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履廊之类,全出于后人的附会铺张。又据上述记载,越国所进的还有一个郑旦,而西施却 独享艳名,现在知道郑旦的人就不多了。 当吴王夫差接受越国二女时,伍子胥立即反对:“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 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这话原是老生常谈,却又很重要,因为这三个美女, 都是被征服部落故意以美女进献的。到了后汉的赵晔、袁康时,由于西施在战国时已享艳名, 而赵晔、袁康又是会稽人,也即越人,便把她补了进去,成为亡国之君生活上一种连锁性的 取败特征,实际仍不脱女祸论的习见。总之,在《国语》和《史记》时代尚无西施亡吴之说, 否则,以史公的好奇,岂有不刻画之理?《论语》里“子见南子”的寥寥四五语,到了史公 笔下,就写得帏影珮声,摇曳生姿。至于《墨子》里“西施之沉,其美也”二语,《墨子问 诂》引苏时学说,以为与《吴越春秋》所记的“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之说符合,那是以 后说来弥缝前说,《墨子》原意究意如何,尚不可知。 颇疑“进美女”一度也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而这又是女性意识强化的一种辐射,也是创 作心理上很有趣的现象。回到先秦去,那里有看不尽的迷宫,足够我们徘徊流连,而且同样 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 (选自1998年9月27日《文汇报》)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5分) A.作者不同意西施灭吴之说。 B.作者认可“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的说法,因为这是人 所公认的事实。 C.“美女亡国”的女祸论是封建统治阶级推脱罪责的托辞。 D.史学界、文学界争相研究、撰写“进美女”的文章与小说,是重视女性的一种表现,因 而值得提倡。 E.作者认为吴王成为亡国之君,是由于越王勾践是个阴谋家,更由于吴王自己的弱点 13.“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在文中 所要表述的意思是()(3分) A.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美人计的宠儿 B.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皇帝的宠妃 C.吴国之亡,安史之乱,皆缘于女祸 D.西施和杨贵妃都在历史上留名 14.第一自然段“夫差的致使伤是容许卧榻之侧的强敌安然存在”一句,联系上下文的内容 来看其含义有哪些。(4分)
响履廊之类,全出于后人的附会铺张。又据上述记载,越国所进的还有一个郑旦,而西施却 独享艳名,现在知道郑旦的人就不多了。 当吴王夫差接受越国二女时,伍子胥立即反对:“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 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这话原是老生常谈,却又很重要,因为这三个美女, 都是被征服部落故意以美女进献的。到了后汉的赵晔、袁康时,由于西施在战国时已享艳名, 而赵晔、袁康又是会稽人,也即越人,便把她补了进去,成为亡国之君生活上一种连锁性的 取败特征,实际仍不脱女祸论的习见。总之,在《国语》和《史记》时代尚无西施亡吴之说, 否则,以史公的好奇,岂有不刻画之理?《论语》里“子见南子”的寥寥四五语,到了史公 笔下,就写得帏影珮声,摇曵生姿。至于《墨子》里“西施之沉,其美也”二语,《墨子问 诂》引苏时学说,以为与《吴越春秋》所记的“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之说符合,那是以 后说来弥缝前说,《墨子》原意究意如何,尚不可知。 颇疑“进美女”一度也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而这又是女性意识强化的一种辐射,也是创 作心理上很有趣的现象。回到先秦去,那里有看不尽的迷宫,足够我们徘徊流连,而且同样 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 (选自 1998 年 9 月 27 日《文汇报》)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5 分) A.作者不同意西施灭吴之说。 B.作者认可“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的说法,因为这是人 所公认的事实。 C.“美女亡国”的女祸论是封建统治阶级推脱罪责的托辞。 D.史学界、文学界争相研究、撰写“进美女”的文章与小说,是重视女性的一种表现,因 而值得提倡。 E.作者认为吴王成为亡国之君,是由于越王勾践是个阴谋家,更由于吴王自己的弱点。 13.“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在文中 所要表述的意思是( )(3 分) A.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美人计的宠儿 B.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皇帝的宠妃 C.吴国之亡,安史之乱,皆缘于女祸。 D.西施和杨贵妃都在历史上留名 14.第一自然段“夫差的致使伤是容许卧榻之侧的强敌安然存在”一句,联系上下文的内容 来看其含义有哪些。(4 分)
15.作者不同意“西施亡吴”之说,其根据是什么?分条列举。(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 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萝卜花 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 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 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肉,土豆丝炒猪 肉 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 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 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 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 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 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炒,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 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 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 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一一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定 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 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花时,她 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小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 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
15.作者不同意“西施亡吴”之说,其根据是什么?分条列举。(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 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萝卜花 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 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 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肉,土豆丝炒猪 肉。 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 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 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 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 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 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炒,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 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 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 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定 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 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花时,她 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小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 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
人,都会互相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 地开在她的手边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 男人,接到店里算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 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 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16.文章用第三段浓墨重彩地描写女人的穿着打扮,有何作用?(4分) 17.文中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分) 18.作者以“萝卜花”为题有何用意?(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代才女林徽因 林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 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 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 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 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 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 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 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人,都会互相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 地开在她的手边。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 男人,接到店里算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 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 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16.文章用第三段浓墨重彩地描写女人的穿着打扮,有何作用?(4 分) 17.文中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 分) 18.作者以“萝卜花”为题有何用意?(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 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 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 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 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 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 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 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 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 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 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 做莱,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 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 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在最艰苦的 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 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便把人带人一个奇幻的世界,只 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 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那音符是 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 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那些诗句 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 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 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如同 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成写作 《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刷设备,他 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莫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绘制那些平面、立体、 刨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 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 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汇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 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 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 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 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 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 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在最艰苦的 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 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便把人带人一个奇幻的世界,只 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 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那音符是一 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 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那些诗句, 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 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 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如同一 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成写作 《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刷设备,他 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莫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绘制那些平面、立体、 刨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 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 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汇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会击倒一个 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节的声 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季节的秘密。林徽 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19.“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反映梁思成林徽 因夫妇当时怎样的生活状况?(4分) 20.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窗外的阳光和小鸟,试简要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与作用。(5 分) 21.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 品质?(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6分)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三甲运载火箭送入绕地轨道,然后要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行 共约7天,做三次大的轨道运动,在获得足够的速度后,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卫 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飞行114小时后到达近月点。此时,卫星要进行减速制动, 以让月球捕获探测器。随后要进行三次近月制动,让“嫦娥一号”最终变为环月飞行的圆 轨道卫星 中速轨道修正 进入月球轨溢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阶段:(不超过15个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15个字) 23.为号召学生阅读名著,某学生会将开展一次校内名著阅读讨论会,假如你将应邀参加这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会击倒一个 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节的声 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季节的秘密。林徽 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19.“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反映梁思成林徽 因夫妇当时怎样的生活状况?(4 分) 20.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窗外的阳光和小鸟,试简要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与作用。(5 分) 21.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 品质?(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6 分)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三甲运载火箭送入绕地轨道,然后要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行 共约 7 天,做三次大的轨道运动,在获得足够的速度后,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卫 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飞行 114 小时后到达近月点。此时,卫星要进行减速制动, 以让月球捕获探测器。随后要进行三次近月制动,让“嫦娥一号”最终变为环月飞行的圆 轨道卫星。 (1)第一阶段:(不超过 15 个字) (2)第二阶段:(不超过 15 个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 15 个字) 23.为号召学生阅读名著,某学生会将开展一次校内名著阅读讨论会,假如你将应邀参加这