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二组是 A.络绎/落枕富饶/妖娆漱口/追本溯源称颂/瞠目结舌 B.难点/难民锐意/蜕变谛听/有的放矢着装/不着边际 C.赝品/吞咽脉络/山脉储备/处变不惊冠名/羽扇纶巾 D.付梓/渣滓缜密/枕藉怡然/颐指气使市侩/脍炙人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暮霭闭门羹水泄不通鹬蚌相争,鱼人得利 B.原凶一幅画身体厉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悲怆亲和力怨天尤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汗颜竞技场宣宾夺主为渊趋鱼,为丛趋雀 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项惠及全市人民的工程在今午春节前完成,现在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以保证按 时交付使用。 ②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名单今晚公布。娄烨执导的内地影片《浮城谜事》成为 最大热门 ③大学生有创新意识,却在实践中屡屡碰壁,主要是因为对市场风险考虑不够,创 业失败 预定提名以致 B.预定题名以至 C.预订提名以至 D.预订题名以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λ.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如何未雨绸缪,提前制定策略应对极端天气,消除运行隐患 降低安全风险,是保证运行顺畅打赢春运攻坚战的关键。 B.近来有关于“车牌抠掉小圆点能防电子眼”的说法,引得部分市民纷纷效仿,果真有 效吗?市交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这纯属不刊之论。 C.对于多数家庭来说,利用小长假外出旅行会花费一定的积蓄,但这种寅吃卯粮的消 费不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压力。 D.几天来,他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解出这道题。老师的一句点拨让他豁然开期,他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心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据最新统计,上映18天的电影《泰囧》以9.4亿元的票房超越《画皮2》,成为最 卖座的国产电影,观影人次近3000万左右,超过了《阿凡达》和《变形金刚3》 B.2013年新年京剧晚会上,京剧名角、梨园新秀云集,经典唱段、新编剧目精彩纷呈, 集中表达了京剧艺术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和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 C.教育领域很多难点问题并不是教育自身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与改革的难点在教育领 域的折射: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同样不是单一的教育改革,而是一项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 D.“逆袭”之所以从一个网络游戏的常用语,变成社会上流行的励志词,是因为不仅它蕴 含着不服输、争上游的积极力量,而且包含着广大青年对公正平等的美好期盼 二、(9分,每小题3分)
山东省德州市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二组是 ( ) A.络绎/落枕 富饶/妖娆 漱口/追本溯源 称颂/瞠目结舌 B.难点/难民 锐意/蜕变 谛听/有的放矢 着装/不着边际 C.赝品/吞咽 脉络/山脉 储备/处变不惊 冠名/羽扇纶巾 D.付梓/渣滓 缜密/枕藉 怡然/颐指气使 市侩/脍炙人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暮霭 闭门羹 水泄不通 鹬蚌相争,鱼人得利 B.原凶 一幅画 身体厉行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悲怆 亲和力 怨天尤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汗颜 竞技场 宣宾夺主 为渊趋鱼,为丛趋雀 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项惠及全市人民的工程 在今午春节前完成,现在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以保证按 时交付使用。 ②第 49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名单今晚公布。娄烨执导的内地影片《浮城谜事》成为 最大热门。 ③大学生有创新意识,却在实践中屡屡碰壁,主要是因为对市场风险考虑不够,____ 创 业失败。 A.预定 提名 以致 B.预定 题名 以至 C.预订 提名 以至 D.预订 题名 以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如何未雨绸缪,提前制定策略应对极端天气,消除运行隐患, 降低安全风险,是保证运行顺畅打赢春运攻坚战的关键。 B.近来有关于“车牌抠掉小圆点能防电子眼”的说法,引得部分市民纷纷效仿,果真有 效吗?市交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这纯属不刊之论。 C.对于多数家庭来说,利用小长假外出旅行会花费一定的积蓄,但这种寅吃卯粮的消 费不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压力。 D.几天来,他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解出这道题。老师的一句点拨让他豁然开期,他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心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据最新统计,上映 18 天的电影《泰囧》以 9.4 亿元的票房超越《画皮 2》,成为最 卖座的国产电影,观影人次近 3000 万左右,超过了《阿凡达》和《变形金刚 3》。 B.2013 年新年京剧晚会上,京剧名角、梨园新秀云集,经典唱段、新编剧目精彩纷呈, 集中表达了京剧艺术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和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 C.教育领域很多难点问题并不是教育自身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与改革的难点在教育领 域的折射;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同样不是单一的教育改革,而是一项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 D.“逆袭”之所以从一个网络游戏的常用语,变成社会上流行的励志词,是因为不仅它蕴 含着不服输、争上游的积极力量,而且包含着广大青年对公正平等的美好期盼。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华文化的标志很多,都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汉字是最简练、最直接 的标志栽体 人们感受客观世界最直接的器官是眼和耳。耳解决声音,眼解决形象。形象是客观的 有外界的标准物:声音是约定的、有限的。耳眼兼施,自然互补,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上相 得益彰。为了记录,为了交流,为了传衍,人们有了“语言”,随之有了“文字”。文字超越了 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特别是在人类传衍文化上有着极大的意义 中国地域广大,交通险阻,各地语音不同,若只从语音上考虑形成文字,极为困难。中 华儿女非常了不起,当发现语言有时空限制时,就想到了“象形”文字,从“象形”的角度开始 了汉字的发展。 我们的汉字是把事物的“形象”描绘下来,事物的形象和事物的本身关系极其密切,可以 从表象一直深入到内里,所以说汉字是用事物的形象和人们见面的。画一个“日”,就是太阳 我们认得,西方人也认得;画个“月”,也是一样。利用这个“形象”在人与人之间很容易沟通 天地间事物具体的形象,可以直接描述其“形”的就直接画出,如“山”“水”日”“月”等等,我 国古代先民以“以形状物”的“象形”为核心发展了一大批文字。 但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不是都能以简单的“形象”记述尽的,一些“活动”性的事情,或者 些抽象的事物,便不能简单地描画出来。我们祖先便把一些没法描画的“性质”活动”意念”, 用两个或更多的“象形”会合在一起,表示出它们之间所能显现出的意义,即“以物会义”。这 种以几个“形”的会合,把复杂而不易描画的意念,在协调中表现出来的“会意”,是中华儿女 在创造文字问题上一个质的飞跃,是文化史上“开天辟地”性的贡献。 这一点,域外的人们没有认识到,我们自己也没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声”表意,固然有些限制,但在人类的生活中,又必然形成一种习惯性相对稳定的客 观性质。因此在表意上又有一定的固定意义。把形”声两种因素合并起来,一定又使“使 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形声”作为“六书”中的一种方法,又产生出了大量的汉字, 当然又使汉文字得到方便发展的契机。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已经足以使汉字的体系相当完备,我们的先民又创造出来了 “假借”和“转注”的办法,巧妙而迂回地丰满了这个全面无懈的体系,从开始直到现在,有着 强盛兴旺的生命活力。在显现的体势上,随着时代的推移更替有过“日益接近生活”的发展 有“增益”,有“改进”,有的保持了下来,有的“时过而逝”,但总的“大局”没有变,形成了我 们“文字”的“传统”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汉字难认、难学、难写。那是因为没有掌握!“认知”汉字的窍门。 一旦掌握其规律,“认知”汉字会变得极其方便 探讨认知汉字规律,可以由“部首”入手,因为“部首”是这一“部”的标志。这一“部”中的字, 都以它为“根据”,围绕它构成的“形意”主干衍生了其他不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部 首”视为“字根”更恰当。在研究每一个“字根”统率汉字分类的基础上,再作一个统一的“概 观”,我们会发现:这些字的分类也都基本相同,大致可以分成“物类形象”作为”三大类 别。应该说,这是可以循此以入的窍门 6.下列关于“汉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文化的众多标志中,汉字是最直接的标志,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汉字超越了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在传衍人类文化上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D.掌握了汉字的“物类”形象作为”三大类别,汉字就不再难认、难学、难写了。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形”文字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地域广大、各地语音不同所带来的形成文字困难的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中华文化的标志很多,都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汉字是最简练、最直接 的标志栽体。 人们感受客观世界最直接的器官是眼和耳。耳解决声音,眼解决形象。形象是客观的, 有外界的标准物;声音是约定的、有限的。耳眼兼施,自然互补,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上相 得益彰。为了记录,为了交流,为了传衍,人们有了“语言”,随之有了“文字”。文字超越了 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特别是在人类传衍文化上有着极大的意义。 中国地域广大,交通险阻,各地语音不同,若只从语音上考虑形成文字,极为困难。中 华儿女非常了不起,当发现语言有时空限制时,就想到了“象形”文字,从“象形”的角度开始 了汉字的发展。 我们的汉字是把事物的“形象”描绘下来,事物的形象和事物的本身关系极其密切,可以 从表象一直深入到内里,所以说汉字是用事物的形象和人们见面的。画一个“日”,就是太阳, 我们认得,西方人也认得;画个“月”,也是一样。利用这个“形象”在人与人之间很容易沟通。 天地间事物具体的形象,可以直接描述其“形”的就直接画出,如“山”“水”“日”“月”等等,我 国古代先民以“以形状物”的“象形”为核心发展了一大批文字。 但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不是都能以简单的“形象”记述尽的,一些“活动”性的事情,或者一 些抽象的事物,便不能简单地描画出来。我们祖先便把一些没法描画的“性质”“活动”“意念”, 用两个或更多的“象形”会合在一起,表示出它们之间所能显现出的意义,即“以物会义”。这 种以几个“形”的会合,把复杂而不易描画的意念,在协调中表现出来的“会意”,是中华儿女 在创造文字问题上一个质的飞跃,是文化史上“开天辟地”性的贡献。 这一点,域外的人们没有认识到,我们自己也没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声”表意,固然有些限制,但在人类的生活中,又必然形成一种习惯性相对稳定的客 观性质。因此在表意上又有一定的固定意义。把“形”“声”两种因素合并起来,一定又使“使 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形声”作为“六书”中的一种方法,又产生出了大量的汉字, 当然又使汉文字得到方便发展的契机。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已经足以使汉字的体系相当完备,我们的先民又创造出来了 “假借”和“转注”的办法,巧妙而迂回地丰满了这个全面无懈的体系,从开始直到现在,有着 强盛兴旺的生命活力。在显现的体势上,随着时代的推移更替有过“日益接近生活”的发展, 有“增益”,有“改进”,有的保持了下来,有的“时过而逝”,但总的“大局”没有变,形成了我 们“文字”的“传统”。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汉字难认、难学、难写。那是因为没有掌握!“认知”汉字的窍门。 一旦掌握其规律,“认知”汉字会变得极其方便。 探讨认知汉字规律,可以由“部首”入手,因为“部首”是这一“部”的标志。这一“部”中的字, 都以它为“根据”,围绕它构成的“形意”主干衍生了其他不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部 首”视为“字根”更恰当。在研究每一个“字根”统率汉字分类的基础上,再作一个统一的“概 观”,我们会发现:这些字的分类也都基本相同,大致可以分成“物类”“形象”“作为”三大类 别。应该说,这是可以循此以入的窍门。 6.下列关于“汉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中华文化的众多标志中,汉字是最直接的标志,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汉字超越了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在传衍人类文化上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C.汉字的传统是“日益接近生活”,在发展过程中,“增益”“改进”“消逝”都不影响“大局”。 D.掌握了汉字的“物类”“形象”“作为”三大类别,汉字就不再难认、难学、难写了。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象形”文字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地域广大、各地语音不同所带来的形成文字困难的问
B.“象形”是把事物的形象描绘出来,所以使用汉字里的“象形”字可以和西方人直接交 流 C.“会意”字是用两个或更多的“象形”会合在一起,表示出它们之间所能显现出意义的 汉字 D.“形声”把“形”声”两种因素合并起来造字,使汉文字得到了方便发展的契机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记录、交流.传衍,于是有了“语言”,有了“语言”后 才有了“文字 B.“会意”在文化史上这一“开天辟地”性的贡献,域外的人们认识不到,我们自己也重 视不够。 C.“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还不能使汉字的体系完备,有了“假借”和“转注”,汉字的 体系才真正完备了 D.“部首”是同一部所有字的“字根”,同一部首的字,都由“字根”来统率,它们的意义 与“字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六一居士传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些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 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予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 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需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词 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硅组②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 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 ③,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 硅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 此者,既逸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己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 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宜去矣,复何言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传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文忠集》) 【注】①本文写于熙宁三年,作者由青州太守迁蔡州太守后。②轩裳硅组:车马、服饰、 印信,绶带,这里借指官场事物。③赐其骸骨:这是准予退休的意思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之乐可胜道哉 胜:尽 B.疾雷破柱而不惊 疾:迅猛 C.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适:适合
题。 B.“象形”是把事物的形象描绘出来,所以使用汉字里的“象形”字可以和西方人直接交 流。 C.“会意”字是用两个或更多的“象形”会合在一起,表示出它们之间所能显现出意义的 汉字。 D.“形声”把“形”“声”两种因素合并起来造字,使汉文字得到了方便发展的契机。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记录、交流.传衍,于是有了“语言”,有了“语言”后, 才有了“文字”。 B.“会意”在文化史上这一“开天辟地”性的贡献,域外的人们认识不到,我们自己也重 视不够。 C.“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还不能使汉字的体系完备,有了“假借”和“转注”,汉字的 体系才真正完备了。 D.“部首”是同一部所有字的“字根”,同一部首的字,都由“字根”来统率,它们的意义 与 “字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12 题。 六一居士传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些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 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予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 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需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词 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硅组②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 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 ③,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 硅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 此者,既逸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己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 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宜去矣,复何言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传。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文忠集》) 【注】①本文写于熙宁三年,作者由青州太守迁蔡州太守后。②轩裳硅组:车马、服饰、 印信,绶带,这里借指官场事物。③赐其骸骨:这是准予退休的意思。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之乐可胜道哉 胜:尽 B.疾雷破柱而不惊 疾:迅猛 C.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适:适合
D.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区区:小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①心未老而先衰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C.①吾其何择哉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①于是与客俱起 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退休原因的一项是 ①既老而衰且病②聊以志吾之乐尔③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④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⑤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⑥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由“醉翁”更号为“六一居士”,反映了他由中年的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到晚年的 激流勇退、寄情于物、修身养性的心路历程, B.文章用《庄子》愚人自逃其影的典故,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作者更号“六一居士 不是逃名,而意在“聊以志吾之乐尔”。 C.作者不以“五物”为累的原因是它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要借助“五物”来让 自己快乐,但最终还是为物所累,是一种无奈之举 D.本文题目虽然是“传”,其实不是一篇记叙性的传文,而是一篇借议论以抒情的散文, 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便于逐层推进作者思想感情。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3分) (2)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3分) (3)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宜去矣,复何言哉!(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孤雁 崔涂①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缯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崔涂:一生客游巴蜀湘鄂秦陇等地。②矰zηg,短箭:缴zhuo,系箭的丝绳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整体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孟子·公孙丑下》)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2)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D.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区区:小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①心未老而先衰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C.①吾其何择哉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①于是与客俱起 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退休”原因的一项是 ( ) ①既老而衰且病②聊以志吾之乐尔③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④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⑤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⑥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由“醉翁”更号为“六一居士”,反映了他由中年的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到晚年的 激流勇退、寄情于物、修身养性的心路历程。 B.文章用《庄子》愚人自逃其影的典故,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作者更号“六一居士” 不是逃名,而意在“聊以志吾之乐尔”。 C.作者不以“五物”为累的原因是它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要借助“五物”来让 自己快乐,但最终还是为物所累,是一种无奈之举。 D.本文题目虽然是“传’’,其实不是一篇记叙性的传文,而是一篇借议论以抒情的散文, 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便于逐层推进作者思想感情。 第Ⅱ卷(共 1 14 分) 四、(24 分) 13.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3 分) (2)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3 分) (3)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宜去矣,复何言哉!(4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 孤雁 崔 涂①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缯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崔涂:一生客游巴蜀湘鄂秦陇等地。②矰 zēng,短箭;缴 zhuó,系箭的丝绳。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 分) (2)这首诗整体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 (《孟子·公孙丑下》)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2)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乐琴书以消忧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爽籁发而清风生, (王勃《滕王阁序》) (4)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昔我往矣, (《诗经·小雅》) 五、(12分) 16.把后面的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人下面文字的横线处,使其前后衔接,语意连贯o(只填 序号)(3分) 天池四周的山上满是树,松、杉、柏,全是常青的针叶,近看一株一株,如塔如纛,远 望则是一海墨绿。绿树,我当然已不知见过多少,但还从未见过能绿成这个样子。她绿得浓 每一根针叶,不像是绿色所染,倒像是绿汁所凝。 只有 纯白的雪,才能滋润出纯绿的树。雪纯得白上加白,这树也就浓得绿上加绿了 ①她绿得纯,别处的也许会夹着些萎黄的叶,而在这里却一根一根,叶子像刚刚抽发出 ②我知道,这全因了山上下来的雪水 ③一树一树,像用水刚刚洗过,空气也好像经过了过滤 ④你站在池边,天蓝,水绿,山碧,连自身也觉通体透明 17.在“溪流沙砾¨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星星》的格式,写一组句子。(4分) 星星 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 也没有月亮皎洁的银辉 但是夜空里的那点闪烁 便是你迷人的笑脸 18.观察下而的漫画,完成后面各题。(5分) 欢多 德”瀉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3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2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老冷这个人 申平 老冷这人长得就冷,黑黑的一张脸,怎么看怎么严肃,偶尔荡过几丝笑容,也好像是在 冷笑。 在单位,老冷显得落落寡和,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一般谁有什么喜庆事,也不大招呼老
(3) ,乐琴书以消忧。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爽籁发而清风生, 。 (王勃《滕王阁序》) (4)江山如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昔我往矣, 。 (《诗经·小雅》) 五、(12 分) 16.把后面的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人下面文字的横线处,使其前后衔接,语意连贯 o(只填 序号)(3 分) 天池四周的山上满是树,松、杉、柏,全是常青的针叶,近看一株一株,如塔如纛,远 望则是一海墨绿。绿树,我当然已不知见过多少,但还从未见过能绿成这个样子。她绿得浓, 每一根针叶,不像是绿色所染,倒像是绿汁所凝。 ; 。 。 。只有 纯白的雪,才能滋润出纯绿的树。雪纯得白上加白,这树也就浓得绿上加绿了。 ①她绿得纯,别处的也许会夹着些萎黄的叶,而在这里却一根一根,叶子像刚刚抽发出 来 ②我知道,这全因了山上下来的雪水 ③一树一树,像用水刚刚洗过,空气也好像经过了过滤 ④你站在池边,天蓝,水绿,山碧,连自身也觉通体透明 17.在“溪流”“沙砾”“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星星》的格式,写一组句子。(4 分) 星 星 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 也没有月亮皎洁的银辉 但是夜空里的那点闪烁 便是你迷人的笑脸 18. 观察下而的漫画,完成后面各题。(5 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3 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2 分) 六、(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老冷这个人 申 平 老冷这人长得就冷,黑黑的一张脸,怎么看怎么严肃,偶尔荡过几丝笑容,也好像是在 冷笑。 在单位,老冷显得落落寡和,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一般谁有什么喜庆事,也不大招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