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几个世纪以来,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在中国,文字与图 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对于汉 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做出很有洞见性的分析:“我们可 以说中国画主要是受到了书法的影响,而不是书写,但我们同时必须牢记,这两者之间并无 实质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都依赖于创新和表达,这与象征性符号不同,象 征性符号的主要目的在于图示化以实用。书法和绘画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比如说中国画 匠的作品与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据此而言,在中国书法与 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这是由 中国的书画传统所决定的 西方文化中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讨论,常围绕着争论绘画和诗歌哪个更具重要性。莱 辛的《拉奥孔》探讨了诗歌和绘画的相对优点,充分地显示了它们各自对于认知理解的贡献 莱辛意在突出诗歌的优越性,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绘画受限于视线,需要将焦点 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所得为视线所过滤。即便被理解的物体已经发生变化,从焦点出发 也还是有诸多局限。莱辛认为诗歌能够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大范围的资源,同时也包括 直觉和想象,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对象的更为整体的观念。 随着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的发展,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 地发生转变。比如,20世纪40年代,格林伯格的写作是在寻求一种纯粹的、互不混杂的艺 术介质,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也因此,他攻击文人化的绘画,辨析诗歌在视 觉艺术上的局限,以及叙事与绘画的不同。他想维护的是绘画的纯粹性,反对诗歌(文学) 对于绘画的入侵。强调绘画的艺术介质的纯粹性,意味着将它从与诗歌和叙事的联系中摆脱 出来,同时也从模仿以及对于绘画深度的幻觉中摆脱出来。因而,他认为帆布平面以及绘画 内含的抽象性,是使得绘画能够真正自我实现的必经之途。很显然,格林伯格20世纪末期 的创作是要努力将这一实践正当化。然而将艺术介质纯粹化的努力都遭遇失败,无论在东方 还是西方 浏览20世纪晚期到21世纪至今的那些视觉艺术家们的实践发现,在西方的绘画和其他 形象艺术中,文字与图像实际上已经以多重方式融汇到一处。有意味的是,不仅诗人在学习 视觉艺术的实践中将图像融入文字,而视觉艺术家也在他们的影像作品中大量引入文字。而 对于在书画同源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西方现当代艺术中将文字融入图像 将图像融入文字的实践,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变动。中国当代艺术也在继续探索文字与图像 之间的互动。这表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艺术家都在加紧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补充到
1 山东省微山县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几个世纪以来,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在中国,文字与图 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对于汉 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做出很有洞见性的分析:“我们可 以说中国画主要是受到了书法的影响,而不是书写,但我们同时必须牢记,这两者之间并无 实质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都依赖于创新和表达,这与象征性符号不同,象 征性符号的主要目的在于图示化以实用。书法和绘画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比如说中国画 匠的作品与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据此而言,在中国书法与 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这是由 中国的书画传统所决定的。 西方文化中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讨论,常围绕着争论绘画和诗歌哪个更具重要性。莱 辛的《拉奥孔》探讨了诗歌和绘画的相对优点,充分地显示了它们各自对于认知理解的贡献。 莱辛意在突出诗歌的优越性,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绘画受限于视线,需要将焦点 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所得为视线所过滤。即便被理解的物体已经发生变化,从焦点出发 也还是有诸多局限。莱辛认为诗歌能够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大范围的资源,同时也包括 直觉和想象,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对象的更为整体的观念。 随着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的发展,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 地发生转变。比如,20 世纪 40 年代,格林伯格的写作是在寻求一种纯粹的、互不混杂的艺 术介质,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也因此,他攻击文人化的绘画,辨析诗歌在视 觉艺术上的局限,以及叙事与绘画的不同。他想维护的是绘画的纯粹性,反对诗歌(文学) 对于绘画的入侵。强调绘画的艺术介质的纯粹性,意味着将它从与诗歌和叙事的联系中摆脱 出来,同时也从模仿以及对于绘画深度的幻觉中摆脱出来。因而,他认为帆布平面以及绘画 内含的抽象性,是使得绘画能够真正自我实现的必经之途。很显然,格林伯格 20 世纪末期 的创作是要努力将这一实践正当化。然而将艺术介质纯粹化的努力都遭遇失败,无论在东方 还是西方。 浏览 20 世纪晚期到 21 世纪至今的那些视觉艺术家们的实践发现,在西方的绘画和其他 形象艺术中,文字与图像实际上已经以多重方式融汇到一处。有意味的是,不仅诗人在学习 视觉艺术的实践中将图像融入文字,而视觉艺术家也在他们的影像作品中大量引入文字。而 对于在书画同源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西方现当代艺术中将文字融入图像, 将图像融入文字的实践,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变动。中国当代艺术也在继续探索文字与图像 之间的互动。这表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艺术家都在加紧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补充到
视觉形象中,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是一个大的趋势 (摘编自柯蒂斯·卡特《艺术中的文字与图像》) 文本思路:在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 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莱辛认为诗歌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 点持续地发生转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是一个大的趋势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美学的关注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中国,文字 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 B.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对于汉字的书写、 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很有洞见性的分析 C.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依赖创新、表达,离不开社会环境,中国画匠的作品与 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 D.中国书法和绘画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使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 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不同,西方文化中常常需要借讨论绘画和 诗歌哪个更重要来探讨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 B.莱辛认为诗歌能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多的资源,从而能够提供一个更为整体的 观念,达到更广泛的境地,因此更具有优越性。 C.尽管当代诗歌理论和视觉艺术的发展使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发生转变, 但东西方艺术介质纯粹化的努力都遭遇失败 D.与莱辛的观点不同,格林伯格强调每门艺术的绝对独立,追求写作和绘画的纯粹性, 攻击文人化的绘画,反对诗歌对绘画的入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中西方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随着诗歌 理论和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二者的关系更为紧密 B.西方现当代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动,诗人在学习视觉艺术的实践中将图像融入文字, 视觉艺术家也在自己的影像作品中大量引入了文字 C.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只要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一直发展下 去,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就会持续发生转变 D.当代艺术家们都在加紧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补充到视觉形象之中,努力将文字融入到 视觉形象之中,以使文字与图像更好地融汇在一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6题。(15分)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2
2 视觉形象中,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是一个大的趋势。 (摘编自柯蒂斯·卡特《艺术中的文字与图像》) 文本思路:在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 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莱辛认为诗歌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 点持续地发生转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是一个大的趋势。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美学的关注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中国,文字 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 B.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对于汉字的书写、 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很有洞见性的分析。 C.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依赖创新、表达,离不开社会环境,中国画匠的作品与 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 D.中国书法和绘画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使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 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不同,西方文化中常常需要借讨论绘画和 诗歌哪个更重要来探讨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 B.莱辛认为诗歌能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多的资源,从而能够提供一个更为整体的 观念,达到更广泛的境地,因此更具有优越性。 C.尽管当代诗歌理论和视觉艺术的发展使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发生转变, 但东西方艺术介质纯粹化的努力都遭遇失败。 D.与莱辛的观点不同,格林伯格强调每门艺术的绝对独立,追求写作和绘画的纯粹性, 攻击文人化的绘画,反对诗歌对绘画的入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中西方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随着诗歌 理论和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二者的关系更为紧密。 B.西方现当代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动,诗人在学习视觉艺术的实践中将图像融入文字, 视觉艺术家也在自己的影像作品中大量引入了文字。 C.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只要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一直发展下 去,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就会持续发生转变。 D.当代艺术家们都在加紧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补充到视觉形象之中,努力将文字融入到 视觉形象之中,以使文字与图像更好地融汇在一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4-6 题。(15 分)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4.这首小诗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5.诗人为什么说原来“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而现在“戴着荆冠”却“不敢呻吟”?(5 分) 6.诗人用“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比喻自已对母亲的怀念,这样写有什么深意?(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 “一种独特的诗声歇息了,中国现今诗坛一颗明亮的诗星陨落了。”2013年2月14日
3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黃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4.这首小诗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具有怎样的作用? (4 分) 5.诗人为什么说原来“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而现在“戴着荆冠”却“不敢呻吟”? (5 分) 6.诗人用“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比喻自已对母亲的怀念,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 “一种独特的诗声歇息了,中国现今诗坛一颗明亮的诗星陨落了。”2013 年 2 月 14 日
当代杰出诗人、作家雷抒雁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享年71岁 雷抒雁早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诗人的特质。上学的时候,很多东西他都能比别人早发 现,要快半拍,还很勤奋,口袋里总是放着一个小本子,听到一句什么话,看到一个感兴趣 的画面,他就记下来,这成为了创作的素材库。 “钟的名字叫声音”,这是雷抒雁的诗句。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他同《小草在歌唱》 《空气》《父母之河》《太阳》《告别永恒》等诗篇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将自己的诗视为人生 的一道道“擦痕”,或伴着小草存在,或在树叶上留痕,甚至如同波纹一样在河流中出现和 消失。但不管如何,他的诗作都有着分明的个性 他是现今很少真正具有诗人气质和诗才的诗人 由于对诗歌投入了一生的情感,所以雷抒雁始终关注诗坛的一举一动。2013年,《星星》 诗刊扩刊,二十多天前,雷抒雁还向诗刊主编梁平提及此举是诗坛的一件大事,是大动作。 去年,他为小学二年级学生赵若凡的儿童诗集《月亮生锈了》撰写评论,并提出恳切的期待: “孩子的写作,应该保持它的原生态,像蓄满水珠的云朵,让雨点自己降落。我读过许多孩 子的作品,感到那雨水像是‘人造雨’,极不自然,不时露出成人的‘马脚’。” 爱之深,责之切。他一度痛陈如今的部分诗人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 缺乏厚实的生活和真情的投入,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力度,热衷于流行一时的“网络体”“微 博体”诗歌。他指出这种诗歌没有提供诗最本质的东西,诗人没有用心沉静思考,随心地用 键盘敲击,这跟跳迪斯科一样,想怎么扭,就怎么扭,很快就被人淡忘了,“用墨写的诗, 斧头也砍不下来!”雷抒雁告诫同道们 敢说话,敢说真话,雷抒雁把诗人气质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一次古体诗词研讨会上,雷 抒雁正色地说:“今天参加会议的全是诗人,本来没有什么尊卑贵贱,在诗的面前一律平等 以诗论高下。可是你们弄这么个主席台,按官职排位,这还是研讨诗吗?”这风骨,这名节 真豪杰! 雷抒雁能够生长成为一棵诗歌常青树的秘密在于他生命至上的诗歌创作观。雷抒雁始终 致力于表达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启蒙。沿着这个方向,他逐次拷问生命的重大系列命题,例如 永恒与瞬间、生与死、城市生活体验与乡村生活经验。这个过程中,雷抒雁的诗歌进一步转 向对生活世界的个体体验的关注,朴实贴切的语言表达,贡献着他过人的生活智慧,为新诗 开辟一条稳健的道路。 雷抒雁的诗歌为诗坛提供了一种灼人的热度,一种深邃而大气的方向,一种“力”的美 与震撼。诗人对大地和祖国的深情,真诚崇高的人格之魂,以及他丰赡的文学经验与业绩 都成了当代中国诗坛的精神象征。 “桥”是雷抒雁诗歌创作的重要意象,这恰好是诗人的自我象征,他连接了传统和现代 的两端,从传统走来,向现代走去。他的诗作既有泥土气息,又有现代意味,在真挚中透着 深刻,在大气中蕴含灵秀。 “我们全民族正在努力完成一个‘中国梦’。这正是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流血 牺牲,为之奋斗的一个梦想。”这是他去世前二十多天的时候写下的励志之语,如今,诗梦 犹在,斯人已逝!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雷抒雁早就具备了一名优秀诗人的特质,这主要体现为他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奋 努力,积累素材
4 当代杰出诗人、作家雷抒雁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享年 71 岁。 雷抒雁早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诗人的特质。上学的时候,很多东西他都能比别人早发 现,要快半拍,还很勤奋,口袋里总是放着一个小本子,听到一句什么话,看到一个感兴趣 的画面,他就记下来,这成为了创作的素材库。 “钟的名字叫声音”,这是雷抒雁的诗句。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他同《小草在歌唱》 《空气》《父母之河》《太阳》《告别永恒》等诗篇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将自己的诗视为人生 的一道道“擦痕”,或伴着小草存在,或在树叶上留痕,甚至如同波纹一样在河流中出现和 消失。但不管如何,他的诗作都有着分明的个性。 他是现今很少真正具有诗人气质和诗才的诗人。 由于对诗歌投入了一生的情感,所以雷抒雁始终关注诗坛的一举一动。2013 年,《星星》 诗刊扩刊,二十多天前,雷抒雁还向诗刊主编梁平提及此举是诗坛的一件大事,是大动作。 去年,他为小学二年级学生赵若凡的儿童诗集《月亮生锈了》撰写评论,并提出恳切的期待: “孩子的写作,应该保持它的原生态,像蓄满水珠的云朵,让雨点自己降落。我读过许多孩 子的作品,感到那雨水像是‘人造雨’,极不自然,不时露出成人的‘马脚’。” 爱之深,责之切。他一度痛陈如今的部分诗人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 缺乏厚实的生活和真情的投入,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力度,热衷于流行一时的“网络体”“微 博体”诗歌。他指出这种诗歌没有提供诗最本质的东西,诗人没有用心沉静思考,随心地用 键盘敲击,这跟跳迪斯科一样,想怎么扭,就怎么扭,很快就被人淡忘了,“用墨写的诗, 斧头也砍不下来!”雷抒雁告诫同道们。 敢说话,敢说真话,雷抒雁把诗人气质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一次古体诗词研讨会上,雷 抒雁正色地说:“今天参加会议的全是诗人,本来没有什么尊卑贵贱,在诗的面前一律平等, 以诗论高下。可是你们弄这么个主席台,按官职排位,这还是研讨诗吗?”这风骨,这名节, 真豪杰! 雷抒雁能够生长成为一棵诗歌常青树的秘密在于他生命至上的诗歌创作观。雷抒雁始终 致力于表达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启蒙。沿着这个方向,他逐次拷问生命的重大系列命题,例如 永恒与瞬间、生与死、城市生活体验与乡村生活经验。这个过程中,雷抒雁的诗歌进一步转 向对生活世界的个体体验的关注,朴实贴切的语言表达,贡献着他过人的生活智慧,为新诗 开辟一条稳健的道路。 雷抒雁的诗歌为诗坛提供了一种灼人的热度,一种深邃而大气的方向,一种“力”的美 与震撼。诗人对大地和祖国的深情,真诚崇高的人格之魂,以及他丰赡的文学经验与业绩, 都成了当代中国诗坛的精神象征。 “桥”是雷抒雁诗歌创作的重要意象,这恰好是诗人的自我象征,他连接了传统和现代 的两端,从传统走来,向现代走去。他的诗作既有泥土气息,又有现代意味,在真挚中透着 深刻,在大气中蕴含灵秀。 “我们全民族正在努力完成一个‘中国梦’。这正是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流血 牺牲,为之奋斗的一个梦想。”这是他去世前二十多天的时候写下的励志之语,如今,诗梦 犹在,斯人已逝!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雷抒雁早就具备了一名优秀诗人的特质,这主要体现为他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奋 努力,积累素材
B.雷抒雁作为一个具有诗人气质和诗才的诗人,主要体现在他的分明的个性上 C.雷抒雁关注诗坛,为诗歌投入了一生的情感,对《星星》扩刊表示了肯定,对赵若 凡则有些许批评。 D.雷抒雁始终致力于表达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启蒙,以此作为诗歌创作的方向,为新诗 开辟了一条稳健的道路 E.以“桥”为代表的诗歌意象是雷抒雁的自我象征,具有泥土气息和现代意味,成为连 接了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的纽带。 8.简要概括文中雷抒雁的诗作具有哪些特点?(4分) 9.文章标题“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如果改成“诗人雷抒雁”好不好?请结合文本,谈 谈你的看法。(4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013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 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 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廬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俦、叔刘。以叔隗 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 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 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 “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 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 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 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 右属藁键,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日:“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 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晋公子乎?天将 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匾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 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隆拜稽首公隆一级而辞衰貝君称所以佐天子煮 命惠其更耳敢不拜 (节选自《左传》) [注]①校:较量、对抗。②廢咎如:狄族的一个部落。③唐叔:晋国始祖,周成王之弟
5 B.雷抒雁作为一个具有诗人气质和诗才的诗人,主要体现在他的分明的个性上。 C.雷抒雁关注诗坛,为诗歌投入了一生的情感,对《星星》扩刊表示了肯定,对赵若 凡则有些许批评。 D.雷抒雁始终致力于表达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启蒙,以此作为诗歌创作的方向,为新诗 开辟了一条稳健的道路。 E.以“桥”为代表的诗歌意象是雷抒雁的自我象征,具有泥土气息和现代意味,成为连 接了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的纽带。 8.简要概括文中雷抒雁的诗作具有哪些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标题“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如果改成“诗人雷抒雁”好不好?请结合文本,谈 谈你的看法。(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 10~13 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 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 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俦、叔刘。以叔隗 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 “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 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 “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 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 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 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 右属藁键,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日:“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 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晋公子乎?天将 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匾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 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 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节选自《左传》) [注]①校:较量、对抗。 ②廧咎如:狄族的一个部落。③唐叔:晋国始祖,周成王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