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11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笑靥ye 妩媚fu 应届生ying 独具只眼zhi B.翘楚qido 枢纽shu 创口贴 chuang 言简意赅gai C.忸怩nie 僧恶zeng 倒装句dao 稗官野史bai D.隽永judr 瑰丽gui 梁山泊po 立竿见影gan 1.B. 【解析】A.妩(吣)媚;C忸怩(ni);D.立竿(gan)见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 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B.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 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一一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 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D.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力”较量的年代,我们除了张 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2.B 【解析】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A.搭 配不当。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指众多的学生。前面不 宜用表数量的词语。B.褒贬不当。蔚为壮观:蔚,茂盛;壮观,盛大的景象。形 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也作“蔚为大 观”“蔚为奇观”。C.“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错误。“无时无刻”是 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相反, 用法也与后者不同。“每时每刻、时时刻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 则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省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共完成投资近400亿元,竣工近40万套, 截止到去年底,全省已经解决了108万户住房困难家庭,保障面达到了近6% B.有消息称,德国财长正在为希腊可能的破产做准备,虽然希腊随即否认,但 这一消息使得投资者对于希腊是否将被“开除”出欧元区的担忧持续加剧。 C.10月16日,全体参战人员经过日夜奋战,偃洛快速通道10标管段油面铺筑 施工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工程施工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D.与其拍粉丝电影,靠一两个偶像明星带来票房,不如拍出真正能代表中国水 平的好电影,让更多的观众成为中国电影的粉丝。 3.D。 【解析】.A.“解决……住房困难家庭”搭配不当。可改为“全省已经解决了 108万户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B.根据句意,投资者是担心希腊被“开除” 出欧元区,可删去“是否”。C.语序不当,“全体参战人员”应与“经过”调 换位置,组成介词短语,作为整个句子的状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湖南雅礼中学 2012 届高三 11 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笑靥 yè 妩媚 fǔ 应届生 yīng 独具只眼 zhī B.翘楚 qiáo 枢纽 shū 创口贴 chuāng 言简意赅 gāi C.忸怩 niē 憎恶 zēng 倒装句 dào 稗官野史 bài D.隽永juàn 瑰丽guī 梁山泊pō 立竿见影gǎn 1.B. 【解析】A.妩(wǔ)媚;C 忸怩(ní);D.立竿(gān)见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 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B.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 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 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D.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力”较量的年代,我们除了张 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2.B。 【解析】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A.搭 配不当。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指众多的学生。前面不 宜用表数量的词语。B.褒贬不当。蔚为壮观:蔚,茂盛;壮观,盛大的景象。形 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也作“蔚为大 观”“蔚为奇观”。C.“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错误。“无时无刻”是 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相反, 用法也与后者不同。“每时每刻、时时刻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 则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省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共完成投资近 400 亿元,竣工近 40 万套, 截止到去年底,全省已经解决了 108 万户住房困难家庭,保障面达到了近 6%。 B.有消息称,德国财长正在为希腊可能的破产做准备,虽然希腊随即否认,但 这一消息使得投资者对于希腊是否将被“开除”出欧元区的担忧持续加剧。 C.10 月 16 日,全体参战人员经过日夜奋战,偃洛快速通道 10 标管段油面铺筑 施工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工程施工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D.与其拍粉丝电影,靠一两个偶像明星带来票房,不如拍出真正能代表中国水 平的好电影,让更多的观众成为中国电影的粉丝。 3.D。 【解析】. A.“解决……住房困难家庭”搭配不当。可改为“全省已经解决了 108 万户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B.根据句意,投资者是担心希腊被“开除” 出欧元区,可删去“是否”。C.语序不当,“全体参战人员” 应与“经过”调 换位置,组成介词短语,作为整个句子的状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晨间听蝉,想其高 洁 。蝉亦是禅 ①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④⑤⑥②① 【解析】③承起句的“髙洁”,将蝉喻为隐士,①则描述“隐士”的生活特点 这两句先写出蝉的习性、特点,突出其“高洁”,然后④②再回应句首的“晨间 听蝉”,描写晨间蝉鸣的特点,接着⑥⑤写听蝉的感受和感悟,自然归结到结尾 的“蝉亦是禅 二、文言文阅读(23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钱神论 [西晋]鲁褒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 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 之颜,启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 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岂是之谓乎? 钱作为一个实体,有天和地的形象。它的内部效法地的方,外部效法天的圆。把 它堆积起来,就好像山一样;它流通起来,又好像河流。它的流通与储蓄,都有 定的规则。在市场上做买卖方便交易,不用担心它消耗亏损。它很难折断,好 像那些长寿的人;它像大自然一样运行不息,不会缺乏,所以它能够流传这么久 成为世间的神明宝贝,大家像敬爱兄长那样爱它,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孔方”。 没有了它人们就会贫穷软弱,得到了它人们就会富足强盛。它没有翅膀却能飞向 远方,它没有脚却能到处走动。它能够使严厉刚正的面孔露出笑脸,使口风很严 的人开口。钱多的人干什么都能占先,钱少的人便得乖乖地排在后面。排在前面 的人就是君长,而排在后面的只是臣仆。那些作君长的富足且有闲钱,那些作臣 仆的贫困且钱财不够用。《诗经》里说:“富人哪,总是那么欢乐;孤独的人 好悲伤!”难道说的就是这个吗?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住,无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 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 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 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致亲密。由 此论之,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 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
晨间听蝉,想其高 洁。 , , , , , 。蝉亦是禅。 ①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④⑤⑥②① 4.C。 【解析】③承起句的“高洁”,将蝉喻为隐士,①则描述“隐士”的生活特点。 这两句先写出蝉的习性、特点,突出其“高洁”,然后④②再回应句首的“晨间 听蝉”,描写晨间蝉鸣的特点,接着⑥⑤写听蝉的感受和感悟,自然归结到结尾 的“蝉亦是禅。 二、文言文阅读(23 分。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钱神论 [西晋]鲁 褒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 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 之颜,启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 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岂是之谓乎? 钱作为一个实体,有天和地的形象。它的内部效法地的方,外部效法天的圆。把 它堆积起来,就好像山一样;它流通起来,又好像河流。它的流通与储蓄,都有 一定的规则。在市场上做买卖方便交易,不用担心它消耗亏损。它很难折断,好 像那些长寿的人;它像大自然一样运行不息,不会缺乏,所以它能够流传这么久, 成为世间的神明宝贝,大家像敬爱兄长那样爱它,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孔方”。 没有了它人们就会贫穷软弱,得到了它人们就会富足强盛。它没有翅膀却能飞向 远方,它没有脚却能到处走动。它能够使严厉刚正的面孔露出笑脸,使口风很严 的人开口。钱多的人干什么都能占先,钱少的人便得乖乖地排在后面。排在前面 的人就是君长,而排在后面的只是臣仆。那些作君长的富足且有闲钱,那些作臣 仆的贫困且钱财不够用。《诗经》里说:“富人哪,总是那么欢乐;孤独的人, 好悲伤!”难道说的就是这个吗?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住,无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 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 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 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致亲密。由 此论之,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 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
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 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暗使。 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 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 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 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赈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 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 然?唯孔方而已! “钱”得名于“源泉”的“泉”,百姓每天都要用到它,它的源泉是不会缺乏的。 再远的地方它也能去,再深的地方它也能到。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在讲学的地方 总是疲倦得打不起精神,对于清谈一事也厌倦听闻,面对它便瞌睡得很,可是见 到孔方兄便没有人不惊醒凝视的。钱所能给人们带来的祐护,是吉祥而没有不利 的。为什么要读了书然后才达到富贵呢?以前吕公对写上钱数的空头帖子欣慰喜 悦,汉髙祖刘邦制胜在萧何多出二百钱,卓文君脱下粗布滥衣穿上锦绣绸缎,司 马相如乘上髙盖华车解下犊鼻围裙。官尊名显,都是由钱所达到的。空头帖子本 来就很虚,更何况有实?多出的二百钱虽少,却带来了亲密的关系。由此说来, 钱可真是神物了。它没有德行却受人尊敬,没有势力却那么红火,它能够推开富 贵官宦之家的朱门、紫闼。有钱的地方,可以化危为安,可以让死的重新复活 可要是没钱了,那贵的就要变成贱的,活的也得把它杀掉。所以,和人争辩、打 官司,没有钱就不能获胜;失意不得进仕的人,没有钱就不会被提拔;愁怨忿恨, 没有钱就没法化解;好的名声,没有钱便不能被传播。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身 居官位的那些人,对于孔方兄的热爱,从来都不曾停止。他们拿着它的手,一直 怀抱着,不管它们是优是劣,也不管它们的年份远近。在孔方兄家中,宾客总是 从四面八方聚来,门前如同集市一样热闹。谚语说:“钱虽然没有听觉,却可以 暗中指使别人。”这话难道是假的吗?又说:“有钱便可以役使鬼神。”更何况 是人呢?子夏说:“死生有它的命数,富贵在于上天。”我却以为,死生没有命 数,富贵在于钱而已凭。凭什么明白这点呢?那是因为钱可以转祸为福,变失败 为成功,使危险的人变得平安,使死人得以生还。性命的长短,官位、俸禄的高 低,都在于钱的多少,天又怎么能参与这事?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季运行, 万物生长,钱比不上天;使穷困的人显达,使处境窘迫的人得以摆脱,上天就不 如钱了。如果有臧武仲的智慧,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用礼仪和音乐来 修饰,就可以算得上一个完人了。如今要成为一个完人又何必那样?只靠孔方兄 便可以了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 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大凡现今的人,只要钱罢了。所以说,军队没有钱财士兵就不会前来,军队没有 奖赏士兵就不会前进。做官如果没有朝中公卿大臣做靠山,那还不如归田务农。 即使有朝中公卿大臣,却没有孔方兄,那么和没有翅膀却想要飞翔,没有脚却想 要行走又有什么不同呢? 本文选自《魏晋南北朝抒情散文赏析》,原出处《晋书·隐逸传》,有増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井便易,不患耗折 便,(价格)便 宜 B.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 文,修饰
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 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暗使。” 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 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 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 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赈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 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 然?唯孔方而已! “钱”得名于“源泉”的“泉”,百姓每天都要用到它,它的源泉是不会缺乏的。 再远的地方它也能去,再深的地方它也能到。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在讲学的地方 总是疲倦得打不起精神,对于清谈一事也厌倦听闻,面对它便瞌睡得很,可是见 到孔方兄便没有人不惊醒凝视的。钱所能给人们带来的祐护,是吉祥而没有不利 的。为什么要读了书然后才达到富贵呢?以前吕公对写上钱数的空头帖子欣慰喜 悦,汉高祖刘邦制胜在萧何多出二百钱,卓文君脱下粗布滥衣穿上锦绣绸缎,司 马相如乘上高盖华车解下犊鼻围裙。官尊名显,都是由钱所达到的。空头帖子本 来就很虚,更何况有实?多出的二百钱虽少,却带来了亲密的关系。由此说来, 钱可真是神物了。它没有德行却受人尊敬,没有势力却那么红火,它能够推开富 贵官宦之家的朱门、紫闼。有钱的地方,可以化危为安,可以让死的重新复活; 可要是没钱了,那贵的就要变成贱的,活的也得把它杀掉。所以,和人争辩、打 官司,没有钱就不能获胜;失意不得进仕的人,没有钱就不会被提拔;愁怨忿恨, 没有钱就没法化解;好的名声,没有钱便不能被传播。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身 居官位的那些人,对于孔方兄的热爱,从来都不曾停止。他们拿着它的手,一直 怀抱着,不管它们是优是劣,也不管它们的年份远近。在孔方兄家中,宾客总是 从四面八方聚来,门前如同集市一样热闹。谚语说:“钱虽然没有听觉,却可以 暗中指使别人。”这话难道是假的吗?又说:“有钱便可以役使鬼神。”更何况 是人呢?子夏说:“死生有它的命数,富贵在于上天。”我却以为,死生没有命 数,富贵在于钱而已凭。凭什么明白这点呢?那是因为钱可以转祸为福,变失败 为成功,使危险的人变得平安,使死人得以生还。性命的长短,官位、俸禄的高 低,都在于钱的多少,天又怎么能参与这事?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季运行, 万物生长,钱比不上天;使穷困的人显达,使处境窘迫的人得以摆脱,上天就不 如钱了。如果有臧武仲的智慧,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用礼仪和音乐来 修饰,就可以算得上一个完人了。如今要成为一个完人又何必那样?只靠孔方兄 便可以了。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 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大凡现今的人,只要钱罢了。所以说,军队没有钱财士兵就不会前来,军队没有 奖赏士兵就不会前进。做官如果没有朝中公卿大臣做靠山,那还不如归田务农。 即使有朝中公卿大臣,却没有孔方兄,那么和没有翅膀却想要飞翔,没有脚却想 要行走又有什么不同呢? (本文选自《魏晋南北朝抒情散文赏析》,原出处《晋书·隐逸传》,有增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井便易,不患耗折 便,(价格)便 宜。 B.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 文,修饰
C.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哿,快乐。 D.宾客辐辏,门常如市 辐辏:像车轮的 辐聚集 【解析】便,方便,便于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与“而况于人乎”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排金门而入紫闼 B.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C 连词,表递进。A.连词,表并列。B.连词,表假设,如果。D.连词,表转折。 7.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贏/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 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B.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 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C.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 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D.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髙盖而解犊 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3分) 译文 (2)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3分) 文 (3)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4分) 译 文 8.译文 (1)那些作君长的富足且有闲钱,那些作臣仆的贫困且钱财不够用 (2)所以,和人争辩、打官司,没有钱就不能获胜;失意不得进仕的人,没有 钱就不会被提拔
C.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哿,快乐。 D.宾客辐辏,门常如市 辐辏:像车轮的 辐聚集。 5.A。 【解析】便,方便,便于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与“而况于人乎”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排金门而入紫闼 B.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C。 连词,表递进。A.连词,表并列。B.连词,表假设,如果。D.连词,表转折。 7.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 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B.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 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C.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 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D.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 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7.D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3 分) 译 文: (2)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3 分) 译 文: (3)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4 分) 译 文: 8.译文: (1)那些作君长的富足且有闲钱,那些作臣仆的贫困且钱财不够用。 (2)所以,和人争辩、打官司,没有钱就不能获胜;失意不得进仕的人,没有 钱就不会被提拔
(3)即使有朝中公卿大臣(“中人”译为“从中提携帮助的人”视为正确), 却没有孔方兄,那么和没有翅膀却想要飞翔,没有脚却想要行走没有什么不同。 (注:划线处为主要采分点 9.顾恺之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使人“迁想妙得”。所谓“迁想”,即由此 及彼的联想,“妙得”即经过揣摩后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请简要谈谈本篇带给你 的“迁想妙得”。(4分) 【答案提示】 选文首段,侧重说“钱”的形象和意义。中间段,由表及里,从纵深处加以分析, 且对世人追逐金钱的丑态作了形象描绘,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矛头又直指 权门势要,甚至最髙封建统治者。尾段,卒章显志,“凡”突出普遍性,最后三 句更是点睛之笔,不仅亮出全篇的旨意,并且将作者的愤懑之情倾泻而出。 这样,作者把人们习以为常、天天都能见到的现象放在一起进行艺术加工,赋予 了它新的内容,既从中抒发了强烈的愤懑之情,又使人读后震惊,进而在思索中 “迁想妙得”。 【答题要求】 这是一道开放题,考生谈自己的“迁想妙得”,可从文本内容出发,也可联系现 实生活,拓展、提升自己的感受、认知。不要求面面俱到,仅针对某点集中生发, 言之成理即可。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祖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祖:古代官吏的服饰。②榜:摇船的用具 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 析答 10.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 了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庆幸被贬谪,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 活的闲适,字里行间却又隐含着贬居时的抑郁之气,故言“怨”。诗中字字句句 都是写被贬谪之后的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却又暗含忧愤之情,所以是“不怨而 怨 【解析】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 开头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 自己久为做官所“累”,而以这次贬谪南荒为“幸”。看似豁达开朗,实则暗含 辛酸之意。“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无 所事事的寂寥,“偶似”说明诗人并非真正的淡泊、闲适的隐士。“来往不逢人 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也含有孤独、寂寞的味道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3)即使有朝中公卿大臣(“中人”译为“从中提携帮助的人”视为正确), 却没有孔方兄,那么和没有翅膀却想要飞翔,没有脚却想要行走没有什么不同。 (注:划线处为主要采分点 9. 顾恺之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使人“迁想妙得”。所谓“迁想”,即由此 及彼的联想,“妙得”即经过揣摩后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请简要谈谈本篇带给你 的“迁想妙得”。(4 分) 9. 【答案提示】 选文首段,侧重说“钱”的形象和意义。中间段,由表及里,从纵深处加以分析, 且对世人追逐金钱的丑态作了形象描绘,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矛头又直指 权门势要,甚至最高封建统治者。尾段,卒章显志,“凡”突出普遍性,最后三 句更是点睛之笔,不仅亮出全篇的旨意,并且将作者的愤懑之情倾泻而出。 这样,作者把人们习以为常、天天都能见到的现象放在一起进行艺术加工,赋予 了它新的内容,既从中抒发了强烈的愤懑之情,又使人读后震惊,进而在思索中 “迁想妙得”。 【答题要求】 这是一道开放题,考生谈自己的“迁想妙得”,可从文本内容出发,也可联系现 实生活,拓展、提升自己的感受、认知。不要求面面俱到,仅针对某点集中生发, 言之成理即可。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 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 分)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祖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祖:古代官吏的服饰。②榜:摇船的用具。 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 析。 答: 10.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 了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庆幸被贬谪,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 活的闲适,字里行间却又隐含着贬居时的抑郁之气,故言“怨”。诗中字字句句 都是写被贬谪之后的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却又暗含忧愤之情,所以是“不怨而 怨”。 【解析】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 开头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 自己久为做官所“累”,而以这次贬谪南荒为“幸”。看似豁达开朗,实则暗含 辛酸之意。“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无 所事事的寂寥,“偶似”说明诗人并非真正的淡泊、闲适的隐士。“来往不逢人” 一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也含有孤独、寂寞的味道。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