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护理与康复学院门: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陈长香教师姓名:教授专业技术职称:儿科护理学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护理与康复学院 教研室 : 人文护理教研室 教 师 姓 名 : 陈长香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课 程 名 称 : 儿科护理学 授 课 学 期 : 2012~ 2013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课程中文名称儿科护理学名称英文名称Internal Nursing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体格和智能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任务及小儿各系统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保健措施及预防接种:小儿常见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能够制定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小儿,树立全心全意为小儿健康服务的思想,以更好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及教学工作。因此,儿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课程学时数:理论44学时,实践16学时。说明课程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临床本科护理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BB平台情况: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资源丰富,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图片等教学资料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本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供学生下载学习,并通过BB平台师生在网上互动交流,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1.教师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理论课授课教师须具备“双师”资格,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3.教师需严肃、认真,充分备课。尤其是“新课程”、“新教师”需试讲合格方能授课。对教严格遵守集体备课制度。师的4.备课时,教师需熟悉相关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如解剖学、要求生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中做到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拓展,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5.教师需深入研究教学法和运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理论课采用“互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选用参考书籍:参考1.主编.《儿科护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书籍2.范玲主编.《儿科护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教 案 首 页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儿科护理学 英文名称 Internal Nursing 课程 说明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 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儿科护理学的服务 对象是体格和智能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 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任务及小儿各系统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保健措施及预防 接种;小儿常见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能够制定常见疾病的 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小儿,树立全心全意为小儿健康服务的思想,以更 好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及教学工作。因此,儿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 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 学时数:理论 44 学时,实践 16 学时。 课程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临床本科护理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BB 平台情况: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资源丰富,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录像、多媒 体课件、参考文献、图片等教学资料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本课程的网络 教学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供学生下载学习,并通过 BB 平台师生在网上互动交流, 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 对教 师的 要求 1.教师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理论课授课教师须具备“双师”资格,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3.教师需严肃、认真,充分备课。尤其是“新课程”、“新教师”需试讲合格方能授课。 严格遵守集体备课制度。 4.备课时,教师需熟悉相关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如解剖学、 生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中做到 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拓展,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5.教师需深入研究教学法和运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理论课采用“互动 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材选用 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参考 书籍 参考书籍: 1. 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范玲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教案正文授课章节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授课对象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层次授课时数100min授课时间授课地点西四201第4教学周周五理论课(V)实验课()见习()其它 ()教学课型知识目标:1.掌握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教学目标临床常见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2.熟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小儿先心病的病因、分型先心病的治疗要点。与要求3.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临床常见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指征。能力目标:1.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护理。教学重点:临床常见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护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小儿先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难点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涉及到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图片、演示法、启发法、导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与手段讲授法+图片;讲授法+病例法。教材: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教材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教具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挂图。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专业词汇A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5分钟引言部分:复习上次课内容,图片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基本部分:90分钟第十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20min)25分钟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心脏的胚胎发育(10分钟)二、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15分钟教学内容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65分钟与一、概述《5分钟)二、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40分钟)时间分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20分钟》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结束部分:总结本次课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5分钟
教 案 正 文 授课章节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授课对象 2009 级 护理 专业 本科 层次 授课时数 100min 授课时间 第 4 教学周 周五 授课地点 西四 201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 其它() 教学目标 与要求 知识目标:1.掌握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 临床常见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 2.熟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小儿先心病的病因、分型先心病的治疗要点。 3.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临床常见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指征。 能力目标:1.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护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临床常见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护理 教学难点: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小儿先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涉及到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图片、演示法、启发法、导入法等多种教 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 讲授法+图片; 讲授法+病例法。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挂图。 专业词汇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复习上次课内容,图片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5 分钟 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20min)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5 分钟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10 分钟〉 二、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 〈15 分钟〉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65 分钟 一、概述 〈5 分钟〉 二、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40 分钟〉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狭窄 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20 分钟〉 结束部分: 总结本次课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 5 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病例分析患儿李×,男性,8个月,2010年12月10日以“咳喘伴发热4天,阵发性喘息加重2天”为主诉入院。昨起发现咳嗽发热,烦躁不安,吃奶时加重,尿量明显减少。患儿既往有先心病史。查体:T37.8℃,P180次/分,R60次/分,SaO290%,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周青紫,咽充血,三凹征阳性,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心率快,心音较低钝,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粗糙响亮IV级全收缩期杂音,杂音向心前区、腋下、颈根部及背部传导。腹胀,肝脏肋下3.5cm,双足背浮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可见小点片状阴影,肺血增多,心影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心室内有左向右分流的血流,分流束宽1.3cm。请回答:①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②主要的护理诊断有哪些?③对该患儿可应用哪些护理措施?患儿王×,女性,5岁。以“发热、咽痛、咳嗽7天,伴胸前区不适1天”为主诉入院。患儿入院前7天开始发热,体温37.2~39.6℃之间,伴轻度咳嗽、咽痛,精神欠佳,头晕,乏力,食欲减退,有阵发性烦躁不安。曾在外院拟诊“上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入院前一天出现胸前区不适。患儿既往健康,按时预防接种,否认传染病接触史。体格检查:T39.1℃,P143次/分,R27次/分,R90/60mmHg,体重20kg,身高108cm。神志清楚,精神欠佳,皮肤无异常,面色苍白,口唇无紫,呼吸尚平稳,脉搏细数。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IⅡ度肿大,无渗出物,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湿啰音。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心率快,节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持续性心动过速,多导联ST段偏移和T波低平。请回答:①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②主要的护理诊断有哪些?③对该患儿可应用哪些护理措施?
【思考题】 【作业题】病例分析 患儿李×,男性,8 个月,2010 年 12 月 10 日以“咳喘伴发热 4 天,阵发性喘息加重 2 天”为主诉入院。昨起发现咳嗽发热,烦躁不安,吃奶时加重,尿量明显减少。患儿既往 有先心病史。查体:T37.8℃,P180 次/分,R60 次/分,SaO290%,神志清楚,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周青紫,咽充血,三凹征阳性,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啰音。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心率快,心音较低钝,胸 骨左缘第 3~4 肋间可闻粗糙响亮Ⅳ级全收缩期杂音,杂音向心前区、腋下、颈根部及背部 传导。腹胀,肝脏肋下 3.5cm,双足背浮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可见小点片状阴影,肺 血增多,心影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心室 内有左向右分流的血流,分流束宽 1.3cm。请回答:①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②主要的 护理诊断有哪些?③对该患儿可应用哪些护理措施? 患儿王×,女性,5 岁。以“发热、咽痛、咳嗽 7 天,伴胸前区不适 1 天” 为主诉入 院。患儿入院前 7 天开始发热,体温 37.2~39.6℃之间,伴轻度咳嗽、咽痛,精神欠佳,头 晕,乏力,食欲减退,有阵发性烦躁不安。曾在外院拟诊“上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入 院前一天出现胸前区不适。患儿既往健康,按时预防接种,否认传染病接触史。体格检查: T 39.1℃,P 143 次/分,R 27 次/分,R90/60mmHg,体重 20kg,身高 108cm。神志清 楚,精神欠佳,皮肤无异常,面色苍白,口唇无紫绀,呼吸尚平稳,脉搏细数。咽部充血, 两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渗出物,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湿啰音。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 心率快,节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持续性心动 过速,多导联 ST 段偏移和 T 波低平。请回答:①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②主要的护理 诊断有哪些?③对该患儿可应用哪些护理措施?
教案附页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引言部分5min复习讲授法复习上次课内容,案例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引入新导入式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内容启发式基础部分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心脏的胚胎发育心脏的胚胎发育主要在胚胎期38周完成。胎龄肺动讲授法二尖了解举例法第3周,形成原始心房、原始心室、动脉干、心球及静脉窦等结构,并扭曲成祥。心祥形成后,其外表与成熟心脏相似。约于第4周开始有循环作用。房、室间隔的形成是先在房、室交界处的背、腹面各长出一个心结合图片和举例讲解心脏的内膜垫,两垫融合成为中间的分隔结构。心房的左右胚胎发育之分发生于胚胎第3周末,先是心房腔背部向心内膜垫长出第一房间隔,未长合时其下缘留下第一房间孔,10min在第一房间孔闭合前,第一房间隔上部形成第二房间掌握孔,左、右心房相通。至胚胎第5、6周,第一房间隔右侧长出第二房间隔,此隔在向心内膜垫延伸的过程讲授法中,其游离缘留下一孔道即卵圆孔。两个房间隔逐渐接近粘合,房间孔被掩盖闭合,第一房间隔成为卵圆孔的帘式膜,防止血液从左房流向右房。原始心室底壁向上生长的肌隔与心内膜垫向下生长的膜隔融合,了解共同构成室间隔。胚胎第8周房室中隔完全形成,即成为具有四腔的心脏,同时动脉总干被螺旋形主肺动脉隔分开,形成主动脉和肺动脉。在胚胎的心脏发育期间如果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能够掌握讲授法动画引起心血管发育畸形。举例法二、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1.正常胎儿血液循环15min胎儿由胎盘提供气体和代谢产物的交换,肺不进行气体交换。由胎盘来的含氧量较多的氧合血经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至肝下缘分成两支:一支入肝循环
教 案 附 页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引言部分 复习上次课内容,案例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 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基础部分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心脏的胚胎发育主要在胚胎期3~8周完成。胎龄 第3周,形成原始心房、原始心室、动脉干、心球及静 脉窦等结构,幷扭曲成袢。心袢形成后,其外表与成 熟心脏相似。约于第4周开始有循环作用。房、室间隔 的形成是先在房、室交界处的背、腹面各长出一个心 内膜垫,两垫融合成为中间的分隔结构。心房的左右 之分发生于胚胎第3周末,先是心房腔背部向心内膜垫 长出第一房间隔,未长合时其下缘留下第一房间孔, 在第一房间孔闭合前,第一房间隔上部形成第二房间 孔,左、右心房相通。至胚胎第5、6周,第一房间隔 右侧长出第二房间隔,此隔在向心内膜垫延伸的过程 中,其游离缘留下一孔道即卵圆孔。两个房间隔逐渐 接近粘合,房间孔被掩盖闭合,第一房间隔成为卵圆 孔的帘式膜,防止血液从左房流向右房。原始心室底 壁向上生长的肌隔与心内膜垫向下生长的膜隔融合, 共同构成室间隔。胚胎第8周房室中隔完全形成,即成 为具有四腔的心脏,同时动脉总干被螺旋形主肺动脉 隔分开,形成主动脉和肺动脉。在胚胎的心脏发育期 间如果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能够 引起心血管发育畸形。 二、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 1.正常胎儿血液循环 胎儿由胎盘提供气体和代谢产物的交换,肺不进 行气体交换。由胎盘来的含氧量较多的氧合血经脐静 脉进入胎儿体内,至肝下缘分成两支:一支入肝循环 复习 引入新 内容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讲授法 导入式 启发式 讲授法 举例法 讲授法 讲授法 动画 举例法 5min 10min 15min 、 结合图片和举例讲解心脏的 胚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