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语文辅导资料 (课外文言及其技巧点拨) 学生姓名 蔡顺①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②,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③,以异器盛之 邻人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邻人悯④其 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①蔡顺:字君仲,东汉人。②岁荒:年成不好。③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 白色,味甜,可食。④悯:怜悯。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顺日拾桑椹日 (2)以异器盛之异: 2、翻译句子。(2分) 邻人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3、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4、本文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名为“拾椹供亲”,你还知道二十四孝的哪些 故事呢?请再写出两个来。(2分) (二)推敲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 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 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 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 与为布衣之交。 1、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始欲着“推”字 ②炼之未定 ③与为布衣之交 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的什么精神? 4、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1 2014 年初中语文辅导资料 (课外文言及其技巧点拨) 学生姓名: (一) 蔡顺①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②,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③,以异器盛之。 邻人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邻人悯④其 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①蔡顺:字君仲,东汉人。②岁荒:年成不好。③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 白色,味甜,可食。④悯:怜悯。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顺日.拾桑椹 日: (2)以异.器盛之 异: 2、翻译句子。(2 分) 邻人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3、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4 分) 4、本文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名为“拾椹供亲”,你还知道二十四孝的哪些 故事呢?请再写出两个来。(2 分) (二)推 敲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 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 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 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 与为布衣之交。 1、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始.欲着“推”字 ②炼.之未定 ③与为.布衣之交 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的什么精神? 4、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三)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 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 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 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1.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②不然( ③苟无岁(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2分) 3、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什么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或思想家有类似的思 想?(2分) 4、"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 它的意义是 形容 (3分) (四)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① 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之,冀②闻道也。吾言未尽而君愠之,拒人以千里,其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 大忌,莫逾自厌,盍③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 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座右,以昭炯戒④。” 【注释】①愠:恼怒。②冀:希望。③盍:为什么不。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1.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 2.翻译下面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3分) 3.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3分)
2 (三)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 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 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 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 【注释】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1.解释加点的词语(3 分)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②不然. ( ) ③苟.无岁( )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2 分) _________________ 3、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什么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或思想家有类似的思 想? (2 分) _________________ 4、"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__ ,它的意义是 , 形容 (3 分) (四)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①, 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之,冀②闻道也。吾言未尽而君愠之,拒人以千里,其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 大忌,莫逾自厌,盍③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 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座右,以昭炯戒④。” 【注释】①愠:恼怒。②冀:希望。③盍:为什么不。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1.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 王生不说 B 盍改之乎 C 吾悉能志之 D 才美不外见 2.翻译下面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3 分) _________________ 3.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_________________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3 分) _________________
(五)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 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解释加点的词(3分) ①君遣之 ②而捐五百金 ③于是不能期年 2、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2分) ①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4、翻译(2分)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六)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況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千金市骨的“市”的含义是 ,第一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 它通 (3分)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3、说说“千金市骨”这个成语的含义(2分) 4、请点评一下文中“君人”与“涓人”各有什么特点?(2分) (七)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 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 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 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由①庚寅:指1650年。②小奚:小书童。③木简:这里指木板。④阖
3 (五)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 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 解释加点的词(3 分) ①君遣.之 ②而捐.五百金 ③于是不能期年.. 2、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2 分) ①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3 分) 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 (2 分)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六)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千金市骨的“市”的含义是 ,第一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 , 它通 。(3 分)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3、说说“千金市骨”这个成语的含义(2 分) _________________ 4、请点评一下文中“君人”与“涓人”各有什么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 (七)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 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 “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 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 ①庚寅:指 1650 年。 ②小奚:小书童。 ③木简:这里指木板。 ④阖:
关闭。⑤牡下:上锁。⑥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语。 束( )许( )熟( 愠 2、渡者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②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借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 “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 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①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 国人传之,咸以为真风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已也,召而厚 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注】不遑,无暇,顾不上。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②方将献楚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 ②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3、读完这则故事,你觉得路人的经历蕴含什么道理?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m,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 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烧伤)者在于上行(hng,行列),余各 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 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远徙其薪 ②不者,且有火患 ③乡使听客之言 ④终亡火患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译文
4 关闭。⑤牡下:上锁。 ⑥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语。 束( ) 许( ) 熟( ) 愠( ) 2、渡者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_________________ 4、借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八)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 “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 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①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 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已也,召而厚 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注】不遑,无暇,顾不上。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 ②方.将献楚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 ②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3、读完这则故事,你觉得路人的经历蕴含什么道理? (九)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mò,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 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烧伤)者在于上行(háng,行列),余各 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 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远徙.其薪 ②不者,且.有火患 ③乡使.听客之言 ④终亡.火患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译文:
3、“主人”家发生火灾后,论功请客为什么没有想到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客”。 、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初中语文暑假辅导资料(一)答案 1、(1)每天(2)不同的 2、邻居怜悯他孝顺,就把白米和牛蹄送给他。 3、孝敬母亲的人。他给我的启示是:为人子女的应该感恩父母,在父母健在的 时候好好孝顺父母,别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 4、如:戏彩娱亲黄香温席哭竹生笋郭巨埋儿孝感动天芦衣顺母 1、A2.①开始②锤炼,这里指反复思考③成为 3本文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4、“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 1、问候这样如果 2、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3、民本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4、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轻重倒置 (四) 2译文: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 人,跟随他,是希望听到真理啊! 3.知错能改,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的一个人 4.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五) 1、①派遣,差遣②花费,此指白白费掉③一年,周年 2、用认为 3、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4、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六) 1、买反返 2、天下的人一定都认为大王能够出重金买千里马,现在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 3、用千金来购买千里马的头骨,比喻对贤才的渴望 4、君人:爱马成痴,不惜重金涓人:求马有方,机智聪明 七) 1、束:绑、捆绑许:左右熟:仔细愠:抱怨、怨恨 2、渡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仔细观察小书童后,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也可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如“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望城二里许
5 3、“主人”家发生火灾后,论功请客为什么没有想到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客”。 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初中语文暑假辅导资料(一)答案 (一) 1、(1)每天 (2)不同的 2、邻居怜悯他孝顺,就把白米和牛蹄送给他。 3、孝敬母亲的人。他给我的启示是:为人子女的应该感恩父母,在父母健在的 时候好好孝顺父母,别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 4、如:戏彩娱亲 黄香温席 哭竹生笋 郭巨埋儿 孝感动天 芦衣顺母 (二) 1、A 2.①开始 ②锤炼,这里指反复思考 ③成为 3 本文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4、“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 1、问候 .这样 如果 2、排比 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3、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4、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四) 1.B 2 译文: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 人,跟随他,是希望听到真理啊! 3.知错能改,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的一个人 4.①学贵善思 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 (五) 1、①派遣,差遣 ②花费,此指白白费掉 ③一年,周年 2、用 认为 3、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4、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六) 1、买 反 返 2、天下的人一定都认为大王能够出重金买千里马,现在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 3、用千金来购买千里马的头骨,比喻对贤才的渴望 4、君人:爱马成痴,不惜重金 涓人:求马有方,机智聪明 (七) 1、 束:绑、捆绑 许:左右 熟:仔细 愠:抱怨、怨恨 2、渡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仔细观察小书童后,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也可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如“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 “望城二里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