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友情提示: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 、现代文阅读(3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作为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当然有着不同的读法。买一本《全唐诗》, 皓首穷经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是否就意味着读懂了唐诗?长篇随笔《唐诗的读 法》,阐述了诗人西川对唐诗的另一番理解。他认为,读唐诗,不能把古人供起 来读,而应以同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唐代诗人所关心的问题,理解他们创作的秘密 何在,思考“古人为什么这么做”。“只有当我们深入古人之间,看他们互相争 吵,这时,古人才能活起来”。这应当也是唐诗的另一种读法。 采用何种态度阅读古文学,英伦才子亨利·希金斯在《如何读懂经典》中专 用了一章的篇幅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中无所用的诗,在物质世 界以外却大有可为。作家乔治·普登汉姆把诗比作“良药”:“若能从容地悲伤, 也是件乐事”,难过的时候,“悲伤本身”也有助于“治愈心病”。在唐诗里, 不但每一个物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唐诗还“给我们当头棒喝……使我们从醉生 梦死中惊酲,看到生命有多宽广”(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徳·布鲁姆语)。阅读 经典,一是从古诗词中获得修养,二是创造的秘密,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做 唐人怎么写诗?又为什么写诗?为什么好诗人多集中在唐代?唐人写诗跟他们 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唐代诗人、读者、评论家的诗歌标准与今下相异还 是相同?他们又是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西川认为,诗“追求深层含义”,“值 得讨论的问题太多了……”在他看来,“唐人写诗,是充足才情的表达,是发现、 塑造甚至发明这个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把玩一角风景、个人的小情小调。” “哲学家能在政治与道徳思想的语言上另辟蹊径,诗人最重要的是在情感语 言上别出心裁。”西川并不完全认同亨利·希金斯这一观点,他认为,“以现代 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来阅读以中古音写就的唐诗,这本身就有令人不安之处……” 在他看来,即便“看出、分析出唐诗的立意之高、用语之妙”,也未必读出唐诗 的“真实面”。正如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言,所有文学形式中就属诗“最为
莆田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友情提示: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祝你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小题。 作为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当然有着不同的读法。买一本《全唐诗》, 皓首穷经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是否就意味着读懂了唐诗?长篇随笔《唐诗的读 法》,阐述了诗人西川对唐诗的另一番理解。他认为,读唐诗,不能把古人供起 来读,而应以同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唐代诗人所关心的问题,理解他们创作的秘密 何在,思考“古人为什么这么做”。“只有当我们深入古人之间,看他们互相争 吵,这时,古人才能活起来”。这应当也是唐诗的另一种读法。 采用何种态度阅读古文学,英伦才子亨利·希金斯在《如何读懂经典》中专 用了一章的篇幅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中无所用的诗,在物质世 界以外却大有可为。作家乔治·普登汉姆把诗比作“良药”:“若能从容地悲伤, 也是件乐事”,难过的时候,“悲伤本身”也有助于“治愈心病”。在唐诗里, 不但每一个物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唐诗还“给我们当头棒喝……使我们从醉生 梦死中惊醒,看到生命有多宽广”(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语)。阅读 经典,一是从古诗词中获得修养,二是创造的秘密,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做”? 唐人怎么写诗?又为什么写诗?为什么好诗人多集中在唐代?唐人写诗跟他们 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唐代诗人、读者、评论家的诗歌标准与今下相异还 是相同?他们又是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西川认为,诗“追求深层含义”,“值 得讨论的问题太多了……”在他看来,“唐人写诗,是充足才情的表达,是发现、 塑造甚至发明这个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把玩一角风景、个人的小情小调。” “哲学家能在政治与道德思想的语言上另辟蹊径,诗人最重要的是在情感语 言上别出心裁。”西川并不完全认同亨利·希金斯这一观点,他认为,“以现代 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来阅读以中古音写就的唐诗,这本身就有令人不安之处……” 在他看来,即便“看出、分析出唐诗的立意之高、用语之妙”,也未必读出唐诗 的“真实面”。正如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言,所有文学形式中就属诗“最为
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客观上,科举制度以及进士文化的存在,使得我们几乎 没有读唐诗的资格。就像西川说的,“这话有些冷酷,但现代人真正进入进士文 化确实不容易。”一方面,唐诗的“字词和其意义的关系,比日常语言更加紧 密”,而我们对唐诗的理解,多与我们过去的经验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唐代诗 人(比如唐宋八大家)多为进士出身,就是普通士子所读的那些书我们也没有读 过,他们受过整套儒家教育,而我们没有受过。偶有接触,也不过皮毛乎?尤其 唐诗用典,我们真读不懂。 很多人讨论唐诗,讨论的只有‘诗’,没有’唐’。他们讨论唐诗的方式 与他们讨论宋诗或明清诗的方式没有区别。”在西川看来,唐朝的诗人们也从未 考虑或者改造诗歌的本身,既“不改造诗歌的形式”,也“不发明诗歌的写法”。 唐朝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朝代,是付出代价的。而最大的代价,是没有大思想家的 出现。在《唐诗的读法》中,西川从“进士文化”“儒家道统”等多个层面重返 唐诗的写作现场。 (摘自刘英团《回到唐诗的写作现场》,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确实可有不同的读法,诗人西川的唐诗读法,角度新颖,赢得了读者 B.作家乔治把诗比作良药的看法,说明多读诗歌有益于我们的“心病”得到 治愈。 C.布鲁姆对唐诗“给我们当头棒喝……”的评论,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唐诗的 魅力。 D.西川认为用普通话发音读唐诗,即使能看出其意高语妙,也不能读出其真 面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以诗人西川对唐诗读法新解的观点,来说明仅仅把诗背得滚瓜 烂热并不意味着就读懂了唐诗。 B.文章接连引用希金斯、普登汉姆和布鲁姆关于读诗的观点,回答了我们应 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阅读古文学 C.文章叙述西川对希金斯观点的态度及分析,是为了表明要想读出唐诗的
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客观上,科举制度以及进士文化的存在,使得我们几乎 没有读唐诗的资格。就像西川说的,“这话有些冷酷,但现代人真正进入进士文 化确实不容易。”一方面,唐诗的“字词和其意义的关系,比日常语言更加紧 密”,而我们对唐诗的理解,多与我们过去的经验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唐代诗 人(比如唐宋八大家)多为进士出身,就是普通士子所读的那些书我们也没有读 过,他们受过整套儒家教育,而我们没有受过。偶有接触,也不过皮毛乎?尤其 唐诗用典,我们真读不懂。 “很多人讨论唐诗,讨论的只有‘诗’,没有’唐’。他们讨论唐诗的方式 与他们讨论宋诗或明清诗的方式没有区别。”在西川看来,唐朝的诗人们也从未 考虑或者改造诗歌的本身,既“不改造诗歌的形式”,也“不发明诗歌的写法”。 唐朝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朝代,是付出代价的。而最大的代价,是没有大思想家的 出现。在《唐诗的读法》中,西川从“进士文化”“儒家道统”等多个层面重返 唐诗的写作现场。 (摘自刘英团《回到唐诗的写作现场》,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唐诗确实可有不同的读法,诗人西川的唐诗读法,角度新颖,赢得了读者 的心。 B. 作家乔治把诗比作良药的看法,说明多读诗歌有益于我们的“心病”得到 治愈。 C. 布鲁姆对唐诗“给我们当头棒喝……”的评论,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唐诗的 魅力。 D. 西川认为用普通话发音读唐诗,即使能看出其意高语妙,也不能读出其真 面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第一段以诗人西川对唐诗读法新解的观点,来说明仅仅把诗背得滚瓜 烂热并不意味着就读懂了唐诗。 B. 文章接连引用希金斯、普登汉姆和布鲁姆关于读诗的观点,回答了我们应 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阅读古文学。 C. 文章叙述西川对希金斯观点的态度及分析,是为了表明要想读出唐诗的
“真面目”,不能不注重分析诗人的情感语言。 D.文章结尾引用西川原话和阐述西川的看法,再次申明讨论唐诗要有“唐” 性,读懂唐诗应多层面重返唐诗现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川认为,把唐诗供起来读是不可取的,而以唐同时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其 所关心的问题及创作,深入感受他们的生活之态,更容易读懂唐诗。 B.阅读古典可以获得古诗词的修养和创造的秘密,在阅读中,西川思考的问 题值得讨论的很多,而唐人写诗绝不是把玩一角风景,小情小调。 C.评论家伊格尔顿关于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的论断,启示我们要 想读懂唐诗,了解了唐诗产生的背景、文化,才能获得读唐诗的资格 历史让唐朝成为一个诗歌的朝代,我们不仅要重唐诗的“诗”,也要重唐 诗的“唐”,付出大代价成就诗歌的唐朝,有缺憾,更有荣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寻找恩人 韦名 建涛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找到女儿的救命恩人,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个躬,道 声歉。 女儿描述的救命恩人是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说话不卑不亢,眼睛不大不 小,头发不长不短的中年男人。 那天上午,事情太突然了:站在马路边等车的她发现一辆车疯了一样向自己 狂奔过来。小嘴张得巨大的她,既说不出话,也挪不动身子,眼睁睁看着车子朝 自己飞奔过来……就在车子要撞上她的刹那间,她被一个人扑倒在路边的绿化带 上——疯狂的车子从女儿刚刚站着的地方呼啸而过。 和女儿一起倒在绿化带上的中年男人扶起了脑子一片空白的女儿。女儿却站 不稳,蹲在绿化带上,瑟瑟发抖。 “没事了!”中年男人扶起女儿
“真面目”,不能不注重分析诗人的情感语言。 D. 文章结尾引用西川原话和阐述西川的看法,再次申明讨论唐诗要有“唐” 性,读懂唐诗应多层面重返唐诗现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西川认为,把唐诗供起来读是不可取的,而以唐同时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其 所关心的问题及创作,深入感受他们的生活之态,更容易读懂唐诗。 B. 阅读古典可以获得古诗词的修养和创造的秘密,在阅读中,西川思考的问 题值得讨论的很多,而唐人写诗绝不是把玩一角风景,小情小调。 C. 评论家伊格尔顿关于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的论断,启示我们要 想读懂唐诗,了解了唐诗产生的背景、文化,才能获得读唐诗的资格。 D. 历史让唐朝成为一个诗歌的朝代,我们不仅要重唐诗的“诗”,也要重唐 诗的“唐”,付出大代价成就诗歌的唐朝,有缺憾,更有荣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4—6 小题。 寻找恩人 韦名 建涛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找到女儿的救命恩人,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个躬,道 声歉。 女儿描述的救命恩人是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说话不卑不亢,眼睛不大不 小,头发不长不短的中年男人。 那天上午,事情太突然了:站在马路边等车的她发现一辆车疯了一样向自己 狂奔过来。小嘴张得巨大的她,既说不出话,也挪不动身子,眼睁睁看着车子朝 自己飞奔过来……就在车子要撞上她的刹那间,她被一个人扑倒在路边的绿化带 上——疯狂的车子从女儿刚刚站着的地方呼啸而过。 和女儿一起倒在绿化带上的中年男人扶起了脑子一片空白的女儿。女儿却站 不稳,蹲在绿化带上,瑟瑟发抖。 “没事了!”中年男人扶起女儿
惊魂未定的女儿终于抬起了头,看到了中年男人眉心间一颗黑闪闪的痣。女 儿连一声谢谢也没说,只呆呆地望着沾了一身泥水的中年男人头也没回地消失在 马路上。 救了女儿一命,女儿却来不及对恩人道声谢,建涛心里不安,发誓这辈子一 定要亲口向思人道谢! 为了心中这一声谢,多少年,只要一有空,建涛就四处寻找恩人。 这样的恩人,在芸芸众生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无异于稻仓中的一颗稻 谷,找这样一个人,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执着的建涛却不言弃,一直在寻找恩人。 在寻找恩人的过程中,建涛也做了很多和恩人一样的好事,成了别人嘴里 的恩人。 女儿就在建涛不断寻找恩人的日子里逐渐长大,成了別人的女人——尽管 建涛心里不大乐意女儿嫁给一个罪犯的儿子,一直对女婿很冷淡,可看到女儿后 来又拥有了自己活泼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建涛认了。 看到女儿的幸福,建涛寻找思人的决心更加坚定。 多年寻找未果。建涛不仅不放弃,还在家里亲自给恩人画像,画像眉心间 有黑闪闪的痣 建涛画了一张又一张,画完就让女儿认,每一张画,女儿都说像又不像。 画到后来,建涛把中年恩人画成了老年恩人:皱纹加深了,头发变白了 当然,唯一不变的是眉心间的那颗痣。 女儿说,除了那颗痣,父亲画的恩人怎么越看越像父亲自己。 突然有一天,女儿告诉建涛,她想和男人带着女儿去遥远的地方看望从未 谋面还在服刑的家公。 建涛欣慰地点了点头。 女儿一家去了遥远的地方,建涛继续画像寻找恩人。 女儿从遥远的地方一回来,就急匆匆地跑来告诉建涛,“爸!我找到了!找到 了!” “找到了什么?”建涛一脸茫然。 “恩人!”女儿说时,眼里闪着一丝亮光
惊魂未定的女儿终于抬起了头,看到了中年男人眉心间一颗黑闪闪的痣。女 儿连一声谢谢也没说,只呆呆地望着沾了一身泥水的中年男人头也没回地消失在 马路上。 救了女儿一命,女儿却来不及对恩人道声谢,建涛心里不安,发誓这辈子一 定要亲口向恩人道谢! 为了心中这一声谢,多少年,只要一有空,建涛就四处寻找恩人。 这样的恩人,在芸芸众生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无异于稻仓中的一颗稻 谷,找这样一个人,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执着的建涛却不言弃,一直在寻找恩人。 在寻找恩人的过程中,建涛也做了很多和恩人一样的好事,成了别人嘴里 的恩人。 女儿就在建涛不断寻找恩人的日子里逐渐长大,成了別人的女人——尽管 建涛心里不大乐意女儿嫁给一个罪犯的儿子,一直对女婿很冷淡,可看到女儿后 来又拥有了自己活泼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建涛认了。 看到女儿的幸福,建涛寻找恩人的决心更加坚定。 多年寻找未果。建涛不仅不放弃,还在家里亲自给恩人画像,画像眉心间 有黑闪闪的痣。 建涛画了一张又一张,画完就让女儿认,每一张画,女儿都说像又不像。 画到后来,建涛把中年恩人画成了老年恩人:皱纹加深了,头发变白了…… 当然,唯一不变的是眉心间的那颗痣。 女儿说,除了那颗痣,父亲画的恩人怎么越看越像父亲自己。 突然有一天,女儿告诉建涛,她想和男人带着女儿去遥远的地方看望从未 谋面还在服刑的家公。 建涛欣慰地点了点头。 女儿一家去了遥远的地方,建涛继续画像寻找恩人。 女儿从遥远的地方一回来,就急匆匆地跑来告诉建涛,“爸!我找到了!找到 了!” “找到了什么?”建涛一脸茫然。 “恩人!”女儿说时,眼里闪着一丝亮光
“在哪?”建涛停下画像,盯着女儿 在遥远的地方!”女儿眼里的那丝亮光不见了,“家公眉心间就长着那颗 我永远忘不了的黑痣!” “……”建涛惊讶地张大嘴说不出话。 “可他看着我们三个,听我激动地讲15年前的那一刻,始终不承认他曾救 过我!”女儿有点灰心。 “你确定?”建涛很久才回过神来。 爸,错不了,就是他。”女儿又激动起来,“可他为什么不承认这一切呢?” “谢谢你!”尽管亲家公和建涛画的像一点儿也不像,但一见面建涛还是隔 着厚厚的玻璃深深地深深地给亲家公鞠了一躬。 “谢谢你!”亲家公也深深地给建涛回了一鞠躬 建涛提醒亲家公:15年前的那天早上,一个人默默地浯着当时车少人稀的 马路朝公安局走去……女儿就是那天那个时段在那段马路被一个眉心有痣的中 年男人救起的! 亲家公却一脸平静 “我女婿你儿子说,你那天出门的样子他永远忘不了!我女儿你儿媳说, 你眉心间的黑痣她也永远忘不了!” 亲家公静静地听着,轻轻摇了摇头 看着平静如水的亲家公,建涛没再继续说下去:来看望亲家公之前,他找 到了当年接待亲家公自首的警官。警官说了一个细节,亲家公自首时衣服上一身 泥水,十分狼狈。 建涛又隔着厚厚的玻璃给亲家公深深鞠了个躬,离开了监狱会客室。 建涛不再画像,却继续寻找恩人。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哪?”建涛停下画像,盯着女儿。 “在遥远的地方!”女儿眼里的那丝亮光不见了,“家公眉心间就长着那颗 我永远忘不了的黑痣!” “……”建涛惊讶地张大嘴说不出话。 “可他看着我们三个,听我激动地讲 15 年前的那一刻,始终不承认他曾救 过我!”女儿有点灰心。 “你确定?”建涛很久才回过神来。 “爸,错不了,就是他。”女儿又激动起来,“可他为什么不承认这一切呢?” “谢谢你!”尽管亲家公和建涛画的像一点儿也不像,但一见面建涛还是隔 着厚厚的玻璃深深地深深地给亲家公鞠了一躬。 “谢谢你!”亲家公也深深地给建涛回了一鞠躬。 建涛提醒亲家公:15 年前的那天早上,一个人默默地沿着当时车少人稀的 马路朝公安局走去……女儿就是那天那个时段在那段马路被一个眉心有痣的中 年男人救起的! 亲家公却一脸平静。 “我女婿你儿子说,你那天出门的样子他永远忘不了!我女儿你儿媳说, 你眉心间的黑痣她也永远忘不了!” 亲家公静静地听着,轻轻摇了摇头。 看着平静如水的亲家公,建涛没再继续说下去:来看望亲家公之前,他找 到了当年接待亲家公自首的警官。警官说了一个细节,亲家公自首时衣服上一身 泥水,十分狼狈。 建涛又隔着厚厚的玻璃给亲家公深深鞠了个躬,离开了监狱会客室。 建涛不再画像,却继续寻找恩人。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