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护理与康复学院门: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陈长香教师姓名:教授专业技术职称:儿科护理学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护理与康复学院 教研室 : 人文护理教研室 教 师 姓 名 : 陈长香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课 程 名 称 : 儿科护理学 授 课 学 期 : 2012~ 2013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课程中文名称儿科护理学名称英文名称Internal Nursing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体格和智能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任务及小儿各系统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保健措施及预防接种;小儿常见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能够制定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小儿,树立全心全意为小儿健康服务的思想,以更好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及教学工作。因此,儿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课程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说明学时数:理论44学时,实践16学时。课程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临床本科护理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BB平台情况: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资源丰富,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图片等教学资料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本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供学生下载学习,并通过BB平台师生在网上互动交流,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1.教师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理论课授课教师须具备“双师”资格,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教3.教师需严肃、认真,充分备课。尤其是“新课程”、“新教师”需试讲合格方能授课严格遵守集体备课制度。师的4.备课时,教师需熟悉相关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如解剖学、要求生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中做到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拓展,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5.教师需深入研究教学法和运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理论课采用“互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选用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书籍:1.崔焱.儿科护理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参考3.段红梅.儿科护理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书籍4..唐锁勤.儿科疾病病案分析,(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5.雷春莲.现代儿科护理手册(第一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教 案 首 页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儿科护理学 英文名称 Internal Nursing 课程 说明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 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儿科护理学的服务 对象是体格和智能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 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任务及小儿各系统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保健措施及预防 接种;小儿常见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能够制定常见疾病的 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小儿,树立全心全意为小儿健康服务的思想,以更 好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及教学工作。因此,儿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 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 学时数:理论 44 学时,实践 16 学时。 课程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临床本科护理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BB 平台情况: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资源丰富,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录像、多媒 体课件、参考文献、图片等教学资料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本课程的网络 教学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供学生下载学习,并通过 BB 平台师生在网上互动交流, 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 对教 师的 要求 1.教师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理论课授课教师须具备“双师”资格,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3.教师需严肃、认真,充分备课。尤其是“新课程”、“新教师”需试讲合格方能授课。 严格遵守集体备课制度。 4.备课时,教师需熟悉相关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如解剖学、 生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中做到 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拓展,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5.教师需深入研究教学法和运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理论课采用“互动 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材选用 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参考 书籍 参考书籍: 1.崔焱.儿科护理学(第五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段红梅.儿科护理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唐锁勤.儿科疾病病案分析.(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雷春莲.现代儿科护理手册(第一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教案正文授课章节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授课对象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层次授课时数100min授课时间授课地点西四201第4教学周周五理论课(V)实验课()其它 ()教学课型见习()知识目标:1.重点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熟悉急性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教学目标3.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与要求能力目标:1.能够针对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疾病特点,向家长作合理的健康教育。2.能够对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实施恰当的护理。教学重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护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难点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涉及到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图片、演示法、启发法、导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与手段讲授法+图片;讲授法+病例法。教材: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国家“十二五”规教材与划教材)教具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挂图。专业词汇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AGN)、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引言部分:复习上次课内容,图片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5分钟90分钟基本部分: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0分钟1.解剖特点(5分钟)2.生理特点《5分钟)40分钟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类《5分钟)教学内容2.病因和发病机制《5分钟)与3.临床表现《10分钟)时间分配4.辅助检查《5分钟)5.治疗要点和预防《5分钟)<10分钟)6.护理(*)第三节、肾病综合征40分钟《5分钟)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7分钟)(8分钟)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分钟)<5分钟)5.治疗要点《10分钟)6.护理(*)
教 案 正 文 授课章节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授课对象 2009 级 护理 专业 本科 层次 授课时数 100min 授课时间 第 4 教学周 周五 授课地点 西四 201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 其它() 教学目标 与要求 知识目标:1.重点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 机理。 能力目标:1.能够针对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疾病特点,向家长作合理的健康教育。 2.能够对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实施恰当的护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护理 教学难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涉及到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图片、演示法、启发法、导入法等多种教 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 讲授法+图片; 讲授法+病例法。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国家“十二五”规 划教材) 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挂图。 专业词汇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复习上次课内容,图片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5 分钟 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0 分钟 1.解剖特点 〈5 分钟〉 2.生理特点 〈5 分钟〉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40 分钟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类 〈5 分钟〉 2.病因和发病机制 〈5 分钟〉 3.临床表现 〈10 分钟〉 4.辅助检查 〈5 分钟〉 5.治疗要点和预防 〈5 分钟〉 6.护理(*) 〈10 分钟〉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 40 分钟 1.概念 〈5 分钟〉 2.病因和发病机制 〈7 分钟〉 3.临床表现 〈8 分钟〉 4.辅助检查 〈5 分钟〉 5.治疗要点 〈5 分钟〉 6.护理(*) 〈10 分钟〉
5分钟结束部分:总结本次课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思考题】说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异同及护理要点。【作业题】病例分析主诉:颜面浮肿、尿少1周病史:女,9岁,3周前无诱因出现发热、头痛,伴非喷射性呕吐,于当地卫生所肌注退热药,热退。1周前出现颜面水肿,以双眼脸明显,无驱干、四肢浮肿,伴尿少,尿呈浓茶色,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和肾功能均正常,尿常规如下:尿蛋白(++):白细胞3~5个/HP;红细胞满视野,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800u/l;补体C3<0.08g/11.该患儿疾病的诊断和依据分别是什么?2.如何对该患儿制定护理计划?
结束部分: 总结本次课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 5 分钟 【思考题】 说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异同及护理要点。 【作业题】病例分析 主诉:颜面浮肿、尿少 1 周 病史:女,9 岁,3 周前无诱因出现发热、头痛,伴非喷射性呕吐,于当地卫生所肌注退热药, 热退。1 周前出现颜面水肿,以双眼睑明显,无躯干、四肢浮肿,伴尿少,尿呈浓茶色,为进 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和肾功能均正常,尿常规如下:尿蛋白(++); 白细胞 3~5 个/HP;红细胞满视野,ASO(抗链球菌溶血素 O)>800u/l;补体 C3<0.08g/l 1.该患儿疾病的诊断和依据分别是什么? 2.如何对该患儿制定护理计划?
教案附页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引言部分5min复习讲授法复习上次课内容,案例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引入新导入式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内容启发式基础部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小儿肾相对越大,位置较低,婴儿期肾下极位于第4腰椎水平,故3岁以内健康小儿肾(尤其右肾)较年长儿容易扪及2.输尿管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讲授法了解介绍小儿泌尿系统特点,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故易扩张受压及扭曲,容易造举例法因尿道特点,护理中应勤成尿潴猪留而引起泌尿道感染。换尿布,勿使粪便污染阴3.膀胱婴儿膀胱位置相对较高,腹部触诊易部。扪到膀胱10min4.尿道女婴尿道较短,新生女婴尿道仅长1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因此易受污染引起上行性感染。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污垢积聚时也可致上行性细菌感染。(二)生理特点新生儿出生时肾小球滤过率低,生后1周时为成人的排尿反射1/4,3—6个月为成人的1/2,6一12月为成人的国标、中利皮居3/4,肾小管重吸收、排泄、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不成熟,对水电解质的调节差。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不能讲授法作出相应的反应,容易发生钠潴留和水肿。新生儿对食承营药物排泄功能差,用药种类及剂量均应慎重选择。膀胱(三)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华医园原道药的1.小儿排尿特点(1)排尿次数:93%新生儿在生后24h内开始排尿,99%在48小时内排尿。小儿膀胱小,尿次较成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次数逐渐减少成人尿次。(2)尿量:新生儿正常尿量为每小时1~3ml/kg;正常每日尿量(m1)约为(年龄一1)X100+400。结合图片和举例讲解,方便新生儿学龄前儿童讲授法学生对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图片每小时<1.0ml每日尿量<300ml少尿的发病机制的理解。举例法/d/ kg掌握每小时<0.5ml每日尿量<50ml /无尿d/ kg(3)排尿控制:一般至3岁左右小儿已能控制排尿(3岁以前排尿由低位脊髓神经控制,3岁以后排尿
教 案 附 页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引言部分 复习上次课内容,案例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 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基础部分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1.肾 小儿肾相对越大,位置较低,婴儿期肾 下极位于第 4 腰椎水平,故 3 岁以内健康小儿肾(尤 其右肾)较年长儿容易扪及。 2.输尿管 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 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故易扩张受压及扭曲,容易造 成尿潴留而引起泌尿道感染。 3.膀胱 婴儿膀胱位置相对较高,腹部触诊易 扪到膀胱 4.尿道 女婴尿道较短,新生女婴尿道仅长 l 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因此易受污染引起上 行性感染。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污垢积聚 时也可致上行性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 新生儿出生时肾小球滤过率低,生后 1 周时为成人的 l/4, 3—6 个月为成人的 1/2,6—12 月为成人的 3/4,肾小管重吸收、排泄、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不成 熟,对水电解质的调节差。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不能 作出相应的反应,容易发生钠潴留和水肿。新生儿对 药物排泄功能差,用药种类及剂量均应慎重选择。 (三)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1.小儿排尿特点 (1)排尿次数:93%新生儿在生后 24h 内开始排 尿,99%在 48 小时内排尿。小儿膀胱小,尿次较成 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次数逐渐减少成人尿次。 (2)尿量:新生儿正常尿量为每小时 1~3ml/ kg;正常每日尿量(m1)约为(年龄—1)X100+400。 新生儿 学龄前儿童 学龄儿童 婴幼儿 少尿 每小时<1.0 ml /kg 每日尿量<300 ml /d 每日尿量<400 ml /d 每日尿量<200 ml /d 无尿 每小时<0.5 ml /kg 每日尿量<50 ml/ d 每日尿量<50 ml/ d 每日尿量<50 ml/ d (3)排尿控制:一般至 3 岁左右小儿已能控制排 尿(3 岁以前排尿由低位脊髓神经控制,3 岁以后排尿 复习 引入新 内容 了解 掌握 讲授法 导入式 启发式 讲授法 举例法 讲授法 讲授法 图片 举例法 5min 10min 介绍小儿泌尿系统特点, 因尿道特点,护理中应勤 换尿布,勿使粪便污染阴 部。 结合图片和举例讲解,方便 学生对小儿泌尿系统疾病 的发病机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