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60%的人口都属于酸性体质”这一说法的影响下, “恐酸”的情绪在弥漫。人们纷纷购买含碱的保健品,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中和 身体的酸碱度来找回健康。但是,事情真是这样吗? ②在今天,我们通常用p值来衡量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其实人体的p值是基本 不变的,酸碱度不光不能决定我们的健康,甚至很难被改变。 ③人体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就拿最 先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器官小肠来说,它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胰液中碱的 再吸收。无论摄入的是酸性还是碱性食物,到了胃里被强胃酸的胃液混合后,都 会变成酸性,到了肠道又被碱性的胆汁、胰液、肠液混合,变成了碱性,从而来 调节血液中酸碱的浓度。 ④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 因为我们的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 等几大缓冲系统,使酸和碱无法兴风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 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脏会像一个泵一样将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并回收碱性 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pH值 恒定 ⑤另外,我们体内代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最多 的酸性物质。但我们的肺也没闲着,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 ⑥我们大可不必“恐酸”,事实上,酸不但不可怕,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 酸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大量的胃酸排岀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除 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的p值保持在5.57.5之间,多呈酸性。肾脏的一个重 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 是不健康的。 17.阅读文章,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相关知识,分析医生为什么这样劝说小李。(5 分) 目前有不少专家纷纷表示,60%的中国人的身体正在变酸。小李听闻后赶紧到医 院做了一个有关体液p值的检査,结果显示小李血液的pH值是7.37,尿液的 pH值是6.1。小李认为自己是严重的酸性体质,需要补碱。可是医生却劝说小李: “不用补,并且补也没有用。” 参考答案: 17.(2分)要点:用生活中人们“悉酸”的现象引出下文对人体酸碱度说明。 (评分说明:交代现象1分,引出酸碱度说明1分。) 18.(5分)要点:因为小李的血液和尿液的p都在正常范围值之内,所以不用 补碱。因为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人类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 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并且人正常的尿液的pH多呈酸性,如果一个人 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所以补碱也没用。(评分说明:分析“不用 补”2分,分析“补了也没用”3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920题。(共6分) 文段一 北京的庙会始于辽代,兴起于明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庙会上不但有北京传 统风味小吃爆肚、豆汁、灌肠、驴打滚等,还有民间技艺表演舞狮子、踩髙跷、 耍中幡、拉洋片等:这些都是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各 寺院庙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隆福寺与护国寺庙会以“百货俱陈而闻
①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 60%的人口都属于酸性体质”这一说法的影响下, “恐酸”的情绪在弥漫。人们纷纷购买含碱的保健品,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中和 身体的酸碱度来找回健康。但是,事情真是这样吗? ②在今天,我们通常用 pH 值来衡量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其实人体的 pH 值是基本 不变的,酸碱度不光不能决定我们的健康,甚至很难被改变。 ③人体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就拿最 先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器官小肠来说,它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胰液中碱的 再吸收。无论摄入的是酸性还是碱性食物,到了胃里被强胃酸的胃液混合后,都 会变成酸性,到了肠道又被碱性的胆汁、胰液、肠液混合,变成了碱性,从而来 调节血液中酸碱的浓度。 ④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 pH 值精确保持在 7.35~7.45 之间,为弱碱性。 因为我们的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 等几大缓冲系统,使酸和碱无法兴风作浪引起血液 pH 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 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脏会像一个泵一样将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并回收碱性 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 pH 值 恒定。 ⑤另外,我们体内代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最多 的酸性物质。但我们的肺也没闲着,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 ⑥我们大可不必“恐酸”,事实上,酸不但不可怕,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 酸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大量的胃酸排出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除 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的 pH 值保持在 5.5~7.5 之间,多呈酸性。肾脏的一个重 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 是不健康的。 17.阅读文章,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 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相关知识,分析医生为什么这样劝说小李。(5 分) 目前有不少专家纷纷表示,60%的中国人的身体正在变酸。小李听闻后赶紧到医 院做了一个有关体液 pH 值的检查,结果显示小李血液的 pH 值是 7.37,尿液的 pH 值是 6.1。小李认为自己是严重的酸性体质,需要补碱。可是医生却劝说小李: “不用补,并且补也没有用。” 参考答案: 17.(2 分)要点:用生活中人们“恐酸”的现象引出下文对人体酸碱度说明。 (评分说明:交代现象 1 分,引出酸碱度说明 1 分。) 18.(5 分)要点:因为小李的血液和尿液的 pH 都在正常范围值之内,所以不用 补碱。因为人体的 pH 值是基本不变的,人类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 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并且人正常的尿液的 pH 多呈酸性,如果一个人 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所以补碱也没用。(评分说明:分析“不用 补”2 分,分析“补了也没用”3 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 19-20 题。(共 6 分) 文段一 北京的庙会始于辽代,兴起于明代,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庙会上不但有北京传 统风味小吃爆肚、豆汁、灌肠、驴打滚等,还有民间技艺表演舞狮子、踩高跷、 耍中幡、拉洋片等:这些都是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各 寺院庙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隆福寺与护国寺庙会以“百货俱陈而闻
名”,白云观道教庙会上的宗教娱乐活动大多由神话故事衍生而出,藏传佛教寺 庙雍和宫的庙会则以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至二月初一的“跳布扎”(俗称打鬼, 是藏传佛教驱魔除祟的法事活动)为主要活动 19.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北京庙会的特点。(3分) 文段二 ①十至十一世纪,北京地区的佛道二教由兴而盛,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皆热衷于 宗教活动,佛寺道观“冠于北方”。每逢宗教节日,往寺内酬神敬神的信众或乘 香车宝马或徒步而行,车流、人流充塞于途。北京的庙会即于此时应运而生。 ②在都市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近代北京庙会总体规模趋向衰落。地处繁华 闹市的庙会,商业贸易功能逐渐显现。庙会上货物多、品种全,贵重的有金玉绸 缎,廉价的有粗碗废铁,高雅的有字画图书,日常的有小吃土产。民众云集的庙 会集市,还为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庙会上摊棚栉比, 百戏竞陈,无奇不有。 ③1985年,停办近20年的北京庙会开始恢复,庙会一般在春节举行。其中,最 具文化特色的有地坛庙会、龙潭庙会、白云观庙会和大观园庙会。现在的庙会有 许多不同于旧庙会的地方。在春节,人们会以庙会为中心,朋友相聚、全家同游、 同事相随,增进感情。 20.根据文段二的内容,概述北京庙会功能的变化过程。(3分) 参考答案: 19.(共3分)要点:历史悠久;代表了老北京民俗文化;各具特色。(评分说 明:每个要点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 20.(3分)要点:起初是为了满足宗教活动需要,到近代商业贸易和娱乐功能 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今又具备了增进情感的交际功能。(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 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06[2014石景山一模](二)阅读下面文章和材料,完成第16-18题。(共 10分) 北京地名的雅化 一般来讲,北京的地名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理据的,即有新事物或事件 作为命名或改名的依据。比如被老舍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一条街”的文津街, 原为明清皇城西安门内重要通道,193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将承德避暑山庄文 津阁保存的《四库全书》收藏进馆,故大街改称文津街。另一类是无理据的,即 因民俗、语言等原因而引起的地名错误变化,这种变化后的地名我们很难看出命 名的根据与理由。这两类地名的变化均与北京的山川地形、民族接触、移民现象、 世俗文化、宗教观念、思想观念等有关 与这两类地名变化相连的是地名的雅化现象。地名的雅化主要有两条途径: 是新地名取雅名。张燕来在《北京地名的语言学考察》中,通过对比明代和现 代地名用词特点认为:现代北京地名注重避俗趋雅,一些具有书面色彩的语词大 量出现在地名里。比如,明代地名单音节儿尾词较多,如安儿胡同、观儿胡同、 罗儿胡同等;地理专名亦直接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如沙锅刘胡同、馓子王胡同、 苏萝卜胡同等。与此相反,现代地名中儿尾词减少,地名使用雅词越来越多、俗 词越来越少。 二是把俗名或无分雅俗名改为雅名。最常见的是谐音改名,即由具象命名至抽象 寓意。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忌讳字、俗白字、日常俗用字、含有不敬义的字、无分
名”,白云观道教庙会上的宗教娱乐活动大多由神话故事衍生而出,藏传佛教寺 庙雍和宫的庙会则以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至二月初一的“跳布扎”(俗称打鬼, 是藏传佛教驱魔除祟的法事活动)为主要活动。 19.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北京庙会的特点。(3 分) 文段二 ①十至十一世纪,北京地区的佛道二教由兴而盛,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皆热衷于 宗教活动,佛寺道观“冠于北方”。每逢宗教节日,往寺内酬神敬神的信众或乘 香车宝马或徒步而行,车流、人流充塞于途。北京的庙会即于此时应运而生。 ②在都市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近代北京庙会总体规模趋向衰落。地处繁华 闹市的庙会,商业贸易功能逐渐显现。庙会上货物多、品种全,贵重的有金玉绸 缎,廉价的有粗碗废铁,高雅的有字画图书,日常的有小吃土产。民众云集的庙 会集市,还为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庙会上摊棚栉比, 百戏竞陈,无奇不有。 ③1985 年,停办近 20 年的北京庙会开始恢复,庙会一般在春节举行。其中,最 具文化特色的有地坛庙会、龙潭庙会、白云观庙会和大观园庙会。现在的庙会有 许多不同于旧庙会的地方。在春节,人们会以庙会为中心,朋友相聚、全家同游、 同事相随,增进感情。 20.根据文段二的内容,概述北京庙会功能的变化过程。(3 分) 参考答案: 19.(共 3 分)要点:历史悠久;代表了老北京民俗文化;各具特色。(评分说 明:每个要点 1 分,意思表达准确即) 20.(3 分)要点:起初是为了满足宗教活动需要,到近代商业贸易和娱乐功能 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今又具备了增进情感的交际功能。(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1 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06 [2014 石景山一模] (二)阅读下面文章和材料,完成第 16-18 题。(共 10 分) 北京地名的雅化 一般来讲,北京的地名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理据的,即有新事物或事件 作为命名或改名的依据。比如被老舍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一条街”的文津街, 原为明清皇城西安门内重要通道,1931 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将承德避暑山庄文 津阁保存的《四库全书》收藏进馆,故大街改称文津街。另一类是无理据的,即 因民俗、语言等原因而引起的地名错误变化,这种变化后的地名我们很难看出命 名的根据与理由。这两类地名的变化均与北京的山川地形、民族接触、移民现象、 世俗文化、宗教观念、思想观念等有关。 与这两类地名变化相连的是地名的雅化现象。地名的雅化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新地名取雅名。张燕来在《北京地名的语言学考察》中,通过对比明代和现 代地名用词特点认为:现代北京地名注重避俗趋雅,一些具有书面色彩的语词大 量出现在地名里。比如,明代地名单音节儿尾词较多,如安儿胡同、观儿胡同、 罗儿胡同等;地理专名亦直接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如沙锅刘胡同、馓子王胡同、 苏萝卜胡同等。与此相反,现代地名中儿尾词减少,地名使用雅词越来越多、俗 词越来越少。 二是把俗名或无分雅俗名改为雅名。最常见的是谐音改名,即由具象命名至抽象 寓意。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忌讳字、俗白字、日常俗用字、含有不敬义的字、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