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我国虽然早在2011年就认定了200多家有资质的电器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 但截至2016年,被回收的电子垃圾仍只有20%左右 9.目前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存在哪些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古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钟离牧字子幹,会稽山阴人,汉鲁相意七世孙也。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 二十余亩,临熟,甚民有识认之,牧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 人。县长闻之,召氏系狱,欲绳以法,牧为之请。长曰:“君慕承官[注],自行 义事,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何得寝公宪而从忠邪?"牧曰:“此是郡界缘君意 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遂出装,还役。封秦亭侯,拜越骑校尉。 永安六年,蜀并于魏,武陵五谿夷与蜀接界,时论俱其叛乱,乃以牧为平魏将军, 领武陡太守,枉之郡。魏遣郭纯任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迁陡界,屯于赤沙。 请致诸夷邑君,或起应纯,又进攻酉阳县,郡中震惧。牧问朝吏曰:“西蜀倾覆 边境见侵,何以御之?”皆对曰:“今二县山险,诸夷阻兵,不可以军惊扰,惊 扰则诸夷盘结。宜以渐安,可遣恩信吏宣教慰劳。”牧曰:“不然,外境内侵, 诳诱人民,当及其根抵未深而扑取之,此救火责速之势也。″敕外趣严,掾史沮 议来便行军法。即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除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 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纯等散,五谿平。迁扬武将军,封都乡侯。 复以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卒官。家无余财,士民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有删改) [注]承宫,汉朝人.《后汉书》记载有“承宫樵薪苦学”的故事。 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本以田荒,故垦之耳 以气闻于诸侯 B.屯于赤沙 不拘于时,学于余 C.西蜀倾覆,边境见侵 见犯乃死,重负国 D.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B.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C.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D.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以此方式取名的有洛阳、衡阳、河 阴、华阴等。 B.斛,本为古代的量器,后用作容量单位.常见的古代容盘单位还有石、升、斗 钧等 C.橡,顶意为佐助,后成为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类似的称呼还有掾曹掾吏等 D.节,即符节、旌节,缀有托中尾的竹竿,是我国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或凭证。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离牧仁心宽厚,体恤百姓。他在永兴垦田种稻,稻子快熟时,有县民来认领 田地,钟离牧遂将稻子给他,后县长要责罚该县民,钟离牧替他求情
D.我国虽然早在 2011 年就认定了 200 多家有资质的电器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 但截至 2016 年,被回收的电子垃圾仍只有 20%左右。 9.目前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存在哪些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诗文阅读(45 分) (一)文言文阅读(2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钟离牧字子幹,会稽山阴人,汉鲁相意七世孙也。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 二十余亩,临熟,甚民有识认之,牧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 人。县长闻之,召氏系狱,欲绳以法,牧为之请。长曰:“君慕承官[注],自行 义事,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何得寝公宪而从忠邪?"牧曰:“此是郡界缘君意 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遂出装,还役。封秦亭侯,拜越骑校尉。 永安六年,蜀并于魏,武陵五谿夷与蜀接界,时论俱其叛乱,乃以牧为平魏将军, 领武陡太守,枉之郡。魏遣郭纯任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迁陡界,屯于赤沙。 请致诸夷邑君,或起应纯,又进攻酉阳县,郡中震惧。牧问朝吏曰:“西蜀倾覆, 边境见侵,何以御之?”皆对曰:“今二县山险,诸夷阻兵,不可以军惊扰,惊 扰则诸夷盘结。宜以渐安,可遣恩信吏宣教慰劳。”牧曰:“不然,外境内侵, 诳诱人民,当及其根抵未深而扑取之,此救火责速之势也。"敕外趣严,掾史沮 议来便行军法。即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除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 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纯等散,五谿平。迁扬武将军,封都乡侯。 复以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卒官。家无余财,士民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有删改) [注]承宫,汉朝人.《后汉书》记载有“承宫樵薪苦学”的故事。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本以田荒,故垦之耳 以气闻于诸侯 B.屯于赤沙 不拘于时,学于余 C.西蜀倾覆,边境见侵 见犯乃死,重负国 D.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 分) A.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B.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C.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D.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以此方式取名的有洛阳、衡阳、河 阴、华阴等。 B.斛,本为古代的量器,后用作容量单位.常见的古代容盘单位还有石、升、斗、 钧等。 C.橡,顶意为佐助,后成为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类似的称呼还有掾曹掾吏等。 D.节,即符节、旌节,缀有托中尾的竹竿,是我国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或凭证。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钟离牧仁心宽厚,体恤百姓。他在永兴垦田种稻,稻子快熟时,有县民来认领 田地,钟离牧遂将稻子给他,后县长要责罚该县民,钟离牧替他求情
B.钟离牧临危受命,平叛有功。三郡山民叛乱时,钟离牧被任命为监军使者, 他通过策略让匪首黄乱等人交出部队,充任兵役,才最终平定叛乱。 C.钟离牧富有主见,善于决断。兼任武陵太守时,他坚持趁外敌根基不稳,及 时攻取,并命令在外的部队速整行装,对反对、非议者执行军法。 D.钟离牧为官清廉,深受爱戴。他历任太守、中书令、将军等要职,最后在自 己的任上去世,去世时家里没有多余的资财,士人百姓都思念他。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本中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君慕承官,自行义事,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何得寝公宪而从忠邪?(5 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 也》)(5分) (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颇将军哉? (《廉颇相如列传》)(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酋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泌① 天池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奋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 山②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③,俨然存。 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④。三拊当时顽石⑤,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注】①程进(1164-1242),南宋词人,辛弃疾好友,先世居洺水,因自号洺水 遗民。②多景楼所在的京口(今江苏镇江)附近有金、焦二山,南宋时二山屹立 在长江之中。③《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此伐,渡江,“屯于淮阴,起冶铸 兵器,得二千人而后进。”④士雅是祖逖的字,刘琨是祖逖的好友。④甘露寺内 有一被称作“狠石〃的石头,形状如羊,相传诸葛亮曾坐其上,与孙权商议破曹 大计。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词的开头两句,写天地本来没有边际,是谁将南北分开?一个“本”字,传递 出词人对人为边际的不满,“谁分”二字问得尖锐而强烈。 B.这首词一、二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三、四句写出词人因南北分裂、中原沦 丧而“恨”,明确地回答了”南北竟谁分”的问题 C.上片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比作“水晶盆’写出了长江被金、焦二山点破 不复完整的视觉感受 D.下片写登楼而望.看到祖逖北伐时冶铸兵器的旧迹:入寺而游,拍打相传诸葛 亮曾坐过的顽石,词人追拥历史,用典抒情 E.词的下片结尾两句,描绘了孟夏时节的一场大雨,洗去了北方昏结的尘沙。既 点明时令,又以景结裔,含蓄蕴籍。 16.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3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干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柳永的《雨霖铃》中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两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形 象的句子是
B. 钟离牧临危受命,平叛有功。三郡山民叛乱时,钟离牧被任命为监军使者, 他通过策略让匪首黄乱等人交出部队,充任兵役,才最终平定叛乱。 C. 钟离牧富有主见,善于决断。兼任武陵太守时,他坚持趁外敌根基不稳,及 时攻取,并命令在外的部队速整行装,对反对、非议者执行军法。 D. 钟离牧为官清廉,深受爱戴。他历任太守、中书令、将军等要职,最后在自 己的任上去世,去世时家里没有多余的资财,士人百姓都思念他。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本中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5 分) (1)君慕承官,自行义事,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何得寝公宪而从忠邪?(5 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 也》)(5 分) (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颇将军哉? (《廉颇相如列传》)(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这酋宋词,完成 15?16 题。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泌① 天池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恨奋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 山②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③,俨然存。 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④。三拊当时顽石⑤,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注】①程进(1164-1242),南宋词人,辛弃疾好友,先世居洺水,因自号洺水 遗民。②多景楼所在的京口(今江苏镇江)附近有金、焦二山,南宋时二山屹立 在长江之中。 ③《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此伐,渡江,“屯于淮阴,起冶铸 兵器,得二千人而后进。”④士雅是祖逖的字,刘琨是祖逖的好友。④甘露寺内 有一被称作“狠石〃的石头,形状如羊,相传诸葛亮曾坐其上,与孙权商议破曹 大计。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词的开头两句,写天地本来没有边际,是谁将南北分开?一个“本”字,传递 出词人对人为边际的不满,“谁分”二字问得尖锐而强烈。 B.这首词一、二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三、四句写出词人因南北分裂、中原沦 丧而“恨”,明确地回答了 "南北竟谁分”的问题。 C.上片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比作“水晶盆'写出了长江被金、焦二山点破、 不复完整的视觉感受。 D.下片写登楼而望.看到祖逖北伐时冶铸兵器的旧迹;入寺而游,拍打相传诸葛 亮曾坐过的顽石,词人追拥历史,用典抒情。 E.词的下片结尾两句,描绘了孟夏时节的一场大雨,洗去了北方昏结的尘沙。既 点明时令,又以景结裔,含蓄蕴籍。 16.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3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干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柳永的《雨霖铃》中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两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形 象的句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