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L.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遒劲鼓足干劲澄澈/南辕北辙惋惜/婉转悠扬 B.差遣/差强人意谰言/五彩斑斓耸峙/有恃无恐 C.累赘/危如累卵瞭望/眼花缭乱揣测/飞流急满 D.数落/数见不鲜即使/既往不咎齿龈/广阔无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反馈挡剑牌欢呼雀跃言既出,驷马难追 B.告罄跑龙套狡兔三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C.陶冶满堂彩能屈能伸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D.增辐捉迷藏字斟句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深陷“瘦肉精门”的双汇一样,锦湖品牌也不得不吞下自己酿就的苦果,正如李嘉诚 的名言“失去信用,就是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弄虚作假能蒙一时,却骗不了一世。 B.现在,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城市味”太浓、“自然气”太淡,不像《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一 书那样带着心灵的露珠,洒满博爱的阳光。 C同样是热门电视剧,为什么选择《武林外传》,而不选择《大宅门》进行翻拍呢?因为前 者的观众群和当今中国的主流电影观众是一致的(70后、80后的白领青年)。 D.4月1日,百年剧场—西安易俗社在停演10余年后,即将重装开放。日前,该剧场公 布了重新开业的门票价格:普通座380元/位;豪华包间8000元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市检察院日前在某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官方微博,架起了该院与网民勾通的新桥梁,搭 建起市检察院推进阳光检务、促进与网民交流的新平台。 B.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的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分割出租等违法违规行为,根据情节轻 重,可以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以致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C.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近山黛翠,绿浪透迤;远山连绵,龙飞凤舞;那湖光山色既妩媚清 秀,又豪放雄浑,尽显“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美景。 D.“2011·一路有你”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晚会发起人李静深情地说,墙倒众人推,能力 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部分学生、家长 以及老师、学校都对取消文理分科存在着一些顾虑和疑惑。 B.《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诞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 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的崭新阶段。 C.长期以来,由于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对应急管理重视、了解不多,所以无论政府还 D.在网络音乐满足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快速、广泛获取文化信息的 权、盗版和原创作品匮乏问题比较突出。 同时,网络音乐中的侵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态影视的困惑与超越 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处境呈现出急剧恶化的态势。只有 通过多种多样的媒介宣传,让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可持续发 展也才可能成为现实。影视艺术以其特有的光影媒质、数宇技术和幻象特效等优势而成为 塑造、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最为形象直观、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生态影视与一般商业性影视有所不同,它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自觉地追求社 会效益。生态电影的社会效益能否达成,关键在于影片的思想性以及思想性与艺术性能否 实现完美结合。目前,我国生态电影的題材已经涉及到了包括环境污染与治理、野生动植物 的猎杀与保护以及反映人与自然共处共存的诸多方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处理生态 题材的思路还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土地荒漢化、珍稀动物保护、植被保护、水資源保护以及 环境污染的直接危害等比较显在的问题,比如《沙与海》《可可西里》《大气层消失》等影片 对于生态与环境恶化带来的诸如气候变异、物种变异、疾病变异或者我们刚刚面对的地震、 海啸带来的核泄溺等灾难深层次的思考,则往往很少涉及。 对于生态影视来说,由于受“生态”二字的约来,题材本身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就 要求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关注“生态”,不能简单地将生态等同于环境,也不能将视野 仅仅局限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珍稀动物灭绝。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掘题材深层的生态 内涵,要善于从新的视角来解读常见的題材。在这方面,国外有很多影片值得我们借鉴,比 如反映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性的《完美风暴》,反映未来生物变异的《哥斯拉》,反映克隆人 悲剧的《逃出克隆岛》,反映新生疑难疾病与疫情的《永不妥协》等等。这些影片,之所以具 有强烈的震撼力,最主要的还在于它们都能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生态环境,以富有感 染力的表现手段来思考我们的生存问题,其中包括对自身的反省和对未来的警示。 生态影视,要具备相对明确的“生态”主题或意识,而这种必然的“限制”自然也就在 定程度上制鈞看影片的表达。如果编导急功近利,违背影视艺术的基本规律,一门心思要让 观众尽早熟知某个环保宣传的意图,就将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图解主题、人物苍白、故事单一、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情节乏味的泥淖。观众之所以走进电影院不是为了去接受思想教育,而是为了娱乐与审美。 寓教于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法宝,生态影视尤其需要重视寓教于乐。生态影视不同于 生态论文,其生态的主题必须通过生动可视的镜头来表现。其实,生态主题越是不显山露 水,就越有可能深入人心。我们可以不把《侏罗纪公园》《尼斯湖水怪》《失落的城市》《完美 风暴》等影片視作“生态电影”,但影片中所蕴含的人类滥用生物技术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 恶化、人类在生态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抗争等情节却震撼人心。而且,正因为它的含蓄性,观 众一旦从引人入胜的情节中“悟”到这种生态哲思,也就极有可能萌生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印象自然也就会更加深刻。 (选自2011年3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6.下列有关“生态影视”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态影视是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最为形象直观、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B.生态影视要获取经济效益,更要注重自觉地追求社会效益。 C.生态影视处理生态题材的思路比较狭窄,题材有明显的局限性 D.生态影视需要重视寓教于乐,通过生动可视的镜头来表现其生态的主题 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生态电影达成其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 B.生态影视应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关注“生态”,从新的视角来解读常见的题材。 C.生态影视不能为了让观众尽早熟知某个环保宣传的意图而违背影视艺术的基本规律。 D.与生态论文要求观点明确不同的是,生态影片的生态主题越隐蔽,就越能深入人心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生态影视的宣传,生态保护的理念就难以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成 为现实。 B.我国电影处理生态题材的思路比较狭窄,还没有涉及对于生态与环境恶化带来灾难的 深层次思考。 C.国外的生态影片都能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所以 值得我们借鉴。 D.如果生态影视只是图解主题而缺少引人入胜的情节,就不可能收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 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 县令受赇鬻狱,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 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 在?”事闻,乃得调。 后改大理寺丞,为详断官。李潯以赃败,事连权责,有司希旨不穷治,随请再劾之,卒抵 溽罪。迁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随在谏职数言事,时下诏蜀中,选优人补教坊,随以为贱 工不足辱诏书。又劾奏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载奇花怪石数十艘,纳禁中及赂权贵。累疏论丁 谓奷邪,不宣还之内地;胡劂,谓之党,既以罪出陈州,不当复进职。王钦菪既死,诏塑其像茅 山,列于仙官。随言:“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前后所论甚众。 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 太后不悦。会随请外出知济州改起居郎。久之,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入兼侍御史知杂事。未 儿,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以长定格从事,吏不得为奸。改三司盐铁副使。使契丹,以病足痹 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徒宜州,再迁工部郎中、知应天府。召为户 部副使,改天靠阁待制,不旬日卒。 随与孔道捕、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 灯笼"。初,使樊丹还,会貶,而官收所得马十五乘。既卒,帝怜其家贫,赐钱六十万。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有删节)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坏辄以他木易之 易:更换 B.随为绳按之 按:捆绑 C.有司希旨不穷治 穷:彻底 D.累疏论丁谓奸邪 累:多次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李溥以赃败,事连权贵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及还,为有司劾奏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既卒,帝怜其家贫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随“清直”的一项是 ①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②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③西南夷市 马人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④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⑤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 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⑥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 A.①④⑤ B.②③⑤5 C.②④⑥ 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随得罪了转运使李土衡,被免职还乡,不能调任,后经数百夷人的请求,朝廷才重新 起用他。 B.刘随先后弹劾李溥、钟离瑾、丁谓、胡则、王钦若等贪官污吏,最终使他们都受到应有 的处罚。 C.刘随询问军国大事,只听从皇帝意见,又建议太后不应经常到外戚家,这样使得太后 很不高兴。 D.刘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担任谏官,都以清廉正直著称,他处事精明果敢在蜀地时 被称作“水晶灯笼”。 高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翻译和断句。(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4分) ②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4分) (2)用“/”为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会随请外出知济州改起居郎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泛淮 陈师道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 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倚檣聊自逸,吟啸不须工。 注:元祐初期,陈师道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投。三十八岁时,由于他私送被贬杭州的苏轼,为朝中 党人上书弹劾,由徐州教授改任颖州教授,从此断送了他晋升的机会。本诗即作于泛淮赴穎途中 (1)诗中“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2)“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3)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四个短句(可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简明连贯。(4分 联合国安理会3月17日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法国、黎巴嫩、英 国和美国共同提交的带有强烈的强制性和干预性的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1973号决议。 17.从下列事物中任选三个,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不少于50字)(4分) 落日弯月轻风丝雨融冰杨柳归鸟繁花 18.下面是高三(1)班李明同学给在学校电视台担任编辑的同班同学王亮的一张纸条: “王亮;我昨天傍晚散步时,在学校门口捡到一只黑色钱包,右上角有点破损了,内 有银行卡一张、人民币185元(一张100元、一张50元、一张20元、三张5元),还有一张 号码不清的饭卡和一本手写的通讯录。到现在没有找到失主,请你在今晚的节目中插播 行字幕,及时提醒失主认领。谢谢!李明4月10日。” 请你替王亮拟一则招领启事。(4分) 高三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