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 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 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 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 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 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 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16.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 想”是什么?(4分) 17.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 湿的”?(5分) 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 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爱的哲学 1919年的冬天,已经发表了《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去国》 等问题小说的十九岁的冰心,在一本杂志上,很偶然地,看到了一个十分新鲜的名字 泰戈尔,当她读着那些关于上帝、神、生命、死亡和不朽的爱等等富于哲理,而又十分清新 美妙的词句的时候,这位十九岁姑娘那颗敏感、善良的心里,充满了虔诚的感动。而泰戈尔 的思想,同样使她觉得与自己的思想十分合拍:“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
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 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 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 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 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 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 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16. 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 想”是什么?(4 分) 17.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 湿的”?(5 分) 18.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 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爱的哲学 1919 年的冬天,已经发表了《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去国》 等问题小说的十九岁的冰心,在一本杂志上,很偶然地,看到了一个十分新鲜的名字—— 泰戈尔,当她读着那些关于上帝、神、生命、死亡和不朽的爱等等富于哲理,而又十分清新 美妙的词句的时候,这位十九岁姑娘那颗敏感、善良的心里,充满了虔诚的感动。而泰戈尔 的思想,同样使她觉得与自己的思想十分合拍:“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
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 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她觉得自己的思想与泰戈尔的思想“在‘梵 中合一了。”(《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冰心在协和女大理预科这 所教会学校里,学习了西方的“梵 《圣经》。 东方的哲理诗人泰戈尔的诗句和西方教徒信奉的《圣经》,都对着她歌唱上帝的爱、神 的爱、大自然的爱、人类的爱、不朽的爱;歌唱永生、死亡、幸福、受苦、沉默等等。那么,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在上面生存的世界到底是欢乐的还是烦闷的?年轻的女作家冰 心,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于是,她在1920年的八、九月间,连续写了三篇思索性的散文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线》和《画—诗》。 最使冰心费神的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思索。一—既然每一个人的生命,最终都要匆匆地 归结为死亡,既然世上所有的惊才、绝艳、丰功、伟业,一遇见死亡,就立即倒下,化为尘 土,那么,“这样的人生,有什么趣味?纵然抱着极大的愿力,又有什么用处?又有什么结 果?到头也不过是归于虚空,不但我是虛空,万物也是虚空。”(《“无限之生”的界线》 1921年年初,冰心在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之后不久,发表了一系列的小说:《超人》《世 界上有的是快乐……,明》《月光》等。其中《超人》引起强烈的反响,小说男主人公何彬, 是生活在似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一样的土地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患有阴郁症的—位 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冰心想用母爱这一个无病不治的药方来医治像何彬这样的患着忧 郁症的青年人。这正如她在《世界上有的是快乐…,明》中,想用童心这一个无病不治的 药方来医治凌瑜这样的患有厌世症的青年人一样。这是她的善良愿望,她希望像何彬这样的 同时代人,能够从苦闷、悲哀、抑郁、幻灭的精神境界中摆脱出来,重新走上热爱生活、热 爱社会、热爱人类的道路。 冰心在为同时代人医治时代病的时候,也把求援的手,伸向了美丽的大自然。冰心认为
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 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她觉得自己的思想与泰戈尔的思想“在‘梵’ 中合一了。”(《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冰心在协和女大理预科这 所教会学校里,学习了西方的“梵”学——《圣经》。 东方的哲理诗人泰戈尔的诗句和西方教徒信奉的《圣经》,都对着她歌唱上帝的爱、神 的爱、大自然的爱、人类的爱、不朽的爱;歌唱永生、死亡、幸福、受苦、沉默等等。那么,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在上面生存的世界到底是欢乐的还是烦闷的?年轻的女作家冰 心,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于是,她在 1920 年的八、九月间,连续写了三篇思索性的散文: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线》和《画——诗》。 最使冰心费神的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思索。——既然每一个人的生命,最终都要匆匆地 归结为死亡,既然世上所有的惊才、绝艳、丰功、伟业,一遇见死亡,就立即倒下,化为尘 土,那么,“这样的人生,有什么趣味?纵然抱着极大的愿力,又有什么用处?又有什么结 果?到头也不过是归于虚空,不但我是虚空,万物也是虚空。”(《“无限之生”的界线》) 1921 年年初,冰心在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之后不久,发表了一系列的小说:《超人》《世 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月光》等。其中《超人》引起强烈的反响,小说男主人公何彬, 是生活在似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一样的土地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患有阴郁症的一位 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冰心想用母爱这一个无病不治的药方来医治像何彬这样的患着忧 郁症的青年人。这正如她在《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中,想用童心这一个无病不治的 药方来医治凌瑜这样的患有厌世症的青年人一样。这是她的善良愿望,她希望像何彬这样的 同时代人,能够从苦闷、悲哀、抑郁、幻灭的精神境界中摆脱出来,重新走上热爱生活、热 爱社会、热爱人类的道路。 冰心在为同时代人医治时代病的时候,也把求援的手,伸向了美丽的大自然。冰心认为
大自然是灿烂庄严的,而寄居在大自然中的人类,却有许多的烦恼,还人为地造出来了许多 的什么贫富、智愚、劳逸、苦乐等等。这种人类社会与美丽的大自然不相和谐的思想,在短 篇小说《月光》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月光》中的那位青年维因,他觉得社会是充满了悲 凄苦痛的,他本人生活在这个人类社会里,既乏味又无聊,他很想把自己与美丽的大自然调 和起来。这种思想发展到极端,就使他想要选择一处极美的风景,在他的内心与大自然高度 协调的时候,骤然地结束掉自己的生命。 既然母爱、童心、大自然,都不能完全解除青年人的时代病,那么,烦闷的情绪大概就 是永远难以避免的了。每当冰心这位年轻的女哲人想到这里的时候,她就用积极的态度来提 醒着自己:“我的心啊!警醒着,不要卷在虚无的漩涡里!“(《繁星·五三》 有人在熟读了冰心的诗作之后,会说她是一位诗人;而有人在看完了冰心的清新优美的 散文之后,又称她是一位散文家;而从冰心以“问题小说″步上文坛看,又称她是一位小说 家。无论是她的诗作、散文或小说,在思想风格与艺术风格两方面,都充分地表现出了冰心 “这一个”。那就是:有种互相矛盾的心理,常常困扰着大学时代的冰心一—使她在歌 颂快乐的时候,也不曾忘记了忧愁;在歌唱幻想的时候,也不曾忘记了失望。这种互相矛盾 的心理,逐渐地形成了冰心许多断断续续的思想和观念,于是它们便像深深的流泉一样,从 冰心那颗聪慧的头脑里,潺潺地流向她那清秀的笔端 (节选自《冰心传》作者肖凤) 19.青年时期的冰心其思想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她对人生社会有哪些思考?(4分) 20.在这篇传记里,作者对冰心的称呼在不断的变换,请举例说明为什么?(5分) 21.作者曾在写作本文前征求了传主的意见,冰心只是说:“真。我希望写得能够像我 你觉得本文达到了冰心的要求吗?为什么?(6分) 五、语言运用 22.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6分)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三甲运载火箭送入绕地轨道,然后要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
大自然是灿烂庄严的,而寄居在大自然中的人类,却有许多的烦恼,还人为地造出来了许多 的什么贫富、智愚、劳逸、苦乐等等。这种人类社会与美丽的大自然不相和谐的思想,在短 篇小说《月光》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月光》中的那位青年维因,他觉得社会是充满了悲 凄苦痛的,他本人生活在这个人类社会里,既乏味又无聊,他很想把自己与美丽的大自然调 和起来。这种思想发展到极端,就使他想要选择一处极美的风景,在他的内心与大自然高度 协调的时候,骤然地结束掉自己的生命。 既然母爱、童心、大自然,都不能完全解除青年人的时代病,那么,烦闷的情绪大概就 是永远难以避免的了。每当冰心这位年轻的女哲人想到这里的时候,她就用积极的态度来提 醒着自己:“我的心啊!警醒着,不要卷在虚无的漩涡里!”(《繁星•五三》) 有人在熟读了冰心的诗作之后,会说她是一位诗人;而有人在看完了冰心的清新优美的 散文之后,又称她是一位散文家;而从冰心以“问题小说”步上文坛看,又称她是一位小说 家。无论是她的诗作、散文或小说,在思想风格与艺术风格两方面,都充分地表现出了冰心 “这一个”。那就是:有一种互相矛盾的心理,常常困扰着大学时代的冰心——使她在歌 颂快乐的时候,也不曾忘记了忧愁;在歌唱幻想的时候,也不曾忘记了失望。这种互相矛盾 的心理,逐渐地形成了冰心许多断断续续的思想和观念,于是它们便像深深的流泉一样,从 冰心那颗聪慧的头脑里,潺潺地流向她那清秀的笔端。 (节选自《冰心传》作者肖凤) 19.青年时期的冰心其思想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她对人生社会有哪些思考?(4 分) 20.在这篇传记里,作者对冰心的称呼在不断的变换,请举例说明为什么?(5 分) 21. 作者曾在写作本文前征求了传主的意见,冰心只是说:“真。我希望写得能够像我。” 你觉得本文达到了冰心的要求吗?为什么?(6 分) 五、语言运用 22.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6 分)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三甲运载火箭送入绕地轨道,然后要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
行共约7天,做三次大的轨道运动,在获得足够的速度后,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 后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飞行114小时后到达近月点。此时,卫星要进行减速 制动,以让月球捕获探测器。随后要进行三次近月制动,让“嫦娥一号”最终变为环月 飞行的圆轨道卫星。 进入月球轨溢 15个 □ (2)第二阶段:(不超过15个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15个字) 23、仿照下面的例子,请以你熟悉的另外两位作家及作品为素材,另写一段话。(6分) 如果说苏东坡是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大江,那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柳永则是静立河 畔的依依杨柳。 24、作文: 题目:背后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湛江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 登分表 9[101141516/9172I/222324 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1 13 答案 10、①
行共约 7 天,做三次大的轨道运动,在获得足够的速度后,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 后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飞行 114 小时后到达近月点。此时,卫星要进行减速 制动,以让月球捕获探测器。随后要进行三次近月制动,让“嫦娥一号”最终变为环月 飞行的圆轨道卫星。 (1)第一阶段:(不超过 15 个字) (2)第二阶段:(不超过 15 个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 15 个字) 23、仿照下面的例子,请以你熟悉的另外两位作家及作品为素材,另写一段话。(6 分) 如果说苏东坡是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大江,那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柳永则是静立河 畔的依依杨柳。 24、作文: 题目:背后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湛江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 登分表 9 10 11 14 15 16/19 17/20 18/21 22 23 24 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2 13 答案 9、① ② ③ 10、① 班级 学号 姓名
②孟诗 韦诗: 四、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 16/19、 18/21
②孟诗: 韦诗: 11、① ② ③ ④ 14、 15、 四、文学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 ) 16/19、 17/20、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