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课程名称:化学调控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业 (2003、2004年度) 授课学时:20学时 (14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 任课教师:郑殿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1 教 案 课程名称:化学调控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业 (2003、2004 年度) 授课学时:20 学时 (14 学时理论,6 学时实验) 任课教师:郑殿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作物化学原理与技术》教案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课次/学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章作物化学控制概述 第一节作物化学控制的概念、性质及任务 第二节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的重大进展 1/2第三节作物化控技术在开发农作物遗传和生理潜力上的功能 第四节未来展望:作物化控技术一最具开发潜力的研究领域 第二章植物激素系统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 第一节植物激素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生理作用 笫二节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及代谢的化学控制 第三节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2/4 笫四节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 第五节植物激素与植物器官的关系 第三章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作用特征 第一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与命名 1/6 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化性质与应用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吸收、运输和代谢 第四节植物调节剂的剂型与使用方法 第五节PGRS的配合使用 2/8 第六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中的残留与残效 第七节调节剂的作用特征 2
2 《作物化学原理与技术》教案 一、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 次 / 学 时 教学内容 1 1/2 第一章 作物化学控制概述 第一节 作物化学控制的概念、性质及任务 第二节 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的重大进展 第三节 作物化控技术在开发农作物遗传和生理潜力上的功能 第四节 未来展望:作物化控技术—最具开发潜力的研究领域 第二章 植物激素系统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 第一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生理作用 2/4 第二节 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及代谢的化学控制 第三节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 第五节 植物激素与植物器官的关系 2 1/6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作用特征 第一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与命名 第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化性质与应用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吸收、运输和代谢 2/8 第四节 植物调节剂的剂型与使用方法 第五节 PGRS 的配合使用 第六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中的残留与残效 第七节 调节剂的作用特征
笫四章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原理 第一节作物化学控制的两类效应 1/10 第二节建立完善的化学控制技术 第三节作物反学控制技术的三种应用模式 第四节作物化控的完整目标 2/12第五章主要作物的化控原理和技术 第一节水稻化控原理和技术 1/4第二节小麦化控原理和技术 第三节棉花化控原理和技术 实验课6学时 周次学时数|序号 实验 1|垂直板发芽实验及调节剂的效应 2乙烯利催熟香蕉实验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十总课时数 1.5 作物化学控制概述 植物激素系统与植物生 长发育的化学控制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作 用特征 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原 主要作物的化控原理和 技术 计 14
3 3 1/10 第四章 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原理 第一节 作物化学控制的两类效应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化学控制技术 第三节 作物反学控制技术的三种应用模式 2/12 第四节 作物化控的完整目标 第五章 主要作物的化控原理和技术 第一节 水稻化控原理和技术 4 1/14 第二节 小麦化控原理和技术 第三节 棉花化控原理和技术 实验课 6 学时 周 次 学时数 序 号 实 验 名 称 2 3 1 垂直板发芽实验及调节剂的效应 3 3 2 乙烯利催熟香蕉实验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 次 理论课时 数 实验课时 数 总课时数 1 作物化学控制概述 1.5 1.5 2 植物激素系统与植物生 长发育的化学控制 2.5 2.5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作 用特征 4 4 4 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原理 2.5 2.5 5 主要作物的化控原理和 技术 3.5 3.5 合 计 14 14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第一章作物化学控制概述 目的 通过学习作物化控概述内容,使学生了解作物化学控制原理 要求 与技术学科,掌握作物化学控制、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与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 重点 1)教学重点 难点 概念及作物化控技术在开发农作物遗传和生理潜力上的功 2)教学难点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理解与区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5学时 第一节作物化学控制的概念、性质及任务 第二节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从理论讲授 应用的重大进展 第三节作物化控技术在开发农作物遗传和 生理潜力上的功能 举例说明 第四节未来展望:作物化控技术——最具开 发潜力的研究领域
4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 称 第一章 作物化学控制概述 目 的 要 求 通过学习作物化控概述内容,使学生了解作物化学控制原理 与技术学科,掌握作物化学控制、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与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 重 点 难 点 1)教学重点: 概念及作物化控技术在开发农作物遗传和生理潜力上的功 能。 2)教学难点: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理解与区 分。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5 学时 第一节 作物化学控制的概念、性质及任务 第二节 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及 应用的重大进展 第三节 作物化控技术在开发农作物遗传和 生理潜力上的功能 第四节 未来展望:作物化控技术——最具开 发潜力的研究领域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名称第二章植物激紊系纯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 目的 通过讲授,要求学生掌握五大激素的生理效应,了解其它激 要求 素的生理效应,掌握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及代谢的化学控制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及植物 激素与植物器官的关系。 重点|1)教学重点 难点 五大激素的生理效应、植物激素运输及代谢、植物激素间 的相互作用、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植物激素与植物 器官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5学时 第一节植物激素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生理 作用 理论讲授, 第二节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及代谢的化 学控制 第三节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举例说明 第四节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 第五节植物激素与植物器官的关系
5 名 称 第二章 植物激素系统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要求学生掌握五大激素的生理效应,了解其它激 素的生理效应,掌握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及代谢的化学控制 、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及植物 激素与植物器官的关系。 重 点 难 点 1)教学重点: 五大激素的生理效应、植物激素运输及代谢 、植物激素间 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植物激素与植物 器官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5 学时 第一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生理 作用 第二节 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及代谢的化 学控制 第三节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植物激素在整株水平上的调节 第五节 植物激素与植物器官的关系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