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 2010—201l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语文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 。(《诗经·氓》 (2)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 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④。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 治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 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 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王戌间,延至余家,与研 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 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 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日:“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娘烺 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
福建省三明一中 2010—2011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 。(《诗经·氓》) (2)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4)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6)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 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 治.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 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 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 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 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 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 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
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 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 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 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恨恨( liang):悲伤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不习治生 治:经营 B.环堵萧然 堵:墙壁 C.夙构者莫之为胜 夙:素常 D.延至余家 延:延迟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3分) ①饮酒歌呼穷日夜 ②窘极,则以书易米 ③夙构者莫之为胜 ④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⑤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 意进取功名 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 始穷困起来。 C.吴敬梓善交文士,但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因而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 就特别痛恨他。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 广泛的社会影响 5.断句和翻译。(6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俍恨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2分) 译文 ②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2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调笑令 唐戴叔伦
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 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 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 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素不习治.生 治:经营 B.环堵.萧然 堵:墙壁 C.夙.构者莫之为胜 夙:素常 D.延.至余家 延:延迟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3 分) ①饮酒歌呼穷日夜 ②窘极,则以书易米 ③夙构者莫之为胜 ④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⑤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 意进取功名。 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 始穷困起来。 C.吴敬梓善交文士,但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因而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 就特别痛恨他。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 广泛的社会影响。 5.断句和翻译。(6 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 分) 与 子 别 后 会 不 可 期 即 景 悢 悢 欲 构 句 相 赠 而 涩 于 思 当 俟 异 日 耳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2 分) 译文: ②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2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调 笑 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干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 一声愁绝 调笑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 无穷日暮。 (1)试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点。(3分) (2)戴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到了这时,瑞珏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 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对长辈还有所 期待,要去讲理;觉民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慧态度坚决, 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 (《家》 B.宝玉因为误踢了袭人,心中十分不安,忙着请医问药,设法调治。由于这几天诸事 烦心,端阳午宴竟然十分冷淡。宝玉闷闷不乐,长吁短叹。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 把他的扇子跌折,宝玉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 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睛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 扇子的声音,就把手中的扇子给她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抢来给她撕了 (《红楼梦》) C.葛朗台因为欧也妮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 的继承权。欧也妮在痴情的期待中损耗了青春,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 恋的负心汉,她悲痛欲绝。 (《欧也妮·葛朗台》 D.曹操攻打下邳,吕布留恋妻妾,不听刘备分兵出城布掎角之势的建议,被重重围住, 终日忧闷。侯成违反禁酒令被吕布杖打,遂盗赤兔马献给曹操,并约魏续、宋宪献 城。吕布被擒,请刘备为他求情。刘备念辕门射戟之恩,出言相救,曹操不喜不忠 不义之人,最终缢死吕布 (《三国演义》) E.克洛德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巴黎圣母院,带到格雷沃广场,指着绞刑架 要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让他陷入疯狂之 中,又哭又恳求又威胁,最后他绝望了,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叫来了军 《巴黎圣母院》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 一声愁绝。 调 笑 令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 无穷日暮。 (1)试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点。(3 分) (2)戴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到了这时,瑞珏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 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对长辈还有所 期待,要去讲理;觉民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慧态度坚决, 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 (《家》) B.宝玉因为误踢了袭人,心中十分不安,忙着请医问药,设法调治。由于这几天诸事 烦心,端阳午宴竟然十分冷淡。宝玉闷闷不乐,长吁短叹。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 把他的扇子跌折,宝玉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 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 扇子的声音,就把手中的扇子给她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抢来给她撕了。 (《红楼梦》) C.葛朗台因为欧也妮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 的继承权。欧也妮在痴情的期待中损耗了青春,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 恋的负心汉,她悲痛欲绝。 (《欧也妮·葛朗台》) D.曹操攻打下邳,吕布留恋妻妾,不听刘备分兵出城布掎角之势的建议,被重重围住, 终日忧闷。侯成违反禁酒令被吕布杖打,遂盗赤兔马献给曹操,并约魏续、宋宪献 城。吕布被擒,请刘备为他求情。刘备念辕门射戟之恩,出言相救,曹操不喜不忠 不义之人,最终缢死吕布。 (《三国演义》) E.克洛德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巴黎圣母院,带到格雷沃广场,指着绞刑架 要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让他陷入疯狂之 中,又哭又恳求又威胁,最后他绝望了,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叫来了军 警。 (《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歇后语“甘露寺招亲一一弄假成真”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三国演义》)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 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复 活》)选第()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孟子日:“无或a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 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2?今夫弈之为数③,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 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告子上》) 注]①或同惑”,怪。②吾如有萌焉何哉:即使大王他有善意萌发岀来,我又拿他有 何办法。③数:技艺。 (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值得让人感到奇怪 B.本段话用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羿秋诲羿”两个比喻进行论证 C.由于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好好地规劝他闭门思过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羿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技艺远不如前一个学羿者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孟子说的 也是和上面一段话同样的道理,请你结合孟子所说的两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 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 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歇后语“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三国演义》)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一 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复 活》)选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 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②?今夫弈之为数③,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 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 [注] ①“或”同“惑”,怪。②吾如有萌焉何哉:即使大王他有善意萌发出来,我又拿他有 何办法。③数:技艺。 (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值得让人感到奇怪。 B.本段话用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羿秋诲羿”两个比喻进行论证。 C.由于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好好地规劝他闭门思过。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羿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技艺远不如前一个学羿者。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孟子说的 也是和上面一段话同样的道理,请你结合孟子所说的两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 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 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抽象线纹,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现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 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喑,写岀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 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 搏时的悲剧及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 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 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 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气势与动向。中国画无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 韵为主。北齐时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此为中国线 画之受外域影响者。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 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 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 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 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 国画正是本色 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以与造物肉搏,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 的线纹或墨彩表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 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的。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10.下列对文中“素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素描没有彩色的纷华灿烂,而用简洁的线条或墨彩去表现物体的轮廓、动态和灵魂 B.素描不但能表现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还能反映出画家的手法、个性与心情
抽象线纹,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现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 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 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 搏时的悲剧及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 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 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 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气势与动向。中国画无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 韵为主。北齐时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此为中国线 画之受外域影响者。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 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 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 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 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 国画正是本色。 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以与造物肉搏,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 的线纹或墨彩表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 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的。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10.下列对文中“素描”的理解,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素描没有彩色的纷华灿烂,而用简洁的线条或墨彩去表现物体的轮廓、动态和灵魂。 B.素描不但能表现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还能反映出画家的手法、个性与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