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护理与康复学院教学部门: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张敏教师姓名:助教专业技术职称: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护理与康复学院 教研室 : 人文护理教研室 教 师 姓 名 : 张敏 专业技术职称 : 助教 课 程 名 称 : 儿科护理学 授 课 学 期 :2012~ 2013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课程中文名称儿科护理学名称英文名称Internal Nursing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体格和智能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任务及小儿各系统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保健措施及预防接种:小儿常见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能够制定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小儿,树立全心全意为小儿健康服务的思想,以更好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及教学工作。因此,儿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课程学时数:理论44学时,实践16学时。说明课程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临床本科护理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BB平台情况: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资源丰富,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图片等教学资料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本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供学生下载学习,并通过BB平台师生在网上互动交流,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1.教师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理论课授课教师须具备“双师”资格,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3.教师需严肃、认真,充分备课。尤其是“新课程”、“新教师”需试讲合格方能授课。对教严格遵守集体备课制度。师的4.备课时,教师需熟悉相关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如解剖学、要求生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中做到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拓展,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5.教师需深入研究教学法和运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理论课采用“互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选用参考书籍:参考1.主编.《儿科护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书籍2.范玲主编.《儿科护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教 案 首 页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儿科护理学 英文名称 Internal Nursing 课程 说明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 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儿科护理学的服务 对象是体格和智能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 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任务及小儿各系统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保健措施及预防 接种;小儿常见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能够制定常见疾病的 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小儿,树立全心全意为小儿健康服务的思想,以更 好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及教学工作。因此,儿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 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 学时数:理论 44 学时,实践 16 学时。 课程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临床本科护理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BB 平台情况: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资源丰富,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录像、多媒 体课件、参考文献、图片等教学资料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本课程的网络 教学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供学生下载学习,并通过 BB 平台师生在网上互动交流, 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 对教 师的 要求 1.教师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理论课授课教师须具备“双师”资格,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3.教师需严肃、认真,充分备课。尤其是“新课程”、“新教师”需试讲合格方能授课。 严格遵守集体备课制度。 4.备课时,教师需熟悉相关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如解剖学、 生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中做到 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拓展,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5.教师需深入研究教学法和运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理论课采用“互动 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材选用 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参考 书籍 参考书籍: 1. 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范玲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教案正文授课章节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二节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伺楼病授课对象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层次授课时数100min授课时间授课地点西四201第4教学周周五其它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见习()知识目标:1.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伺楼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教学目标2.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楼病的治疗要点及护理3.熟悉维生素D的来源、功能及代谢,熟悉其发病机制、辅助检查与要求能力目标:1.能够合理使用维生素D制剂,向家长作健康教育2.能够对维生素D缺乏性楼病患儿实施护理。教学重点:维生素D缺乏性伺楼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维生素D的来源、功能及代谢;维生素D缺乏性伺楼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难点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涉及到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图片、演示法、启发法、导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与手段讲授法+图片:讲授法+病例法。教材: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教材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教具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挂图。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伺楼病:ricketsofvitaminDdeficiency楼病串珠:rachiticrosary专业词汇郝氏沟:Harrison groove鸡胸:pigeonchest漏斗胸:funnelchest5分钟引言部分:复习上次课内容,图片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基本部分:90分钟第二节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楼病《5分钟)一、维生素D伺楼病的定义、流行情况二、维生素D的来源、生理功能和代谢《15分钟)教学内容(20分钟)三、维生素D楼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15分钟)四、维生素D楼病的临床表现时间分配五、维生素D伺楼病的辅助检查和治疗《10分钟)《25分钟)六、维生素D伺楼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5分钟结束部分:总结本次课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思考题】1.维生素D向倭病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2.护理患儿时,在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前应注意补充什么?3.楼病活动激期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作业题】病例分析(见教案附页)
教 案 正 文 授课章节 第七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授课对象 2009 级 护理 专业 本科 层次 授课时数 100min 授课时间 第 4 教学周 周五 授课地点 西四 201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 其它() 教学目标 与要求 知识目标:1.掌握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 2.掌握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要点及护理 3.熟悉维生素 D 的来源、功能及代谢,熟悉其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能力目标:1.能够合理使用维生素 D 制剂,向家长作健康教育 2.能够对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实施护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教学难点:维生素 D 的来源、功能及代谢;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涉及到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图片、演示法、启发法、导入法等多种教 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 讲授法+图片; 讲授法+病例法。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崔琰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挂图。 专业词汇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 郝氏沟:Harrison groove 鸡胸:pigeon chest 漏斗胸:funnel chest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复习上次课内容,图片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5 分钟 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二节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一、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定义、流行情况 〈5 分钟〉 二、维生素 D 的来源、生理功能和代谢 〈15 分钟〉 三、维生素 D 佝偻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0 分钟〉 四、维生素 D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15 分钟〉 五、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辅助检查和治疗 〈10 分钟〉 六、维生素 D 佝偻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5 分钟〉 结束部分: 总结本次课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 5 分钟 【思考题】1.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2.护理患儿时,在使用大剂量维生素 D 前应注意补充什么? 3.佝偻病活动激期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 【作业题】病例分析(见教案附页)
分析思考:1.该病史有无补充和不妥之处?2.请写出该患儿诊断,如何预防和护理?
分析思考:1. 该病史有无补充和不妥之处? 2. 请写出该患儿诊断,如何预防和护理?
教案附页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第七章第二节维生素D缺乏性楼病通过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引言部分R复习讲授法5min复习上次课内容,案例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引入新导入式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内容启发式基础部分1.概述1.1流行病学:简单介绍维生素D伺楼病的我国<3岁儿童楼病发病率约20%30%,部分地区已讲授法患病率、地域性及流行病学高达80%以上,因此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了解举例法特征一,卫生部将其列为儿童保健四种疾病之一。北方伺楼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维生素D缺乏性伺病仍应作为重点防治疾病。1.2定义:1.维生素D缺乏性伺倭病(ricketsofvitaminDdeficiency):由于儿童体内Vit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产5min掌握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结合图片和举例讲解,详细2.维生素D的来源、生理功能及代谢讲解维生素D的来源、生理讲授法功能和代谢,方便学生对伺2.1维生素D的来源倭病的发病机制的理解。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aiaE其来源有两个途径,即内源途径和外源途径。人和动→→物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变了解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为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食物中的维生素D鱼甘油等维生素制剂为外源性维生素D。植物食物中含丰富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变为可被吸的麦角骨化醇即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D2均无生物活性,被人体吸收进入血循环中,与血浆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被转运后讲授法掌握15min储存手肝脏、脂肪和肌肉等组织中,经过两次羟化后图片发挥生物效应:首先经肝细胞微粒体和线粒体中的25-举例法羟化酶作用生成25-羟维生素D,这是维生素D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常作为评估个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检测指标,25-羟维生素D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在其生理浓度范围内,作用较弱;为了获得强力的生物活性,25-羟维生素D必须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中的1-α羟化酶的作用,再次羟化,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已被认为是一个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也被认为是一个激素的前
教 案 附 页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第七章 第二节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引言部分 复习上次课内容,案例导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教 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基础部分 1. 概述 1.1 流行病学: 我国<3 岁儿童佝偻病发病率约 20%~30%,部分地区已 高达 80%以上,因此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 一,卫生部将其列为儿童保健四种疾病之一。北方佝 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 市化发展,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仍应作为重点防治 疾病。 1.2 定义: 1.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 : 由于儿童体内 VitD 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产 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见于 2 岁以下婴幼儿。 2. 维生素 D 的来源、生理功能及代谢 2.1 维生素 D 的来源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 其来源有两个途径,即内源途径和外源途径。人和动 物皮肤内的 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变 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 D3,为人类维生素 D 的主 要来源。食物中的维生素 D 鱼甘油等维生素制剂为外 源性维生素 D。植物食物中含丰富的麦角固醇,经紫外 线照射后变为可被吸的麦角骨化醇即维生素 D2。维生 素 D3 维生素 D2 均无生物活性,被人体吸收进入血循 环中,与血浆中的维生素 D 结合蛋白结合,被转运后 储存于肝脏、脂肪和肌肉等组织中,经过两次羟化后 发挥生物效应:首先经肝细胞微粒体和线粒体中的 25- 羟化酶作用生成 25-羟维生素 D,这是维生素 D 在人体 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常作为评估个体维生素 D 营 养状况的检测指标,25-羟维生素 D 虽有一定的生物活 性,但在其生理浓度范围内,作用较弱;为了获得强 力的生物活性,25-羟维生素 D 必须在近端肾小管上皮 细胞线粒体中的 1-α羟化酶的 作用,再次羟化,生成 1,25 二羟维生素 D。1,25 二羟维生素 D 已被认为是 一个类固醇激素,维生素 D 也被认为是一个激素的前 复习 引入新 内容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讲授法 导入式 启发式 讲授法 举例法 讲授法 讲授法 图片 举例法 5min 5min 15min 通过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简单介绍维生素D佝偻病的 患病率、地域性及流行病学 特征 结合图片和举例讲解,详细 讲解维生素 D 的来源、生理 功能和代谢,方便学生对佝 偻病的发病机制的理解。 Vitamin D Metabolism & Mineral Homeostasis 25-OHD 24,25 (OH)2D 1,25 (OH)2D CaP PTH VitD2 UVL VitD3 7-DHCC 【维生素D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