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尾联想象瘴气总有一天会消散,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将照耀在潮 州浪西楼上。作者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 白于天下 2.会分析物中情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用的抒情方式。要把握诗中“物”中情,最根本的是能抓住 所写之物的特点,如形态、色泽、品质、环境等特点,从而体悟所寄托的感情 在答题时要能把握住两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二是“物”中的深层感情。另 方面,托物言志是诗歌常用手法之一。在理解时,注意把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 这一形象即是诗人内心情愫的物化。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 山泉恬淡自然、清髙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髙、任性自然的情 怀 会分析典中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其思想情感。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 练,又能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从而收到言简意深、耐人 寻味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应将典故 所涉及的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 在二轮备考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同时还要注意典故的运用 方式:明用、暗用,典故的用意一一正用、反用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 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 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参考答案:尾联想象瘴气总有一天会消散,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将照耀在潮 州浪西楼上。作者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 白于天下。 2.会分析物中情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用的抒情方式。要把握诗中“物”中情,最根本的是能抓住 所写之物的特点,如形态、色泽、品质、环境等特点,从而体悟所寄托的感情。 在答题时要能把握住两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二是“物”中的深层感情。另一 方面,托物言志是诗歌常用手法之一。在理解时,注意把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 这一形象即是诗人内心情愫的物化。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 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 怀。 3.会分析典中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其思想情感。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 练,又能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从而收到言简意深、耐人 寻味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应将典故 所涉及的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 在二轮备考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同时还要注意典故的运用 方式:明用、暗用,典故的用意——正用、反用。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 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 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 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 情思? 答 解析:本题考査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这里要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由于北方金朝袭扰,战乱不息,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 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作 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所以词人首句便慨叹“长恨复长恨”。“听我楚狂声”用 楚狂接舆的典故。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 “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 狂接舆。词人用此典故,正是表达了自己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富贵 非吾事”则是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词人以陶渊明自况,认为“富贵非吾愿”,抒发了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 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 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4.会分析细节情 人的肢体动作细节能折射出诗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乐,发之于内心,形之于神 色,也显之于举止。因此,揣摩诗中的人物神态举止的细节描写,可一窥诗人的 情感。宋朝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语,“闲敲 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 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 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一些细节性的意象或修饰语也要格外注意。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涵的情感。 答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 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 情思?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这里要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由于北方金朝袭扰,战乱不息,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 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作 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所以词人首句便慨叹“长恨复长恨”。“听我楚狂声”用 楚狂接舆的典故。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 “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 狂接舆。词人用此典故,正是表达了自己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富贵 非吾事”则是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词人以陶渊明自况,认为“富贵非吾愿”,抒发了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 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 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4.会分析细节情 人的肢体动作细节能折射出诗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乐,发之于内心,形之于神 色,也显之于举止。因此,揣摩诗中的人物神态举止的细节描写,可一窥诗人的 情感。宋朝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语,“闲敲 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 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 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一些细节性的意象或修饰语也要格外注意。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阮 郎 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涵的情感。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