方。 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受到环境压力的时候;但在这时候,你与其悲伤流泪,就不 如将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等一旦机会来临,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去应 付了,境遇就好转了。许多事实使我相信,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可以缩小到最小限 度,而一样保持乐天达观的心情。只要你自己不让自己消沉灰颓,环境是不能把 你怎样的。 ⑦懂得旅行乐趣的人,往往对平坦好走、容易达到的地方没有兴趣,而偏偏喜欢 去找那些险峻的山,未开发的林,或没有人烟的岛。他们认为旅行的乐趣在于克 服那些途中的困难,在于到达别人所不易到达的地方,在于发现新的佳境。 ⑧懂得人生的人也是一样,他们往往不喜欢平稳凡庯的生活,而有胆量去尝试 些困难的、冒险的、但却有内容、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当困难克服 险境过去了,他们才会尝到一些人生的真味,他们才会真正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样 的苦法,乐又是怎样的乐法,贫穷的滋味怎样,失恋的滋味如何,而他们最大的 收获却往往是成功的快乐 ⑨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 法;而是说,他可以在生活上比一般人较为豁达开通,眼光远大,做起事来可以 得心应手。如果我们从小就安安稳稳无风无浪地像花朵一样生活在暖房里,我们 所见的天日就只有那一点点,所能适应的温度也就只有那一点点,那还有什么意 思呢? 1、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括号处的一项是(B)。(2分) A.虽然甚至但 B.虽然虽然但 C.即使即使可 D.即使并且 2、第④段加点词各指代什么?有何作用?(4分) 那:指渺茫不可知的地方一一提前结束人生之旅; 这些:指面对的风险(逆境、苦难) 作用:一个虚指,一个实指:对指代对象起强调作甩 3、将人生喻作“做一次旅行”,其含义有:(3分
当做那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狭路、过险桥。而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那 是我们到达了风光明媚的处所,卸下了行装,洗去了风尘,在欣赏留连。也正如 旅行一样,不在某一处风景区永远停留,而只能在驻足一阵之后,就又该背起行 囊去寻觅另一处佳境。 ④因此,人间的苦苦乐乐,我们都该把它看做理所当然。做生意顺利的时候,财 源滚滚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是顺境。一旦遇上风险,逆境来临,就又 要过一过节衣缩食的苦日子,不够坚强的人当逆境来临时,就难免会匆匆结束这 次旅行,到那渺茫不可知的地方去;而假如我们够坚强,就该明白,我们就是为 经历这些风险而来。 ⑤作为一个像样的旅行家需要勇气,也唯有有勇气承担旅途风险的人才可以到达 人生的胜境,才可以领略到一般人所领略不到的“化险为夷”,“夜尽天明”, “腊尽春回”等等的乐趣。因此,逢到逆境时,我们要忍一忍、熬一熬、再多拿 出一份勇气和信心;不要只看旅途的艰苦,而要把希望的灯光点亮,去照见那你 所想要去的地方。 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受到环境压力的时候;但在这时候,你与其悲伤流泪,就不 如将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等一旦机会来临,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去应 付了,境遇就好转了。许多事实使我相信,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可以缩小到最小限 度,而一样保持乐天达观的心情。只要你自己不让自己消沉灰颓,环境是不能把 你怎样的。 ⑦懂得旅行乐趣的人,往往对平坦好走、容易达到的地方没有兴趣,而偏偏喜欢 去找那些险峻的山,未开发的林,或没有人烟的岛。他们认为旅行的乐趣在于克 服那些途中的困难,在于到达别人所不易到达的地方,在于发现新的佳境。 ⑧懂得人生的人也是一样,他们往往不喜欢平稳凡庸的生活,而有胆量去尝试一 些困难的、冒险的、但却有内容、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当困难克服了, 险境过去了,他们才会尝到一些人生的真味,他们才会真正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样 的苦法,乐又是怎样的乐法,贫穷的滋味怎样,失恋的滋味如何,而他们最大的 收获却往往是成功的快乐。 ⑨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 法;而是说,他可以在生活上比一般人较为豁达开通,眼光远大,做起事来可以 得心应手。如果我们从小就安安稳稳无风无浪地像花朵一样生活在暖房里,我们 所见的天日就只有那一点点,所能适应的温度也就只有那一点点,那还有什么意 思呢? 1、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括号处的一项是( B )。(2 分) A.虽然 甚至 但 B.虽然 虽然 但 C.即使 即使 可 D.即使 并且 可 2、第④段加点词各指代什么?有何作用?(4 分) 那:指渺茫不可知的地方——提前结束人生之旅; 这些:指面对的风险(逆境、苦难)。 作用:一个虚指,一个实指;对指代对象起强调作用。 3、将人生喻作“做一次旅行”, 其含义有:(3 分)
①辛劳和苦难是旅费:②痛苦和快乐是经验;③永不停顿是寻觅。 4、第⑦段画线句印证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一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怿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矣。”(1分) 5、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2分) A.文章开篇从人之常遇入手,进而以爱心、同情与付出的代价相比,证明“收 获是值得的”。 B.本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了怎样追求“佳境”的态度、办法及观点 C.顺境与逆境交替出现,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一一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表达 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D.人生之路多险途,无限风光在险峰;欢乐与痛苦相伴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不应回避,应该敢于直面,从中享受挑战、成功的快乐 6、面对“人生逆境”,作为一个“像样的旅行家”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3 分) 县备克服困难的勇气:保持乐天达观的心态:具有探幽冒险的精神 【普陀】(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①先秦诸子由于社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 献。我把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分为三个等级一一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 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在这三个等级中,处于第一等级的 庄子和孟子已经是文学家,而庄子则是一位大文学家 ②把老子和孔子放在第二等级,实在有点委屈这两位精神巨匠了。我想他们本人 都无心于自身的文学建树,但是,虽无心却有大建树。这便是天才,这便是伟大 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相比之下,孔子的声音,是 恂恂教言,浑厚恳切,有人间炊烟气,令听者感动,令读者萦怀;相比之下,老 子的声音,是铿锵断语,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颁下律令,使听者惊悚,使读者铭 记。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 端庄思维的文体。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 子的斯文潇洒。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因此他的文风也 就成了永久的楷模。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 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中国文脉,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种朴实的正气 却颠扑不灭。因此,孔子于文,功劳赫赫。本来,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学上站 在老子面前,谁知老子另辟奇境,别创独例。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 汉字重似千钧,不容外借。在老子面前,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甚至无须 任何解释、过渡、调和、沟通。这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 高台。我听不止一位西方哲学家说:“「甲]从语言方式,老子「乙]是最高哲 学。孔子不如老子果断,因此在外人看来,更像一个教育家、社会评论家。”外 国人即使不懂中文,也能从译文感知“最高哲学”的所在。有一段时间,德国人 曾骄傲地说:“全世界的哲学都是用德文写的。”这当然是故意的自我夸耀,但 平心而论,回顾以前几百年,德国人也确实有说这种“大话”的底气。然而,当
①辛劳和苦难是旅费;②痛苦和快乐是经验;③永不停顿是寻觅。 4、第⑦段画线句印证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一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矣。”(1 分) 5、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 )。(2 分) A. 文章开篇从人之常遇入手,进而以爱心、同情与付出的代价相比,证明“收 获是值得的”。 B. 本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了怎样追求“佳境”的态度、办法及观点。 C. 顺境与逆境交替出现,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表达 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D. 人生之路多险途,无限风光在险峰;欢乐与痛苦相伴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不应回避,应该敢于直面,从中享受挑战、成功的快乐。 6、面对“人生逆境”,作为一个“像样的旅行家”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3 分) 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保持乐天达观的心态;具有探幽冒险的精神。 【普陀】(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①先秦诸子由于社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 献。我把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 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在这三个等级中,处于第一等级的 庄子和孟子已经是文学家,而庄子则是一位大文学家。 ②把老子和孔子放在第二等级,实在有点委屈这两位精神巨匠了。我想他们本人 都无心于自身的文学建树,但是,虽无心却有大建树。这便是天才,这便是伟大。 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相比之下,孔子的声音,是 恂恂教言,浑厚恳切,有人间炊烟气,令听者感动,令读者萦怀;相比之下,老 子的声音,是铿锵断语,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颁下律令,使听者惊悚,使读者铭 记。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 端庄思维的文体。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 子的斯文潇洒。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因此他的文风也 就成了永久的楷模。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 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中国文脉,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种朴实的正气 却颠扑不灭。因此,孔子于文,功劳赫赫。本来,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学上站 在老子面前,谁知老子另辟奇境,别创独例。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 汉字重似千钧,不容外借。在老子面前,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甚至无须 任何解释、过渡、调和、沟通。这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 高台。我听不止一位西方哲学家说:“[甲]从语言方式,老子[乙]是最高哲 学。孔子不如老子果断,因此在外人看来,更像一个教育家、社会评论家。”外 国人即使不懂中文,也能从译文感知“最高哲学”的所在。有一段时间,德国人 曾骄傲地说:“全世界的哲学都是用德文写的。”这当然是故意的自我夸耀,但 平心而论,回顾以前几百年,德国人也确实有说这种“大话”的底气。然而,当
他们读到老子就开始不说这种话了。据统计,现在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本老 子的书,其普及度远远超过老子的祖国。 ③说完第二等级,我顺便说一下第三等级。韩非子和墨子,都不在乎文学,有时 甚至明确排斥。但是,他们的论述也具有了文学素质,主要是那些干净而雄辩的 逻辑所造成的简洁明快,让人产生了一种阅读上的愉悦。当然,他们两人实干家 的形象,也会帮助我们产生文字之外的动人想象 ④更重要的是要让出时间来看看第一等级,庄子和孟子。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 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在人生格调上,他与孔子很不一样,显得有点骄傲自恃, 甚至盛气凌人。这在人际关系上好像是缺点,但在文学上就不一样了。他的文辞, 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让中国 语文,摆脱了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连接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文脉到他, 气血健旺,精神抖擞,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 ⑤但是,与他同一时期,一个几乎与他同年的庄子出现了。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 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 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岂止对孟子,他对人生都很怀疑。真假 的区分在何处?生死的界线在哪里?他陷入了困惑,又继之以嘲讽。这就使他从 礼义辩论中撤退,回到对生存意义的探寻,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 升 ⑥他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别的“子” 但是这种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问出一串串最重 要的“傻”问题。但仅仅是这样,他还未必能成为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他最 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 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一下,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 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他的文章,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也是中国文 学史的第一流佳作。 ⑦此后历史上一切有文学才华的学人,都不会不粘上庄子。这个现象很奇怪,对 于其他“子”,都因为思想观念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取舍,但庄子却例外。没有人 会不喜欢他讲的那些寓言故事,没有人会不喜欢他与南天北海融为一体的自由精 神,没有人会不喜欢他时而巨鸟、时而大鱼、时而飞蝶的想象空间 ⑧在这个意义上,形象大于思维,文学大于哲学,活泼大于庄严 1.文章第一段中提到的先秦诸子分属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2分) 2.第二段中“委屈”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与老子、孔子的历史地位不相匹配 (2分) 3.联系上下文,为第二段的画线句选项填空,并简述理由。(3分) 选项一:仅就是;选项二:如果是 选项—。理由;选项一更为斩钉截铁,富有强调意味和极度推崇的感情色彩,在 承认老子思想的晢学性的同时,突出了其果断而独特的语言形式的价值。选项二 以“如果”表示假设,语意表达上不及选项一明确、严谨,语气上也有所削弱 4.在文章前半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孔子和老子,请分析这样构思的用意。 (3分)
他们读到老子就开始不说这种话了。据统计,现在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本老 子的书,其普及度远远超过老子的祖国。 ③说完第二等级,我顺便说一下第三等级。韩非子和墨子,都不在乎文学,有时 甚至明确排斥。但是,他们的论述也具有了文学素质,主要是那些干净而雄辩的 逻辑所造成的简洁明快,让人产生了一种阅读上的愉悦。当然,他们两人实干家 的形象,也会帮助我们产生文字之外的动人想象。 ④更重要的是要让出时间来看看第一等级,庄子和孟子。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 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在人生格调上,他与孔子很不一样,显得有点骄傲自恃, 甚至盛气凌人。这在人际关系上好像是缺点,但在文学上就不一样了。他的文辞, 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让中国 语文,摆脱了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连接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文脉到他, 气血健旺,精神抖擞,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 ⑤但是,与他同一时期,一个几乎与他同年的庄子出现了。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 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 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岂止对孟子,他对人生都很怀疑。真假 的区分在何处?生死的界线在哪里?他陷入了困惑,又继之以嘲讽。这就使他从 礼义辩论中撤退,回到对生存意义的探寻,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 升。 ⑥他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别的“子”。 但是这种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问出一串串最重 要的“傻”问题。但仅仅是这样,他还未必能成为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他最 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 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一下,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 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他的文章,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也是中国文 学史的第一流佳作。 ⑦此后历史上一切有文学才华的学人,都不会不粘上庄子。这个现象很奇怪,对 于其他“子”,都因为思想观念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取舍,但庄子却例外。没有人 会不喜欢他讲的那些寓言故事,没有人会不喜欢他与南天北海融为一体的自由精 神,没有人会不喜欢他时而巨鸟、时而大鱼、时而飞蝶的想象空间。 ⑧在这个意义上,形象大于思维,文学大于哲学,活泼大于庄严。 1.文章第一段中提到的先秦诸子分属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2 分) 2.第二段中“委屈”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与老子、孔子的历史地位不相匹配。 (2 分) 3.联系上下文,为第二段的画线句选项填空,并简述理由。(3 分) 选项一:仅 就是; 选项二:如果 是 选项一。理由:选项一更为斩钉截铁,富有强调意味和极度推崇的感情色彩,在 承认老子思想的哲学性的同时,突出了其果断而独特的语言形式的价值。选项二 以“如果”表示假设,语意表达上不及选项一明确、严谨,语气上也有所削弱。 4.在文章前半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孔子和老子,请分析这样构思的用意。 (3 分)
介绍孔子、老子对中国文脉形成的贡献,强调两者在文学形式上的特色和建树, 以此映衬下文庄子、孟子更胜一筹的文学品相,表现作者对先秦诸子评价标准的 独到认识 5.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2分 A.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文章各有千秋,是两种不同的风格,难分伯仲。 B.中国文脉绵延至今,虽然支流繁多,但其基调始终是一种朴实的正气 C.孟子的精神气质与其文章相辅相成,为中国文脉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 格调。 D.庄子的文章因为深邃的哲思和自由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上第 流的佳作。 6.概括作者对先秦诸子“文学品相”分级的标准,并简要阐述你对此标准的看 法。(5分) 分级的标准:依据语言风格和文学技巧(文学手法、表现手法)的髙一下划分 对此标准的看法1分:分析1分:语言表达1分 【静安】(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信息与世界的新主人 胡泳 ①从全球来看,越来越多的信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传送到越来越多的人手中 无论是宽带网、无线通信还是智能终端的普及都在推动这一趋势。在这个趋势中 人们不仅强烈要求接入互联网,而且也渴求随着上网而获得未经阻碍和不加过滤 的信息。正如在互联网上流传多年的那个著名的口号所言:“信息渴望自由” ②如果你仔细观察国际生活的真正运转,你会发现这个舞台的主角已然发生变 换。有哪些新的演员在登台亮相,试图把自身的逻辑施加给全世界呢?今天我们 来评选这个星球上最有影响的五十人,奧巴马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国家领袖了 可是就连他的光芒与谷歌两个年轻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或者 Facebook的更年轻 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相比也难免黯然失色。 ③在2010年,一个人和一个网站搅得世界上众多的国家政府都心神不宁,这个 人和这家网站不是别的,就是朱利安·保罗·阿桑奇以及他一手创办的“维基解 密”( Wikileaks)。 ④早在2007年4月,维基解密就曾因为披露美军在伊拉克操作阿帕奇直升机对 地面上的人群开火的视频录像而名声大噪。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做了 件更加令世界震动的事情:它一举披露了25万份美国外交密电,数量如此庞 大的密电令所有外交官都打起了寒颤。 ⑤如果你去检查维基解密的简介,会看到上面写的一句话介绍是:“我们打开政 府”,而地点则写着:所有地方。维基解密网站的简述则自称是一项“跨越多个 司法管辖区域的,保护泄密者、记者、活动分子等拥有想向公众公开的敏感材料 的人士的公共服务”。自从2006年12月成立以来,维基解密就在全球致力于获 取、公布和保护这样的敏感材料。维基解密把自己的信念说得十分清楚:我们相 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导致腐败的减少、治理的改善,令民主政体更加强大。所
介绍孔子、老子对中国文脉形成的贡献,强调两者在文学形式上的特色和建树, 以此映衬下文庄子、孟子更胜一筹的文学品相,表现作者对先秦诸子评价标准的 独到认识。 5.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2 分) A.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文章各有千秋,是两种不同的风格,难分伯仲。 B.中国文脉绵延至今,虽然支流繁多,但其基调始终是一种朴实的正气。 C.孟子的精神气质与其文章相辅相成,为中国文脉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 格调。 D.庄子的文章因为深邃的哲思和自由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上第一 流的佳作。 6.概括作者对先秦诸子“文学品相”分级的标准,并简要阐述你对此标准的看 法。(5 分) 分级的标准:依据语言风格和文学技巧(文学手法、表现手法)的高一下划分。 对此标准的看法 1 分;分析 1 分;语言表达 1 分 【静安】(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信息与世界的新主人 胡泳 ①从全球来看,越来越多的信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传送到越来越多的人手中, 无论是宽带网、无线通信还是智能终端的普及都在推动这一趋势。在这个趋势中, 人们不仅强烈要求接入互联网,而且也渴求随着上网而获得未经阻碍和不加过滤 的信息。正如在互联网上流传多年的那个著名的口号所言:“信息渴望自由”。 ②如果你仔细观察国际生活的真正运转,你会发现这个舞台的主角已然发生变 换。有哪些新的演员在登台亮相,试图把自身的逻辑施加给全世界呢?今天我们 来评选这个星球上最有影响的五十人,奥巴马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国家领袖了, 可是就连他的光芒与谷歌两个年轻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或者 Facebook 的更年轻 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相比也难免黯然失色。 ③在 2010 年,一个人和一个网站搅得世界上众多的国家政府都心神不宁,这个 人和这家网站不是别的,就是朱利安·保罗·阿桑奇以及他一手创办的“维基解 密”(Wikileaks)。 ④早在 2007 年 4 月,维基解密就曾因为披露美军在伊拉克操作阿帕奇直升机对 地面上的人群开火的视频录像而名声大噪。2010 年 11 月 28 日,维基解密做了 一件更加令世界震动的事情:它一举披露了 25 万份美国外交密电,数量如此庞 大的密电令所有外交官都打起了寒颤。 ⑤如果你去检查维基解密的简介,会看到上面写的一句话介绍是:“我们打开政 府”,而地点则写着:所有地方。维基解密网站的简述则自称是一项“跨越多个 司法管辖区域的,保护泄密者、记者、活动分子等拥有想向公众公开的敏感材料 的人士的公共服务”。自从 2006 年 12 月成立以来,维基解密就在全球致力于获 取、公布和保护这样的敏感材料。维基解密把自己的信念说得十分清楚:我们相 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导致腐败的减少、治理的改 善,令民主政体更加强大。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