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17区县初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题(含文 段阅读) 北京中考语文工作室 01[2014东城一模](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17题。(共12分) 文段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 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 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装饰 工艺十分精美。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 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 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既造成向上的动感, 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 16.根据文段一的内容,写出祈年殿被后人称道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4分) 文段二 规模宏伟,富丽堂皇的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 占地270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 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祀的礼仪和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 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 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 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 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 术、艺术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天坛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把天坛这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于对它的 保护,使其永久传世。 17.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天坛的价值以及认定这些价值的依据。(8分) 价值: 依据 参考答案: 16.要点:工艺精美2分 2结构独特2分 17.要点: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4分 依据:1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1分 2根据中国传统学说,成功的表达了古人的认识和愿望。1分 ③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1分 ④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生态环境的实物。1分 02[2014西城一模](二)阅读《洛杉矶治理雾的艰难历程》,完成第17-18 题。(共7分) 洛杉矶治理雾的艰难历程 ①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夺去了400余人的生命,洛杉矶市由此 开始了漫长的治理雾霾历程,而这一历程的艰难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2014 年北京市 17 区县初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题(含文 段阅读) 北京中考语文工作室 01 [2014 东城一模]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6—17 题。(共 12 分) 文段一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 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 32 米,高 38 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 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装饰 工艺十分精美。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 央的四根立柱高 19.2 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 12 根柱子,分别代 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 6 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既造成向上的动感, 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 16.根据文段一的内容,写出祈年殿被后人称道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4 分) 文段二 规模宏伟,富丽堂皇的天坛建于公元 15 世纪上半叶,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 占地 270 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 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祀的礼仪和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 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 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 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 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 术、艺术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天坛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把天坛这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于对它的 保护,使其永久传世。 17.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天坛的价值以及认定这些价值的依据。(8 分) 价值: 依据: 参考答案: 16.要点:工艺精美 2 分 2 结构独特 2 分 17.要点: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4 分 依据:1 建于公元 15 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1 分 2 根据中国传统学说,成功的表达了古人的认识和愿望。1 分 ③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1 分 ④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生态环境的实物。1 分 02 [2014 西城一模] (二)阅读《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完成第 17-18 题。(共 7 分) 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 ①1943 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夺去了 400 余人的生命,洛杉矶市由此 开始了漫长的治理雾霾历程,而这一历程的艰难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②首先是对治理对象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艰难过程。洛杉矶市三面 依山,一面临海,处于盆地之中,大气状态以下沉气流为主,地理环境极不利于 污染物的扩散;且该市常年高温少雨,日照强烈,这也给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创造 了条件;在这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工厂、家庭焚化炉、机动车等多种污 染源同时排放出的大量烟雾,长期聚集在城市上空,发生化学反应,就会造成光 化学烟雾。最初洛杉矶政府严格限制油田、炼油厂等企业的废气排放,但收效并 不明显。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城市雾霾的最大“元凶”其实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于 是又将治理的主要对象转向了汽车。颁布禁止排放烟雾的法令,成立机动车污染 控制局,强制汽车生产商研发废气控制装置,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人 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汽车,这一系列举措使得雾霾治理工作有了一些起色 ③这之后,又一难题摆在了洛杉矶市政府面前。汽车是洛杉矶市民必不可少的出 行工具,上世纪60年代初,该市汽车保有量就已超过250万辆,如此多的车必 然会造成更多的污染。既要有效控制污染,又要让公众享有现代文明生活和经济 发展的益处,这一双重挑战给治理工作带来了更大困难。洛杉矶市一方面制定法 规,鼓励人们最大限度地提高私家车出行时的载人数,满载私家车可使用公交专 用车道,由此减少拥堵和排污:另一方面,在研发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监管上, 继续加大力度。比如,要求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一旦车辆废 气超标,就可以被监测到,可让其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又如,开发应 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堵车和机动车污染。 ④最终,从1947年洛杉矶成立统一的空气污染控制部门到2007年达到法律规定 的清洁空气标准,足足经历了60年之久的治理,洛杉矶才真正摆脱了“烟雾城” 的耻辱,重新获得了蓝天白云,完成了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 17.从全文看,洛杉矶治理雾霾历程的艰难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18.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伦敦和洛杉矶在空气污染成因上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他 们在整治汽车尾气污染方面的措施有何不同。(4分) 【链接材料】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该城历史上最黑色的记忆,短短5天至少造成了 1.2万人死亡。家庭燃煤取暖和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叠加,使得冬季空气污染物 的排放量剧增,加之地处盆地,废气难以扩散,整个城市俨然变成了一个令人室 息的毒气室。为治理空气污染,伦敦先后出台《环境法》等一系列法案,发展科 学技术,减少煤炭使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采用新型技术来清洁空 气,整治汽车尾气超标排放,严格限制私家车和公务用车。最终,伦敦摘掉了“雾 都”的帽子。 参考答案: 17示例:(1)对治理对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艰难过程。 (2)要面对有效控制污染和让公众享有现代文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益处的双重 挑战。 (3)治理经历了60年之久。(共3分。每点1分) 18.相似之处:多种污染源排放叠加,地理环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不同之处:伦敦是严格限制私家车和公务用车,而洛杉矶则是在合理使用私家 车和研发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监管上下功夫。(共4分。相同之处2分,每 点1分;不同之处2分,每点1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920题。(共6分) 文段
②首先是对治理对象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艰难过程。洛杉矶市三面 依山,一面临海,处于盆地之中,大气状态以下沉气流为主,地理环境极不利于 污染物的扩散;且该市常年高温少雨,日照强烈,这也给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创造 了条件;在这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工厂、家庭焚化炉、机动车等多种污 染源同时排放出的大量烟雾,长期聚集在城市上空,发生化学反应,就会造成光 化学烟雾。最初洛杉矶政府严格限制油田、炼油厂等企业的废气排放,但收效并 不明显。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城市雾霾的最大“元凶”其实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于 是又将治理的主要对象转向了汽车。颁布禁止排放烟雾的法令,成立机动车污染 控制局,强制汽车生产商研发废气控制装置,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人 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汽车,这一系列举措使得雾霾治理工作有了一些起色。 ③这之后,又一难题摆在了洛杉矶市政府面前。汽车是洛杉矶市民必不可少的出 行工具,上世纪 60 年代初,该市汽车保有量就已超过 250 万辆,如此多的车必 然会造成更多的污染。既要有效控制污染,又要让公众享有现代文明生活和经济 发展的益处,这一双重挑战给治理工作带来了更大困难。洛杉矶市一方面制定法 规,鼓励人们最大限度地提高私家车出行时的载人数,满载私家车可使用公交专 用车道,由此减少拥堵和排污;另一方面,在研发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监管上, 继续加大力度。比如,要求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一旦车辆废 气超标,就可以被监测到,可让其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又如,开发应 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堵车和机动车污染。 ④最终,从 1947 年洛杉矶成立统一的空气污染控制部门到 2007 年达到法律规定 的清洁空气标准,足足经历了 60 年之久的治理,洛杉矶才真正摆脱了“烟雾城” 的耻辱,重新获得了蓝天白云,完成了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 17.从全文看,洛杉矶治理雾霾历程的艰难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 分) 18.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伦敦和洛杉矶在空气污染成因上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他 们在整治汽车尾气污染方面的措施有何不同。(4 分) 【链接材料】 1952 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该城历史上最黑色的记忆,短短 5 天至少造成了 1.2 万人死亡。家庭燃煤取暖和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叠加,使得冬季空气污染物 的排放量剧增,加之地处盆地,废气难以扩散,整个城市俨然变成了一个令人窒 息的毒气室。为治理空气污染,伦敦先后出台《环境法》等一系列法案,发展科 学技术,减少煤炭使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采用新型技术来清洁空 气,整治汽车尾气超标排放,严格限制私家车和公务用车。最终,伦敦摘掉了“雾 都”的帽子。 参考答案: 17.示例:(1)对治理对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艰难过程。 (2)要面对有效控制污染和让公众享有现代文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益处的双重 挑战。 (3)治理经历了 60 年之久。(共 3 分。每点 1 分) 18.相似之处:多种污染源排放叠加,地理环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不同之处:伦敦是严格限制私家车和公务用车,而洛杉矶则是在合理使用私家 车和研发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监管上下功夫。(共 4 分。相同之处 2 分,每 点 1 分;不同之处 2 分,每点 1 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 19-20 题。(共 6 分) 文段一
陶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它的产生和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古人大多 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而此时人类 已知道土壤加水后会具有可塑性,并在用火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陶器 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又因为陶器不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所以陶器的起源 必然还与人类定居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推测,定居后的古人为了使 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为其涂上黏土,后来发现经过火烧后,黏土部 分变得十分坚硬,进而直接用黏土烧制成器,于是发明出原始的陶器。可以说, 陶器是反映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史书” 19.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促成人类发明陶器的条件有哪些。(3分) 文段二 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家对江西仙人洞遗址进行了多次挖掘,获得了大量的陶 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其中的陶器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 关注。由于当时考古界普遍认为陶器应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当时人们认为 仙人洞陶器最早产生的时间不会早于距今1万年。 2009年,中美考古学家在仙人洞遗址重新清理出地层剖面,并在剖面上采集了 系列碳-14测年样本和地层微结构样本,确定了碳-14测年样本跟以往出土过 陶器的地层的关系。最终,他们采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准确地测出了仙人洞遗址 陶器所处的年代应为距今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认定的陶器产生的最早年 代。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陶器产生时间的认识,为研究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提供了新的资料。 20.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出中美考古学家判定仙人洞遗址陶器所处年代依 据的方法,以及这一判定的价值。(3分) ①方 价值: 参考答案: 19.示例:(1)生产生活中需要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 (2)了解了土壤加水后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在用火上具备了足够丰富的经验。 (3)已经形成了定居的生活方式。(共3分。每点1分) 20.①方法: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②价值:颠覆了人们对陶器产生时间的认识(是目前世界上已认定的陶器产生 的最早年代),为研究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资料(共3分。方法1 分,价值2分) 03[2014海淀一模](二)阅读下面有关“中国大运河”的文字,回答第17-20 题。(共11分) 文段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便于北上伐齐,开通了我国 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一邗沟,用来运兵运粮。此后,秦、汉等朝都政整治改造过 运河。因魏晋时期长期南北对峙,人民在思想、文化上差异极大,粮、煤等物资 南北分布也极不均衡。所以,隋统一全国后,为调和南北差异,同时解决调兵速 度缓慢的问题,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 州)的大运河。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2000 多千米,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陶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它的产生和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古人大多 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而此时人类 已知道土壤加水后会具有可塑性,并在用火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陶器 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又因为陶器不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所以陶器的起源 必然还与人类定居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推测,定居后的古人为了使 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为其涂上黏土,后来发现经过火烧后,黏土部 分变得十分坚硬,进而直接用黏土烧制成器,于是发明出原始的陶器。可以说, 陶器是反映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史书”。 19.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促成人类发明陶器的条件有哪些。(3 分) 文段二 20 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家对江西仙人洞遗址进行了多次挖掘,获得了大量的陶 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其中的陶器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 关注。由于当时考古界普遍认为陶器应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当时人们认为 仙人洞陶器最早产生的时间不会早于距今 1 万年。 2009 年,中美考古学家在仙人洞遗址重新清理出地层剖面,并在剖面上采集了 一系列碳-14 测年样本和地层微结构样本,确定了碳-14 测年样本跟以往出土过 陶器的地层的关系。最终,他们采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准确地测出了仙人洞遗址 陶器所处的年代应为距今 2 万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认定的陶器产生的最早年 代。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陶器产生时间的认识,为研究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提供了新的资料。 20.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出中美考古学家判定仙人洞遗址陶器所处年代依 据的方法,以及这一判定的价值。(3 分) ①方 法: ② 价值: 参考答案: 19.示例:(1)生产生活中需要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 (2)了解了土壤加水后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在用火上具备了足够丰富的经验。 (3)已经形成了定居的生活方式。(共 3 分。每点 1 分) 20.①方法: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②价值:颠覆了人们对陶器产生时间的认识(是目前世界上已认定的陶器产生 的最早年代),为研究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资料(共 3 分。方法 1 分,价值 2 分) 03 [2014 海淀一模](二)阅读下面有关“中国大运河”的文字,回答第 17-20 题。(共 11 分) 文段一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便于北上伐齐,开通了我国 历史上最早的运河——邗沟,用来运兵运粮。此后,秦、汉等朝都政整治改造过 运河。因魏晋时期长期南北对峙,人民在思想、文化上差异极大,粮、煤等物资 南北分布也极不均衡。所以,隋统一全国后,为调和南北差异,同时解决调兵速 度缓慢的问题,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 州)的大运河。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 2000 多千米,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文段二 由于各段河道水位、水流等有很大差别,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例如水位高度差的问题。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形成了达40米的水位落差, 船行进的动力不够,无法直接通过。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工们摒弃了河道直上直 下的设计,而将运河修成“之”字形的弯道。因为弯曲的河道可以拉长船只航行 的距离,减小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船只移动过程中 所需要的动力。这种科学的设计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文段三 当年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大业,更为了满足他下江南游玩的私欲,不断加快开凿进 程。在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中,隋炀帝对征调的河工极其苛刻。他曾派人将木鹅从 上游放下,如若搁浅,就会严惩甚至杀害负责施工的河工。运河通航后隋炀帝每 年都要乘龙舟游江南,耗费无度,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如此暴政激化了阶级矛 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 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开通后,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贸易 繁盛,成为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它吸纳了吴越、齐鲁等地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外来文 化的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统一的特点。大运河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 唐代诗人皮日休发出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 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夫差与隋炀帝开凿运河有哪些相同的目的。(2分) 18.现代人在修建公路时,遇到山丘,经常采用环绕式的盘山公路。借助文段. 中的相关知识,解释建筑师这样设计的原因。(2分) 19.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 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阅读文段三,请写出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4分) (1)“罪在当代” (2)“功在千秋” 20.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具有_①_、 ②、里 程世界第一、 ③和作用巨大等方面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7.便于南北物资运输;满足军事需要(共2分) 8答案示例:盘山公路可以拉长车辆行驶的距离,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地 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车辆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从而解决车辆因动 力不足而无法直接翻越山丘的问题。(共2分) 19.(1)赶工期,对待河工严酷;乘龙舟游江南,致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共 2分) (2)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 文化”。(共2分) 20.历史悠久,沟通五大水系,科技含量高(共3分) 04[2014朝阳一模](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17-19题。(共11分) 文段 ①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还要早。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 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据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就出现了在
文段二 由于各段河道水位、水流等有很大差别,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例如水位高度差的问题。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形成了达 40 米的水位落差, 船行进的动力不够,无法直接通过。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工们摒弃了河道直上直 下的设计,而将运河修成“之”字形的弯道。因为弯曲的河道可以拉长船只航行 的距离,减小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船只移动过程中 所需要的动力。这种科学的设计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文段三 当年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大业,更为了满足他下江南游玩的私欲,不断加快开凿进 程。在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中,隋炀帝对征调的河工极其苛刻。他曾派人将木鹅从 上游放下,如若搁浅,就会严惩甚至杀害负责施工的河工。运河通航后隋炀帝每 年都要乘龙舟游江南,耗费无度,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如此暴政激化了阶级矛 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 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开通后,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贸易 繁盛,成为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它吸纳了吴越、齐鲁等地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外来文 化的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统一的特点。大运河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 唐代诗人皮日休发出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 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夫差与隋炀帝开凿运河有哪些相同的目的。(2 分) 18.现代人在修建公路时,遇到山丘,经常采用环绕式的盘山公路。借助文段二 中的相关知识,解释建筑师这样设计的原因。(2 分) 19.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 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阅读文段三,请写出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4 分) (1)“罪在当代”: (2)“功在千秋”: 20.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具有 ① 、 ② 、里 程世界第一、 ③ 和作用巨大等方面的特点。(3 分) 参考答案: 17.便于南北物资运输;满足军事需要(共 2 分) 18.答案示例:盘山公路可以拉长车辆行驶的距离,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地 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车辆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从而解决车辆因动 力不足而无法直接翻越山丘的问题。(共2分) 19.(1)赶工期,对待河工严酷;乘龙舟游江南,致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共 2分) (2)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 文化”。(共2分) 20.历史悠久,沟通五大水系,科技含量高(共 3 分) 04 [2014 朝阳一模]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 17-19 题。(共 11 分) 文段一 ①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还要早。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 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据学者考证,早在 1 万年前就出现了在
地上用线划、简单符号表示地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 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在陶片上的地图。 ②每一幅地图,都是利用点、线、面组成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对这些点、 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叫做图例: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以 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叫做注记。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 地图是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地理事物的,这比其他的语言文字更形象、更直观 ③传统意义上,地图是表示真实世界的平面图,它不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 而且更多地反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空间、对自然的认知水平,反映当时的政治经 济、科技文化和思想意识等。可以这么说,地图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影子 17.文段一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与地图有关的信息,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 个信息不超过20字)(3分) 主要信 息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判断它与文段一的哪个段落的内容联系紧密,并简要陈述 理由。(4分) 古希腊人赫加斯特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他把希腊作为世界的中心,周围是一片 海洋和小块的陆地。在海岸边,画着一个手持路牌的巨人,路牌上写着:“到此 止步,勿再前进。”在那时的人看来,大海是神秘莫测的。 文段二 ①电子地图,也叫数字地图,它是通过使用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对地图信息以数 字方式进行查阅和存储的一种地图 ②传统地图,通常是通过符号的结构、大小、色彩等来显示地理信息。例如,它 用线的形状、宽度、颜色等不同符号表示公路的等级及其他信息。电子地图是以 数字的方式存储信息。同样表示公路信息,电子地图可以记录公路等级、名称 路面材料、起止点名称、路宽、长度、交通流量等大量信息。此外,电子地图中 除了可以看到具体目标的地理位置,还可以知道餐饮、住宿、天气等其他的服务 信息。同时,电子地图能将多幅地图进行拼接,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放大、缩小 甚至旋转,并且提供了多种搜索功能。 19.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说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优势是什么。(4 分) 参考答案: 17要点:①历史悠久。②用地图语言直观地描述地理事物。③反映时代特点。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8.示例:赫加斯特绘制的这幅地图,把希腊作为世界的中心,地图上路牌的文 字反映出人们对大海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意识 这与第③段所说“地图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影子”相符,所以与第③段内容联系 密切。(共4分。判断1分,理由3分) 19.要点:①存储的信息量大②使用更为方便快捷。(共4分。每个要点2 分) 05[2014丰台一模](二)阅读《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完成第17-18 题。(共7分) 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
地上用线划、简单符号表示地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 27 世纪苏美尔人绘制在陶片上的地图。 ②每一幅地图,都是利用点、线、面组成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对这些点、 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叫做图例;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以 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叫做注记。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 地图是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地理事物的,这比其他的语言文字更形象、更直观。 ③传统意义上,地图是表示真实世界的平面图,它不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 而且更多地反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空间、对自然的认知水平,反映当时的政治经 济、科技文化和思想意识等。可以这么说,地图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影子。 17.文段一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与地图有关的信息,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 个信息不超过 20 字)(3 分) 主要信 息: ① ② ③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判断它与文段一的哪个段落的内容联系紧密,并简要陈述 理由。(4 分) 古希腊人赫加斯特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他把希腊作为世界的中心,周围是一片 海洋和小块的陆地。在海岸边,画着一个手持路牌的巨人,路牌上写着:“到此 止步,勿再前进。”在那时的人看来,大海是神秘莫测的。 文段二 ①电子地图,也叫数字地图,它是通过使用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对地图信息以数 字方式进行查阅和存储的一种地图。 ②传统地图,通常是通过符号的结构、大小、色彩等来显示地理信息。例如,它 用线的形状、宽度、颜色等不同符号表示公路的等级及其他信息。电子地图是以 数字的方式存储信息。同样表示公路信息,电子地图可以记录公路等级、名称、 路面材料、起止点名称、路宽、长度、交通流量等大量信息。此外,电子地图中 除了可以看到具体目标的地理位置,还可以知道餐饮、住宿、天气等其他的服务 信息。同时,电子地图能将多幅地图进行拼接,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放大、缩小 甚至旋转,并且提供了多种搜索功能。 19.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说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优势是什么。(4 分) 参考答案: 17.要点:①历史悠久。②用地图语言直观地描述地理事物。③反映时代特点。 (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 18.示例:赫加斯特绘制的这幅地图,把希腊作为世界的中心,地图上路牌的文 字反映出人们对大海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意识。 这与第③段所说“地图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影子”相符,所以与第③段内容联系 密切。(共 4 分。判断 1 分,理由 3 分) 19.要点:①存储的信息量大 ②使用更为方便快捷。(共 4 分。每个要点 2 分) 05 [2014 丰台一模] (二)阅读《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完成第 17-18 题。(共 7 分) 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