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ni) 弱冠(guan) 痉挛(j 空穴来风(xue) B.挫折(cuo) 甲壳(qio) 笨拙(zhu6) 为虎作伥(wei) C.狙击(j) 吁求(y) 皴裂(jn) 少安毋躁(shao) D.规矩(j) 颤栗(zhdn) 腈纶(jng) 开花结果(jie) 答案:A 解析:B.笨拙(zhuo);C.皴裂(cωn);少安毋躁(shao)D.开花结果(jie)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烜赫坐镇宣泄名符其实微言大义 B.名片行迹留传垂手可得嬉笑怒骂 C.翔实描摩胜地要言不烦振聋发聩 D.座落不齿荫蔽脍炙人口共商国是 答案:A 解析:B.唾手可得 C.描摹 D.坐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床上工作10余年的小马国庆回到农村,看到短小精悍、今年已经67岁 的爷爷依然精神矍铄,做事一点儿也不比自己差,十分高兴。 B.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依然存在,多国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天空高 科技手段寻找潜艇,成了中巴同盟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C.交警干警认为,因为并非所有的驾驶员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恪守酒后 不驾车,所以现在已经查处到的违章案件应该只是冰山一角 D.他的游记散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 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 答案:D A.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在此处不当 C.冰山一角:现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 D.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商务部长同时称,要努力提髙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做到见事早、出 手快、判断准,牢牢把握外贸工作主动权。 B.北大学生致信野田,强烈呼吁日本政府能够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悬崖勒 马、迷途知返,彻底中止“购岛”的错误行为。 C.1979年6月,中方首次公开表明了我国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 解决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D.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 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湖南省长郡中学 2013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niù) 弱冠(guàn) 痉挛(jìng) 空穴来风(xué) B.挫折(cuò) 甲壳(qiào) 笨拙(zhuó) 为虎作伥(wèi) C.狙击(jū) 吁求(yù) 皴裂(jūn) 少安毋躁(shāo) D.规矩(jǔ) 颤栗(zhàn) 腈纶(jīng) 开花结果(jié) 答案: A 解析:B.笨拙(zhuō) ;C.皴裂(cūn) ;少安毋躁(shǎo) D.开花结果(j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烜赫 坐镇 宣泄 名符其实 微言大义 B.名片 行迹 留传 垂手可得 嬉笑怒骂 C. 翔实 描摩 胜地 要言不烦 振聋发聩 D.座落 不齿 荫蔽 脍炙人口 共商国是 答案:A 解析: B.唾手可得 C.描摹 D.坐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床上工作 10 余年的小马国庆回到农村,看到短小精悍、今年已经 67 岁 的爷爷依然精神矍铄,做事一点儿也不比自己差,十分高兴。 B.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依然存在,多国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天空高 科技手段寻找潜艇,成了中巴同盟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C.交警干警认为,因为并非所有的驾驶员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恪守酒后 不驾车,所以现在已经查处到的违章案件应该只是冰山一角。 D.他的游记散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 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 答案:D A.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在此处不当。 C.冰山一角:现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 D.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商务部长同时称,要努力提高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做到见事早、出 手快、判断准,牢牢把握外贸工作主动权。 B.北大学生致信野田,强烈呼吁日本政府能够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悬崖勒 马、迷途知返,彻底中止“购岛”的错误行为。 C.1979 年 6 月,中方首次公开表明了我国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 解决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D.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 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答案:C A.语序不当,“见事早、判断准、出手快”。 B.不合逻辑,既然强调“彻底”,“中止”就应该改为“终止” D.“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概念交叉,“看作”和“是”语意重复,应去 掉“是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易》称“《遜[dun同“遁”]》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 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自 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 《易经》说:“《遁卦》的含义大得很呀!”又说:“不侍奉王侯大人, 保留高尚的名节。”因此尧帝以天为法则,不能使巢父、许由接受他的王位;周武 王可算是一个很完美的人了,最终只能成全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清 白名声。自此以后,隐逸之风流传更盛,多数人的行迹大体相同,而各自隐逸的动 机就大不一样 逢png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 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萌素明阴 阳,知莽将败,有顷,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及光 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这时王莽杀了自己的儿子宇,逢萌对友人 说:“三纲断绝了!不离开,祸将连累别人。”立即解下帽子挂在东都城门,他回 将败,于是头戴瓦盆,在市上哭道:“新呀新呀!”于是就躲藏起来。等到光武即位, 便往琅邪劳山,养志修道,人都被他的德行感化 北海太守素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怀恨而使捕之。吏叩头曰:“子 康大贤,天下共闻,所在之处,人敬如父,往必不获,只自毁辱。”太守怒,收 之系狱,更发它吏。行至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御。吏被伤流血,奔而还。后 诏书征萌,托以老耄,迷路东西,语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 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玊?”即便驾归。连征不起,以寿终。 北海太守素听说他的高尚品德,派吏去拜见行礼,逢萌不答礼。太守怀恨在 心而派人去逮捕他。吏叩头道:“子康是大贤人,人们敬之如父,去,一定抓不到 只是自取毁辱。”太守发怒,再派别人前往。那人走到劳山,人们果然联合起来用 兵弩捍卫,吏被伤流血,跑了回来。后来朝廷用诏书召逢萌,萌托以年太老,迷失道 路的东西方向,并对使者说:“朝廷召我的原因,以为我对政治有益处,我连方向 都不知道,怎能济时昵?”立即就便车回家。连续征召都不出来,以寿终。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 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 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 而还,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乡佐服其义 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去。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高。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家产千金。少时死了父亲,被族人所养,可是遇之不以 礼,到了长大,又不还其财产。周党到乡县打官司,主人才归还给他。不久,他把家 财散与宗族,家中奴婢全部遣散,于是到长安游学。起初,周党所在张的乡官乡佐 曾经侮辱过周党,周党很长时间都怀恨在心。后来周党读了《春秋》,明白了《春
答案:C A.语序不当,“见事早、判断准、出手快”。 B.不合逻辑, 既然强调“彻底”,“中止”就应该改为“终止”。 D.“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概念交叉, “看作”和“是”语意重复,应去 掉“是”。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易》称“《遯[dùn 同“遁” ] 》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 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自 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 《易经》说:“《遁卦》的含义大得很呀!”又说:“不侍奉王侯大人, 保留高尚的名节。”因此尧帝以天为法则,不能使巢父、许由接受他的王位;周武 王可算是一个很完美的人了,最终只能成全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清 白名声。自此以后,隐逸之风流传更盛,多数人的行迹大体相同,而各自隐逸的动 机就大不一样 逢 páng 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 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萌素明阴 阳,知莽将败,有顷,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及光 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这时王莽杀了自己的儿子宇,逢萌对友人 说:“三纲断绝了!不离开,祸将连累别人。”立即解下帽子挂在东都城门,他回 来后,带领家属迁往海滨,客居在辽东。逢萌素来明白阴阳之术,知道王莽不久 将败,于是头戴瓦盆,在市上哭道:“新呀新呀!”于是就躲藏起来。等到光武即位, 便往琅邪劳山,养志修道,人都被他的德行感化。 北海太守素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怀恨而使捕之。吏叩头曰:“子 康大贤,天下共闻,所在之处,人敬如父,往必不获,只自毁辱。”太守怒,收 之系狱,更发它吏。行至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御。吏被伤流血,奔而还。后 诏书征萌,托以老耄,迷路东西,语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 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即便驾归。连征不起,以寿终。 北海太守素听说他的高尚品德,派吏去拜见行礼,逢萌不答礼。太守怀恨在 心而派人去逮捕他。吏叩头道:“子康是大贤人,人们敬之如父,去,一定抓不到, 只是自取毁辱。”太守发怒,再派别人前往。那人走到劳山,人们果然联合起来用 兵弩捍卫,吏被伤流血,跑了回来。后来朝廷用诏书召逢萌,萌托以年太老,迷失道 路的东西方向,并对使者说: “朝廷召我的原因,以为我对政治有益处,我连方向 都不知道,怎能济时呢?”立即就便车回家。连续征召都不出来,以寿终。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 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 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 而还,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乡佐服其义, 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去。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高。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家产千金。少时死了父亲,被族人所养,可是遇之不以 礼,到了长大,又不还其财产。周党到乡县打官司,主人才归还给他。不久,他把家 财散与宗族,家中奴婢全部遣散,于是到长安游学。起初,周党所在张的乡官乡佐 曾经侮辱过周党,周党很长时间都怀恨在心。后来周党读了《春秋》,明白了《春
秋》中讲的复仇的道理,于是就不再游学,回到家乡,与原乡佐相约,约好时间 与地点,要与他决斗。兵刃相接之后,周党被乡佐剌伤,伤害很严重,他就晕厥 了。乡佐佩服他的勇与义,把他用担架抬回去养伤,几天后才醒来。醒来之后, 周党离去,从此后严格自己,努力修身养志,乡亲们都佩服他赞美他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 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 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博 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 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等到王莽篡位,周党托病杜门不出。以后贼暴纵横,残灭郡县,只有到了广武,经过 城门也不进来。建武年间,召周党作议郎,因病离职,于是送妻子居渑池。又被召 不得已,便穿短布单衣,谷皮绡头,待见尚书。等到光武引见,周党伏地而谒见,自 己陈述愿守所志,帝才许可了。博士范升奏毁周党,诏书写道“:自古以来明王圣 主一定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的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的俸禄,也是各有 志向。赐帛四十匹。”周党便隐居在渑池,著书上下篇而死去。邑人认为贤人而 建祠纪念。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性清高,未尝修刺修人。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 宫,皆好宾客,更遺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 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性清髙。建武末年,沛王刘辅等五王住在北宫, 都好宾客,再次派人请井丹,不能请来。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的弟弟,凭借外戚贵 盛的地位,于是骗说五王,求用千万钱,相约能把井丹请来,而另外使人在半路抢 劫他。 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 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闻 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 以寿终。 《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井丹不得已,已经来到,阴就故意准备麦饭葱叶等食物,井丹推去不就,说 道:“认为君侯能够供给甘美的食物,所以来访,怎么这样菲薄呢?”于是另设盛 馔,才进食。等到阴就起身,左右的人推进一辇车,井丹笑道:“我听说夏桀曾用人 驾车,难道就是这个吗?”坐中宾客都变了颜色。阴就不得已而叫人把辇车换掉。 自此井丹隐居闭门不与人们交往,以寿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遣吏奉谒致礼 奉谒:拜见 B.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 杜:关闭 C.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宾:归顺 D.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过:经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文言实词。解题时应联系语境,据词推义, 过:拜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
秋》中讲的复仇的道理,于是就不再游学,回到家乡,与原乡佐相约,约好时间 与地点,要与他决斗。兵刃相接之后,周党被乡佐剌伤,伤害很严重,他就晕厥 了。乡佐佩服他的勇与义,把他用担架抬回去养伤,几天后才醒来。醒来之后, 周党离去,从此后严格自己,努力修身养志,乡亲们都佩服他赞美他。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 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 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博 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 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等到王莽篡位,周党托病杜门不出。以后贼暴纵横,残灭郡县,只有到了广武,经过 城门也不进来。建武年间,召周党作议郎,因病离职,于是送妻子居渑池。又被召, 不得已,便穿短布单衣,谷皮绡头,待见尚书。等到光武引见,周党伏地而谒见,自 己陈述愿守所志,帝才许可了。博士范升奏毁周党,诏书写道“:自古以来明王圣 主一定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的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的俸禄,也是各有 志向。赐帛四十匹。”周党便隐居在渑池,著书上下篇而死去。邑人认为贤人而 建祠纪念。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性清高,未尝修刺修人。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 宫,皆好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 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性清高。建武末年,沛王刘辅等五王住在北宫, 都好宾客,再次派人请井丹,不能请来。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的弟弟,凭借外戚贵 盛的地位,于是骗说五王,求用千万钱,相约能把井丹请来,而另外使人在半路抢 劫他。 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 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闻 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 以寿终。 《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井丹不得已,已经来到,阴就故意准备麦饭葱叶等食物,井丹推去不就,说 道:“认为君侯能够供给甘美的食物,所以来访,怎么这样菲薄呢?”于是另设盛 馔,才进食。等到阴就起身,左右的人推进一辇车,井丹笑道:“我听说夏桀曾用人 驾车,难道就是这个吗?”坐中宾客都变了颜色。阴就不得已而叫人把辇车换掉。 自此井丹隐居闭门不与人们交往,以寿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遣吏奉谒致礼 奉谒:拜见 B.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 杜: 关闭 C. 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宾: 归顺 D. 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 过:经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题时应联系语境,据词推义。 过:拜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
②夫晋,何厌之有 B.①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少孤,为宗人所养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D.①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答案:D(都是转折连词) 解析:动词,到,去/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用/因为。C.被/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逸之风,可溯及远古,唐尧、周武王成全了隐土的隐逸志节,历代选择隐 逸的人很多,但是他们隐逸的动机不尽相同 B.逢萌、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们都不满王莽篡权:而井丹避世隐 居则是因为他本性清高,不愿意与王侯贵戚结交。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逢萌、周党,他们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仕, 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也很理解。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屠城 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答案:C 解析:周党是直接向光武帝陈述自己的志向而不是委婉拒绝,同时面对光武 帝的多次征召并不是每次都委婉拒绝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3分) 他回来后,带领家属迁往海滨,在辽东客居。 关键词:将/浮海/客于辽东, (2)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4分) 朝廷征召我的原因,认为我对政事有益处,(我)连方向都不知道,怎能救时 呢? 关键词:(所以:表原因1分:状语后置1分;方面:方向1分;济:救, 分) (3)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3分) 于是骗说五王,求用千万钱,相约能把井丹请来,而另外使人在半路抢劫他 关键词:诡说,致丹,别使人要劫之 9.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斗 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B.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 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C.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 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D.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答案:D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②夫晋,何厌之有 B.①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少孤,为宗人所养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D.①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答案:D(都是转折连词) 解析: 动词,到,去/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 用 / 因为。C.被 / 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逸之风,可溯及远古,唐尧、周武王成全了隐士的隐逸志节,历代选择隐 逸的人很多,但是他们隐逸的动机不尽相同。 B.逢萌、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们都不满王莽篡权;而井丹避世隐 居则是因为他本性清高,不愿意与王侯贵戚结交。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逢萌、周党,他们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仕, 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也很理解。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屠城 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答案:C 解析: 周党是直接向光武帝陈述自己的志向而不是委婉拒绝,同时面对光武 帝的多次征召并不是每次都委婉拒绝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3 分) 他回来后,带领家属迁往海滨,在辽东客居。 关键词:将/浮海/客于辽东。 (2)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4 分) 朝廷征召我的原因,认为我对政事有益处,(我)连方向都不知道,怎能救时 呢? 关键词:(所以:表原因 1 分;状语后置 1 分;方面:方向 1 分;济:救, 1 分) (3)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3 分) 于是骗说五王,求用千万钱,相约能把井丹请来,而另外使人在半路抢劫他。 关键词:诡说,致丹,别使人要劫之 9.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斗 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B.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 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C.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 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D.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答案:D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灞上秋居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诗的颈联上下两句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分) 答 ①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1分) ②“空园白露滴”,运用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烘托出夜阑人静;(1分) ③“孤壁野僧邻”,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1 分 ④诗的颈联营造出作者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寂、凄清的意境。 (2)这首诗首联和颔联中各有哪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 析。(4分) 首联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1分)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 投宿的惶急之状。这种情形强烈地惹起了作者的乡思。(1分) 颔联中“独”字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1分)在他乡落叶时节, 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倍感凄凉。(1分) (或:一个“寒”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 影,本已孤苦,加之夜深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也更 觉夜长难捱,作者也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不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湲 (屈原《湘夫人》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昑殷(vin)岩泉,栗深林兮惊 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绿云扰扰,梳晓寰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4)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现代文(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简答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天上真的会掉金子 ①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耐存储而尤显珍 贵,自古以来就有“金属之王”的称号。在当今社会,黄金的金融储备、货币、 首饰作用,依然不能小看。不过它的开采量非常有限,全球目前大约仅开采到了 16万吨黄金。有趣的是,黄金的作用尽管人人皆知,但有关它的身世,大多数 人却一直没有完完全全搞清楚 ②一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黄金是在地球形成以后,自然而然就有的,黄金 的身世再清楚不过了。但后来科学家通过对地核的揭秘发现,地球的地壳部分就 不应该有多少黄金之类的重金属,绝大部分重金属其实都在地核里,现在人们穿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诗的颈联上下两句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 ①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1 分) ②“空园白露滴”,运用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烘托出夜阑人静;(1 分) ③“孤壁野僧邻”,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1 分) ④诗的颈联营造出作者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寂、凄清的意境。 (2)这首诗首联和颔联中各有哪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 析。(4 分) 答: 首联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1 分)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 投宿的惶急之状。这种情形强烈地惹起了作者的乡思。(1 分) 颔联中“独”字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1 分)在他乡落叶时节, 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倍感凄凉。(1 分) (或:一个“寒”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 影,本已孤苦,加之夜深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也更 觉夜长难捱,作者也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不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湲。 ( 屈原《湘夫人》)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 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绿云扰扰,梳晓寰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4)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现代文(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简答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天上真的会掉金子 ①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耐存储而尤显珍 贵,自古以来就有“金属之王”的称号。在当今社会,黄金的金融储备、货币、 首饰作用,依然不能小看。不过它的开采量非常有限,全球目前大约仅开采到了 16 万吨黄金。有趣的是,黄金的作用尽管人人皆知,但有关它的身世,大多数 人却一直没有完完全全搞清楚。 ②一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黄金是在地球形成以后,自然而然就有的,黄金 的身世再清楚不过了。但后来科学家通过对地核的揭秘发现,地球的地壳部分就 不应该有多少黄金之类的重金属,绝大部分重金属其实都在地核里,现在人们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