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A.泥淖(nao) 肆业(si) 岿然不动 (kui 博闻强记( qIang) B.氤氲(ying) 赏赉(lai) 铁杵成针 (chu) 毫无瑕疵(ci) C.歆享(xin) 果脯(pi) 烟笼雾锁 (long) 游目骋怀(chng) D.斡旋(w) 箴言(zhen) 力能扛鼎 gang 汗流浃背(ji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是 A.北坡的悬崖下是黄河宽敞的河道,浑黄的河水在沙丘间蜗行牛 步地流淌着,对岸是一望无际的河滩地,绿油油的,一直延展到视野的尽头。 B.登木梯面上,一声一声,足音在庭院里回响,当年的小和尚是 否如我,一边端着茶水,一边又在默念外边凡俗的世界,而心猿意马呢? C.台湾大选结果终于揭晓,查点所获选票,马英刀以较大的选票 差额胜出,难能可贵,至少未来四年,国民党还能在台北政坛执牛耳 D.作为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下属的心理愿望,一视同仁, 把一碗水端平,才能真正赢得员工的信赖,使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A.在教学中,我们孜孜以求,希望的就是把我们的学生引上大道, 我们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畅行无阻,得道而行,他们自然会不断地接近自己的 目的 B.这种专家的最大特点还体现在满口的西方哲理,开口闭口都是 外国人名,废话多得能用标点符号将西方文学砸得粉身碎骨,话不可谓太多,也 不可谓不俗。 C.昨日,欣赏了东方青竹的一篇《爱的思索》的文章,多角度, 全方位地对爱进行细致诠释,我不能为青竹的博学和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折 服 D.知识是黑暗中的星星,在黑暗中才看得清,所以需要处处留心 去观察,所以只有在发现者的眼里才能看到闪光的知识,同时也照亮了他周围的 黑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湖南省雅礼中学 2012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 7 道大题,21 道小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 ) A.泥淖(nào) 肆业(sì) 岿然不动 (kuī) 博闻强记(qiáng) B.氤氲(yīng) 赏赉(lài) 铁杵成针 (chǔ) 毫无瑕疵(cī) C.歆享(xīn) 果脯(pǔ) 烟笼雾锁 (lóng) 游目骋怀(chěng) D.斡旋(wò) 箴言(zhēn) 力能扛鼎 (gāng) 汗流浃背(ji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是 ( ) A.北坡的悬崖下是黄河宽敞的河道,浑黄的河水在沙丘间蜗行牛 步地流淌着,对岸是一望无际的河滩地,绿油油的,一直延展到视野的尽头。 B.登木梯面上,一声一声,足音在庭院里回响,当年的小和尚是 否如我,一边端着茶水,一边又在默念外边凡俗的世界,而心猿意马呢? C.台湾大选结果终于揭晓,查点所获选票,马英刀以较大的选票 差额胜出,难能可贵,至少未来四年,国民党还能在台北政坛执牛耳。 D.作为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下属的心理愿望,一视同仁, 把一碗水端平,才能真正赢得员工的信赖,使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 ) A.在教学中,我们孜孜以求,希望的就是把我们的学生引上大道, 我们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畅行无阻,得道而行,他们自然会不断地接近自己的 目的。 B.这种专家的最大特点还体现在满口的西方哲理,开口闭口都是 外国人名,废话多得能用标点符号将西方文学砸得粉身碎骨,话不可谓太多,也 不可谓不俗。 C.昨日,欣赏了东方青竹的一篇《爱的思索》的文章,多角度, 全方位地对爱进行细致诠释,我不能为青竹的博学和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折 服。 D.知识是黑暗中的星星,在黑暗中才看得清,所以需要处处留心 去观察,所以只有在发现者的眼里才能看到闪光的知识,同时也照亮了他周围的 黑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一个印象, 一一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①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 ②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③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④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 ⑤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 ⑥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⑦一条很长的古道 A.②①⑦③④⑤⑥ B.⑦②①④③⑤⑥ ⑦③④①②⑥⑤ D.②①⑦④③⑥⑤ 、文言文阅读(23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干万 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 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 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 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 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 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 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日:吾文土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者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 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晩而 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 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 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 无不之也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一个印象, —— ——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①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 ②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③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④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 ⑤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 ⑥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⑦一条很长的古道。 A.②①⑦③④⑤⑥ B.⑦②①④③⑤⑥ C. ⑦③④①②⑥⑤ D.②①⑦④③⑥⑤ 二、文言文阅读(23 分,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 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 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 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 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 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 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 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者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 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 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 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 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 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霈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夲而丕 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 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5.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 A.发而读 发:启封,打开 是之书皇语序6是焉尔 B.故孟子皇皇不暇著 匆忙 C.方勉焉以模言 勉:勉励 D.终日不出于轩 轩序:房门,房间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及少定而视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B.学者有所溺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C.人于渊泉,无不之 也 及 其所之既倦 然幸不甘于所 悦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 先辈之文浩乎油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来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 难也。 A.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 至/而不难也 B.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 至而不难也 C.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 可至而不难也
先辈之文浩乎霈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 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 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5.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 是 ( ) A.发而读 之 发:启封,打开 B.故孟子皇皇不暇著 书 皇 皇:匆忙 C.方勉焉以模言 语 勉:勉励 D.终日不出于轩 序 轩序:房门,房间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 ) A.及少定而视 焉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B.学者有所溺焉 尔 焉用亡郑以陪邻 C.人于渊泉,无不之 也 及 其所之既倦 D.然幸不甘于所 悦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 一 ( ) 先辈之文浩乎油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来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 难也。 A.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 至/而不难也 B.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 至而不难也 C.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 可至而不难也
D.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 至/而不难也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4分) 文 (2)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4分) 文 (3)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2分) 译 文 9.欧阳修在本文中围绕“道”与“文”展开阐述,其主张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分) 答 三、古代诗歌鉴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上太行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太行:太行山,位于山西与河北境内。作者自1430年(宣德五年) 起担任河南山西巡抚十八年,这首诗即于此间所作 请从诗人形象、思想主旨、表达技巧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
D.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 至/而不难也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4 分) 译 文: (2)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4 分) 译 文: (3)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2 分) 译 文: 9.欧阳修在本文中围绕“道”与“文”展开阐述,其主张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4 分) 答: 三、古代诗歌鉴和古诗文默写(12 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 分) 上太行[注]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太行:太行山,位于山西与河北境内。作者自 1430 年(宣德五年) 起担任河南山西巡抚十八年,这首诗即于此间所作。 请从诗人形象、思想主旨、表达技巧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楚天千里清秋, (辛 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3)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 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古琴的文化内蕴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 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髙度文化属 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 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髙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 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 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 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 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 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 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岀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 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 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 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 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 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 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 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楚天千里清秋, 。(辛 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3)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5) ,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 题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古琴的文化内蕴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 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 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 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 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 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 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 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 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 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 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 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 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 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 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 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 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