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第一节花卉的分布 世界气候型及其代表花卉 花卉原产地或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地理、土壤、生物及历史诸方面,其中又以气候条件、主 要是水分与温度状况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以温度与降雨情况为主,Mler与琢本氏将野生观赏植物的 原产地按气候型分为七个大的区域,在每个区域内,由于其特有的气候条件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观赏植物 的自然分布中心。现分别概述如下 一)中国气候型(又称大陆东岸气候型) 我国大部、日本、北美东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南部、非洲东南部属于这一气候型区域。本区的气 候特点是冬寒夏热,雨季多集中在夏季。根据所处纬度的不同,依冬季气温的高低又分为温暖型与冷凉型。 、温暖型(又称冬暖亚型,低纬度地区)包括我国长江以南、日本西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巴西南部、 大洋洲东部及非洲东南角附近等地区。主要花卉有:我国及日本原产的中国水仙 ( Narcissustazettavar. chinensis)、中华石竹( Dianthuschinensis)、蜀葵( Althearosea)、报春花属、百合属、石 蒜属、凤仙花属、山茶属、杜鹃属、南天竹属( Nandina)等:原产于北美的有福禄考属(Phox)、天人菊 ( Gaillardia)、马利筋属( Asclepias)、半边莲属( Lobelia)、堆心菊属( Helenivan)等;原产于巴西的一串红 ( Salviasplendens、马鞭草属( Verbena)、马齿苋属(Par- tulaca)、矮牵牛属( Petunia)、叶子花属( bougainvillea); 原产于非洲的松叶菊( I Vlesembryanthe-mum)、非洲菊属( Gerbera)、唐菖蒲属( Gladiolus)、马蹄莲属 ( Zantedeschia)等。 2.冷凉型(又称冬凉亚型,高纬度地区)包括我国华北及东北南部、日本东北部、北美洲东北部等地 区。我国原产的有菊属、芍药属、翠菊属、荷包牡丹( Dicentraspectabilis)等;原产北美的有紫菀属、金光菊 属( Rudbeckia)、蛇鞭菊属( Liatris)、假龙头花属( Physostegia、吊钟柳属( Penstemon、醉鱼草属、翠雀属、毛 茛属( Ranunculus)、铁线莲属( Clematis、乌头属、侧金盏属、鸢尾属(lris)、百合属、木瓜属( Chaenomeles (二)欧洲气候型(又称大陆西岸气候型) 本区包括欧洲大部、北美西海岸、南美西南部及新西兰南部。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冬夏温差较小, 雨水四季都有,但降水偏少。主要原产花卉有羽衣甘蓝(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f. tricolor)、霞草 Gypsophilaelegans)、宿根亚麻( Linumperenne)、香葵( Malvamoschata)、铃兰( Convallariamajalis)、飞燕草属 丝石竹属、耧斗菜属、剪秋罗属(lych-his)、勿忘草属( Myosotis)、三色堇属、雏菊属(BeUi)、水仙属 ( Narcissus)、紫罗兰属( Matthiola)、毛地黄属( Digitalis等 (三)地中海气候型 属于这一气候型的地区有地中海沿岸、南非好望角附近,大洋洲东南和西南部、南美洲智利中部、北 美洲加利福尼亚等地。本区气候特点为冬不冷、夏不热,冬季最低温度6-7℃,夏季20~25℃,冬春多 雨,夏季干燥,因此球根花卉种类众多。代表种类有:水仙属、郁金香属( Tulipa)、风信子属( yacinthus)、 小苍兰( Freesia refracta)、唐菖蒲属、网球花( Haemanthusmultiorus)、葡萄风信子( Muscaribotrioides)、雪滴花 (leuc山 umvernum)、( Haemanthusmultiorus)、葡萄风信子( Muscaribotrioides)、雪滴花(Leuc山 umvernum) 地中海蓝钟花( Schillaperuviana)、银莲花( Anemonecathayensis、仙客来属( Cyclamen)、君子兰属( Clivia)、秋 水仙属( Colchicum)、葡萄风信子属( Muscari)、黏射干属(lxia)、尼润花属( Nerine)、金鱼草属( Antirrhinum)、 紫罗兰属、蒲包花属( Calceolaria)、金盏菊属( Calendula、风铃草属( Campanula、瓜叶菊属( Cineraria)等众 多著名花卉 (四)墨西哥气候型(又称热带高原气候型) 属于这一气候型的地区包括墨西哥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非洲中部高山地区及我国云南的山岳地 带。本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如春,年温差小,周年气温14~17℃之间,四季有雨或集中于夏季。原产该地区 的花卉喜冬暖夏凉气候,主要有大丽花属( Dahlia)、晚香玉属( Polian-thes)、百日草属( Zinnia)、万寿菊属 ( Tagetes)、波斯菊( Cosmosbipinnatus)、旱金莲(Tro- paeolummajul)、藿香蓟( Ageratumconyzoides)、报春花
第一章 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第一节 花卉的分布 一、世界气候型及其代表花卉 花卉原产地或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地理、土壤、生物及历史诸方面,其中又以气候条件、主 要是水分与温度状况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以温度与降雨情况为主,Miller 与琢本氏将野生观赏植物的 原产地按气候型分为七个大的区域,在每个区域内,由于其特有的气候条件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观赏植物 的自然分布中心。现分别概述如下: (一)中国气候型(又称大陆东岸气候型) 我国大部、日本、北美东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南部、非洲东南部属于这一气候型区域。本区的气 候特点是冬寒夏热,雨季多集中在夏季。根据所处纬度的不同,依冬季气温的高低又分为温暖型与冷凉型。 1、温暖型(又称冬暖亚型,低纬度地区) 包括我国长江以南、日本西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巴西南部、 大 洋 洲 东 部 及 非 洲 东 南 角 附 近 等 地 区 。 主 要 花 卉 有 : 我 国 及 日 本 原 产 的 中 国 水 仙 (Narcissustazettavar.chinensis)、中华石竹(Dianthuschinensis)、蜀葵(Althearosea)、报春花属、百合属、石 蒜属、凤仙花属、山茶属、杜鹃属、南天竹属(Nandina)等;原产于北美的有福禄考属(Phlox)、天人菊 (Gaillardia)、马利筋属(Asclepias)、半边莲属(Lobelia)、堆心菊属(Helenivan)等;原产于巴西的一串红 (Salviasplendens)、马鞭草属(Verbena)、马齿苋属(Par-tulaca)、矮牵牛属(Petunia)、叶子花属(Bougainvillea); 原产于非洲的松叶菊(1Vlesembryanthe—mum)、非洲菊属(Gerbera)、唐菖蒲属(Gladiolus) 、马蹄莲属 (Zantedeschia)等。 2.冷凉型(又称冬凉亚型,高纬度地区) 包括我国华北及东北南部、日本东北部、北美洲东北部等地 区。我国原产的有菊属、芍药属、翠菊属、荷包牡丹(Dicentraspectabilis)等;原产北美的有紫菀属、金光菊 属(Rudbekia)、蛇鞭菊属(Liatris)、假龙头花属(Physostegia)、吊钟柳属(Penstemon)、醉鱼草属、翠雀属、毛 茛属(Ranunculus)、铁线莲属(Clematis)、乌头属、侧金盏属、鸢尾属(1ris)、百合属、木瓜属(Chaenomeles) 等。 (二)欧洲气候型(又称大陆西岸气候型) 本区包括欧洲大部、北美西海岸、南美西南部及新西兰南部。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冬夏温差较小, 雨水四季都有,但降水偏少。主要原产花卉有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f.tricolor)、霞草 (Gypsophilaelegans)、宿根亚麻(Linumperenne)、香葵(Malvamoschata)、铃兰(Convallariamajalis)、飞燕草属、 丝石竹属、耧斗菜属、剪秋罗属(Lych—his)、勿忘草属(Myosotis)、三色堇属、雏菊属(BeUis)、水仙属 (Narcissus)、紫罗兰属(Matthiola)、毛地黄属(Digitalis)等。 (三)地中海气候型 属于这一气候型的地区有地中海沿岸、南非好望角附近,大洋洲东南和西南部、南美洲智利中部、北 美洲加利福尼亚等地。本区气候特点为冬不冷、夏不热,冬季最低温度 6—7℃,夏季 20~25℃,冬春多 雨,夏季干燥,因此球根花卉种类众多。代表种类有:水仙属、郁金香属(Tulipa)、风信子属(Hyacinthus)、 小苍兰(Freesia refracta)、唐菖蒲属、网球花(Haemanthusmultiorus)、葡萄风信子(Muscaribotrioides)、雪滴花 (Leuc 山 umvernum)、(Haemanthusmultiorus)、葡萄风信子(Muscaribotrioides)、雪滴花(Leuc 山 umvernum)、 地中海蓝钟花($chillaperuviana)、银莲花(Anemonecathayensis)、仙客来属(Cyclamen)、君子兰属(Clivia)、秋 水仙属(Colchicum)、葡萄风信子属(Muscari)、黏射干属(1xia)、尼润花属(Nerine)、金鱼草属(Antirrhinum)、 紫罗兰属、蒲包花属(Calceolaria)、金盏菊属(Calendula)、风铃草属(Campanula)、瓜叶菊属(Cineraria)等众 多著名花卉。 (四)墨西哥气候型(又称热带高原气候型) 属于这一气候型的地区包括墨西哥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非洲中部高山地区及我国云南的山岳地 带。本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如春,年温差小,周年气温 14~17℃之间,四季有雨或集中于夏季。原产该地区 的花卉喜冬暖夏凉气候,主要有大丽花属(Dahlia)、晚香玉属(Polian—thes)、百日草属(Zinnia)、万寿菊属 (Tagetes)、波斯菊(Cosmosbipinnatus)、旱金莲(Tro—paeolummajuJ)、藿香蓟(Ageratumconyzoides)、报春花
属、球根秋海棠( Begoniatuberhybr-ida)、一品红( Euphorbiapulcherrima),云南山茶、月季花、香水月季、 鸡蛋花 Plumeriarubra var. acutifolia)等 五)热带气候型 属于本气候型的地区有亚洲、非洲、大洋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本区特点是月均温差小, 雨量丰富但不均匀,常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本区原产的花卉种类众多,主要有彩叶草(Co- leusbhanei)牵 牛花( Pharbitisindica)、秋海棠属、五叶地锦( 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番石榴( Psidiumguajava)、番荔枝 ( Annonasquamosa)、紫苿莉属( Mirabilis)、长春花属( Vinca)、凤仙花属、鸡冠花属( Celosia)、大岩桐属 ( Sinningia)、美人蕉属(Cana)、朱顶红属( Amaryl-lis)、非洲紫罗兰属( Saintpaulia)、草胡椒属 Peperomia) 虎尾兰属( Sansevieria)、花烛属( Anthurium)、凤梨科( Bromeliaceae)、竹芋科( Marantaceae)、爵床科 ( Acanthaceae)、大戟科( Euphorbiaceae、天南星科( Araceae)与兰科( Orchidaceae)的一些热带属等。 六)沙漠气候型 属于本气候型的地区有阿拉伯、非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等的沙漠地区。本区气候特点为周年少雨, 气候干旱。本区是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常见观赏植物有仙人掌科及多浆植物,如仙人掌属 ( Opuntia)、龙舌兰属( Agave)、芦荟属(Aloe)、十二卷属( Haworthia)、伽蓝菜属( Kalanchoe)、落地生根属 ( Bryophy Uum)等 (七)寒带气候型 属于这一气候型的地区包括寒带地区和高山地区。本区气候特点为冬季长而冷,夏季短而凉,植物生 长期短,故形成耐寒性植物及高山植物的分布中心,如绿绒蒿属、龙胆属、雪莲( Saussureainvolucrata)、细 叶百合( Liliumtenuiolium)、点地梅属等。 、我国花卉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三个气候带,自然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质资源极为丰富。 全世界的维管束植物总共有265000种,我国有显花植物25000-300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其中云南13000~15000种,四川约有10000种,广西有7000余种,广东约有6000种,贵州约有5000 种。我国西南山区的植物种类比毗邻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出4~5倍,因此,我国的中部和 西部山区及附近平原被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认为是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独立起源中心,有极其多样 的温带和亚热带植物。 目前在世界园林中广泛应用的许多著名花卉都是我国特有的,如银杏属( Ginkgo)、金钱松属 ( Pseudolarix)、银杉属( Cathaya)、水杉属( Metasequoia)、水松( Glyptostrobus、珙桐属(Da)、观光木属 ( ngiodendron)、木兰属、丁香属( Syringa)、苹果属( Malus)、铁线莲属、百合属、龙胆属、绿绒蒿属、萓草 属( Hemerocallis)及兰屑的多个种、梅花(Pyl. olusmi27zle)、桂花( Osmanthusfragrans)、菊花、荷花 ( Nelum~ nucifera)、中国水仙、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黄牡丹(尸utea)、芍药、月季花、香水月季 栀子( Gardeniajasminoides)、南天竹( Nandinadomestica)、蜡梅( Chirmmanthuspraecox)、金花茶、扶桑 ( Hibiscusrosa- sinensIs)、紫薇( Lagersteroeindica)、翠菊(Cli!te》 Aujchinensis等均为我国特有的属、种 我国不仅是很多亚热带花卉和一部分热带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而且还是很多著名花卉的栽培中心 梅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川、云南、西藏是野梅的分布中心,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为次生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武汉和南京等地为栽培中心,全国的美化栽培品种已有约300个。 牡丹在我国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栽培牡丹由多种野牡丹杂交演化而来,我国西北及西南部有几 个野生种。牡丹的栽培中心唐宋时在长安、洛阳,以后曾转到四川和安徽的亳州,明代又转至山东的曹州 1949年以后在山东菏泽市(原曹州所在地),全国有栽培品种约500个 现代芍药品种群的原种是芍药,从秦代开始栽培,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尚有野生种。芍药 19世纪传人英、美,由于西方人崇尚,形成了次生中心,栽培品种约有1000个。 我国是现代菊花的起源中心,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栽培、观赏和饮用。栽培菊的起源是多元的,陈 俊愉认为四倍体的野菊和六倍体的毛华菊、紫花野菊等可能参加了杂交,经多代杂交和人工选育,在东晋 (317-420)才产生较为稳定和色彩丰富的原始菊( DendranthemaXgrandi))。我国菊花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 有3000多个 我国的兰属植物有25个种和几个变种,占世界兰属总数40多种的62%。兰以西南地区为分布中心
属、球根秋海棠(Begoniatuberhybr—ida)、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云南山茶、月季花、香水月季、 鸡蛋花(Plumeriarubra var.acutifolia)等。 (五)热带气候型 属于本气候型的地区有亚洲、非洲、大洋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本区特点是月均温差小, 雨量丰富但不均匀,常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本区原产的花卉种类众多,主要有彩叶草(Co—leusbhanei)、牵 牛花(Pharbitisindica)、秋海棠属、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番石榴(Psidiumguajava)、番荔枝 (Annonasquamosa)、紫茉莉属(Mirabilis)、长春花属(Vinca)、凤仙花属、鸡冠花属(Celosia)、大岩桐属 (Sinningia)、美人蕉属(Canna)、朱顶红属(Amaryl—lis)、非洲紫罗兰属(Saintpaulia)、草胡椒属(Peperomia)、 虎尾兰属(Sansevieria) 、花 烛属(Anthurium) 、凤梨科(Bromeliaceae) 、 竹芋科(Marantaceae) 、 爵床科 (Acanth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天南星科(Araceae)与兰科(Orchidaceae)的一些热带属等。 (六)沙漠气候型 属于本气候型的地区有阿拉伯、非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等的沙漠地区。本区气候特点为周年少雨, 气候干旱。本区是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常见观赏植物有仙人掌科及多浆植物,如仙人掌属 (Opuntia)、龙舌兰属(Agave)、芦荟属(Aloe)、十二卷属(Haworthia)、伽蓝菜属(Kalanchoe)、落地生根属 (BryophyUum)等。 (七)寒带气候型 属于这一气候型的地区包括寒带地区和高山地区。本区气候特点为冬季长而冷,夏季短而凉,植物生 长期短,故形成耐寒性植物及高山植物的分布中心,如绿绒蒿属、龙胆属、雪莲(Saussureainvolucrata)、细 叶百合(LiliumtenuiOlium)、点地梅属等。 二、我国花卉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三个气候带,自然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质资源极为丰富。 全世界的维管束植物总共有 265 000 种,我国有显花植物 25 000—30 000 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其中云南 13 000~15 000 种,四川约有 10000 种,广西有 7000 余种,广东约有 6000 种,贵州约有 5 000 种。我国西南山区的植物种类比毗邻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出 4~5 倍,因此,我国的中部和 西部山区及附近平原被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认为是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独立起源中心,有极其多样 的温带和亚热带植物。 目前在世界园林中广泛应用的许多著名花卉都是我国特有的,如银杏属(Ginkgo) 、金钱松属 (Pseudolarix) 、银杉属(Cathaya)、水杉属(Metasequoia) 、水松(Glyptostrobus) 、珙桐属(Da)、观光木属 (ngiodendron)、木兰属、丁香属(Syringa)、苹果属(Malus)、铁线莲属、百合属、龙胆属、绿绒蒿属、萱草 属(Hemerocallis) 及兰屑的多个种、梅花(PyI .olusmi27zle) 、桂花(Osmanthusfragrans) 、菊花、荷花 (Nelum~nucifera)、中国水仙、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黄牡丹(尸 lutea)、芍药、月季花、香水月季、 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 、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 、蜡梅(Chirmmanthuspraecox) 、金花茶 、扶桑 (Hibiscusrosa—sinensis)、紫薇(Lagersteroeindica)、翠菊(Calliste》AuJchinensis)等均为我国特有的属、种。 我国不仅是很多亚热带花卉和一部分热带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而且还是很多著名花卉的栽培中心。 梅已有 3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川、云南、西藏是野梅的分布中心,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为次生中心。20 世纪 90 年代,以武汉和南京等地为栽培中心,全国的美化栽培品种已有约 300 个。 牡丹在我国有 1 5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栽培牡丹由多种野牡丹杂交演化而来,我国西北及西南部有几 个野生种。牡丹的栽培中心唐宋时在长安、洛阳,以后曾转到四川和安徽的亳州,明代又转至山东的曹州, 1949 年以后在山东菏泽市(原曹州所在地),全国有栽培品种约 500 个。 现代芍药品种群的原种是芍药,从秦代开始栽培,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尚有野生种。芍药 19 世纪传人英、美,由于西方人崇尚,形成了次生中心,栽培品种约有 1000 个。 我国是现代菊花的起源中心,早在 2500 多年前就已栽培、观赏和饮用。栽培菊的起源是多元的,陈 俊愉认为四倍体的野菊和六倍体的毛华菊、紫花野菊等可能参加了杂交,经多代杂交和人工选育,在东晋 (317—420)才产生较为稳定和色彩丰富的原始菊(DendranthemaXgrandi)。我国菊花品种在 20 世纪 80 年代 有 3 000 多个。 我国的兰属植物有 25 个种和几个变种,占世界兰属总数 40 多种的 62%。兰以西南地区为分布中心
其中以春兰、蕙兰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悠久,变异丰富 蔷薇属植物在我国有80多种,天然分布广泛,以云南、四川、新疆最为集中。北宋时期,我国的月 季栽培兴盛,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且能连续开花,但自明代以后,栽培渐衰。欧洲从19世纪开始月季的 育种工作,月季的育种中心和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等地。我国仅有山东的平阴成 为玫瑰的生亡中心 全世界的杜鹃属植物有800种,我国有600种,占世界的75%。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是杜鹃花集中 分布的地区,约有400种,是杜鹃花的发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其中,云南种类最多。18-19世纪,欧美 等国从我国引种杜鹃花进行育种改良,栽培品种数以千计。其中,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引种我国杜鹃花 306种,成为搜集中心。我国的搜集中心在江西庐山植物园和四川灌县野生观赏植物保护实验中心等处。 我国是山茶花的地理分布和栽培起源中心。山茶野生于浙江、丑西、四山J等地山岳沟谷,浙江、湖 南、江西、安徽等地则是栽培中心。云南是云南山茶花的分布和栽培中心,广西是金花茶的起源和栽培中 心,在南宁市还设有金花茶的基因库 我国也是栽培桂花的起源中心,有野生种,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 报春花属在我国有390个种,分布中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搜集的我国 的报春达160多种,为搜集研究中心。 我国有7000多年前的荷花花粉化石和1000多年前的古莲子,有典籍记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且 品种多样性明显,可见现代莲的起源中心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莲的搜集中心在武汉地区 中国水仙花起源于地中海和西亚,唐代从意大利引入我国,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是水仙的 次生中心,栽培中心在福建漳州市和上海崇明县 我国起源的花卉种类众多,地理分布概况见表12 第二节花卉的分类 近200多年来,人们对野生花卉园艺化育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园艺作物中,花卉的种类远较果树 及蔬菜多。据法国种苗商报报道,花卉中若不把高山植物及野生草花计算在内,已经园艺化的花卉达8000 多种,在改良了的花卉种类中,还有众多的品种( cultivar)。在 Emsweller品种数量表中列举了月季有10000 多个品种,郁金香有800多个品种,水仙有3000多个品种,唐菖蒲有25000多个品种,芍药有2000多 个品种,鸢尾有4000多个品种,大丽花有7000多个品种 我国是多种名花的故乡,在栽培名花的实践中,通过长期不懈的选育,创造了五彩缤纷的奇晶。如梅 花品种有300个以上,牡丹品种800个以上,荷花品种332个,菊花品种3000个以上。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生物科学、细胞工程学的迅速发展,各国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引种及育种又有许 多新的突破。如菊花、矮牵牛、罂粟( Papaver)、百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育出了全新的园艺化品种,为花卉 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基因 花卉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属、种众多,习性多样,生态条件复杂及栽培技术不一等特点。长期以来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花卉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每种分类方法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也各有其实用的具 体条件 、按植物分类系统分类 、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类 依对水分的要求分类植物在旺盛生长期中总是离不开水的,依对水分要求的多少,可将花卉分 为以下几类。 (1)水生花卉这类花卉全部或根部必须生活在水中,遇干燥则枯死。它们能适应水体涨落的变化,可 分为挺水、浮水、漂浮及沉水四类。挺水生花卉的根生于水下泥中,但叶与花高挺出水面,如荷花。浮水 生花卉的根也生于水下泥中,但它的叶片浮生于水面,如王莲( Victoriaregia)、睡莲属( Nymphaea等。漂浮 生花卉的根不人土,全株漂浮水面,叶常露于空气中,如凤眼兰( Eichhorniacrassipes)。沉水生花卉的整个 植株全沉没水中,根人泥或不入泥,如常见于金鱼缸中的苦草( Vallisneria spiralis)、鱼草( Cabombacaroliniana) 及金鱼藻( Ceratophyllumdemersum)等
其中以春兰、蕙兰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悠久,变异丰富。 蔷薇属植物在我国有 80 多种,天然分布广泛,以云南、.四川、新疆最为集中。北宋时期,我国的月 季栽培兴盛,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且能连续开花,但自明代以后,栽培渐衰。欧洲从 19 世纪开始月季的 育种工作,月季的育种中心和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等地。我国仅有山东的平阴成 为玫瑰的生亡中心。 全世界的杜鹃属植物有 800 种,我国有 600 种,占世界的 75%。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是杜鹃花集中 分布的地区,约有 400 种,是杜鹃花的发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其中,云南种类最多。18—19 世纪,欧美 等国从我国引种杜鹃花进行育种改良,栽培品种数以千计。其中,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引种我国杜鹃花 306 种,成为搜集中心。我国的搜集中心在江西庐山植物园和四川灌县野生观赏植物保护实验中心等处。 我国是山茶花的地理分布和栽培起源中心。山茶野生于浙江、丑西、四山 J 等地山岳沟谷,浙江、湖 南、江西、安徽等地则是栽培中心。云南是云南山茶花的分布和栽培中心,广西是金花茶的起源和栽培中 心,在南宁市还设有金花茶的基因库。 我国也是栽培桂花的起源中心,有野生种,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 报春花属在我国有 390 个种,分布中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搜集的我国 的报春达 160 多种,为搜集研究中心。 我国有 7 000 多年前的荷花花粉化石和 1 000 多年前的古莲子,有典籍记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且 品种多样性明显,可见现代莲的起源中心在我国。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莲的搜集中心在武汉地区。 中国水仙花起源于地中海和西亚,唐代从意大利引入我国,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是水仙的 次生中心,栽培中心在福建漳州市和上海崇明县。 我国起源的花卉种类众多,地理分布概况见表 l—2。 第二节 花卉的分类 近 200 多年来,人们对野生花卉园艺化育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园艺作物中,花卉的种类远较果树 及蔬菜多。据法国种苗商报报道,花卉中若不把高山植物及野生草花计算在内,已经园艺化的花卉达 8000 多种,在改良了的花卉种类中,还有众多的品种(cultivar)。在 Emsweller 品种数量表中列举了月季有 10000 多个品种,郁金香有 8000 多个品种,水仙有 3 000 多个品种,唐菖蒲有 25000 多个品种,芍药有 2000 多 个品种,鸢尾有 4000 多个品种,大丽花有 7000 多个品种。 我国是多种名花的故乡,在栽培名花的实践中,通过长期不懈的选育,创造了五彩缤纷的奇晶。如梅 花品种有 300 个以上,牡丹品种 800 个以上,荷花品种 332 个,菊花品种 3000 个以上。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生物科学、细胞工程学的迅速发展,各国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引种及育种又有许 多新的突破。如菊花、矮牵牛、罂粟(Papaver)、百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育出了全新的园艺化品种,为花卉 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基因。 花卉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属、种众多,习性多样,生态条件复杂及栽培技术不一等特点。长期以来,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花卉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每种分类方法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也各有其实用的具 体条件。 一、按植物分类系统分类 二、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类 1.依对水分的要求分类 植物在旺盛生长期中总是离不开水的,依对水分要求的多少,可将花卉分 为以下几类。 (1)水生花卉 这类花卉全部或根部必须生活在水中,遇干燥则枯死。它们能适应水体涨落的变化,可 分为挺水、浮水、漂浮及沉水四类。挺水生花卉的根生于水下泥中,但叶与花高挺出水面,如荷花。浮水 生花卉的根也生于水下泥中,但它的叶片浮生于水面,如王莲(Victoriaregia)、睡莲属(Nymphaea)等。漂浮 生花卉的根不人土,全株漂浮水面,叶常露于空气中,如凤眼兰(Eichhorniacrassipes)。沉水生花卉的整个 植株全沉没水中,根人泥或不入泥,如常见于金鱼缸中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鱼草(Cabombacaroliniana) 及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等
(2)湿生花卉湿生花卉近于挺水生花卉,根部生于潮湿或积有浅水的土中,地上部均生于空气中。与 挺水生花卉的区别在于它不能适应深水淹没,在深水塘中不能生长。在土壤干燥时死亡或生长不良。如风 车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 ssp. zabelliormis)、马蹄莲、金线蒲( Acorusgramineus)、菖蒲( Calamus)等 (3)中生花卉中生花卉是适应生长于适度湿润、既不干旱也不渍水的土壤中的花卉。大多数花卉都属 此类,它既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淹,遇干旱则生长不良或枯萎,根部淹水过久也会导致死亡,最适于有 定保水性、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不同的种类对土壤干湿程度的要求与适应力是不同的。 (4)旱生花卉旱生花卉是适应干旱环境的花卉。它们有很强的抗旱能力,能较长期地忍耐干旱,只要 有很少的水分便能维持生命或进行生长。仙人掌类及许多肉质多浆花卉都是旱生类型。 2.依对温度的要求分类根据花卉的耐寒、耐热能力,可分为耐寒、喜凉、中温、喜暖及耐热五类。 (1)耐寒花卉耐寒花卉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或高山,性耐寒而不耐热,冬季能忍受一10℃或更低的 气温而不受害,在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南部能露地安全越冬。如木本花卉中的榆叶梅( Prunustriloba)、牡 丹、丁香属、锦带花( Weigelaorida)、珍珠梅属(sα herbaria)、黄刺玫及在我国北方能安全越冬的一些宿根性花 卉,如荷包牡丹、荷兰菊( Asternovibelgil)、芍药( Paeonialactiora)等。 (2)喜凉花卉喜凉花卉在冷凉气候下生长良好,稍耐寒而不耐严寒,但也不耐高温,一般在一5℃左 右不受冻害,我国在江淮流域及北部的偏南地区能露地越冬。如梅、桃( Prunuspersica、月季花( Rosaspp.)、 蜡梅等木本花卉及菊花( Dendranthemamoriolium)、三色堇( Violatricolor)、雏菊( Bellisperennis)、紫罗兰 ( Matthiolaincana)等草本花卉 (3)中温花卉中温花卉一般耐轻微短期霜冻,我国在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地区露地能安全越冬。如木本 的苏铁( Cycasrevoluta)、山茶( Camelliajaponica)、云南山茶、桂花、栀子花、夹竹桃( Neriumoleander)、含笑 ( Michelia spp.)、杜鹃( Rhododendron spp.),草本的矢车菊( Centaureacyanus)、金鱼草( Antirrhinumlna了 u)、报春花( Primula spp.)、我国产的兰属许多种( Cymbidiumspp.)等 (4)喜温花卉性喜温暖而绝不耐霜冻,一经霜冻,轻则枝叶坏死,重则全株死亡。一般在5℃以上能 安全越冬,我国长江流域以南部分地区及华南能安全越冬。如茉莉( Jasminumsam-bac)、叶子花 ( Bougainvilleaglabra)、白兰花( Micheliaalba)、瓜叶菊( Cinerariacruenta)、非洲菊、蒲包花 ( Calceolariaherbeohybrida)和大多数一年生花卉。 (5)耐热花卉耐热花卉多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喜温暖,能耐40℃或以上的高温,但极不耐寒,在 l0℃甚至15℃以下便不能适应,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大部分地区及西南少数地区能露地安 全越冬。如米兰( Aglaiaodorata)、扶桑、红桑( Acalyphawilkesi-aha)、变叶木( Codiaeumvariegatum)及许多竹 芋科、凤梨科、芭蕉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胡椒科热带花卉。 3.依对光的要求分类 (1)依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分类一般分为喜光、耐阴与喜阴三类 ①喜光花卉:或称阳生花卉,只有在全光照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并正常开花结实。光照不足常使节间 伸长、生长不良,不开花、少开花或不正常结实。如月季花、茉莉、荷花、半支莲( Portulacagrandira)以及 沙漠型仙人掌与许多旱生、沙生、多浆花卉 ②耐阴花卉:或称中生花卉,在充足的直射光照下生长良好,但能忍耐不同程度的荫蔽。大部分花卉 属这一类型,如山茶、米兰、桂花、杜鹃、蜡梅、菊花、天竺葵属( Pelargoniums.)及许多草本花卉 ③喜阴花卉:或称阴生花卉,只有在一定荫蔽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适于在散射光下生长。直射的强 光照,尤其是夏季,易造成灼伤、叶片变黄、生长受阻甚至死亡。这类花卉如蕨类、蜘蛛抱蛋属( Aspidistra) 玉簪属( Hosta)、秋海棠属、常春藤属( Hedera)、虎耳草(Saxi- fragastolonifrd)等 (2依对光周期的要求分类植物的开花常受日照长短所左右。依开花对日照长短的要求,将花卉分为 ①短日性花卉:一般每天的光照短于14h,花芽才能正常分化与发育,在长日照下不能开花。如叶子 花、一品红、蟹爪兰( Schlumbergeratruncatus、仙人指(S. bridgesii)、菊花、波斯菊等。在自然条件下,秋 季开花的一年生花卉多为短日性花卉 ②长日性花卉:与短日性花卉相反,只有每天的光照时数在12h以上时,花芽才能正常分化与发育。 如八仙花( Hydrangea macrophylla)、唐菖蒲( Gladiolus gandavensis)、香豌豆( Lathyrusodoratus)、紫苿莉
(2)湿生花卉 湿生花卉近于挺水生花卉,根部生于潮湿或积有浅水的土中,地上部均生于空气中。与 挺水生花卉的区别在于它不能适应深水淹没,在深水塘中不能生长。在土壤干燥时死亡或生长不良。如风 车草(Cyperus alterniolius ssp.Zabelliormis)、马蹄莲、金线蒲(Acorusgramineus)、菖蒲(Acalamus)等。 (3)中生花卉 中生花卉是适应生长于适度湿润、既不干旱也不渍水的土壤中的花卉。大多数花卉都属 此类,它既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淹,遇干旱则生长不良或枯萎,根部淹水过久也会导致死亡,最适于有一 定保水性、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不同的种类对土壤干湿程度的要求与适应力是不同的。 (4)旱生花卉 旱生花卉是适应干旱环境的花卉。它们有很强的抗旱能力,能较长期地忍耐干旱,只要 有很少的水分便能维持生命或进行生长。仙人掌类及许多肉质多浆花卉都是旱生类型。 2.依对温度的要求分类 根据花卉的耐寒、耐热能力,可分为耐寒、喜凉、中温、喜暖及耐热五类。 (1)耐寒花卉 耐寒花卉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或高山,性耐寒而不耐热,冬季能忍受一 10℃或更低的 气温而不受害,在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南部能露地安全越冬。如木本花卉中的榆叶梅(Prunustriloba)、牡 丹、丁香属、锦带花(Weigelaorida)、珍珠梅属($orbaria)、黄刺玫及在我国北方能安全越冬的一些宿根性花 卉,如荷包牡丹、荷兰菊(Asternovibelgii)、芍药(Paeonialactiora)等。 (2)喜凉花卉 喜凉花卉在冷凉气候下生长良好,稍耐寒而不耐严寒,但也不耐高温,一般在一 5℃左 右不受冻害,我国在江淮流域及北部的偏南地区能露地越冬。如梅、桃(Prunuspersica)、月季花(Rosaspp.)、 蜡梅等木本花卉及菊花(Dendranthemamoriolium)、三色堇(Violatricolor)、雏菊(Bellisperennis)、紫罗兰 (Matthiolaincana)等草本花卉。 (3)中温花卉 中温花卉一般耐轻微短期霜冻,我国在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地区露地能安全越冬。如木本 的苏铁(Cycasrevoluta)、山茶(Camelliajaponica)、云南山茶、桂花、栀子花、夹竹桃(Neriumoleander)、含笑 (Michelia spp.)、杜鹃(Rhododendron spp.),草本的矢车菊(Centaureacyanus)、金鱼草(Antirrhinumlna 了 uJ)、报春花(Primula spp.)、我国产的兰属许多种(Cymbidiumspp.)等。 (4)喜温花卉 性喜温暖而绝不耐霜冻,一经霜冻,轻则枝叶坏死,重则全株死亡。一般在 5℃以上能 安全越冬,我国长江流域以南部分地区及华南能安全越冬。如茉莉(Jasminumsam—bac)、叶子花 (Bougainvilleaglabra) 、白兰花 (Micheliaalba) 、 瓜 叶 菊 (Cinerariacruenta) 、 非 洲 菊 、 蒲 包 花 (Calceolariaherbeohybrida)和大多数一年生花卉。 (5)耐热花卉 耐热花卉多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喜温暖,能耐 40℃或以上的高温,但极不耐寒,在 10℃甚至 15℃以下便不能适应,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大部分地区及西南少数地区能露地安 全越冬。如米兰(Aglaiaodorata)、扶桑、红桑(Acalyphawilkesi—aha)、变叶木(Codiaeumvariegatum)及许多竹 芋科、凤梨科、芭蕉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胡椒科热带花卉。 3.依对光的要求分类 (1)依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分类 一般分为喜光、耐阴与喜阴三类。 ①喜光花卉:或称阳生花卉,只有在全光照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并正常开花结实。光照不足常使节间 伸长、生长不良,不开花、少开花或不正常结实。如月季花、茉莉、荷花、半支莲(Portulacagrandira)以及 沙漠型仙人掌与许多旱生、沙生、多浆花卉。 ②耐阴花卉:或称中生花卉,在充足的直射光照下生长良好,但能忍耐不同程度的荫蔽。大部分花卉 属这一类型,如山茶、米兰、桂花、杜鹃、蜡梅、菊花、天竺葵属(Pelargoniumspp.)及许多草本花卉。 ③喜阴花卉:或称阴生花卉,只有在一定荫蔽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适于在散射光下生长。直射的强 光照,尤其是夏季,易造成灼伤、叶片变黄、生长受阻甚至死亡。这类花卉如蕨类、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 玉簪属(Hosta)、秋海棠属、常春藤属(Hedera)、虎耳草(Saxi—fragastolonifrd)等。 (2)依对光周期的要求分类 植物的开花常受日照长短所左右。依开花对日照长短的要求,将花卉分为 三类。 ①短日性花卉:一般每天的光照短于 14h,花芽才能正常分化与发育,在长日照下不能开花。如叶子 花、一品红、蟹爪兰(Schlumbergeratruncatus)、仙人指(S.bridgesii)、菊花、波斯菊等。在自然条件下,秋 季开花的一年生花卉多为短日性花卉。 ②长日性花卉:与短日性花卉相反,只有每天的光照时数在 12h 以上时,花芽才能正常分化与发育。 如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香豌豆(Lathyrusodoratus)、紫茉莉
( Mirabilisjalapa)、瓜叶菊及许多十字花科花卉如桂竹香( Cheiranthuscheiri)、紫罗兰、香雪球 ( Lobulariamaritima)、屈曲花( I berisamara)等。在自然条件下,春夏开花的二年生花卉都属于长日性花卉。 利用以上两类花卉的光周期反应的特点,可以人工调节光照时数来控制花卉在一年中的开花时期,以 达到周年供花的目的 ③中日性花卉:这类花卉花芽的分化与发育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只要其他适宜,生长到一定时期便 能开花,有些花卉甚至能周年不断开花。如月季花、茉莉、扶桑、天竺葵、仙客来、香石竹 ( Dianthuscaryophy Uus)、矮牵牛( Petuniahybrida)等 三、按生态习性分类 1.一、二年生花卉( annualsandbiennials (1)一年生花卉种子发芽后,在当年便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而枯死的为一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 都不耐寒,一般在春季无霜冻后播种,多是短日性,于夏秋开花结实后死亡。如百日草( Zinniaelegans)、鸡 冠花( Celosiacristata)、千日红( omphrenaglobosa)、凤仙花( patiensbal samina)、半支莲、波斯菊、万寿菊属 等 (2)二年生花卉种子发芽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到翌年春夏才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其实际生活 时间常不足一年,但跨越了两个年头,故又称为越年生。这类花卉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不耐高温,大都是 长日性植物,在舂夏日照增长后迅速开花。如三色堇、金盏菊、石竹、桂竹香、紫罗兰、瓜叶菊、报春花 虞美人等。 2.球根花卉bubs)球根花卉均为多年生草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由地下茎或根变态形成的膨大部分, 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或干旱炎热的夏季(呈休眠状态)。至环境适宜时再活跃生长,出叶开花,并再度产生新 的地下膨大部分或增生子球进行繁殖。球根花卉的多数种类仅在旺盛生长时期有绿叶,另一段时期地上部 分枯死,如水仙属、百合属、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小苍兰、番红花、晚香玉等。另一小部分则终年 常绿,如玉帘( Zephyranthescandida)、百子莲( Agapanthus canus)、君子兰属等 球根花卉种类很多,因其变态部分各不相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块根类 tuberousroots)块根是由不定根或侧根膨大形成的,其功能是贮存养料及水分。一般在块根 上不形成不定芽,故块根一般不直接作繁殖用, (3)球茎类oms)球茎是比较短缩的变态茎。它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上环生干膜质鳞片状叶,将球 茎包被,起保护作用。球茎有发达的顶芽,将来抽叶开花。如唐菖蒲、小苍兰、番红花、秋水仙 ( Colchicumautumnale)等。 (3)块茎类( tubers)块茎是由地下根状茎的顶端膨大形成。它的节不明显,但有螺旋状着生而易辨认的 芽及退化叶脱落后留下的叶痕,在它的上面不直接产生根。马铃薯是块茎的典型,菊芋( Helianthustuberosus) 及彩叶芋也具块茎。 (4)块状茎类( (tuberousstems)这是一类在来源与形态上都和块茎不同的变态茎。它是由幼苗的下胚轴 为主发育膨大而成,也含有部分上胚轴及主根的基部,直立生长,顶芽发达,基部产生次生根。多年生 能继续膨大,但不产生新的子球。球茎秋海棠、仙客来( yclamenpersicum)为具块状茎的花卉。 (5)鱗茎类(bubs)鳞茎是易于与其他类型地下变态相区别的变态茎。鳞茎占比例最大、显而易见的部 分是变态叶。其茎肉质扁平而短缩,位于鳞茎的基部,称鳞茎基或鳞茎盘。中央有顶芽,将来生出叶、花 葶或地上枝。顶芽被一至多数肉质鳞叶包围。肉质鳞叶是由叶或叶的基部变态形成。鳞茎绝大多数见于单 子叶植物的百合科及石蒜科的某些属中,极少见于双子叶植物中,铜锤草( Oxaliscorymbosa)是具鱗茎的双 子叶植物的代表 鳞茎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①有被鳞茎( tunicatebulbs, laminateυubs:这一类鳞茎的最外层,尤其在休眠的成熟鳞茎中,有一至 少数几层干膜质的鳞片叶包被,对内部肉质鳞叶起保护作用。有被鳞茎的鳞叶有一至多层,封闭成筒 层套一层,横切面上呈同心圆排列。这类鳞茎的花卉种类较多,如葱属、郁金香属、风信子、绵枣儿属、 鳞片状,旋生鳞茎盘上。如百合属、贝母属、大百合( (Cardiocrinumgigante色,者 水仙属、文殊兰属( Crinum)、朱顶红属( Hippeastrum)、雪片莲属(leuc山lum)、石蒜属、玉帘属等 ②无被鳞茎( nontunicatebυulbs, scalybulbs)}:这一类鳞茎的外表无干膜质鳞叶, 质鳞叶不成筒状而为
(Mirabilisjalapa) 、 瓜 叶 菊 及 许 多 十 字 花 科 花 卉 如 桂 竹 香 (Cheiranthuscheiri) 、 紫 罗 兰 、 香 雪 球 (Lobulariamaritima)、屈曲花(1berisamara)等。在自然条件下,春夏开花的二年生花卉都属于长日性花卉。 利用以上两类花卉的光周期反应的特点,可以人工调节光照时数来控制花卉在一年中的开花时期,以 达到周年供花的目的。 ③中日性花卉:这类花卉花芽的分化与发育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只要其他适宜,生长到一定时期便 能开花,有些花卉甚至能周年不断开花。如月季花、茉莉、扶桑、天竺葵、仙客来、香石竹 (DianthuscaryophyUus)、矮牵牛(Petuniahybrida)等。 三、按生态习性分类 1.一、二年生花卉(annualsandbiennials) (1)一年生花卉 种子发芽后,在当年便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而枯死的为一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 都不耐寒,一般在春季无霜冻后播种,多是短日性,于夏秋开花结实后死亡。如百日草(Zinniaelegans)、鸡 冠花(Celosiacristata)、千日红(Gomphrenaglobosa)、凤仙花(patiensbalsamina)、半支莲、波斯菊、万寿菊属 等。 (2)二年生花卉 种子发芽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到翌年春夏才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其实际生活 时间常不足一年,但跨越了两个年头,故又称为越年生。这类花卉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不耐高温,大都是 长日性植物,在春夏日照增长后迅速开花。如三色堇、金盏菊、石竹、桂竹香、紫罗兰、瓜叶菊、报春花、 虞美人等。 2.球根花卉(bulbs) 球根花卉均为多年生草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由地下茎或根变态形成的膨大部分, 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或干旱炎热的夏季(呈休眠状态)。至环境适宜时再活跃生长,出叶开花,并再度产生新 的地下膨大部分或增生子球进行繁殖。球根花卉的多数种类仅在旺盛生长时期有绿叶,另一段时期地上部 分枯死,如水仙属、百合属、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小苍兰、番红花、晚香玉等。另一小部分则终年 常绿,如玉帘(Zephyranthescandida)、百子莲(Agapanthus icanus)、君子兰属等。 球根花卉种类很多,因其变态部分各不相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块根类(tuberousroots) 块根是由不定根或侧根膨大形成的,其功能是贮存养料及水分。一般在块根 上不形成不定芽,故块根一般不直接作繁殖用。 (2)球茎类(corms) 球茎是比较短缩的变态茎。它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上环生干膜质鳞片状叶,将球 茎包被,起保护作用。球茎有发达的顶芽,将来抽叶开花。如唐菖蒲、小苍兰、番红花、秋水仙 (Colchicumautumnale)等。 (3)块茎类(tubers) 块茎是由地下根状茎的顶端膨大形成。它的节不明显,但有螺旋状着生而易辨认的 芽及退化叶脱落后留下的叶痕,在它的上面不直接产生根。马铃薯是块茎的典型,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 及彩叶芋也具块茎。 (4)块状茎类(tuberousstems) 这是一类在来源与形态上都和块茎不同的变态茎。它是由幼苗的下胚轴 为主发育膨大而成,也含有部分上胚轴及主根的基部,直立生长,顶芽发达,基部产生次生根。多年生, 能继续膨大,但不产生新的子球。球茎秋海棠、仙客来(Cyclamenpersicum)为具块状茎的花卉。 (5)鳞茎类(bulbs) 鳞茎是易于与其他类型地下变态相区别的变态茎。鳞茎占比例最大、显而易见的部 分是变态叶。其茎肉质扁平而短缩,位于鳞茎的基部,称鳞茎基或鳞茎盘。中央有顶芽,将来生出叶、花 葶或地上枝。顶芽被一至多数肉质鳞叶包围。肉质鳞叶是由叶或叶的基部变态形成。鳞茎绝大多数见于单 子叶植物的百合科及石蒜科的某些属中,极少见于双子叶植物中,铜锤草(Oxaliscorymbosa)是具鳞茎的双 子叶植物的代表。 鳞茎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①有被鳞茎(tunicatebulbs,laminatebulbs):这一类鳞茎的最外层,尤其在休眠的成熟鳞茎中,有一至 少数几层干膜质的鳞片叶包被,对内部肉质鳞叶起保护作用。有被鳞茎的鳞叶有一至多层,封闭成筒,一 层套一层,横切面上呈同心圆排列。这类鳞茎的花卉种类较多,如葱属、郁金香属、风信子、绵枣儿属、 水仙属、文殊兰属(Crinum)、朱顶红属(Hippeastrum)、雪片莲属(Leuc 山 um)、石蒜属、玉帘属等。 ②无被鳞茎(nontunicatebulbs,scalybulbs):这一类鳞茎的外表无干膜质鳞叶,肉质鳞叶不成筒状而为 鳞片状,旋生鳞茎盘上。如百合属、贝母属、大百合(Cardiocrinumgiganteu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