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16页 3、运输 各种激素在植物体的部位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具体表现如 下 根部:在根尖主要起作用的激素是ABA、GA、CK。 在土壤表面:幼根幼茎中——GA、IAA、CK 老叶中一一ABA; 老叶叶柄中—-IAA、ABA。 成熟茎:CK、ABA、IAA、GA 幼叶:IAA、GA。 幼叶叶柄:IAA、GA 幼茎:GA、IAA。 芽顶:GA。 茎尖、叶原基:IAA、GA 花:子房一GA 雌花一一GAA、IAA 雄花一一IAA 果实:IAA、GA、CK、ABA ACC是乙烯前体,在植物体内扩散移动到作用部位再转变为 乙烯而起作用 二、植物激素合成、运输及代谢的化学控制 植物激素可能一合成就代谢,运输过程中也可能代谢。 植物激素从合成到运输、再到代谢,最后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 系列的生理作用,从而引起植物生长发育的改变。但用调节剂可 以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的形成,在不同水平上均可影响其形成,可以 阻断合成、运输、代谢以及阻断其与受体结合。最终改变植物的生 长发育。 下面以植物生长素为例来说明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运输与代谢: 1生物合成 2生长素运输的化学控制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第 16 页 3、运输 各种激素在植物体的部位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具体表现如 下: 根部:在根尖主要起作用的激素是 ABA、GA、CK。 在土壤表面:幼根幼茎中——GA、IAA、CK; 老叶中——ABA; 老叶叶柄中——IAA、ABA 。 成熟茎:CK、ABA、IAA、GA。 幼叶:IAA、GA。 幼叶叶柄:IAA、GA。 幼茎:GA、IAA。 芽顶:GA。 茎尖、叶原基:IAA、GA。 花:子房——GA; 雌花——GAA、IAA; 雄花——IAA。 果实:IAA、GA、CK、ABA。 ACC 是乙烯前体,在植物体内扩散移动到作用部位再转变为 乙烯而起作用。 二、植物激素合成、运输及代谢的化学控制 植物激素可能一合成就代谢,运输过程中也可能代谢。 植物激素从合成到运输、再到代谢,最后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 一系列的生理作用,从而引起植物生长发育的改变。但用调节剂可 以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的形成,在不同水平上均可影响其形成,可以 阻断合成、运输、代谢以及阻断其与受体结合。最终改变植物的生 长发育。 下面以植物生长素为例来说明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运输与代谢: 1 生物合成: 2 生长素运输的化学控制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3生长素代谢的调节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另外一种激 素的合成、代谢、和运输。这种激素间的直接作用叫植物激素的相 互作用。 每种激素的作用、合成、运输至少受一种激素的影响。例如: 生长素诱导乙烯的合成 黄化的豌豆上胚轴切断的伸长受低浓度IAA((lppm)作用, 而)lppm时抑制生长,表现出负反馈 生长素促进菠萝开花是由于生长素诱导乙烯的作用,而生长素 诱导的乙烯又对生长素具有抑制作用 乙烯可以促进脱落酸的合成 细胞分裂素可加强IAA的活性和作用效果。 二、植物激素的整合作用:(广义)植物生长发育作用不是受一种 激素作用,大多数生长发育作用是诸多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 间既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又有相互促进的增效作用。 1、增效作用:一种激素可加强另一种激素的效应。一种效应 是相互独立的,合用时其效果有可加性;而另一种具有非可加性 2、拮抗作用:一种激素可削弱或抵消另一种激素的效应。原 则上讲,当一种化合物被认为是另一种化合物的拮抗剂时,两者共 同作用,必能产生竞争作用。 .3、植物激素间的比例控制植物的发育 4、几种激素的顺序调节类型 5、整合作用:多种激素多种生理功能互相协调,经过相互作 用最终达到某种作用,或生长、或衰老、或脱落,这种复杂的协调 整合过程就是植物的整合作用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第 17 页 3 生长素代谢的调节 §3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一、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另外一种激 素的合成、代谢、和运输。这种激素间的直接作用叫植物激素的相 互作用。 每种激素的作用、合成、运输至少受一种激素的影响。例如: 生长素诱导乙烯的合成; 黄化的豌豆上胚轴切断的伸长受低浓度 IAA(〈1ppm〉作用, 而 )1ppm 时抑制生长,表现出负反馈; 生长素促进菠萝开花是由于生长素诱导乙烯的作用,而生长素 诱导的乙烯又对生长素具有抑制作用; 乙烯可以促进脱落酸的合成; 细胞分裂素可加强 IAA 的活性和作用效果。 二、植物激素的整合作用:(广义)植物生长发育作用不是受一种 激素作用,大多数生长发育作用是诸多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 间既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又有相互促进的增效作用。 .1、增效作用:一种激素可加强另一种激素的效应。一种效应 是相互独立的,合用时其效果有可加性;而另一种具有非可加性。 .2、拮抗作用:一种激素可削弱或抵消另一种激素的效应。原 则上讲,当一种化合物被认为是另一种化合物的拮抗剂时,两者共 同作用,必能产生竞争作用。 .3、 植物激素间的比例控制植物的发育 .4、 几种激素的顺序调节类型 5、 整合作用:多种激素多种生理功能互相协调,经过相互作 用最终达到某种作用,或生长、或衰老、或脱落,这种复杂的协调 整合过程就是植物的整合作用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18页 §4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 本节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讲述植物激素是怎样在整株水平上调节的。 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是指顶芽的生长抑制侧芽的发育。这是狭义的概念 二、根冠关系 即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关系,二者关系密切,这是生理上近年来 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如:插条生根:这是无性繁殖的一种方式。用生长素类化控剂 促进。如把形态学的枝条正插可以生根,但形态学的下端倒插则不 会生根。这是因为顶端的IAA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运输,运 输到根系后才能促进侧根原基的发生,从而产生侧枝 马铃薯块茎形成时激素的相互作用实验 正常生长的植株,IAA、GA向下运输,根部CTK向上运输。 而处理以后,则有以下现象发生: 顶端去掉,IAA、GA阻断运输,不能形成块茎 去掉茎尖,但外加IAA、GA,又可以形成块茎,这是受外加 激素的调节所致 去顶去茎,IAA、GA、CTK受到阻断,形成不能正常发育的 很小的块茎 四、不同的器官及植物激素对菠菜性别的影响 菠菜和大麻是雌雄异株植物,GA、CIK对雌雄有调节作用 如做以下处理 去掉菠菜的根,CTK含量大量下降,由80-90%下降到10 20%,雌株量减少。而加入人工合成的CIK,雌株在20小时可以 恢复至80%。这说明CTK对诱导雌株的比例有指导作用 去叶,雌株比例上升。因去叶后,GA的大部分合成器官被去 掉,使CTK含量增多,故雌株比例增加,可见, CTK/GA高有利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第 18 页 §4 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 本节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讲述植物激素是怎样在整株水平上调节的。 一、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是指顶芽的生长抑制侧芽的发育。这是狭义的概念。 二、根冠关系 即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关系,二者关系密切,这是生理上近年来 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如:插条生根:这是无性繁殖的一种方式。用生长素类化控剂 促进。如把形态学的枝条正插可以生根,但形态学的下端倒插则不 会生根。这是因为顶端的 IAA 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运输,运 输到根系后才能促进侧根原基的发生,从而产生侧枝。 三、马铃薯块茎形成时激素的相互作用实验 正常生长的植株,IAA、GA 向下运输,根部 CTK 向上运输。 而处理以后,则有以下现象发生: 顶端去掉,IAA、GA 阻断运输,不能形成块茎; 去掉茎尖,但外加 IAA、GA,又可以形成块茎,这是受外加 激素的调节所致; 去顶去茎,IAA、GA、CTK 受到阻断,形成不能正常发育的 很小的块茎。 四、不同的器官及植物激素对菠菜性别的影响 菠菜和大麻是雌雄异株植物,GA、CTK 对雌雄有调节作用。 如做以下处理: 去掉菠菜的根,CTK 含量大量下降,由 80—90%下降到 10— 20%,雌株量减少。而加入人工合成的 CTK,雌株在 20 小时可以 恢复至 80%。这说明 CTK 对诱导雌株的比例有指导作用。 去叶,雌株比例上升。因去叶后,GA 的大部分合成器官被去 掉,使 CTK 含量增多,故雌株比例增加,可见,CTK/GA 高有利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19页 于雌株形成。 五、大豆植株衰老时,果实、叶片及根系间的信息交流 正常的植株,果实、叶片及根系间的信息可相互交流。植物在 开花以后,形成了果实。果实中产生信号物质(现在还不清楚这种 物质是什么),这种信号物质运输到根系,使根系的生长受到削弱, 使根系又产生信息物质(CIK)运输到叶片,使叶片衰老黄化。而 果实也向叶片传递信号,使叶片在果实发育到一定时期出现不可逆 的衰老。如果实形成一个则去掉一个,则叶的衰老可减轻,这是果 实中产生的某种物质,目前认为,它不是脱落酸,也不是乙烯,但 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说明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 §5植物激素与植物器官的关系 、种子 种子的发育休眠和萌发与植物激素关系密切 1种子发育:是指种子形成,生长。如小麦粒发育期间,CIK 先出现,随后GA、IAA含量较高,这与同化产物向种子分配有关, 从而促进种子充实。后期是ABA含量高,可促进种子脱水成熟 2种子休眠:最初是认为植物激素控制种子休眠,但后来发现 植物激素可影响到种子休眠,但不是唯一因素 例如:脱落酸可促进种子休眠,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不是所有 的种子)。 根系 植物激素可促进根系发生、伸长和加粗 、根系发生:笼统地说, 生长素促进根系发生 赤霉素抑制生根;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第 19 页 于雌株形成。 五、大豆植株衰老时,果实、叶片及根系间的信息交流 正常的植株,果实、叶片及根系间的信息可相互交流。植物在 开花以后,形成了果实。果实中产生信号物质(现在还不清楚这种 物质是什么),这种信号物质运输到根系,使根系的生长受到削弱, 使根系又产生信息物质(CTK)运输到叶片,使叶片衰老黄化。而 果实也向叶片传递信号,使叶片在果实发育到一定时期出现不可逆 的衰老。如果实形成一个则去掉一个,则叶的衰老可减轻,这是果 实中产生的某种物质,目前认为,它不是脱落酸,也不是乙烯,但 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说明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 §5 植物激素与植物器官的关系 一、种子 种子的发育休眠和萌发与植物激素关系密切。 1 种子发育:是指种子形成,生长。如小麦粒发育期间,CTK 先出现,随后 GA、IAA 含量较高,这与同化产物向种子分配有关, 从而促进种子充实。后期是 ABA 含量高,可促进种子脱水成熟。 2 种子休眠:最初是认为植物激素控制种子休眠,但后来发现 植物激素可影响到种子休眠,但不是唯一因素。 例如:脱落酸可促进种子休眠,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不是所有 的种子)。 二、根系 植物激素可促进根系发生、伸长和加粗。 1、根系发生:笼统地说, 生长素促进根系发生; 赤霉素抑制生根;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20页 延缓剂缩节安促进棉花生根和多效唑促进小麦生根,其原理 是阻断GA形成。 ABA、CIK、乙烯认为,低浓度可诱导生根,高浓度则抑制 生根,并且各种植物的表现不尽相同,故没法总结。 2、根系伸长生长:对根系的研究较混乱,因研究费用太高 IAA只在低浓度时促进伸长,高浓度时可显著抑制生长; GA可促进根系伸长生长。 3、根系加粗:形成层的不断分化生长,维管束分化,从而导致根 系加粗。 CTK可促进维管束的分化 GA含量高,利用它可分化成韧皮部,IAA含量高,利用它可 分化成木质部 三、茎: 研究较多,各种植物都有。 ⅠA外施整株其反应不大;GA在促进整株植物的生理作用方 面没有物质能与其相比。 般来说,ABA抑制伸长生长,乙烯促进茎横向生长,但没 有GA、IAA研究的多。 四、叶片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生长可能受激素的调节不同 1双子叶植物的叶脉生长受IAA极大促进。 2单子叶植物受GA控制多,而与IAA关系不大。 ABA可终止生长,但阈值要注意,在阈值范围以上ABA越高, 受其影响越大 乙烯:是抑制型的,但多数是在生长越快的组织中产生较多, 还没有定型结论。 在叶片的衰老中,三种促进型的激素阻止衰老;两种抑制型的 促进衰老,它们协同作用控制叶片的衰老 五、花芽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讲义 第 20 页 延缓剂缩节安促进棉花生根和多效唑促进小麦生根,其原理 是阻断 GA 形成。 ABA、CTK、乙烯认为,低浓度可诱导生根,高浓度则抑制 生根,并且各种植物的表现不尽相同,故没法总结。 2、根系伸长生长:对根系的研究较混乱,因研究费用太高。 IAA 只在低浓度时促进伸长,高浓度时可显著抑制生长; GA 可促进根系伸长生长。 3、根系加粗:形成层的不断分化生长,维管束分化,从而导致根 系加粗。 CTK 可促进维管束的分化; GA 含量高,利用它可分化成韧皮部,IAA 含量高,利用它可 分化成木质部。 三、茎: 研究较多,各种植物都有。 IAA 外施整株其反应不大;GA 在促进整株植物的生理作用方 面没有物质能与其相比。 一般来说,ABA 抑制伸长生长,乙烯促进茎横向生长,但没 有 GA、IAA 研究的多。 四、 叶片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生长可能受激素的调节不同。 1 双子叶植物的叶脉生长受 IAA 极大促进。 2 单子叶植物受 GA 控制多,而与 IAA 关系不大。 ABA 可终止生长,但阈值要注意,在阈值范围以上 ABA 越高, 受其影响越大。 乙烯:是抑制型的,但多数是在生长越快的组织中产生较多, 还没有定型结论。 在叶片的衰老中,三种促进型的激素阻止衰老;两种抑制型的 促进衰老,它们协同作用控制叶片的衰老。 五、花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