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权债务问题探析 府主权债务不可持续。 由以上公式可知,一国政府主权债务规模与 2.检验条件 GDP之比的稳定性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债务利 假设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是绝对理性,则金融率以及各系数的大小。另一方面,一国债务利率 市场完全有效,未来政府债务规模不会无限的大,上限则取决于g和B2。当一国政府主权债务利率 则横截面条件满足。而政府主权债务与基本预算超过一定上限时,其将面临主权债务违约风险。 关系已从(6)式可得,我们还需知道基本预算与 对日本主权债务问题的基本判断 主权债务的另一关系式才得以解方程得出其检验 条件。根据张军、厉大业(2011)相关文献资料 综上所述,日本的主权债务指标无论是国债 本期基本预算受本期经济增长和上期主权债务规余额占GDP之比还是债务依存度都已经处于危机 模以及上期基本预算三大个因素的影响,可得爆发的边缘。事实上,2009年以来欧元区“欧猪 关系式 五国”接连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都在不断给日本 S1=C+1g1+d-1+12s1+5 (13)敲响警钟。2011年的东目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核 泄漏事故,耗资巨大的灾后重建工作给日本政府 由于经济增长率增加使得政府基本预算盈余造成的财政负担使得其主权债务问题进一步升级 增加,故λ>0,其余参数符号不能确定。当远期同年,日本财政赤字与GDP的比例达到8.7 预算趋于稳定,有S,和S-1相等。有: 仅次于美国,而与“欧猪五国”相比,这一比 也处于高位,仅次于其中的爱尔兰和希腊。 (14) 2011年开始,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各大国际评 级机构也纷纷下调了日本的主权债务信用评级 (13)与(14)联立可得 2011年2月22日,穆迪将日本政府Aa2主权信用 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同年4月27日,标 d,=(1+ 准普尔也将日本主权信用的评级从“AA”级下调 至“AA-”级,预测前景为负面。与此同时,惠 誉等国际评级巨头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官员也 Po B B2,又纷纷对日本的财政前景表示担忧。 为何在各项指标都已超过警戒线的情况下, 1+ 日本目前的主权债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呢?其中 故有 原因如下: +g 第一、日本长期国债的超低利率使得日本国 债利息支付压力不大。自从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 (1-B2)d1-B0-B1,(16)以来,日本经济一直保持通货紧缩和低增长率的 g 状态。因此日本政府一直采取低利率的经济政策, 根据政府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的定义,如果一国因而日本国债收益率长期保持低位。以日本10年 债务是可持续的,其主权债务/GDP在长期内趋于期国债收益率为例,20年来其一直保持着1.5%左 稳定,其跨期预算约束条件满足 右的水平。2012年3月日本政府发行的10年期国 1+r 债的收益率水平更是低至099%。而同时期美国 1+g-B1,即1+(+8)+B)(17)澳大利亚和英国发行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 1.98%、3.92%和2.14%,“欧猪五国”同期发行的 d Po-P1g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普遍在4%以上水平 1-(1+五-B) (18) 第二、日本的主权债务主要由国内债权人持 有。前已述及,日本主权债务总额的93%由国内 16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16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府主权债务不可持续。 2. 检验条件 假设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是绝对理性,则金融 市场完全有效,未来政府债务规模不会无限的大, 则横截面条件满足。而政府主权债务与基本预算 关系已从(6)式可得,我们还需知道基本预算与 主权债务的另一关系式才得以解方程得出其检验 条件。根据张军、厉大业(2011)相关文献资料, 本期基本预算受本期经济增长和上期主权债务规 模以及上期基本预算三大个因素的影响 [10],可得 关系式: t t t tt 1 2 1 31 sc g d s λλ λ ξ =+ + + + − − (13) 由于经济增长率增加使得政府基本预算盈余 增加,故 λ1 >0,其余参数符号不能确定。当远期 预算趋于稳定,有 t S 和 t 1 S − 相等。有: 1 2 1 33 3 11 1 t t t c s gd λ λ λλ λ =+ + − −− − (14) (13)与(14)联立可得 : 2 1 1 3 33 (1 ) 1 11 tt t t c di d g λ λ λ λλ = +− − − − − −− (15) 0 3 1 c β λ = − , 1 1 3 1 λ β λ = − , 2 2 3 1 λ β λ = − ,又 1 1 1 t t t r i g + + = + ,故有: 2101 1 ( ) 1 t t tt t r d dg g β ββ − + = − −− + (16) 根据政府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的定义 , 如果一国 债务是可持续的 , 其主权债务 /GDP 在长期内趋于 稳定 , 其跨期预算约束条件满足 : 2 1 1 1 r g β + − < + ,即 2 1 (1 )(1 ) +< + + r g β (17) 同时: 0 1 2 1 1( ) 1 t t t g d r g β β β − − = + − − + (18) 由以上公式可知,一国政府主权债务规模与 GDP 之比的稳定性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债务利 率以及各系数的大小。另一方面,一国债务利率 上限则取决于 g 和 β2 。当一国政府主权债务利率 超过一定上限时 , 其将面临主权债务违约风险。 三、对日本主权债务问题的基本判断 综上所述,日本的主权债务指标无论是国债 余额占 GDP 之比还是债务依存度都已经处于危机 爆发的边缘。事实上,2009 年以来欧元区“欧猪 五国”接连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都在不断给日本 敲响警钟。2011 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核 泄漏事故,耗资巨大的灾后重建工作给日本政府 造成的财政负担使得其主权债务问题进一步升级, 同年,日本财政赤字与 GDP 的比例达到 8.7 %, 仅次于美国 ,而与“欧猪五国”相比,这一比例 也处于高位,仅次于其中的爱尔兰和希腊。 2011 年开始,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各大国际评 级机构也纷纷下调了日本的主权债务信用评级 : 2011 年 2 月 22 日,穆迪将日本政府 Aa2 主权信用 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同年 4 月 27 日,标 准普尔也将日本主权信用的评级从“AA”级下调 至“AA-”级,预测前景为负面。与此同时,惠 誉等国际评级巨头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官员也 纷纷对日本的财政前景表示担忧。 为何在各项指标都已超过警戒线的情况下, 日本目前的主权债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呢?其中 原因如下: 第一、日本长期国债的超低利率使得日本国 债利息支付压力不大。自从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 以来,日本经济一直保持通货紧缩和低增长率的 状态。因此日本政府一直采取低利率的经济政策, 因而日本国债收益率长期保持低位。以日本 10 年 期国债收益率为例,20 年来其一直保持着 1.5% 左 右的水平。2012 年 3 月日本政府发行的 10 年期国 债的收益率水平更是低至 0.99%。而同时期美国、 澳大利亚和英国发行的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 1.98%、3.92% 和 2.14%,“欧猪五国”同期发行的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普遍在 4% 以上水平 [11] 。 第二、日本的主权债务主要由国内债权人持 有。前已述及,日本主权债务总额的 93% 由国内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探析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探析」 持有,国外投资者仅占7%,而发生主权债务危从5%上调至8%。上调幅度看上去或许不大,日 机的希腊政府的债务总额有超过70%由外国投资本看上去或许也有必要开始修复财政缺口。然 人所持有。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主要是日本国债而,如果对于一项旨在提振经济的政策,削弱消 过低的收益率水平很难吸引国外的投资人,只能费者的购买力并不能实现“安倍经济学”的政策目 靠国内的投资者消化。正是这种债券持有人结构标,反而会雪上加霜。 使得日本的债务利率不容易被海外的投机者操纵 最后,至于日本政府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在 因而至今日本的主权债务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债务违约时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正是因为日本 第三、日本外汇储备十分充足。外汇储备是一债权人特殊的组成结构,如果发生内债违约, 个国家债务清偿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日本财务省本必须将外汇储备兑换成日元才能清偿国内债权 于2014年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政府外人,这无异于开动印钞机,必将引发通货膨胀等 汇储备达到12770.58亿美元,为世界第二。有观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点认为,即使日本发生部分债务难以按时偿付,如 总之,日本彻底解决主权债务危局的出路在于 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能保证日本的债务清偿。国内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依赖于国内的消费增 然而笔者认为,目前日本主权债务规模不可持长、出口增加、劳动力水平提高以及科技进步等因 续,未来日本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以上素的综合作用。而日本正逐步迈入一个老龄化的社 三种维持目前日本债务规模的三大因素不可持续。会,消费水平在未来的增长有限,又缺乏年轻的高 首先便是日本债务发行的超低利率不可持续。技术的劳动力,日本产品又面临着新兴国家尤其是 随着日本的债务规模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加之中国产品的威胁,出口增长有限,未来经济的前景 日本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国际各大评级机构纷并不乐观。同时,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养老、医 纷下调了对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这些因素都会疗、福利等刚性支出只会水涨船高,两种因素结 对日本国内维持低利率造成一定影响,使其在未合,日本的主权债务危机必将爆发。 来不可持续。 四、日本主权债务问题对我国的影响 其次,自从日本实施“安倍经济学”以来,日 本央行大规模发行货币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而 (一)对我国的影响 另一方面,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为了追求更高的回 根据日本央行公布的相关数据,截止至2012 报率,日本国内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减持国债转投基年年底,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同比增长14%,持 金等。这种趋势会随着“安倍经济学”的深入而愈有量由18万亿日元升至20万亿日元(相当于 演愈烈,在未来很有可能因为大规模的国内投资者2000亿美元),为日本国债海外第一大持有国。如 减持,日本国债的收益率会飚升,导致大规模债务果日本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必然会对中国经济的 违约的爆发。目前从表面看来,“安倍经济学”抗各个层面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欧 击通缩的举措效果不错。现在日本整体通胀率为债危机、美债危机频发的时代。 1.4%,比德国的1.2%略高一点。然而,这种通胀 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进口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 截止至2013年年底,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为 剔除能源价格影响,通胀率仅0.7%。而其风险则3.8万亿美元,其中日元资产约占10%,日本的主 在于,能源价格因素将会逐渐消失。同时,两个因权信用恶化直接影响的便是我国的外汇储备安全。 素可能决定安倍经济学的未来。第一个是薪资。要自从安倍内阁上台以来,极力推行的“安倍经济 想不让消费者彻底丧失信心,薪资就必须上涨。许学”,其核心便是保持日元流动性宽松,控制2% 多大公司已经被迫加薪1%-2%。然而,加薪必然的通货膨胀水平。如果中国不能继续跟上日本国 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公司的负担,尤其是对于小公债发行的节奏继续增持日债,中国的债权将会被 司,这使得日本经济前景并不乐观。第二个因素是不断稀释,债权的稀释也就意味着中国对日影响 消费税——从2014年3月起,日本消费税税率将力的下降和日元资产外汇储备价值的贬值。但是 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17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17 持有,国外投资者仅占 7%,而发生主权债务危 机的希腊政府的债务总额有超过 70% 由外国投资 人所持有。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主要是日本国债 过低的收益率水平很难吸引国外的投资人,只能 靠国内的投资者消化。正是这种债券持有人结构 使得日本的债务利率不容易被海外的投机者操纵, 因而至今日本的主权债务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第三、日本外汇储备十分充足。外汇储备是一 个国家债务清偿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日本财务省 于 2014 年 2 月 7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政府外 汇储备达到 12770.58 亿美元,为世界第二。有观 点认为,即使日本发生部分债务难以按时偿付,如 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能保证日本的债务清偿 [12] 。 然而笔者认为,目前日本主权债务规模不可持 续,未来日本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以上 三种维持目前日本债务规模的三大因素不可持续。 首先便是日本债务发行的超低利率不可持续。 随着日本的债务规模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加之 日本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国际各大评级机构纷 纷下调了对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这些因素都会 对日本国内维持低利率造成一定影响,使其在未 来不可持续。 其次,自从日本实施“安倍经济学”以来,日 本央行大规模发行货币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而 另一方面,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为了追求更高的回 报率,日本国内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减持国债转投基 金等。这种趋势会随着“安倍经济学”的深入而愈 演愈烈,在未来很有可能因为大规模的国内投资者 减持,日本国债的收益率会飚升,导致大规模债务 违约的爆发。目前从表面看来,“安倍经济学”抗 击通缩的举措效果不错。现在日本整体通胀率为 1.4%,比德国的 1.2% 略高一点。然而,这种通胀 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进口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 剔除能源价格影响,通胀率仅 0.7%。而其风险则 在于,能源价格因素将会逐渐消失。同时,两个因 素可能决定安倍经济学的未来。第一个是薪资。要 想不让消费者彻底丧失信心,薪资就必须上涨。许 多大公司已经被迫加薪 1%-2%。然而,加薪必然 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公司的负担,尤其是对于小公 司,这使得日本经济前景并不乐观。第二个因素是 消费税——从 2014 年 3 月起,日本消费税税率将 从 5% 上调至 8%。上调幅度看上去或许不大,日 本看上去或许也有必要开始修复财政缺口 [13]。然 而,如果对于一项旨在提振经济的政策,削弱消 费者的购买力并不能实现“安倍经济学”的政策目 标,反而会雪上加霜。 最后,至于日本政府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在 债务违约时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正是因为日本 债权人特殊的组成结构,如果发生内债违约,日 本必须将外汇储备兑换成日元才能清偿国内债权 人,这无异于开动印钞机,必将引发通货膨胀等 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总之,日本彻底解决主权债务危局的出路在于 国内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依赖于国内的消费增 长、出口增加、劳动力水平提高以及科技进步等因 素的综合作用。而日本正逐步迈入一个老龄化的社 会,消费水平在未来的增长有限,又缺乏年轻的高 技术的劳动力,日本产品又面临着新兴国家尤其是 中国产品的威胁,出口增长有限,未来经济的前景 并不乐观。同时,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养老、医 疗、福利等刚性支出只会水涨船高,两种因素结 合,日本的主权债务危机必将爆发。 四、日本主权债务问题对我国的影响 (一)对我国的影响 根据日本央行公布的相关数据,截止至 2012 年年底,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同比增长 14%,持 有 量 由 18 万 亿 日 元 升 至 20 万 亿 日 元(相 当 于 2000 亿美元),为日本国债海外第一大持有国。如 果日本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必然会对中国经济的 各个层面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欧 债危机、美债危机频发的时代。 1. 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截止至 2013 年年底,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为 3.8 万亿美元,其中日元资产约占 10%,日本的主 权信用恶化直接影响的便是我国的外汇储备安全。 自从安倍内阁上台以来,极力推行的“安倍经济 学”,其核心便是保持日元流动性宽松,控制 2% 的通货膨胀水平。如果中国不能继续跟上日本国 债发行的节奏继续增持日债,中国的债权将会被 不断稀释,债权的稀释也就意味着中国对日影响 力的下降和日元资产外汇储备价值的贬值。但是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探析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探析 很显然,在日本主权信用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首先,需要扩大内需,充分发掘国内,特别是农 国不可能再大规模增持日本国债。同时由于日本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其次,需要缩减经常 中长期国债超低的收益率水平,再加上“安倍经项目的顺差,保持资本项目的平衡。 济学”为了达到刺激国内投资的目的而长期保持 2.增加中国企业持汇自由度,鼓励中国企业 日本国内低利率水平,使得中国本来就微乎其微对外投资 的对外投资收益率进一步降低。由此看来,“安 中国现在的外汇管理制度还没有做到藏汇于 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元对世界主要国家货币的民,仅由中央政府授权的中投等少数几家公司负 持续贬值,使得中国持有的日元资产价值也将大责外汇的管理,外汇管理压力较大。正因为中央 幅度缩水。 政府管理外汇,外汇的管理以保值、安全性为主, 2.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投资收益很不理想。因此,中国未来在外汇管理 2013年日本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方面需要有所突破,实现外汇储备的非官方化 双边贸易总额31255亿美元,占中国外贸进出口做到藏汇于民。同时,外汇储备的投资主体应由 总值的7.5%,但同比下降了5.1%。造成贸易额下中央政府向民间资本转移,使国家对外汇储备管 滑的因素有多种,首先便是“安倍经济学”推行理“保值”的投资理念逐步淡化,解决外汇储备 以来的日元大幅度贬值,在2013年,日元对人民投资标的相对单一和投资收益率低的问题。 币汇率暴跌21%,使得中国对日本的出口总额为 3.加强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31255亿美元,下降了0.9%。另外,中日两国在 中国外汇储备日元资产中的绝大部分配置于 政治上的摩擦也使得两国经贸关系的前景不明朗 日本中长期国债,而从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存在着 日益严峻的日本主权债务问题对中日两国的通货膨胀和日元贬值的风险,而且日本国债收益 经贸更是雪上加霜。一旦日本在未来爆发大规模率普遍超低,因此随着日本主权债务问题的不断 的主权债务违约,对于中国的出口商必然打击沉升级,我国政府必须逐步减持日本国债,找到日 重。因为在贸易支付环境中,常用的国际结算方本国债的替代资产。中国可以考虑投资于评级较 式是信用证支付,这样可以解决进出口双方互不高的外国公司公司债和外国股市蓝筹股等发达国 信任的问题。由于日本国内企业和机构持有大量家的金融资产,还可以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大型国 的日本国债,因此在开立信用证时普遍采用的是际组织的相关金融投资产品,达到分散投资风险 国债质押的方式。如果日本出现了主权债务违约,的效果。另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不能 国债便不再是安全的资产,那么中国的出口商和只是局限于金融资产配置的多元化,更应该从金 银行将面临着极大的收汇风险,对中国对外贸易融资产中跳出来,去增持重要的非金融性资产 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 例如增加石油、天然气、黄金、稀有矿产等战略 (二)我国的应对之策 性资源的投资力度。 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 4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的转型 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 外向型经济让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使得中国为国际储备、结算货币是摆脱日本国债的另一方 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法。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对外汇储备 汇储备。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常年保持50%以上水的需求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能有效缓解外汇储备 平,有些年甚至达到60%。我国持有如此巨量的积累过多的压力。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逐 日本国债的重要原因便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过步放开中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完善人民币的汇率 快,从分散风险的角度又不能单一的投资美债和和利率定价机制,加快香港及海外的人民币离岸 欧洲国家的国债。因此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中心的建设,积极参与和外国的货币互换协议, 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 速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际贸易结算,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人民 18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18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很显然,在日本主权信用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 国不可能再大规模增持日本国债。同时由于日本 中长期国债超低的收益率水平,再加上“安倍经 济学”为了达到刺激国内投资的目的而长期保持 日本国内低利率水平,使得中国本来就微乎其微 的对外投资收益率进一步降低 [14]。由此看来,“安 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元对世界主要国家货币的 持续贬值,使得中国持有的日元资产价值也将大 幅度缩水。 2. 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2013 年日本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 双边贸易总额 3125.5 亿美元,占中国外贸进出口 总值的 7.5%,但同比下降了 5.1%。造成贸易额下 滑的因素有多种,首先便是“安倍经济学”推行 以来的日元大幅度贬值,在 2013 年,日元对人民 币汇率暴跌 21%,使得中国对日本的出口总额为 3125.5 亿美元,下降了 0.9%。另外,中日两国在 政治上的摩擦也使得两国经贸关系的前景不明朗。 日益严峻的日本主权债务问题对中日两国的 经贸更是雪上加霜。一旦日本在未来爆发大规模 的主权债务违约,对于中国的出口商必然打击沉 重。因为在贸易支付环境中,常用的国际结算方 式是信用证支付,这样可以解决进出口双方互不 信任的问题。由于日本国内企业和机构持有大量 的日本国债,因此在开立信用证时普遍采用的是 国债质押的方式。如果日本出现了主权债务违约, 国债便不再是安全的资产,那么中国的出口商和 银行将面临着极大的收汇风险,对中国对外贸易 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 [15] 。 (二)我国的应对之策 1. 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 的转型 外向型经济让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使得中国 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 汇储备。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常年保持 50% 以上水 平,有些年甚至达到 60%。我国持有如此巨量的 日本国债的重要原因便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过 快,从分散风险的角度又不能单一的投资美债和 欧洲国家的国债。因此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 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 速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首先,需要扩大内需,充分发掘国内,特别是农 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其次,需要缩减经常 项目的顺差,保持资本项目的平衡。 2. 增加中国企业持汇自由度,鼓励中国企业 对外投资 中国现在的外汇管理制度还没有做到藏汇于 民,仅由中央政府授权的中投等少数几家公司负 责外汇的管理,外汇管理压力较大。正因为中央 政府管理外汇,外汇的管理以保值、安全性为主, 投资收益很不理想。因此,中国未来在外汇管理 方面需要有所突破,实现外汇储备的非官方化, 做到藏汇于民。同时,外汇储备的投资主体应由 中央政府向民间资本转移,使国家对外汇储备管 理“保值”的投资理念逐步淡化,解决外汇储备 投资标的相对单一和投资收益率低的问题。 3. 加强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中国外汇储备日元资产中的绝大部分配置于 日本中长期国债,而从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存在着 通货膨胀和日元贬值的风险,而且日本国债收益 率普遍超低,因此随着日本主权债务问题的不断 升级,我国政府必须逐步减持日本国债,找到日 本国债的替代资产。中国可以考虑投资于评级较 高的外国公司公司债和外国股市蓝筹股等发达国 家的金融资产,还可以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大型国 际组织的相关金融投资产品,达到分散投资风险 的效果。另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不能 只是局限于金融资产配置的多元化,更应该从金 融资产中跳出来,去增持重要的非金融性资产, 例如增加石油、天然气、黄金、稀有矿产等战略 性资源的投资力度。 4. 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 为国际储备、结算货币是摆脱日本国债的另一方 法。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对外汇储备 的需求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能有效缓解外汇储备 积累过多的压力。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逐 步放开中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完善人民币的汇率 和利率定价机制,加快香港及海外的人民币离岸 中心的建设,积极参与和外国的货币互换协议, 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 际贸易结算,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人民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探析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探析」 币成为世界货币,使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198676 发展趋势。 8]鲍恩(Bohn),亨宁( Henning)" The behavior of us. Public Debt And Deficit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参考文献: vol.113.3.1998 瑞哈特( Reinhart o.M.),罗高夫( Rogoff K s.),“A 9陈建奇.庞氏骗局、动态效率与国债可持续性 Decade of Debt” 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世界经济,2011,(12):29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6827, 2011 [10张军,厉大业美国政府债务长期可持续性分析: [2]熊鹭.日本政府债务问题剖析J金融发展,2011,基于一般均衡条件下的代际预算约束模型[国际金融 (4):91 2010,(8):93 [3]李亚芬.日本:债务水平过高,主权债信评级再度 1]周茂荣,杨继梅.“欧猪五国”主权债务危机及欧 被下调宏观经济,2011,(3):67. 元发展前景世界经济研究,2010,(11):73 [4 E(Saito J ) "Debt Sustainability in Japan"J)Paper 12]张茉楠.试析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危机风险J presented at the Asia Europe Economic Forum, Seoul Korea,国际问题研究,2010,(5):56. ∏1]]王艳辉.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失效原因探析即财 5]刘吴虹,王晓雷.论日本的主权债务问题现代政研究,2009,(10):89 日本经济,2011,(2):24 14吴冬晗.后金融危机时代日本主权债务风险研究 6那明,白如纯.日本灾后财政和债务前景展望[D].复旦大学学位论文 现代日本经济,2011,(6):5 ’]新宅美玲.日本主权债务风险启示中国外资 7哈密尔顿( James D. Hamilton),佛拉文( Marjorie2012,(2):17 A. Flavin. )On the Limitations of Government Borrowing: A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Testing[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责任编辑崔岩 Aralysis of Japans Sovereign Debt proble Huang Renjie Abstracts: In 2013 Japan, with a size of debt of 1008.6 trillion yen and 247% of its GDP, is now ranked a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Some scholars even judged that Japan is the next country, who will face sovereign debt crisi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Japans sovereign debt issu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severity of Japanese sovereign debt by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and resear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s sovereign debt issu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its creditor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empirical test of the utmost amount of debt that Japanese government can stand by utilizing the inter-temporal budget model in combining with related data, which proves the in-sustainability of Japans debt. In the last part, by summarizing the above analysis and data, this paper debates with the opinions that support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Japans debt problem and gives the conclusion that Japans sovereign debt crisis is inevitable. On basis of this conclusion, the paper predict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n China, and finds ways and means to cope with Keywords: sovereign debt, the debt sustainability, financial deficit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19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19 币成为世界货币,使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瑞哈特(Reinhart C. M.), 罗高夫(Rogoff K. S.), “A Decade of Debt”[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No. 16827,2011. [2] 熊鹭 . 日本政府债务问题剖析 [J]. 金融发展,2011, (4):91. [3] 李亚芬 . 日本:债务水平过高,主权债信评级再度 被下调 [J]. 宏观经济,2011,(3):67. [4] 塞托(Saito J.), “Debt Sustainability in Japan”[J].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ia Europe Economic Forum, Seoul Korea, 2011. [5] 刘昊虹,王晓雷 . 论日本的主权债务问题 [J]. 现代 日本经济,2011,(2):24. [6] 那明,白如纯 . 日本灾后财政和债务前景展望 [J]. 现代日本经济,2011,(6):57. [7] 哈 密 尔 顿(James D. Hamilton), 佛 拉 文(Marjorie A. Flavin.) On the Limitations of Government Borrowing: A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Testing[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 [8] 鲍恩(Bohn), 亨宁(Henning)."The Behavior of U.S. Public Debt And Deficit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3.3. 1998. [9] 陈建奇 . 庞氏骗局、动态效率与国债可持续性 [J]. 世界经济,2011,(12):29. [10] 张军,厉大业 . 美国政府债务长期可持续性分析: 基于一般均衡条件下的代际预算约束模型 [J]. 国际金融, 2010,(8):93. [11] 周茂荣,杨继梅 .“欧猪五国”主权债务危机及欧 元发展前景 [J]. 世界经济研究,2010,(11):73. [12] 张茉楠 . 试析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危机风险 [J]. 国际问题研究,2010,(5):56. [13] 王艳辉 . 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失效原因探析 [J]. 财 政研究,2009,(10):89. [14] 吴冬晗 . 后金融危机时代日本主权债务风险研究 [D]. 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1. [15] 新宅美玲 . 日本主权债务风险启示 [J]. 中国外资, 2012,(2):17. (责任编辑 崔 岩) Aralysis of Japan’s Sovereign Debt Problem Huang Renjie Abstracts: In 2013 Japan, with a size of debt of 1008.6 trillion yen and 247% of its GDP, is now ranked a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Some scholars even judged that Japan is the next country, who will face sovereign debt crisi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Japan’s sovereign debt issu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severity of Japanese sovereign debt by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and resear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s sovereign debt issu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its creditor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empirical test of the utmost amount of debt that Japanese government can stand by utilizing the inter-temporal budget model in combining with related data, which proves the in-sustainability of Japan’s debt. In the last part, by summarizing the above analysis and data, this paper debates with the opinions that support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Japan’s debt problem and gives the conclusion that Japan’s sovereign debt crisis is inevitable. On basis of this conclusion, the paper predict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n China, and finds ways and means to cope with Japan’s crisis. Keywords: sovereign debt, the debt sustainability, financial deficit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探析
经济研究 日本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体糸分析 前川友希郑耀星 【内容摘要】围绕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是近些年旅游研究的热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一直在变化发 展中,不同国家在其界定上也存在着差异,相应的在开发与管理上也有所不同。日本将“观光立国”作 为基本国策,举全国之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结 合日本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包括政府、民间旅游管理组织的框架体系及相应的工作和 职能,进行梳理和比较,对现有管理组织存在的问題进行了分析,并提岀相应的建议。并为中国旅游管 理组织构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日本旅游目的地目的地管理组织体系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C93【文章编号】1003-4048(2015)01-0020-07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6/1 cnki. rbyj.2015.01.003 【作者简介】前川友希,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研究生(福州350108)。 郑耀星,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州350108)。 、日本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发展背景 了国内大规模旅游开发。显然,“旅游目的地”的 想法并不适用于这种大规模、标准化开发建设。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这一生活方式的载体,是而迫于美国的压力,为了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日 旅游这一社会活动的中心,也是旅游作为产品的本又制定了推动海外旅游的政策即“海外旅行倍 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旅游目的地这一说法,最早增计划(1000万计划)”,目标是五年内使日本 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自70年代开的海外旅游人数由550万增加到1000万。该计 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1世纪开始盛行。中国对划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随着国内旅游人数和 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出国旅游人数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日本政府意识 于21世纪初。日本稍显迟缓。从钟行明、喻学到这一现实情况与国内旅游开发相悖。于是,自 才(2005)对 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才又开始重视振兴国内旅游 19%6至205年10年间的文献统计可以从侧面看的发展。再次,日本“大众旅游”的热潮一直持 出,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关于旅游目的地研究续到了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当时团队旅游 的成果最多,中国(包括香港)也进入了该研究盛行,旅游产业的建设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和集团 领域,而日本却尚未有所出"。通过对日本战后社利益。但环境和旅游地内部的问题随之加剧,ST 会、经济发展分析,不难探其原因。首先,战后( Special Interest Tourism-特殊兴趣旅游)开始崭露 日本经济从恢复至所谓“经济奇迹”的高速增长头角。这种为满足游客“特殊兴趣而在特定的目 期,其将工业作为发展重心,以实现国民经济现的地进行相关旅行活动”的旅游方式相比“大 代化。其次,80年代日本与美国发生了贸易摩擦。众旅游”,更为强调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功 1985年日本与美国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兑换能性建设,也促使了对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的需 美元的汇率降低,日元升值,大量资本从而促进求。第四,从日本的地理环境和学术研究角度出 20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20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日本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体系分析 前川友希 郑耀星 【内容摘要】 围绕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是近些年旅游研究的热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一直在变化发 展中,不同国家在其界定上也存在着差异,相应的在开发与管理上也有所不同。日本将“观光立国”作 为基本国策,举全国之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结 合日本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包括政府、民间旅游管理组织的框架体系及相应的工作和 职能,进行梳理和比较,对现有管理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为中国旅游管 理组织构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日本 旅游目的地 目的地管理组织体系 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章编号】 1003-4048(2015)01-0020-07 【文献标识码】 A 【 DOI】 10.16496/j.cnki.rbyj.2015.01.003 【作者简介】 前川友希,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研究生(福州 350108)。 郑耀星,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州 350108)。 一、日本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发展背景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这一生活方式的载体,是 旅游这一社会活动的中心,也是旅游作为产品的 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旅游目的地这一说法,最早 起源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的西方,自 70 年代开 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1 世纪开始盛行。中国对 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 于 21 世纪初。日本稍显迟缓。从钟行明、喻学 才(2005)对 Tourism Management( 《旅游管理》) 1996 至 2005 年 10 年间的文献统计可以从侧面看 出,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关于旅游目的地研究 的成果最多,中国(包括香港)也进入了该研究 领域,而日本却尚未有所出 [1]。通过对日本战后社 会、经济发展分析,不难探其原因。首先,战后 日本经济从恢复至所谓“经济奇迹”的高速增长 期,其将工业作为发展重心,以实现国民经济现 代化。其次,80 年代日本与美国发生了贸易摩擦。 1985 年日本与美国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兑换 美元的汇率降低,日元升值,大量资本从而促进 了国内大规模旅游开发。显然,“旅游目的地”的 想法并不适用于这种大规模、标准化开发建设。 而迫于美国的压力,为了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日 本又制定了推动海外旅游的政策即“海外旅行倍 增计划(1000 万计划)”,目标是五年内使日本 的海外旅游人数由 550 万增加到 1000 万 [2]。该计 划仅用 3 年时间就完成了。随着国内旅游人数和 出国旅游人数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日本政府意识 到这一现实情况与国内旅游开发相悖。于是,自 上个世纪 90 年代国家才又开始重视振兴国内旅游 的发展。再次,日本“大众旅游”的热潮一直持 续到了 90 年代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当时团队旅游 盛行,旅游产业的建设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和集团 利益。但环境和旅游地内部的问题随之加剧,SIT (Special Interest Tourism- 特殊兴趣旅游)开始崭露 头角。这种为满足游客“特殊兴趣而在特定的目 的地进行相关旅行活动”[3] 的旅游方式相比“大 众旅游”,更为强调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功 能性建设,也促使了对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的需 求。第四,从日本的地理环境和学术研究角度出 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