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故十四:山东淄博市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28"爆炸事故一、事故调查分析(一)事故概要1、事故简介2011年5月28日21时30分,山东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硝基甲烷车间精留工段在粗品精馏时,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50万元。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在蒸馏罐底原料时,未加入低沸点物,且蒸馏时间过长,精馏罐处于低液位状态,在罐内壁形成较多固体残留物。在精馏罐高温壁面持续加热条件下,固体残留物发生热分解形成热蓄积而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引发罐内气体和残留液体整体爆轰。(2)间接原因①变更管理不到位。在工艺操作变更以后,未进行危险因素辨识,对操作的工艺危险性没有深入分析,未修订相关的操作规程。②危险因素辨识不到位。企业对工艺物料、工艺反应可能生成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对不当操作引发的后果不清楚,没有采取消除危险性措施,导致蒸馏时间过长,发生爆炸。(二)基本情况山东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桓台县唐山镇,厂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设有硝基甲烷生产车间、盐酸羟胺生产车间和附属装置罐区,主要生产原料为亚硝酸钠、硫酸二甲酯、纯碱等危险化学品,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盐酸羟胺5000吨/年,硝基甲烷1万吨/年,甲酸钙6000吨/年。发生爆燃的硝基甲烷车间,主要生产工艺是:亚硝酸钠和硫酸二甲酯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在反应罐中通过置换、蒸馏,产生硝基甲烷
典型事故十四:山东淄博市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28”爆炸事故 一、事故调查分析 (一)事故概要 1、事故简介 2011 年 5 月 28 日 21 时 30 分,山东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硝基甲烷车间精 馏工段在粗品精馏时,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 3 人死亡,9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 失约 450 万元。 2、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在蒸馏罐底原料时,未加入低沸点物,且蒸馏时间过长,精馏罐处于低液位状 态,在罐内壁形成较多固体残留物。在精馏罐高温壁面持续加热条件下,固体残 留物发生热分解形成热蓄积而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引发罐内气体和残留液体整 体爆轰。 (2)间接原因 ①变更管理不到位。在工艺操作变更以后,未进行危险因素辨识,对操作 的工艺危险性没有深入分析,未修订相关的操作规程。 ②危险因素辨识不到位。企业对工艺物料、工艺反应可能生成的危险物质 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对不当操作引发的后果不清楚,没有采取消除危险性措施, 导致蒸馏时间过长,发生爆炸。 (二)基本情况 山东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桓台县唐山镇,厂区占地面积 5 万平方米, 设有硝基甲烷生产车间、盐酸羟胺生产车间和附属装置罐区,主要生产原料为亚 硝酸钠、硫酸二甲酯、纯碱等危险化学品,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盐酸羟胺 5000 吨 /年,硝基甲烷 1 万吨/年,甲酸钙 6000 吨/年。发生爆燃的硝基甲烷车间,主要 生产工艺是:亚硝酸钠和硫酸二甲酯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在反应罐中通过置换、 蒸馏,产生硝基甲烷
(三)事故发生时间序列日期时间描述合成岗位人员从2号粗品储存罐将硝基甲烷粗品放到塑料桶2011年上午内(通常是用泵抽送,由于是罐底原料,成份较复杂,改为5月27日人工放料)。将硝基甲烷粗品运到精馏车间,再用泵抽到5号精馏罐内进5月28日行通蒸(精馏纯度为95%)。上料完毕。5月28日9:305月28日11:30加热升温。12:005月28日开始馏出硝基甲烷。5月28日15:50精馏工段进行交接班,岗位操作工由毛某某、孙某某接班。孙某某现场巡视,此时控制室显示蒸汽压力、罐内温度正21:255月28日常。5月28日21:30硝基甲烷精馏5号罐爆炸并引发现场火灾。(四)事故损失情况造成3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50万元。二、反思与建议该事故是一起由于操作人员未正确操作,而引发的一起生产责任事故。(一)企业未实行严格的操作规范,特别是特殊的工艺操作变更以后,未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二)操作人员在进行新的生产操作以前,未进行必要的危险因素辨识,对自己操作的工艺危险性没有深入的了解,导致蒸馏时间过长,发生爆炸。(三)企业对工艺中的危险物料的危险性没有进行分析,对不当操作引发的后果不清楚;应对工艺反应可能生成的危险物质进行分析,确定去危险性。(四)企业操作人员未进行操作安全条件确认以前不能从事操作活动
(三)事故发生时间序列 日期 时间 描述 2011 年 5 月 27 日 上午 合成岗位人员从 2 号粗品储存罐将硝基甲烷粗品放到塑料桶 内(通常是用泵抽送,由于是罐底原料,成份较复杂,改为 人工放料)。 5 月 28 日 将硝基甲烷粗品运到精馏车间,再用泵抽到 5 号精馏罐内进 行通蒸(精馏纯度为 95%)。 5 月 28 日 9:30 上料完毕。 5 月 28 日 11:30 加热升温。 5 月 28 日 12:00 开始馏出硝基甲烷。 5 月 28 日 15:50 精馏工段进行交接班,岗位操作工由毛某某、孙某某接班。 5 月 28 日 21:25 孙某某现场巡视,此时控制室显示蒸汽压力、罐内温度正 常。 5 月 28 日 21:30 硝基甲烷精馏 5 号罐爆炸并引发现场火灾。 (四)事故损失情况 造成 3 人死亡,9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450 万元。 二、反思与建议 该事故是一起由于操作人员未正确操作,而引发的一起生产责任事故。 (一)企业未实行严格的操作规范,特别是特殊的工艺操作变更以后,未制 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二)操作人员在进行新的生产操作以前,未进行必要的危险因素辨识,对 自己操作的工艺危险性没有深入的了解,导致蒸馏时间过长,发生爆炸。 (三)企业对工艺中的危险物料的危险性没有进行分析,对不当操作引发的 后果不清楚;应对工艺反应可能生成的危险物质进行分析,确定去危险性。 (四)企业操作人员未进行操作安全条件确认以前不能从事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