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二学期第八次 月考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7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7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 《赤壁赋》) (3)夙兴夜寐 (《诗经·氓》)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歌台响暖, 。(杜牧《阿房宫赋》)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 《爱莲说》) (7)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 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 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 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 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 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日:“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 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 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 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 太守能擒奷贼,故辱斯仼。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 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 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 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日:“愿
龙岩一中 2011-2012 学年高三第二学期第八次 月考试卷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2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7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7 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 《赤壁赋》) (3)夙兴夜寐, 。(《诗经·氓》)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歌台响暖, 。(杜牧《阿房宫赋》)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 《爱莲说》) (7)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 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 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 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 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 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 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 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 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 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 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 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 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
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 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 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日:"文叔 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 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 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呜e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干 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 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盜。 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 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 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原:赦免 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数:数落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 分)()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 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 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 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 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 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 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 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 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 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 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 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2 . 对 下 列 句 子 中 的 加 点 的 词 语 的 解 释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 分 ﹚ ( )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 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 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原:赦免 D.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数:数落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 分﹚( )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 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 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 . ①④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⑤ D.②③⑥ 4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 分 ﹚ ( )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 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 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 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 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 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早兴 自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睡。本诗是诗人到任杭州第二年时所作。 (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3分) (2)请结合全诗,简析尾联中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袁绍七星宝刀进府行刺。待董卓躺下,正欲抽刀行 刺,却被挑马回来的吕布发现。曹操忙谎称献刀,并借口试马,快马加鞭, 逃之天天。(《三国演义》) B.葛朗台先生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德格拉 桑才略知一二。不过索漠城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个堆满黄金的秘库;葛朗 台既是种植葡萄的能手,又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从没 失败过。(《欧也妮,葛朗台》) C.冯云卿是有名的“笑面虎”,有名的“长线放远鹞”的盘剥者,“高利贷 网”布置得非常严密,恰像一只张网捕捉飞虫的蜘蛛。靠放髙利贷盘剥农 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带着全家搬到上海 在上海盲目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子夜》)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 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早兴 自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睡。本诗是诗人到任杭州第二年时所作。 (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3 分) (2)请结合全诗,简析尾联中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 ...的两项是:( )( )(5 分) A.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袁绍七星宝刀进府行刺。待董卓躺下,正欲抽刀行 刺,却被挑马回来的吕布发现。曹操忙谎称献刀,并借口试马,快马加鞭, 逃之夭夭。(《三国演义》) B.葛朗台先生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德.格拉 桑才略知一二。不过索漠城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个堆满黄金的秘库;葛朗 台既是种植葡萄的能手,又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从没 失败过。(《欧也妮,葛朗台》) C.冯云卿是有名的“笑面虎”,有名的“长线放远鹞”的盘剥者,“高利贷 网”布置得非常严密,恰像一只张网捕捉飞虫的蜘蛛。靠放高利贷盘剥农 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带着全家搬到上海。 在上海盲目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子夜》)
D.这一天。秋雨淅沥,黛玉寂寞伤感。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 望她。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 说,我带上不成了渔婆嘛。说完了,一想自己刚说他是渔翁,自已是渔婆, 便羞得脸也飞红了。(《红楼梦》) E.“"哼,你简直是个傻瓜。”姨妈忍住笑说,“十足的傻瓜,但我就喜欢你这 种十足的傻瓜。”她反复说,特别喜欢“傻瓜”这个词因为她认为这个名词 确切地表明了外甥的智力和精神状态。 在听了聂赫留朵夫要娶马斯洛娃的想法后,姨妈非常赞赏,还说一旦两人结 合,将是上帝眼中最幸福的一对。(《复活》) 8.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100 字左右)(5分)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两题。(6分) 孟子日:“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 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 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 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 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1)沧浪之水的清与浊,在孟子看来,指的是 (2分) (2)孟子引用《太甲》中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一句, 旨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文学是电影的灵魂 苏叔阳 电影《阿凡达》上映曾在全球引起一片热议 有论者说,这是一场革命,从此电影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整个观影的习惯 和观念将彻底改变。我以为这论点未免过于激进,有点冒失。在我看来,3D电 影,只是预言了电影新科技无限深广的潜力,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电影艺术的本 质和特性。奥斯卡将最佳影片大奖颁给了传统样式的影片《拆弹部队》就已表
D.这一天。秋雨淅沥,黛玉寂寞伤感。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 望她。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 说,我带上不成了渔婆嘛。说完了,一想自己刚说他是渔翁,自已是渔婆, 便羞得脸也飞红了。(《红楼梦》) E.“哼,你简直是个傻瓜。”姨妈忍住笑说,“十足的傻瓜,但我就喜欢你这 种十足的傻瓜。”她反复说,特别喜欢“傻瓜”这个词,因为她认为这个名词 确切地表明了外甥的智力和精神状态。 在听了聂赫留朵夫要娶马斯洛娃的想法后,姨妈非常赞赏,还说一旦两人结 合,将是上帝眼中最幸福的一对。(《复活》) 8.简答题。(100 字左右,5 分) 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100 字左右)(5 分)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两题。(6 分)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 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 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 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 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1)沧浪之水的清与浊,在孟子看来,指的是: 。 (2 分) (2)孟子引用《太甲》中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一句, 旨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 。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文学是电影的灵魂 苏叔阳 电影《阿凡达》上映曾在全球引起一片热议。 有论者说,这是一场革命,从此电影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整个观影的习惯 和观念将彻底改变。我以为这论点未免过于激进,有点冒失。在我看来,3D 电 影,只是预言了电影新科技无限深广的潜力,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电影艺术的本 质和特性。奥斯卡将最佳影片大奖颁给了传统样式的影片《拆弹部队》,就已表
达了美国电影界的主流意识。 电影是通过声光电技术,拍摄成运动的影像,来表达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 观的艺术,因此,可以认为,它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样式的哲学,也是影像的文学。 早在电影艺术诞生以前,人类就发现和发明了电、发电机、活动摄影机、胶片、 活动放映机,这些是电影艺术的技术元素,但不是电影,更不是艺术。这些技术 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一种元素的指导下,拍摄出影片,在公众面前放 映,才被称之为电影艺术的诞生 文学介入了电影技术,使之成为艺术。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卢米 埃尔兄弟在一家地下咖啡馆里放映了20部1分钟的影片。这个今天看来有些寒 酸的开场,竟然拉动起无尽的汹涌奔腾的电影大波。这个开场包含了电影艺术最 基本的元素,这是创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并指导了影片的拍摄,他们或许 没有文字的脚本,但有腹稿,这就是无字的文学剧本。这就是卢米埃尔兄弟不经 意间创造的伟大开端。电影百年多的历史证明,文学永远是电影的灵魂,为着电 影艺术的需要而使用技术,而不是相反。正是这样一条铁的纪律,创造出永续不 绝的优秀影片。 文学是人学,通过塑造各种各样鲜活的人物,来表达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 用以服务于社会、人群。文学的叙事功能又是戏剧、电影最基本的手段。叙事、 状人、制造氛围,宣示哲理,电影都依据文学而展开,只是将文学的语言文字表 达,化为有规律的运动的影像来表现。于是电影有了自己的语言规律。电影编剧 就应当熟悉电影语言,并且运用自如。但这不是电影可以不要文学的理由。没有 文学的电影,只是声光电技术的杂耍还不是艺术。我们的有些精工制作的影片 正向杂耍靠拢。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在他那个时代思潮的产物。所有的 人物无一不是被一定的时代潮流托浮到舞台和银幕的。即令描写古代的和过往的 历史,也是作者的历史观和对他生活的时代的认知。所以,有了文学性,电影势 必会有现实性,更何况电影本身就是纪实性的艺术。电影所拍摄的都是现实的 即使梦境、神话、想象也是人造的现实场景。只是其中含蕴着作者的理想、价值 观、爱恨情仇,这就是文学的元素。无法回避,无法逃脱,都在表现岀作者的文 学素养。一个文学素养不高的、美学价值低俗的导演决然拍不出令人心灵震颤、 荡气回肠的好影片。好文学剧本拍岀坏影片,常常有之;坏文学剧本拍成杰出 影片,有史以来未曾有过。 应当承认,《阿凡达》给电影艺术带来了更新的表现手段,势必会在电影制 作上引入新的观念。但它也同时告诉我们,一部优秀的影片,更需要建筑在坚 实的文学基础上。电影一方面是艺术,另一方面又是产业。当我们精力全部集中 在产业时,或许是电影质量下滑之时。因为我们忽略了艺术,而平平的影片不会 使产业振兴。要振兴中国电影,首先振兴文学,让文学成为电影的灵魂 (原载20005-05《人民日报》有删节) 10.下列对“电影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达了美国电影界的主流意识。 电影是通过声光电技术,拍摄成运动的影像,来表达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 观的艺术,因此,可以认为,它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样式的哲学,也是影像的文学。 早在电影艺术诞生以前,人类就发现和发明了电、发电机、活动摄影机、胶片、 活动放映机,这些是电影艺术的技术元素,但不是电影,更不是艺术。这些技术 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一种元素的指导下,拍摄出影片,在公众面前放 映,才被称之为电影艺术的诞生。 文学介入了电影技术,使之成为艺术。1895 年 12 月 28 日,在巴黎,卢米 埃尔兄弟在一家地下咖啡馆里放映了 20 部 1 分钟的影片。这个今天看来有些寒 酸的开场,竟然拉动起无尽的汹涌奔腾的电影大波。这个开场包含了电影艺术最 基本的元素,这是创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并指导了影片的拍摄,他们或许 没有文字的脚本,但有腹稿,这就是无字的文学剧本。这就是卢米埃尔兄弟不经 意间创造的伟大开端。电影百年多的历史证明,文学永远是电影的灵魂,为着电 影艺术的需要而使用技术,而不是相反。正是这样一条铁的纪律,创造出永续不 绝的优秀影片。 文学是人学,通过塑造各种各样鲜活的人物,来表达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 用以服务于社会、人群。文学的叙事功能又是戏剧、电影最基本的手段。叙事、 状人、制造氛围,宣示哲理,电影都依据文学而展开,只是将文学的语言文字表 达,化为有规律的运动的影像来表现。于是电影有了自己的语言规律。电影编剧 就应当熟悉电影语言,并且运用自如。但这不是电影可以不要文学的理由。没有 文学的电影,只是声光电技术的杂耍,还不是艺术。我们的有些精工制作的影片, 正向杂耍靠拢。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在他那个时代思潮的产物。所有的 人物无一不是被一定的时代潮流托浮到舞台和银幕的。即令描写古代的和过往的 历史,也是作者的历史观和对他生活的时代的认知。所以,有了文学性,电影势 必会有现实性,更何况电影本身就是纪实性的艺术。电影所拍摄的都是现实的, 即使梦境、神话、想象也是人造的现实场景。只是其中含蕴着作者的理想、价值 观、爱恨情仇,这就是文学的元素。无法回避,无法逃脱,都在表现出作者的文 学素养。一个文学素养不高的、美学价值低俗的导演决然拍不出令人心灵震颤、 荡气回肠的好影片。 好文学剧本拍出坏影片,常常有之;坏文学剧本拍成杰出 影片,有史以来未曾有过。 应当承认,《阿凡达》给电影艺术带来了更新的表现手段,势必会在电影制 作上引入新 的观念。但它也同时告诉我们,一部优秀的影片,更需要建筑在坚 实的文学基础上。电影一方面是艺术,另一方面又是产业。当我们精力全部集中 在产业时,或许是电影质量下滑之时。因为我们忽略了艺术,而平平的影片不会 使产业振兴。要振兴中国电影,首先振兴文学,让文学成为电影的灵魂。 (原载 20l0—05 一 05《人民日报》有删节) 10.下列对“电影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